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自适应控制的基本理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自适应控制中的系统建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适应控制理论中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以及自校正控制方法。其中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中主要介绍了MIT方案、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MRAC系统、基于超稳定性理论设计MRAC系统;自校正控制方法中主要介绍了自校正调节器、自校正控制器、自校正调节器的极点配置与自校正控制器的极点配置。后4章分别介绍了自适应控制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歌唱艺术与产业结构中的应用。书末给出两个附录,附录1介绍了五个自适应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实例,附录2给出了八套历年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业院校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机械、动力、冶金、管理等专业的教科书;亦可供从事自动控制类的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对自适应控制感兴趣的读者自学。
第一章 自动控制基础
1.1 自动控制概述
1.2 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历程
1.2.1 稳定性理论的早期发展
1.2.2 负反馈放大器及频域理论的建立
1.2.3 根轨迹法的建立
1.2.4 脉冲控制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控制方式
1.3.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3.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
1.3.3 不同输入信号作用下的控制方式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
1.4.1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4.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
1.5.1 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1.5.2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6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 自适应控制概述
2.1 自适应控制的产生
2.2 自适应控制的定义
2.3 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2.3.1 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原理
2.3.2 按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分类
2.3.3 按干扰影响分类
2.4 自适应控制的理论问题
2.5 自适应控制的应用概况
2.6 自适应控制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第三章 用局部参数最优化理论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3.1 引言
3.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3.2.1 用状态方程描述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3.2.2 用输入输出方程描述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3.2.3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误差方程
3.3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假设条件
3.4 具有可调增益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设计(MIT方案)
3.4.1 MIT方案问题提出
3.4.2 MIT方案自适应控制律推导
3.4.3 MIT方案存在的问题
3.4.4 MIT方案数字算例
3.4.5 MIT方案应用实例
3.5 单输入单输出自适应系统的设计
3.6 局部参数最优化方法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注意事项
第四章 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4.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的概念及基本定理
4.1.1 平衡状态
4.1.2 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性定义
4.1.3 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性定理
4.1.4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的应用
4.2 用可调系统的状态变量构成自适应规律的设计方法
4.2.1 自适应控制律推导
4.2.2 数字算例
4.3 用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构成自适应规律的设计方法
4.3.1 具有可调增益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
4.3.2 单输入单输出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
4.3.3 数字算例
4.4 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自适应控制律应用实例
4.4.1 汽车减振系统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4.4.2 倒立摆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4.4.3 飞行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4.4.4 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4.4.5 弹性结构振动抑制的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4.4.6 飞机起落架系统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4.4.7 图像导引头角跟踪系统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第五章 用超稳定性理论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5.1 超稳定性理论的概念及基本定理
5.1.1 绝对稳定性问题
5.1.2 超稳定性问题
5.1.3 正实性问题
5.1.4 正实性与超稳定性等价定理
5.2 用超稳定性理论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5.2.1 用状态变量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5.2.2 用输入输出测量值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5.3 基于超稳定性理论设计自适应控制律应用实例
5.3.1 室内温度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5.3.2 纵向飞行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5.3.3 喂线机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5.3.4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辨识转速
5.3.5 自动导向车系统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第六章 自校正控制
6.1 自校正控制基本概念
6.2 系统辨识
6.2.1 参数估计方法
6.2.2 闭环系统的辨识
6.3 单输入单输出最小方差自校正调节器
6.3.1 预测模型
6.3.2 最小方差控制
6.3.3 具有参考输入增量最小方差控制
6.4 单输入单输出自校正控制器
6.4.1 加权最小方差控制
6.4.2 自校正控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质
6.5 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技术
6.5.1 参数已知时的极点配置调节器
6.5.2 加权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的极点配置
6.6 战术导弹的自校正控制
6.6.1 战术导弹模型建立
6.6.2 自动驾驶仪自校正控制方案选择
6.6.3 自动驾驶仪自校正控制方案中的参数辨识
6.6.4 自动驾驶仪自校正控制方案的数字仿真研究
第七章 自适应控制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7.1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建模
7.1.1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7.1.2 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
7.2 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
7.2.1 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7.2.2 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类别
7.2.3 单个交叉路口定时控制
7.2.4 十字交叉路口信号控制系统设计
7.3 自适应控制在十字路口交通控制中的应用
7.3.1 动态车流量模型
7.3.2 基于MIT自适应控制改善动态车流量效果
7.3.3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其他控制方案的应用
第八章 自适应控制与人力资源管理
8.1 人力资源管理
8.1.1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8.1.2 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
8.1.3 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8.2 自适应控制在车间生产管理控制中的应用
8.2.1 车间生产管理控制建模
8.2.2 自适应控制在车间生产管理控制中的应用
8.3 自适应控制在生产计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8.3.1 生产计划与管理的经典控制
8.3.2 生产计划与管理的自适应控制
8.4 自适应控制在最优捕鱼策略中的应用
8.4.1 最优捕鱼策略的经典控制
8.4.2 最优捕鱼策略的自适应控制
8.5 自适应控制在平衡记分卡中的应用
8.5.1 平衡记分卡
8.5.2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平衡记分卡模型
第九章 自适应控制与歌唱艺术
9.1 音乐歌唱中的控制原理
9.1.1 基本音乐知识
9.1.2 歌唱艺术中的控制原理
9.2 自适应控制在歌唱艺术中的应用
9.2.1 歌唱环节的建模
9.2.2 歌唱过程中的自适应控制方式描述
9.2.3 自适应控制对歌唱艺术的改善
第十章 自适应控制与产业结构
10.1 产业结构基本概念
10.1.1 产业与产业结构
10.1.2 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
10.1.3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10.1.4 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10.2 产业结构定性分析
10.2.1 产业结构的系统分析方法
10.2.2 影响产业结构的相关变量
10.2.3 产业结构定性分析模型
10.3 产业结构量化分析
10.3.1 投入产出分析法
10.3.2 产业结构方程的建立
10.3.3 产业结构量化模型框图的建立
10.4 产业结构自适应控制分析
10.4.1 产业结构模型变化的一般规律
10.4.2 产业结构自适应控制方案的选择
10.4.3 产业结构自适应控制方案的参数计算
10.4.4 仿真分析的过程及其结果
附录1 自适应控制技术综合应用实例
实例一 多参数自适应控制的混沌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实例二 基于MCS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机翼颤振抑制
实例三 基于自适应观测器的MIMO系统执行器故障调节
实例四 利用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设计倒立摆控制系统
实例五 无人直升机动态逆神经网络自适应姿态控制律设计
附录2历年考题集锦
Ⅰ 工科研究生课程《自适应控制》考试试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试卷01:2007-2008学年第2学期《自适应控制》考试试题
试卷02:2007-2008学年第1学期《自适应控制》考试试题
试卷03:2006-2007学年第1学期《自适应控制》考试试题
Ⅱ 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程《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考试试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试卷04: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考试试题
试卷05:2006-2007学年第2学期《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考试试题
试卷06:2005-2006学年第2学期《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考试试题
试卷07:2004-2005学年第2学期《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考试试题
Ⅲ 校公共选修课程《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考试试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试卷08:2007-2008学年第2学期《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考试试题
历年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试卷01:2007-2008学年第2学期《自适应控制》试题答案
试卷02:2007-2008学年第1学期《自适应控制》试题答案
试卷03:2006-2007学年第1学期《自适应控制》试题答案
试卷04: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试题答案
试卷05:2006-2007学年第2学期《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试题答案
试卷06:2005-2006学年第2学期《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试题答案
试卷07:2004-2005学年第2学期《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试题答案
试卷08:2007-2008学年第2学期《自适应控制与应用》试题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