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东京审判与旧金山和约/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系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作者 徐勇//张会芳//史楠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的产生,与战后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的强权政治有极大关系。而对于战争遗留问题的产生及其原因,多数人并不十分清楚。由徐勇、张会芳、史楠撰写的该书,将向人们展示的是战争遗留问题产生的全部历史过程。应该说,《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东京审判与旧金山和约》(作者徐勇、张会芳、史楠)对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的性质,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

内容推荐

中日战争遗留问题首先不是一个学术问题,两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解决无疑是政治问题。但是,它又与历史事实和历史认知有密切联系,而史实的考证和史观的阐释,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这样说,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并不完全依赖学术研究的深入程度,但学术研究的深入则无疑会对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起到推动作用,《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东京审判与旧金山和约》(作者徐勇、张会芳、史楠)向人们展示的是战争遗留问题产生的全部历史过程、有助于人们客观上把握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的性质。

《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东京审判与旧金山和约》是“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系列丛书”中的一本。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战争遗留问题的出现及其根源研究

 第一节 问题与研究概况

 一、战后世界与中日关系的演变概况

 二、战争遗留问题的涌现及其类型分析

 三、研究战争遗留问题之源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二节 日本侵略战争失败及其投降性质

 一、近代日本对外战争态势

 二、日本战败及其投降性质

 第三节 盟军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基本力量及其法权依据

 一、盟军管制日本的力量结构与美国独占局势的形成

 二、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法权依据

 三、中国政府处理战后中日关系的方针政策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战后中国与世界局势的剧烈变化

 第一节 中国内战及其对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影响

 一、中国内政因素与日本侵华传统策略

 二、战后中国的受降与国共对立

 三、中国内战爆发及其对战后日本管制的重大影响

 第二节 战后世界冷战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一、两大阵营冷战与追究日本战争责任大势

 二、战后日本民主改革的初步成果及其对美国的压力

 三、朝鲜战争爆发与美国对日政策全面转向

第三章 战后国民政府“以德报怨”睦邻政策的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参与战后日本的管制与改革-

 一、剥夺日本海外殖民地

 二、派遣占领军驻日问题

 三、关于日本天皇制的去留

 第二节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受降政策实施

 一、中国各地的受降与接收

 二、日俘、日侨之管理、遣返与征用

 三、对日索赔与追还劫物

 第三节 中国战区审判日本Bc级战犯

 一、国民政府审判日本BC级战犯之原则与进程

 二、关于BC级战犯审判的成就与不足

第四章 战后盟国对日本管制及其局势演变

 第一节 占领初期的非军事化与民主化改革政策

 一、美国占领日本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二、战后宪政体制的形成

 三、宗教政策与神道指令

 四、农地劳工及社会诸领域的民主改革

 第二节 美国占领政策的转向以及日本经济复兴

 一、世界形势变化与日本经济复兴

 二、美国对日政治政策转向 

 第三节 战后日本政权自主性恢复及其右倾化加剧

 一、占领时期的过渡政权

 二、旧金山和约时期内阁政府

 三、国家力量的恢复发展与“战犯政治家”内阁的登场

第五章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成立与基本运作

 第一节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成立与基本运作

 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成立

 二、国际检察局确定审判对象

 三、远东军事法庭的目标及其法理依据

 四、远东军事法庭的运作特征与美国的主导性

 第二节 远东法庭的判决实施

 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布判决书 

 二、其他地区进行的BC级战犯审判

 三、远东法庭释放在押甲级战犯与战犯审判的终结

 第三节 远东审判的成就及其认识分歧

 一、东京审判的阙失问题

 二、远东审判的评价与认识分歧

 三、远东审判的历史意义再认识

第六章 《旧金山和约》订立与《日台条约》签署

 第一节 旧金山和会及其和约的签署

 一、美国战略需求变化及其对日和谈计划 

 二、美国主导下的旧金山和会

 三、美国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排斥台湾当局参与和会

 第二节 《日台条约》与台湾当局的对美、日交涉

 一、美国主导下的日台媾和准备

 二、日本的强硬态度与台湾当局的一再退让

 三、日台和约的签署

第七章 中日邦交正常化与战争遗留问题

 第一节 中国外交环境的改善与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

 第二节 中日邦交目标原则与战争遗留问题再现

 第三节 关于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若干总结

图片出处

附记

试读章节

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战后处置的严重局限性,与战争遗留问题的大量存在,造成了战后中日两国关系演变的复杂局势。直到战争结束之后的第28个年头,中日两国才于1972年恢复邦交正常化,进而于1978年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自中日恢复邦交迄今,又是30余年过去了。总体上说这30余年的中日关系,是19世纪以来最正常的一段时期,同时也是正在发生变化的时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30余年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两阶段变化现象对比分明。

前一阶段是从70年代的恢复邦交、订立和平友好条约,直至90年代初期,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往全面扩大,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尽管其间存在多种不和谐问题,却是近现代以来两国间最好的蜜月时期。

该阶段自然也蕴涵大量的矛盾问题。随着日本社会经济力量的发展,其政界保守倾向日趋强化,出现了越来越直接的怪异现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有政府高官“失言”,公开为侵略战争历史翻案,否定东京审判合法性;在1985年纪念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8·15”纪念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参拜了靖国神社;还有外交方面,发生了涉及台湾关系的光华寮事件等问题。来自日本方面的这些做法,直接冲击了建交后的“蜜月”友好关系,中国人重新以冷静的态度看待日本,使得前期被忽略、或被搁置的战争遗留问题,重新凸现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993年8月10日,日本首相细川护熙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讲话,确认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是错误的战争”。1995年,村山富市首相发表谈话,再度承认历史上的战争是侵略并表示反省。这一些有助于正确认识历史、修复日本同其他国家关系的谈话,却遭受到日本政界右翼势力的激烈反对。

细川讲话后,由执政的自民党内与靖国神社关系密切的“报答英灵议员协议会”等组织发起,组织了有105名议员参加的“历史研究委员会”,由前被绞死的甲级战犯板垣征四郎之子板垣正担任事务局长(秘书长),安排长期的系列讲座,编写并于1995年推出了《东亚战争历史的总结》。板垣正在该书后记中写道:美军的占领和左翼教育政策“片面判定日本有罪,将自虐的历史观强加给日本”,因此要“重建日本人自身的历史观”,明确揭示了该团体及该书的翻案宗旨。

由于日本政界高层的推动,日本社会右翼势力也日见壮大,政界高层与社会右翼上下呼应,掀动了大规模的为侵略战争翻案的潮流。扶桑社右翼教科书连续通过文部科学省的审定,2001年小泉纯一郎当选首相后连续参拜靖国神社,这些重大事件使日本同中国、韩国等周边国家关系严重受挫。

日本的政界右倾化与新军国主义的趋向,不仅表现在历史认识与战争责任、民间受害的人道处置诸多问题,还表现在一系列处理关系到周边国家现实利益的诸多问题之中。日本为追求政治大国目标,依仗美国支持,以罕见的不协商傲慢态度对待中、韩等周边国家,企图一边为侵略历史翻案,一边实现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政治目标,并在战争结束60周年这样的具有敏感性的2005年,在世界范围发动了咄咄逼人的“争常”活动,致使中、韩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个城市,爆发了有数百万普通民众签名的反日抗议浪潮。

日本在战后初期,经由民主改革所获得的并不完整的政治和平形象,终被政界右倾化与新军国主义潮流所冲破。尤其是进人21世纪之后,不仅双方政府首脑长期无法互访,在广大民众之间,也存在巨大的不信任甚至是敌对情绪。日本政府与政界的错误立场,恶化了中日双边及东北亚多边国际关系,并使日本侵略战争遗留问题进一步激化、复杂化。

在上述政治潮流的逆转过程中,日本对外侵略战争遗留问题被大量揭露,重新唤起了人们的深刻关注。  战争遗留问题内容复杂、数量极多,大体包括民间战争受害、由战争所影响的国家利益关系以及战争责任判断或历史认识等多种类型。靖国神社就是战后清算不彻底的、典型的战争遗留问题之一。

盟军曾依据《开罗宣言》以及《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原则,组织远东法庭以及所属各战区法庭,对战时日军各类犯罪进行了比较成功的处置。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责任,在主体上受到了应有的清算。1951年9月8日,美国主导通过了片面的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朝鲜战争的经济特需,也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其后至1956年,日苏之间正式恢复了邦交,扣留在苏联西伯利亚的原关东军最后一批士兵回国。同年,日本被吸收为联合国成员国。这一切来自国际社会的特殊的宽大条件,有利于日本国际地位的改善,终于使日本政府在1956年《经济白皮书》中宣布:“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按这一宣布,战争处置时代已经结束,日本不必再理会过去的战争问题了。而在50-60年代的冷战形势下,确实不存在“受害”与“加害”双方谈判交涉的条件,随着时间的延续与国际关系的变化,战争遗留问题终于长期“遗留”下来,且愈加复杂化了。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发表后,中日两国恢复正常邦交关系,被上百年战争所压抑的对于和平与友善的渴求被散发出来,直到几乎整个80年代,中国到处都弥漫着中日友好气氛。而在这样的形势下,日本民族主义政治家却乘机宣传,日本和中、韩等国战争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中日双方外交没有战争遗留问题。1995年的自民党“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也宣称“战争问题已在外交上解决”。

日本民族主义宣传所造成的虚像,终于被日本政界的翻案言行以及真实的历史所打破。1991年8月,韩国原“慰安妇”金学顺(1924—1997)第一个站出来,用亲身经历证实慰安妇制度及其反人道罪行,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当时的历史以及大批受害者的深切关注与研究。P2-4

序言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0周年,抗日战争史又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实,我们的国歌就是源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这足以说明,抗日战争史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中国人民是何等重要。在这个时候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应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空前的复兴时期,而复兴的枢纽却产生于抗日战争。通过那场战争,中国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一百多年的压迫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那场战争,中国的进步力量上升到了可以率领中华民族向着光明的前程迈进。而如何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7.《被侮的女性——战时日军性奴隶制度》。强征与迫害中国“慰安妇”,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重大罪行之一。而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原“慰安妇”在日本提出的受害索赔诉讼,虽然已经被日本法庭宣布不再受理,但以往的诉讼过程一直为中日两国以及国际社会所关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刘萍女士撰写的该书,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慰安妇”的受害历史,以及她们现在的悲惨境遇与诉讼斗争情况。

以上各书,全部是关于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的研究。但是,中日战争遗留问题还不止这些,如细菌战实施及其受害情况问题、战时中国劳工受害及战后诉讼问题等等。这些也是十分引入关注的问题。而由于种种原因,本丛书未能把这些问题纳入进来,确实有些遗憾。不过我相信,随着史料的发掘与不断丰富,随着研究者不断地努力,这样的研究必将会出现更新的成果。

最后,我以主编的名义,并代表丛书的所有作者,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谢。特别应该提到的是,直接负责这套丛书编辑、出版的王爽女士,几年来为这套丛书的面世,积极奔走于哈尔滨和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我向她表示深深的敬意。另外,虽然丛书的作者都是在学术前沿上进行努力的,但仍然可能会有一些疏漏。因此,我们不仅期盼这套丛书能给人们知识和启迪,同时也希望得到研究同仁和各界朋友的批评指正。

荣维木

2011年2月于北京

后记

本书著者力图在梳理学界既有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以及近年新发掘的史料,追溯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并对其作出客观的科学研究。战争遗留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解决需要通过国家政治外交方式而不是学术方式,但学术研究却能够在厘清史实的基础上,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与思路,同时发生“垂鉴”或警示作用。所以,学术研究总是推动文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基于以上宗旨本书著者作出了努力,但由于资料、学养诸方面局限,书中难免讹误之处,敬请不吝指正。

本书为集体性学术研究著作。写作分工是:第一、二、七章由徐勇担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第三、四章由张会芳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五、六章由史楠担任(光明日报社编辑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