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光明沦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许建国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许建国近年创作的9个中短篇小说。集子的选择颇具匠心,清一色的乡村题材,清一色的小人物,囊括了目前乡村的方方面面和各色人等,呈现出一幅完整的乡村图画。但和许多人云亦云的乡村题材不同,许建国笔下的乡村没有轰轰烈烈、虚张声势的所谓改革,只有宁静中的一点喧嚣,贫穷中的挣扎与奋斗,时代的烙印被内敛了,更多地体现在人与人或人与自身灵魂的搏斗中。

内容推荐

本书是许建国同志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有《乡镇换届》、《光明沦陷》、《灾年》、《一路顺风》、《水火相容》、《福兮福兮》、《真皮马甲》、《良莠》、《乡间故事三题》等9篇作品,近12万字。语言自然简练,却不乏生动,很有几分老到。

目录

光明沦陷

福兮福兮

真皮马甲

一路顺风

灾年

水火相容

乡间故事

乡镇换届

良莠

试读章节

廖红梅喊杨铁牛起来吃饭的时候,铁牛正把脑袋窝在被子里。廖红梅以为男人悄悄起了床,转身欲走,隐约间却听到一阵呼噜声,她一把掀开被子,揪住男人的耳朵,把那颗脑袋拎了出来。铁牛故意装睡,脑袋耷拉着,不做丝毫动弹。廖红梅便尖了声调说:“黑子的媳妇昨晚跟人睡了,黑子薅住她的头发往死里揍呢。不起来看看?”

铁牛一下子睁开了眼,他觉得这消息就像媳妇随身带进来的油烟子一样还有些滋味。他嬉笑着问:“跟哪个?”媳妇拉长了脸不答,铁牛便收了脑袋,蜷缩在被窝里想象黑子媳妇那两条像剥了皮的青蛙一般细嫩白净的大腿,想着想着竟来了兴致,就喊媳妇过来。媳妇回转身问啥事,铁牛一本正经地说:“你不是说今天上街吗,也不换换衣服?”说着伸出胳膊拽过媳妇,要脱她的衣服。媳妇脸一板说:“邪货儿,只要送了电,人家也跟你睡。”说罢,屁股一扭,走了。夫妻私事,媳妇并不迁就铁牛,这令铁牛很失望。铁牛常想,逮住机会了,一定给她点颜色看看。然而,真到了那一刻,依旧是猴急猴急地完成任务了事。

铁牛懒洋洋地起来,把饭扒到嘴里,才觉得没有胃口,便丢了碗,抬脚出了门。媳妇喊住他说:“天阴这很,不弄点儿柴火好过年?”铁牛很夸张地抖了抖披在肩上的褂子,歪着头啾了瞅像支在四围山上的天幕,说:“冬天的太阳就像我一样爱睡懒觉,过一会儿它就会起来的。”媳妇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没屙泡稀屎把自己照照,也敢比太阳。”见媳妇收了脾气,铁牛赶紧说:“我去打听一下黑子的媳妇跟哪个睡了。”说罢,不等媳妇答话,拔腿就走。

铁牛惶急地走到公路上,就有人迎着他说:“电老虎儿,黑子的媳妇跟人睡了,黑子没去找你的事儿?”铁牛并没在意,只问:“咋就跟人睡了呢?”那人说:“还不是没有电?”铁牛一惊,想说偷情咋就跟没电扯到一块儿了呢,怕有推卸责任之嫌,便没说出口,只在心里抱怨媳妇没把话说清楚。这时,又有人围了过来,铁牛方才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要说这事也是怪黑子,谁叫他恁迷《水浒传》?停电以后,黑子的心里就一直悬着林教头的去向,想来想去,就想到了陈半仙,偏偏陈半仙是个半拉子,书看得半懂不懂,头脑中的一部《水浒》大部分是自己的创造,说出来的自然是牛头不对马嘴。黑子不听倒还罢了,越听心里越悬。昨天晚上,黑子实在熬不住了,就骑了车子上街看电视。黑子的媳妇估摸黑子不会回来了,就留了一个男人在自己被窝里过夜。没想到,黑子看毕电视又摸黑回来了。

几个男人把一个平常的偷情故事极富主观色彩地演绎一番之后,都忍不住笑弯了腰。笑毕,便问铁牛哈时候来电。铁牛装出不怀好意的神情,说:“等你们的媳妇都跟人睡了再来。”有人就说:“我又不喜欢看电视。”铁牛没想到竟是这么瓷实的男人,便调侃道:“死守不是办法,我倒有个防止媳妇跟人睡的小窍门。”那人眯了眼睛问:“啥窍门?”铁牛神秘兮兮地说:“耳朵使过来,我悄悄跟你说。”铁牛说一句,那人笑一声,说完之后,两人都是哈哈大笑。

众人忍不住,便说是铁牛的经验,应该好好推广。铁牛大大咧咧地说:“推广可以,你们哪个的电费交了就给哪个说。”众人一听,哄地一声就要散开。铁牛急急地喊道:“真不怕媳妇跟人睡呀?”有人问:“村干部的电费都交了?”铁牛又抖了抖褂子,把衣兜抖到面前来,摸出一本收据说:“我这就开票去的。”那人说:“我们看了收条自然会交的。”铁牛便骂,恶狠狠的样子:“就是来了电,也不给你们这些龟孙子送,非等你们的媳妇跟人睡了不可。”众人不理,各自走开。

铁牛边往村长家里走边想着刚才的笑话。他觉得冬天的男人们除了满足女人的需要外,实在无聊得很,扯闲话打麻将只是无可奈何的活儿,要是有一件像夏收夏种那样紧急的事拴住他们的心,吃饭干活,累得死去活来,黑子的媳妇就是跟人跑了也没人注意的。

铁牛到村长家的时候,村长正帮着他的媳妇往黄姜上泼开水。黄姜是一种药材,山岭沟壑多有生长。早几年卖一两毛钱一斤还要切片晒干,如今挖出来的活根就卖到好几块。铁牛知道黄姜的提取物皂素广泛应用于医药及护肤制品,只是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太大,狗日的阔佬把厂子关了,没钱的家伙们就不管不顾地上马投产。穷人常被脚背上的钱迷了眼呢。村长的媳妇自然不爬高下低到山上去挖黄姜,她收购别人的再用自行车驮到城里去卖,从中耍点儿秤杆再赚点儿差价,加上泼水这些手脚,利润倒也可观。

村长门前的道场上铺满了黄姜,先是村长在前面泼水,村长的媳妇在后面撤土坷拉面儿。村长的媳妇嫌村长泼得不均匀,土坷拉面儿粘不住,就叫村长过来,她自己去泼。村长刚抓了一把土坷拉面儿,就看见了铁牛。村长脸一红说:“就是女人心黑。”铁牛应道:“城里的收购部都是奸商,他们的钱不赚白不赚。”铁牛虽不为商,却不乏奸滑。他知道村长重利但更重面子,于是借驴下坡,照顾了村长的面子,又不使自己陷于难堪。果然,村长的媳妇把一张老脸笑成了一朵花:“看,还是人家杨电工想得开,哪像你,门板一块。”

……

P3-5

序言

许建国是一位做人与作文都十分真诚的作家,收录在这本集子中沉甸甸的九篇作品,便是这种真诚最好的印证。许建国至今仍生活在离他出生不远的谷城县城里,与他作品中的一干人物朝夕相处,稍不注意,便会招来各种麻烦。但他却始终执着于他认准的“现实”,或恨或爱,写得毫无顾忌,其做人的真诚可见一斑。许建国的创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20多年里,中国文学潮起潮落,几度兴衰,如今早已风光不再,作家更是如昨日黄花般的落寞了,而他却还是那样端坐于小县城的书桌前,守着清静,也守着清贫,写他的小说,写他的一个个中篇或短篇。无论如何,在今天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这份对文学的虔诚让人感动。

今天的作家写影视的多了,写小说的少了。写小说的作家中,写长篇的多,写中短篇的少了。原因主要是经济利益所致,这一点作家和读者都十分明白。小说比影视难写,作家和读者也明白,但中短篇比长篇难写,这一点读者就未必明白了。中短篇靠的是功力,也最容易让一个作家露馅,而长篇则常常能为一个作家遮丑。官员作家、老板作家,一本本出着长篇的同时,闲暇之余写诗填词,唯独和中短篇小说没什么瓜葛,不是不屑,恐怕是不能。写中短篇苦、难、无名利可图,总之是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许建国不可能不明白这些。明白了还要坚持,这就不仅仅是感动,而是让人肃然起敬了。

《光明沦陷》收录了许建国近年创作的9个中短篇小说。集子的选择颇具匠心,清一色的乡村题材,清一色的小人物,囊括了目前乡村的方方面面和各色人等,呈现出一幅完整的乡村图画。但和许多人云亦云的乡村题材不同,许建国笔下的乡村没有轰轰烈烈、虚张声势的所谓改革,只有宁静中的一点喧嚣,贫穷中的挣扎与奋斗,时代的烙印被内敛了,更多地体现在人与人或人与自身灵魂的搏斗中。说实话,我更相信这样的乡村。在看惯了被文学作品不断现代化、城市化、乃至洋化了的中国农村和农民之后,许建国带给了我们一种久违的真实。

许建国的作品有一种质朴的真实,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小说,他的人物都是有“道德灵魂”的。这很符合中国小说的传统。许建国曾是一名乡村教师,把“道德灵魂”由学生而延伸到小说,在他也是顺理成章的。的确,他的小说都有一个可以纳入道德范畴去衡量的主题,他的人物或俊或丑、或狡诈或世故,但都是有着道德良心底线的。他的人物大多都有些“一根筋”,如电工杨铁牛,为了村里通电费尽周折,甚至连命都搭上了;为了让村民能过个好年,村支书用尽手段;还有拿不到报酬的民办教师,不惜花钱买来城市户口转为公办教师,转了还是没报酬,但仍然笔直地站在讲台上,站给上级看,站给“体制”看;甚至连公共汽车上的“我”,为了看一眼漂亮姑娘,一直跟随到姑娘下车……许建国的手法简单而有效,这些人物的“一根筋”反而有了弹性,有了张力,有了几分质朴的可爱,也有了我们看后的会心一笑乃至过目不忘。

许建国是一位舍得在情节、细节和语言上下工夫的作家,尤其是语言,自然、简练,却不乏生动,很有几分老到。

就这本集子中的作品而言,可以看出,许建国比较注重作品中的矛盾和戏剧化冲突,而且做的不错。但我想说的是另一种矛盾:一个作家面对小说的矛盾。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写小说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有限的文字和丰富的语言是矛盾,因此我们常常会有词不达意的苦恼;丰富的语言和更丰富的大千世界是矛盾,因此我们常常会有“心中有,口中无”的尴尬;生活杂乱无章,小说却必须要有结构,这更是矛盾,如此等等。这些矛盾牵涉到小说技术与艺术的方方面面。这些矛盾或许根本无法解决。作家要做的无非是多想一点办法和找到一点自己的办法而已。我想,这正是许建国在今后的创作中该下苦工夫的地方。好在许建国还年轻,有的是力气,更有的是未来。

陈怀国  2008年12月

后记

1982年,我15岁,正在懵懵懂懂憧憬未来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洗劫了家乡的小山村。如果撇开破坏性不说,洪水的确是壮观的。浑浊的浪头掠地漫天,高亢的轰响振聋发聩,疾速的奔腾威猛无比。它带给人的,是震撼,更是激情。

此后,洪水便时时在心头澎湃,直到有一天我拿起笔,记录下当时的情景。这,便是我创作的缘起。

然而,作品的浅薄是显而易见的。小说,应该关在语言,巧在结构,厚在思想。这需要扎实的功底,丰富的阅历。41年,我仅仅从小山村走到小县城,步伐实在太小。我也设想过走出去,触摸一下高楼大厦的光怪陆离,感知一下城市生活的灯红酒绿。但是,就这个孱弱的身板,愚拙的脑袋,又能腾起多大的浪呢?因此,笔下都是身边的小人物,思想也只是农民式的简单质朴。真正贻笑读者诸君了。

将零散的东西集结起来,缘于一个重要他人。我自小缺少父爱,温软有余,阳刚不足。写小说本是兴之所致,聊以自慰或者发表在日渐式微的文学刊物上尚可,哪敢在乡亲面前献丑?所幸,遇到一个可以将善良和丑陋都交付出去的人。他说,归拢自己的作品,不是炫耀成绩,而是梳理思想。我方有勇气回眸十多年的创作。

我是相信缘分的。否则,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哪儿有恁多巧合呢?金秋时节,去拜访湖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罗丹青先生,幸遇著名书法家杨斌庆先生。杨先生曾经担任省市重要领导,我辈只能仰视,怎敢设想有此机缘呢?当先生问起我的工作时,我说正打算出一本小说集,并贸然恳求先生惠赐墨宝,不想先生满口应承,隔日竞书好寄我。

陈怀国先生是谷城的骄傲,是我仰慕的文学导师。陈先生的小说代表作《毛雪》,荡气回肠,我是躺在被窝里一口气读完的;先生编剧的电影《横空出世》,气势恢弘,让无数人叹为观止。托朋友张少军先生将书稿呈送陈怀国先生,并师友陈波先生电话联系,陈怀国先生搁下万忙的工作,欣然提笔,为本书作序。

散海明先生长我六岁,他在乡镇任党委书记时,我是普通工作人员。散先生正直的品行、儒雅的风范、干练的作风令我受益匪浅。为本书的出版,散先生操心劳顿,给予了我无私的关怀。

四川人民出版社也为本书付出了辛勤劳动,尤其是蒋跃梅老师,为了核正一个方言或典故,她不惜翻阅大量资料,直到找到出处为止。小说在刊物发表时,有些篇什的对话用了引号,有些为了阅读方便,没有使用。为规范起见,蒋老师一一将其改正过来。

谨此,向所有关心我的老师、朋友道一声:谢谢!您的恩情犹如浩浩洪水,我无以为报,只有不懈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许建国

2008年12月于谷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