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将常凯教授的相关访谈按照不同主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劳动法律体系与劳动合同立法;第二部分:正确理解与实施《劳动合同法》;第三部分:劳动合同法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第四部分:劳动合同法实施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一编 劳动法律体系与劳动合同立法
劳权本位:劳动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点和核心——兼论劳动法律体系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和法律定位
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劳资不成熟,公权需介入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趋向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争论继续:谁真正代表工人利益
《劳动合同法》立法主旨:劳动者权益保护
劳动合同法草案解读
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论我国劳动派遣的作用及其法律规制
第二编 《劳动合同法》立法主旨与条文释义
《劳动合同法》与劳资博弈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劳资关系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管理权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对外资的影响
不要误读《劳动合同法》
华为辞职门:《劳动合同法》不能“应对”
华为事件对于雇主策略的启示和意义
企业规避劳动法律会得不偿失
《劳动合同法》考验高校用人机制
《劳动合同法》:终结劳动关系“法外运行”
和谐劳资关系才是立法目的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劳资共同发展
第三编 《劳动合同法》与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
《劳动合同法》: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和机遇
人力资源管理亟待法制化
和谐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法制化
劳动合同法下的雇主策略
企业社会责任,劳工问题是核心
适应《劳动合同法》:成于转型毁于规避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逐步改变发展模式
《劳动合同法》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第四编 《劳动合同法》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法治化
中国劳资关系三十年
劳动法制30年变迁、现状与未来
中国劳动法制的特点和趋向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劳资关系“法外运行”必须终结
靠吃劳动力红利的时代已经结束
劳动关系调整与工资增长机制
政府应调整完善劳工政策——一大连日资企业罢工事件所反映出的问题
普华永道劳资纠纷的启示
跨国公司“工会门风波”解读
“集体返航”凸现民航劳资矛盾
我们应当重新提起马克思
产业关系转型中的美国和中国——寇肯教授和常凯教授对谈录
创造双赢的劳资关系局面
附录 擎起劳动者权利的天空——记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