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自1980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已获得世界上无数父母亲的称赞和盛誉,“不仅仅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我们自身”——非常值得每位中国父母仔细阅读。书中所倡导的精神不仅适用于儿童,还被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成人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珍藏版) |
分类 | |
作者 | (美)阿戴尔·费伯//伊莱恩·梅兹立希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自1980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已获得世界上无数父母亲的称赞和盛誉,“不仅仅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我们自身”——非常值得每位中国父母仔细阅读。书中所倡导的精神不仅适用于儿童,还被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成人世界。 内容推荐 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阿戴尔·费伯,毕业于美国皇后学院,又在纽约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伊莱恩·梅兹立希,本科毕业于纽约大学,毕业后创建并指导了格罗斯维诺尔和雷诺克斯希尔社区活动中心的儿童节目。 本书是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如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非常有效。她们除了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频繁演讲外,还经常出现在《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和《欧普拉》(Oprah)等热门电视节目里。费伯和梅兹立希都是三位孩子的母亲,她们已被收录于美国名人录。 目录 给中国朋友的一封信 译者序 给读者的信 如何阅读及使用本书 第一章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如何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很简单,承认并接纳他们的感受。 ◎我们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我们的感受替代孩子的感受。 ◎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被接纳,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会鼓起勇气自己去面对问题。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种方法: 全神贯注地聆听 用“噢”、“嗯”、“我知道了”等来认同孩子的感受 把孩子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第二章 如何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 ◎孩子们不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与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作为家长,要学会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种方法: 把你所看到的事或问题描述出来 给孩子提供信息 用一个词来表述 说出你的感受 使用字条 第三章 如何用其他方法取代惩罚 ◎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代替惩罚的七种方法: 想出一个点子来让孩子帮忙 表示强烈的不满(但不进行人格攻击) 阐明你的期望 给孩子指出补救的方法 让孩子做出选择 采取行动 让孩子体验到不良行为的后果 ◎当孩子屡教不改时,家长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四章 如何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让孩 子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鼓励孩子自立的六种方法: 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 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 不要问太多问题 不要急于回答孩子的问题 鼓励孩子在家庭之外寻求帮助 不要扼杀希望 第五章 如何夸奖孩子 ◎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 ◎赞赏需要谨慎,善意的夸奖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拒绝。 ◎做父母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学会及时称赞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夸奖孩子的三种方法: 描述你所看见的事情 描述你的感受 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值得表扬的行为 第六章 把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更重要。 ◎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让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的六种方法: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新形象 创造机会让孩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让孩子旁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为孩子树立榜样 与孩子共同回忆他的突出事例 如果孩子按老样子行事,阐述你的感受及期望 第七章 综合讨论 ◎改变孩子,需要将所有的方法都用上。 ◎那么,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附录 二十年之后 读者来信 “是的,但是………‘如果……那该怎么办……” 孩子的“母语” 致谢 试读章节 你看出来了吗?一方面,我们所有的谈话都变质为争吵;另一方面,我在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的孩子们,不要相信他们自己的看法,而是要依赖我的观点。 一旦我认识到这一点,我立刻下决心改变自己。但怎么才能改变呢?对我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为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问自己:“假如我是一个孩子,我感到累了,热了,烦了,我会怎样?假如我想要我生命中那个全能的大人了解我的感受,我会怎样?” 在接下来的几周中,我努力去试着体会孩子的感受。这样一来,该说的话自然就涌到了嘴边。当我和孩子说以下内容时,我都是真心真意的,而不是在试用某种教育方法:“噢,我知道了。虽然你刚睡醒,但你仍然觉得有点累。”“噢,我知道了。虽然我觉得冷,但你觉得热。”“噢,我知道了。你对这个节目评价不高。”毕竟,我们是两个独立的人,我们完全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感觉。这谈不上谁对谁错,感觉到什么就是什么。 这一新招管用了一阵子,我跟孩子之间的争吵次数明显下降了。直到有一天,女儿宣布说:“我讨厌姥姥。”她这是在讲我的母亲啊{我立刻脱口训道:“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呢?你知道你并不讨厌姥姥。我永远不想再听到从你嘴里说出这种话来!” 这场交锋使我对自己又有了新的了解:对于孩子的大部分感受我都能较好地接受,但一旦他们说的话使我感到生气或不安,我会立刻回到老样子。 后来我了解到,有我这种反应的家长还不在少数。下面我们将列举孩子们说的一些话,这些话通常都会被家长们不加考虑地予以否定。请读一读这些话并写下家长们可能使用的否定答复。 你写了哪些回答呢?你有没有写出下面这样的话呢? “你在说些什么呀?你的生日聚会多棒啊——有冰激凌、生日蛋糕,还有气球——那好吧,以后你再也别想开生日聚会了!” “戴牙箍能疼到哪儿去?我们在你嘴里花了那么多钱,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得给我戴!” “你没有权利生老师的气。都是你的错,你应该准时到场。” 出于种种原因,这样的话我们大多数家长是张口就来的,但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有什么感觉呢?下面让我们来做~个练习,让我们也体会一下别人无视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一种滋味。 假设上班时间,你的老板让你为他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且要在下班前完成。你原打算立即去做,但由于发生了些紧急情况,你把这件事完全忘到了脑后。那天太忙乱了,你几乎连吃中饭的时间都没有。 正当你和几位同事准备回家的时候,你的老板走过来,向你询问他交代给你的任务。你立刻向老板解释今天是多么繁忙。 他打断了你的话,大声地愤怒地嚷道:“我不想听你的辩解!你以为我花钱雇你来是干什么的?是让你整天坐在这里吗?”你刚想张口解释,他说了句“别说了”,然后进了电梯。 P6-7 序言 来美读完博士学位后才急忙当母亲,一连生了两个千金。孩子小时,我对孩子呵前护后,关爱备至,真是含在嘴里1、白化了,捧在手上十白摔了。我对孩子的冷暖温饱照顾得非常周到,同时心中也充满了作为一个成功称职的母亲的自信与自豪。但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成人,随着孩子的世界日渐纷繁复杂,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在孩子的冷暖温饱之外,还有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世界,一个广袤无际的精神世界。我认识到:我们要培养的,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只有一个全面的人,才能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才能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于是,我感到了担心,感到了迷茫…… 我担心,是因为我在乎,我在乎,是因为我爱。为人父母,还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成长、幸福快乐更重要的呢?但怎样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乐观自信的孩子呢?怎样才能引导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呢?怎样才能帮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呢?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彼此尊重的沟通技巧呢? 一方面,我生怕有哪一句话没说到,有哪一件事没做到。我担心的是无法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引导与教育。另一方面,我又时刻在反思自己对孩子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生怕不适当的引导与教育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莫大的影响与伤害。于是,我踏上了一个新的征程——一个思考与探求亲子教育方法的征程。 千百次的寻寻觅觅之后,我在一位美国朋友家中看到了这本书,读后所受到的感动与震撼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的。之后我才注意到,其实美国每家书店的亲子教育专柜中都有这本书。读了这本书之后和美国朋友谈起来,才知道有那么多的美国家长那么多次地读过这本书,那么多次地实践过书中的内容,那么高地评价这本书。虽然美国条子教育方面的“新秀”层出不穷,但这本书雄居美国亲子教育书籍排行榜榜首长达二十多年之久,被《波士顿环球邮报》誉为“亲子教育的圣经”。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学到美国家长的教子经验,你可以知道美国家长所面临的棘手难题,你会了解造成亲子隔阂的原因,你会找到消除孩子反叛情绪的妙方,你会找到一个教子方面的知心朋友,你会听到美国教育专家的肺腑之言。更为可贵的是,这本书中有着大量幽默风趣的生活实例,并且还有为家长提供的简单具体的行动指南。读此书犹如与好友谈天:轻松愉快,趣味盎然,幽默睿智。两位作者的分析精辟独到,体察入微。在与孩子的沟通上,有时仅一字之差,却是两种说法,两种感觉,天壤之别。两位作者高瞻远瞩,胸怀广阔,令人感动,发人深思。 于是,我想到了中国,想到了中国千千万万个父母亲,千千万万个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是,我想到了中国的千千万万个孩子。于是,我开始联系本书的作者,联系作者的经纪人,查询本书的中文版权情况。同时,我开始联系中国的出版社。几经周折,历经两年多的时间,这本书的中文版权终于由中信出版社购下。而我也在两个孩子、一份早上6点开始的工作、一条狗之外完成了翻译任务。是我对这本书的信心及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动,支持着我完成了这一切。 我希望我在中国的亲朋好友们能有机会和我一样读到这本书;我希望中国的千千万万个父母亲及教育工作者们能有机会和我一样读这本书。我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并终身受益于它。 最后,让我引用书中的几段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目的是触动孩子内心深处最宝贵的东西——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性、责任感、幽默感,以及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我们的目的是终结伤害孩子心灵的话语,寻找滋润孩子自信的甘露。 书评(媒体评论) 沟通是爱孩子的第一步。如果他心里什么都不想告诉你,你还谈得上能正确地爱他么?所以我极力推荐这本书。只要看过书的父母们能认真去做,孩子会更愿意跟你说心里话,你也不用偷看日记,就能当他的知心朋友。 ——当当网读者评论jiale112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常会笑出声来,它举的例子太形象了,处处有我的影子。这本书还可以看不止一遍,很多同事经推荐也买了,都说很受用。 ——卓越网读者qiyunqq 费伯和梅兹立希为当今育儿领域所做的贡献不亚于斯波克博士。 ——美国权威亲子教育杂志Parents Magazine 非同凡响,适用于普遍意义上的人际关系。 ——《华盛顿邮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