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00个世界经典心理学案例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缪晨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拥有“和谐圆融”的心灵,无论是对实现个人幸福还是家庭美满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对中国的心理学教育和科普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本书的帮助下,获得一颗和谐圆融的心灵。

本书汇编了100个世界经典心理学案例,生动讲述了心理学大师们用科学手段帮助心灵受困者走出阴影、重获新生的故事。阅读这些案例有助于我们洞悉社会、逆境崛起,也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的心灵。

内容推荐

没有鸟语花香的诗意,没有行云流水的画卷,没有歌舞升平的畅快。这里,是一片阴暗、潮湿、黏稠的人类精神领域流放地。

这些流放地的主人用他们无助、惊悚、愁郁的眼神望着自然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望着社会的觥筹交错、麈柄纵横……

他们或许不知道,他们正在经历着令人猝不及防的心灵“险境”。这种痛苦往往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身边的人才能切身体会。

本书汇编了100个世界经典心理学案例,生动讲述了心理学大师们用科学手段帮助心灵受困者走出阴影、重获新生的故事。阅读这些案例有助于我们洞悉社会、逆境崛起,也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的心灵。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当恐惧袭上心头

 ☆导读

 1 雪白的床单,雪白的狼

 2 害怕门后有鬼的中年男子

 3 “冰淇淋”VS“我尖叫”

 4 对女人心存恐惧的壮男

 5 心神不宁的考试焦虑症

 6 害怕跳交谊舞的劳拉

 7 乔治的不合理信念

 8 要努力去做个大傻瓜

 9 通过催眠找回真实的自我

 10 怀疑情人“偷情”的偷情者

 11 少妇被甩出私家车后

 12 面对黑夜,他感觉孤独无助

 13 身患绝症,即将去世的女人

 14 每天洗二十多次手的女人

 15 他害怕女人毁灭他的一生

 16 无知使她无法去感受性生活

 17 学会从细节上去认识困难

第二章 与紧张如影随行

 ☆导读

 18 追求完美主义的经理人

 19 说话时脸会红的日本职员

 20 休息时会头痛的神山小姐

 21 她无法容忍男人的追求

 22 面对昔日恋人她感觉羞辱

 23 干一行,未必要爱一行

 24 面对将与人私奔的爱女

 25 和病人玩弄乱头发的游戏

 26 利润,是不是生活的全部?

 27 通过“空椅”促进母女和谐

 28 他一拿起提琴,手就会颤抖

 29 害怕无力教育孩子的母亲

 30 学好功课总比“冲浪”强

 31 “灭火专家”是如何形成的?

 32 矛盾意向疗法治疗恐旷症

 33 两个“天使”的情感纠葛

 34 要学会“一点一点”地想

 35 “怪人”原来也挺可爱

 36 她害怕被人漠视或诱奸

 37 不知道休息的军官

 38 发现态度背后隐藏的观点

第三章 不能自拔的内疚

 ☆导读

 39 “你的心好像被什么揉碎了”

 40 被粗暴轮奸的艺术系学生

 41 妻子在抢劫案中遇害后

 42 “是你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43 “我知道,世界末日要来了”

 44 经常压抑自己欲望的少妇

 45 总爱逃避性生活的女性

 46 被前任男友施暴的大学生

 47 强迫自己追求完美目标的白领

 48 “你得到真正的婚姻了吗?”

 49 “如果你忘记过去的一切”

 50 “我知道他是爱我的!”

 51 “你只是在每一处都挖一下”

 52 反“以瘦为美”观念同盟

 53 “我认为他就是白痴!”

 54 幻想自己成为权威的男人

 55 “是你使我感觉我很愚蠢!”

 56 少一些必须,多一些感受

 57 她喜欢紧闭房门哭泣

 58 他怕人们发现他的易装癖

 59 对手淫充满负罪感的男孩

第四章 放任造成的祸害

 ☆导读

 60 她竞不爱吃任何东西

 61 医治有暴力行为的少女

 62 溺爱培养出的“弱智”儿

 63 她竟付费给男人要求鞭打

 64 家庭里出现了“破坏狂”

 65 过于依赖造成的“肢体残障”

 66 他陷于情人呢喃声不能自拔

 67 “我想把这些开会的人都毙了!”

 68 习惯于把需求变成要求的人

 69 他爱上了无家可归的感觉

 70 她越酗酒,越感觉自卑

 71 甘做“情感篓子”的女人

 72 比吸毒更“带劲”的事

 73 “请给你丈夫表现的机会”

 74 提防问题“象征性”解决

 75 “恋母情结”让他无法恋爱

 76 “他在做爱中竟比我快乐”

 77 他恨妻子长得过于漂亮

 78 为何自私的人找不到快乐?

 79 涂鸦帮助她恢复思维的能力

 80 负性活动疗法治疗贪婪者

第五章 懈怠带来的悔恨

 ☆导读

 81 总爱取悦于人的贝蒂

 82 拒绝和任何人说话的男孩

 83 继母无法面对那么大的儿子

 84 酷爱酒后驾驶的“抱怨男”

 85 总被别人欺负的“老实男”

 86 她感觉活着没有丝毫乐趣

 87 漂亮的豪宅,生活的囚笼

 88 不知为何生,只求如何死

 89 产后对生活无希望的母亲

 90 只会自责,不肯负责的男人

 91 困难应该用脑子去解决

 92 其实,抑郁也是一种选择

 93 恨他你就不妨去“啐”他

 94 家庭矛盾中的感性说服

 95 她总改不了扔衣服的习惯

 96 越忍,越感觉无能的女人

 97 学会悼念去世的亲人

 98 总爱找“客观原因”的男生

 99 从“反社会”到“亲社会”

 100 现在创造未来的历史

试读章节

语录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发现自己是如何在阻碍自己发挥全部潜能时。我们就可以学习到很多的方法来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而使这个潜能发挥的基础即在于。我们要使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充满朝气蓬勃的态度。

引言

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在15岁时,曾经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这样的格言:“同一种东西,可以在不同时期给同一个人以不同的印象。比如,年轻之时,想吃没得吃;年老之时,有吃不爱吃。”黑格尔描述的这种现象,其实在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倘若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位“女黑格尔”,她或许要把上面的格言改为:“年轻之时,想穿没得穿;年老之时,有穿不爱穿。”

看来,人生果然充满不幸,想要对人生始终抱以朝气蓬勃的态度并非一件易事。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种经由年龄变换造成的态度改变很多人都无法避免,但对于那些在现实中由于误解造成的态度改变,我们却完全可以去克服。

案例

“冰淇淋”和“我尖叫”究竟有何种关系?一般读者很难作出联想。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两者的英文发音,就会发现“冰淇淋”在发音时,如果第一个音节与后面的音节在发音间隔上略拉长一些,就有点类似“我……尖叫”的发音。

就是这个貌不显眼的巧合,在历史上却演绎出了一个真实的悲剧。本案当事人名叫汤姆,是一位教师。汤姆有一个生理缺陷,他在说话时,经常要努力使嘴巴和下颌的动作幅度加大,否则他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就非常不清晰,有时还夹杂着一些金属音,有点像机器人在说话。这令他感到非常自卑。

汤姆怀疑自己有心理障碍,于是他去医院主动寻求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珀尔斯接待了汤姆,他首先询问汤姆,在他小的时候是否有过口吃的经历。汤姆显得很难堪,但最终还是告诉治疗师他在大约六七岁时曾经出现过比较严重的口吃现象。那时候,父母还曾责怪他,以为他是故意乱讲话,希望他能把话讲得更慢一点,讲得更清晰一些,但汤姆很难做到。

珀尔斯听完汤姆的陈述后,决定对汤姆进行发音技巧训练。他让汤姆说话时速度更慢一些,再多吸进一些空气。珀尔斯告诉汤姆,空气是人在发音时的重要支撑媒介。他给汤姆示范如何在说话时正确用气。可是,汤姆发现,他越是有意识地努力吸气,就越感到不自然。最终,他竟然变得结巴起来。

珀尔斯见这种发音技巧训练并未产生明显的效果,便中止了它。他开始和汤姆继续攀谈起来。他询问汤姆在他人生历史上是否发生过一些特别尴尬的事情,这些事情使他在说话时感到害怕。

汤姆想了很久,终于记起了一件事情。他告诉珀尔斯,在他大约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在家里吃冰淇淋,母亲打电话回来问他在家里干什么,他说出了“冰淇淋”。但母亲听错了,以为他在说“我……尖叫”。母亲认为他在家里不听话,故意吓唬年幼的弟弟,于是便在电话里对他大声斥责。

母亲回来后,不由分说地对汤姆进行了打骂。甚至后来有一天,她在冲他发火时尖叫了起来,这令年幼的汤姆感到十分恐惧。此后,汤姆再也不敢轻易开口说话,而每每说话时,就会联想到母亲对自己曾经做出的打骂,心里便会感到十分害怕。

真相终于大白。在心理治疗师珀尔斯的帮助下,汤姆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说话障碍原来和那次年幼时母亲对自己的误解事件有关。他于是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后来,再通过一些科学的发音技巧训练,汤姆原先认为不可能康复的生理缺陷终于被治愈了。

延伸  现实人际交往是复杂多变的,它可能给我们带来困惑,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心理学家皮尔斯归纳的人际交往的五个层次,希望它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现实人际关系的了解。1.欺骗。我们的很多言语其实并非出自真心。欺骗会使人与人的信任度降低。2.恐怖。我们倾向于回避人际交往,躲避人际交往可能会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恐怖往往又是由欺骗所促成的。3.僵局。虽然我们想改善人际关系,但不知从何处人手。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人际交往的实质和方法缺乏科学的认知。4.内爆。我们面对冷漠的人际关系感到痛苦,想进行心灵的发泄。5.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更深层次的人际交往去领悟生命的意义。在这五种层次中,只有第五个层次才对人际关系发展真正具有建设性。

语录

人的感受和体验不是孤立存在的,现在的体验受着过去经历的影响。不要小看过去,在行为人过去的人生生涯中,他所认为的那些重要的身体紧张感以及非语言意图,都可以通过其意想不到的方式融入现在。

引言

哲学家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一书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在每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都有一种潜在的“生命冲动”,正是这种动力从内部激发着生命体不断去寻求更好的生存方式。我们不妨试想这样一个命题:在人的生命进程中,如果人的某种“生命冲动”因为条件限制不能够顺利展现出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在本文案例中,治疗师米瑞姆·波尔斯特遇到的即是这样的情况。她的这位病人在和女性交往时有一种心理障碍:当他与女性近距离相处时,通常心里会感到十分害怕;虽然他高大有力,但当他遇到那些年轻的知识型女性时,通常会显得没有自信,有时甚至还会脸红。我们不妨来看看米瑞姆·波尔斯特是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的。

案例

哈尔高大魁梧,年过三十还没有女朋友,父母为此很着急。哈尔一看见年轻的女性就会感到恐-瞑,尤其是面对那些知识型女性,他更有一种说不出的自卑感。他在和她们说话时,有时脸竟会不由自主地红起来。后来,哈尔决定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女性心理治疗师米瑞姆·波尔斯特接待了哈尔。波尔斯特从哈尔的脸上看出他有些害怕,她直接问他有什么心理困惑。哈尔告诉波尔斯特,他十分害怕与年轻女性交往,特别是感觉她们处于支配地位时。波尔斯特向哈尔询问了一些关于他的个人生活史的问题,并给他讲解了一些和女性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心理调适技巧。她看见哈尔拿出一支笔在本子上认真地做着一些笔记,感觉有些好笑。于是,她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哈尔,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波尔斯特对哈尔说道。她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哈尔背后。“什么游戏?”哈尔扭过头来问道。“现在,我站在你身后,你感觉如何?”波尔斯特问道。“我……感觉有些紧张。”哈尔答道。“那么,你能不能背着我在房间里转转?”波尔斯特问道。“这……”哈尔感觉有些奇怪。“就转几圈……这是一个游戏。”波尔斯特说道。“那好吧。”哈尔答应了。

接着,哈尔背着波尔斯特在房间里转了起来。转了几圈后,哈尔放下她。两人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波尔斯特见哈尔已经不像刚才那么害怕了,她笑着对他说道:“哈尔,你现在感觉怎样?”哈尔跟着笑了起来,“我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我感觉刚才很愉快。你给了我一种崭新的感觉……原来我感觉你离我很遥远。现在,我感觉你离我很近,就像我刚才背你的时候一样。我感觉你很随和,对我也很好,我不像刚才那样感到拘谨了。”

就这样,波尔斯特通过角色扮演,让哈尔体会到了处于主动位置的感觉。紧接着,她向哈尔讲述一个男人如何才能在社会活动中更具有主动性,以及男性对女性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最终,当治疗结束时,哈尔已经显得很有自信了,他感觉自己不再对女性持有一种恐惧心理,而自己也将步入了一种崭新的生活。

延伸

本文案例可以充分说明“未完的事”这一概念的内涵。“未完的事”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人来自过去“未被表达”但对现在有“深刻影响”的情感。它既可以是恼怒、仇恨,也可以是内疚、害怕,还可以指人的记忆中存在的某种奇特的令自己感到困惑的情感经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行为人心中存在“未完的事”时,他就不可能完全做到“融人现实”,他的思想和行为往往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而当一个人完成“未完的事”时,其心灵中郁积的那些情感就得到了完全释放。此时,人的心灵就成为了一个“和谐圆融”的整体,更倾向于对现实做出积极的行为。P10-15

序言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提起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一个人想要在现实世界获得成功,其实首先需要征服的,既不是巍峨的群山,也不是险恶的巨浪,而是自己的心灵。俗话说,“人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魔鬼”,如果一个人失去对自身心灵的有效控制,他就很可能会陷入“心力委顿”的状态。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小溪干涸了,才后悔当初没有接纳冰川。”我们要使自己的内心丰盈圆满起来,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去充实丰富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华医学会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几年抑郁症患者占到了总人口数的3%~5%。若按我国总人口数约13亿计算,这个数字就约在3900~6500万之间。如果再算进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头痛,情绪紊乱,失眠等人数,我国存在隐性心理问题的人口数当在1亿以上,这种现象是令人担忧的。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它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人生修养观。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我们不具有道德修养,不能控制自己的心理欲求,我们就有可能做出与上述告诫相反的结果:求得而不知止”、“心乱而神不宁”、“纷扰而情不定”,终而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悲观厌世!

这样的案例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本书精选了100个世界心理学史上的经典案例。案例当事人往往由于恐惧、紧张、内疚、放任、懈怠等原因,使自己陷入“心力委顿”的心灵状态。在这些案例中,我们将介绍心理学大师们是如何利用科学的心理学法则,富有人性的关怀,充满艺术的方法帮助当事人走出心灵困惑的。

每个人的一生,有似一个美妙动人的画卷……从“牙牙学语的的婴儿”到“未谙世故的少年少女”,从“憧憬未来的青年”到“成为国家建设栋梁的中年”,从“笑看风起云涌的老年”到“作别人间”……这其中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用一颗“和谐圆融”的心去仔细品味。

拥有“和谐圆融”的心灵,无论是对实现个人幸福还是家庭美满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对中国的心理学教育和科普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本书的帮助下,获得一颗和谐圆融的心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