通过对张承志、北村、史铁生等部分作家和作品的研究,本书主要集中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新时期中国小说与信仰存在着怎样一种关系?信仰是怎样进入小说叙事当中的?信仰叙事在打开与“神”对话的维度之后,在小说叙事和审美方面表现出怎样的独特性?这些经验能为未来小说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可能性?这涉及到信仰叙事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信仰主题与小说叙事进程的关系、信仰叙事的叙事形态及其审美特点等等几个方面。
序
绪论
第一章 信仰与叙事
第一节 信仰叙事:可能与限度
第二节 信仰叙事的三种形态
第三节 作为“问题”的信仰叙事——兼谈研究重点与方法
第二章 当代信仰叙事的文化逻辑
第一节 从思想启蒙到形上需求
第二节 民间“宗教热”与书斋里的沉思
第三节 从“宗教先锋”到“宗教主义小说写作”
第三章 信仰叙事的意义生产
第一节 “就让我把道路走到尽头吧”
第二节 “在神的字典里,行与路共一种解释”
第三节 非此即彼,没有第三条路
第四节 “福乐式受苦”:穿越苦难的路
第四章 信仰叙事与先锋实验
第一节 “论述型小说”与跨文体实验
第二节 神启性写作与叙述权力
第三节 隐喻:信仰叙事的话语形式
第五章 信仰叙事的伦理解读
第一节 信仰叙事伦理
第二节 碰撞与规避:《晚霞》爱情故事的叙事伦理解析
第三节 敞开与自由:《务虚笔记》的叙事伦理纬语
第四节 伦理救渡与价值错位:一种人本主义反思
第六章 审美与启示:诗与哲学之辩
第一节 “宗教的”与“审美的”:两种启示及其互渗
第二节 神性写作与日常写作:两种审美观照下的文学实践
第三节 当代启示录式写作的内在冲突
结语 信仰与中国小说的未来可能性
余论 神性写作:意义及其困境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