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的,在于较为全面和客观地总结1978年至2008年,尤其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成果,便于广大读者系统地了解30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争议观点及其论据,把握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状况,明确研究方向和重点。
本书共分四编二十三章。每章下设若干专题,均为刑事诉讼法理论研究中成果显著且内容重要的问题,基本上可以涵盖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进展与现状、广度与深度。对于每个专题的探讨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概况,介绍各专题研究的发展过程,包括对该专题研究发展的脉络和每个时期研究的主要问题、代表性成果,并视情况概括其研究特点,力求反映出研究的阶段性问题,以明晰该专题在30年间理论研究的进展轨迹;第二部分系研究观点综述,力求客观、准确、全面地介绍各专题主要涉及的问题特别是争议问题的观点,该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和主要篇幅所在;第三部分为研究述评,力求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各专题研究状况进行整体评论。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3
专题一 刑事诉讼价值
专题二 刑事诉讼目的
专题三 刑事诉讼结构
专题四 刑事诉讼主体
专题五 刑事诉讼客体
专题六 刑事诉讼行为
专题七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专题八 刑事诉讼职能
专题九 刑事诉讼功能
专题十 刑事诉讼阶段
专题十一 刑事诉讼文化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55
专题一 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回顾、归纳与反思
专题二 刑事诉讼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刑法的关系/62
专题一 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专题二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第二编 总论
第四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79
专题一 基本原则的体系
专题二 程序法定原则
专题三 司法独立原则
专题四 无罪推定原则
专题五 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专题六 控辩平等原则
专题七 有效辩护原则
专题八 审判公开原则
专题九 诉讼及时原则
专题十一 事不再理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专题十一 法律监督原则
第五章 管辖/130
专题一 职能管辖
专题二 审判管辖
专题三 合并管辖
第六章 回避/149
专题一 回避的概念和申请回避的主体
专题二 回避的事由和回避适用的人员
专题三 回避的程序、回避的法律责任及回避错误时的救济
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164
专题一 辩护人的诉讼角色
专题二 辩护人的选任
专题三 辩护人的诉讼权利
专题四 辩护人的职责、禁止行为和保密义务
专题五 程序性辩护
专题六 刑事代理制度
第八章 强制措施/193
专题一 强制措施体系
专题二 保释与取保候审
专题三 监视居住
专题四 逮捕
专题五 拘留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229
专题一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存废
专题二 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专题三 刑民关系
专题四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第三编 程序论
第十章 侦查/257
专题一 立案程序与侦查程序的关系
专题二 侦查权的性质与配置
专题三 侦查模式
专题四 侦查权的司法控制
专题五 侦查公开
专题六 特殊侦查手段
专题七 补充侦查
专题八 侦查终结
专题九 警检关系
第十一章 起诉/305
专题一 提起公诉的条件
专题二 公诉案卷移送方式
专题三 撤回公诉
专题四 公诉转自诉
专题五 公诉裁量权
专题六 不起诉
专题七 量刑建议权
第十二章 第一审程序/335
专题一 刑事审判原则
专题二 刑事审判组织
专题三 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
专题四 证据开示
专题五 法庭审理
专题六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专题七 诉因制度
专题八 法院改变指控罪名
专题九 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专题十 简易程序与被告人认罪案件审理程序
专题十一 量刑程序
专题十二 缺席审判
第十三章 第二审程序/394
专题一 刑事第二审程序的功能
专题二 刑事第二审程序的构造
专题三 刑事第二审程序的启动主体
专题四 刑事第二审程序的审查范围
专题五 刑事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
专题六 上诉不加刑原则
专题七 程序性上诉
专题八 发回重审制度
专题九 两审终审制
第十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428
专题一 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理论
专题二 死刑核准权的归属及其行使方式
专题三 死刑复核程序的启动
专题四 死刑复核程序的审判
第十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450
专题一 审判监督程序的基本理论
专题二 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
专题三 审判监督程序的审判
专题四 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的变更
第十六章 执行/475
专题一 刑事执行权的性质与配置
专题二 刑事执行的变更
专题三 死刑的执行程序
专题四 社区矫正
第十七章 辩诉交易、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497
专题一 辩诉交易
专题二 刑事和解
专题三 恢复性司法
第四编 证据论
第十八章 刑事证据概述/529
专题一 刑事证据的概念
专题二 刑事证据的属性
专题三 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专题四 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
专题五 刑事证据立法的模式
专题六 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范畴与学科体系
第十九章 刑事证据的种类和分类/558
专题一 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
专题二 刑事证据的理论分类
第二十章 刑事证据规则/588
专题一 证据规则概述
专题二 关联性规则
专题三 可采性规则
专题四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专题五 自白规则
专题六 传闻证据规则
专题七 意见证据规则
专题八 最佳证据规则
专题九 补强规则
专题十 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之反思与改革
第二十一章 刑事证明概述/634
专题一 刑事证明的概念
专题二 刑事证明的特征与分类
专题三 刑事证明对象
专题四 免证事实
第二十二章 刑事证明责任/656
专题一 刑事证明责任的概念
专题二 刑事证明责任的性质
专题三 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
专题四 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专题五 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
第二十三章 刑事证明标准/686
专题一 刑事证明标准的概念
专题二 客观真实、法律真实与相对真实
专题三 有罪认定的证明标准
专题四 刑事证明标准的多元化与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