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历史,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如何去伪存真,还历史以本来之面目,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的史家或曰历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根本问题。崔述作为乾嘉时期的学者,并不在当时学术主流中间。然而百多年后,他却受到古史辨派的推重,其中自有缘由。本书对崔述学术方方面面之论述,相信会有所启发。
崔述(东壁)为清乾嘉时期学者,以“以经证史”的原则对所见古书古事进行了系统的辨伪考信。随着上世纪中国史学界“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崔述著作为胡适、顾颉刚等所推重,“几于一时人手一编”(钱穆语),遂等于“古史辨”运动之先声矣。治史当然首先必须对史料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然学术的工作必然带有学者主观及所持方法理念之影响。海外“诠释学”所谓作者“应谓”“必谓”二层次之挖掘,谈何容易。故对崔氏学术之研究考论,在新世纪仍有其必要的价值。该书为邵东方先生崔述学术研究之用心力作,对崔述学术诸方面及后世对其学术之接受进行了详尽的考论,并附崔氏《考信录提要》原文及英译,对有志中国古籍迻译之学者颇有启发之功。
序
关于崔述学术的几个问题
崔述的疑古考信和史学研究——与王元化先生论学书(1992年5月25日)
王元化先生致邵东方君书(1991年8月10日)
王元化先生致邵东方君书(1991年12月4日)
王元化先生附识(1992年7月12日)
崔述的古史考证与周公摄政称王问题
崔述在清代儒学定位之重新考察
论胡适、顾颉刚的崔述研究
经义求真与古史考信——崔述经史考辨之诠释学分析
附录 考信录提要
Prolegomena to My Inquiries into Verifiability(KaoXinlu tiyao)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