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直解》是明朝隆庆六年,由两朝帝师张居正给万历小皇帝日讲的宫内读本。《资治通鉴直解》以最通俗的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还融入了大政治家张居正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当年为皇帝讲解《资治通鉴》,意在教育皇帝如何做一名圣明之君。即使在今天,此书对各级管理者与读者大众,依然可资借鉴,更可从中读出立身处世的智慧光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资治通鉴直解(两朝帝师张居正白话讲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明)张居正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直解》是明朝隆庆六年,由两朝帝师张居正给万历小皇帝日讲的宫内读本。《资治通鉴直解》以最通俗的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还融入了大政治家张居正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当年为皇帝讲解《资治通鉴》,意在教育皇帝如何做一名圣明之君。即使在今天,此书对各级管理者与读者大众,依然可资借鉴,更可从中读出立身处世的智慧光辉。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直解》原名《通鉴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首辅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给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此书以《资治通鉴》为主,其他史书如《通鉴外纪》、《续资治通鉴》、《宋元通鉴》等为辅,从中选取了一些重要片段与事件加以讲解,一方面通俗易懂,一方面也融入了张居正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目录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一 三皇纪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农氏 黄帝有熊氏 五帝纪 帝少吴 帝颛顼 帝喾 帝尧 帝舜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二 夏纪 大禹 帝启 太康 仲康 帝相 少康 帝杼 帝槐 帝芒 帝泄 帝不降 帝扃 帝厘 孔甲 帝皋 帝发 履癸 商纪 成汤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大戊 仲丁 外壬 河直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庚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帝纣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三 周纪 文王 武王 成王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四 周纪 康王 昭王 穆王 共王 懿王 孝王 夷王 厉王 宣王 幽王 平王 桓王 庄王 釐王 惠王 襄王 顷王 匡王 定王 简王 灵王 景王 敬王 元王 贞定王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五 周纪 威烈王 安王 显王 赧王 秦纪 始皇帝 二世皇帝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六 汉纪 高帝 惠帝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七 汉纪 文帝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八 汉纪 景帝 世宗孝武皇帝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九 汉纪 昭帝 宣帝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十 汉纪 元帝 成帝 哀帝 平帝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十一 东汉纪 光武帝 明帝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十二 东汉纪 章帝 和帝 安帝 j顷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献帝 后汉纪 昭烈帝 后帝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十三 晋纪 武帝 惠帝 怀帝 愍帝 元帝 明帝 成帝 康帝 穆帝 哀帝 废帝 简文帝 孝武帝 安帝 恭帝 宋纪 武帝 少帝 文帝 孝武帝 明帝 苍梧王 顺帝 齐纪 高帝 武帝 明帝 东昏侯 和帝 梁纪 武帝 简文帝 元帝 敬帝 陈纪 武帝 文帝 废帝 宣帝 后主 隋纪 文帝 炀帝 恭帝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十四 唐纪 高祖 太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十五 唐纪 太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十六 唐纪 太宗 高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十七 唐纪 中宗 睿宗 玄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十八 唐纪 肃宗 代宗 德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十九 唐纪 德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二十 唐纪 德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二十一 唐纪 宪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二十二 唐纪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懿宗 僖宗 昭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二十三 五代后梁纪 太祖 末帝 后唐纪 庄宗 明宗 闵帝 废帝 后晋纪 高祖 齐王 后汉纪 高祖 隐帝 后周纪 太祖 世宗 恭帝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二十四 宋纪 太祖 太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二十五 宋纪 真宗 仁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二十六 宋纪 神宗 哲宗 徽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二十七 宋纪附金纪 高宗 资治通鉴直解卷之二十八 宋纪 孝宗 光宗 理宗 度宗 恭帝 端宗 帝呙 元纪 世祖 成宗 武宗 仁宗 英宗 文宗 顺帝 试读章节 原文 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都于陈,迁曲阜。初艺五谷、尝百草。古者民茹草木之实,食禽兽之肉,而未知耕稼。炎帝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始教民艺五谷,而农事兴焉。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复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繇是民居安食力。而元夭折之患。天下宜之,故号神农氏。 直解 陈,即今陈州,已解,见前。曲阜,即今山东曲阜县。农,是治田土以种谷之名。艺,就是种。五谷是稻、黍、稷、麦、菽,五样粮食。末耜,是种田的器具。耒,即是耜柄。石,是药中所用之石。炎帝神农氏以火德治天下,建都于陈,后又迁都于曲阜。初种植五谷、尝百草,盖上古之人,都只采草木的果实,与取鸟兽之肉以为食,而未知耕种稼穑之事。至炎帝因天有春夏秋冬四时,生长收藏,各有其候,又相度地势,高下燥湿,各有所宜,于是斫削树木做个耜,又把木揉得弯曲了,做耜之把柄,叫做耒,教百姓每将这器具去耕田种谷,而务农之事,繇此兴起焉。上古民有疾病,不知用药石医治,至炎帝始将各样草木的滋味,件件都用口尝过,因审查其性,或寒凉、或温暖、或平和、或大热。又辨别那药味中,可为主以治病的,借名为君;可随着别药治病的,借名为臣;可帮助别药的,借名为佐;可引导别药的,借名为使。辏合将来,以为治病之法。炎帝因尝辨药味,曾于一日之内,遇着七十样毒药,他有神圣之术,就把相制的药味,去解化了,那毒不能为害。恐人不知这等法则,就造为治病的方书,以疗治百姓的疾病,而医药之道,自此立矣。又审察地上的水泉,有味甘而养人者,有味苦而损人者,使人知避了那苦处,就那甘处。夫避苦就甘,则便于取汲,而民之居处得安;耕种以为食,则民得自食其力,免于饥饿;而又知医药以治病,则民得终其天年,而无有天死之患,天下皆以为方便。因他造为耕种务农之事,以养活天下的人,这事从来无人想到,独是他制造出来,如通神的一般,故称为神农氏。 P4-5 序言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成书以后,逐渐成为了历代有志于从政者的必读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治通鉴直解》原名《通鉴直解》,是明朝两代帝师、首辅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给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此书以《资治通鉴》为主,其他史书如《通鉴外纪》、《续资治通鉴》、《宋元通鉴》等为辅,从中选取了一些重要片段与事件加以讲解,一方面通俗易懂,一方面也融入了张居正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12岁考中秀才。13岁参加乡试,湖广巡抚顾辚认定他是高才,只因其年少尚须磨炼,有意未让其中举。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万历初年为首辅。当时明神宗(万历皇帝)年幼,张居正前后主政十年,他推行了“一条鞭法”,改变了赋税制度,明朝这十年堪称政治最清明、国力最强盛时期。万历十年(1582年)卒,追赠上柱国衔,谥号“文忠”,著有《张太岳集》、《四书集注直解》、《书经直解》等。 此次整理《资治通鉴直解》,我们参考了明天启年间(1621年一1627年)刻本与明崇祯四年(1631年)刻本两个版本。在整理、校核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如下原则: 1.编排。在编次与排版上,简体横排。这样,既便于当今读者完整理解、轻松阅读,也保持了明版的原貌。 2.汉字简化。以国家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文字使用规范条例》、《简化字总表》为基准,以《辞海》、《汉语大字典》为依据,未尽之处,仍依古籍整理通例处理。 3.古版混刻字。如己已巳、戊戍戎戌、日日等,一律改为规范字。 4.通假字。除含义相当确定而改正外,一般保留繁体时的原貌。 5.错别字。以原刻本为主,杂以其他版本互对,对存在的错别字进行了详尽的核校和审慎的修改,尽可能更正诸版本中的疏忽之处。 6.标点符号。在参考古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明显不符合标点使用规范和使用习惯、疏漏、疏忽的地方,予以进一步的修正。 王岚英巍 2010年8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