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戴维·希普//米基·菲普斯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不是一本虚构的小说,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商战传奇,作者亲身参与了IBM为索尼PS3游戏机和微软XBOX同时开发核心芯片项目,并担任首席架构设计师。这本书揭开了IBM与索尼、微软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并展示了开发复杂的大型跨国合作高技术项目的全景,揭秘了IT项目管理的关键细节,适合IT行业和对高科技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全球游戏玩家超过了3亿五千万,微软、索尼、IBM、英特尔这全球四大电子商务的巨头几乎瓜分着全球高科技行业的所有利益。Xbox 360和PS3游戏系统改变了家庭娱乐的面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两款游戏诞生背后的神奇故事——IBM/索尼/东芝设计中心的顶尖工程师如何创造了这个奇迹。而在其中起核心作用的仅是一个微处理器芯片,这一具有革命性的芯片为个人电脑树立了新的典范。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竞赛,能否在从未有过的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芯片推向市场对一个产业来说,意味着要么大获全胜,要么一败涂地。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执掌生死大权的是一群名不见经传却有着孜孜追求的技术天才。在这场激烈的商战中的是两大巨头:微软和索尼。

艰难的新品上市之旅开始于2001年,当时戴维召集了一批能人。为索尼公司热切期盼的PS3游戏操作装置设计芯片,并计划于2005下半年发行。2003年,微软插足进来,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个软件巨头希望将STI设计小组的芯片新品用于自己的Xbox360游戏中,也瞄准了2005年的圣诞市场。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满足两个主顾的要求,力图在微软的“胜利或是死亡”破釜成舟之势和索尼的谨慎小心,步步为营之间找到平衡点。戴维和他的组员以每周80个小时的疯狂工作状态,忍受着焦躁,友谊的几近崩溃,绝望,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本书的灵魂是对高新技术世界里技术人员色彩纷呈的幕后生活的描述,全面深入细致地展示了发生在世界两大知名电脑游戏机背后的技术秘密和诞生的过程,其最大的特色是一系列让人难忘的角色,高水平的合作方式,令人扼喉的商业交易,推动技术进步的的宏大远见激励STI的设计师们毅然投身于芯片的设计中。整本书中,作者总结了自身经验,揭示了领导力的诀窍,包括团队动机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勤奋的工作和寓乐于工作之中。

目录

引言

第1章 圣杯之梦

第2章 打造梦幻团队

第3章 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第4章 冲锋前的准备

第5章 创新“魔法弹”

第6章 会玩能干

第7章 突如其来的工程变更

第8章 何事无风险

第9章 积极面对争议

第10章 步步为营

第11章 先见之明的艺术

第12章 星星之火

第13章 高科技世界的3P

尾声 成功后的人生感悟

试读章节

一辆大众小轿车的防撞杆上贴着的奇形怪状的箭头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差一点忘了拐弯。我一直以自己不墨守成规而自得,其实在德州奥斯汀,在这个以“搞怪”为标榜的城市里,我还算位于“正常人”之列。那是2001年2月的一天,我几乎没意识到自己即将踏上新的旅程。

我把车泊在金戈曼门前,这是奥斯汀典型的嬉皮士一雅皮士风格的酒吧,也曾是我最喜欢用来打发时间的地方,不过已经多年不来了。这次是赴一位老朋友的约,谈谈关于一个新的工作机会。我现在并没想到要跳槽,但他特意在电话中叮嘱,这是一次私密面谈,挑起了我的好奇心。下车前先扫视了一圈,停车场上没发现熟人,也没有什么人突然从拐角处出现在面前,我早就不喜欢这种警察捉间谍式的玩意了。

打开车门,一股凉风吹过来,所幸出门前脱了背带短裤换上了磨得很旧的牛仔裤,穿了一双凉拖鞋,不用穿西服、打领带、脚穿一双锃亮的皮鞋,手里也没拿精心制作的简历。顶风用力拉开酒吧那扇沉重的门挤了进去,门在身后“砰”地一声重重关上,差点撞到我的脚后跟。在酒廊镜子前捋了捋根根直竖的头发,怎么也抚不平。唉,算了,这就不错了,我冲自己凌乱的影子挥挥手。

酒吧里没什么人,屋顶吊灯发出昏暗的光从积满污垢的窗户上透进来。我摘下欧克力太阳镜,插在碎花衬衣最上边的扣眼里。

“希普!”

我转头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尽管看不清。那人的面目,但我知道那就是我要见的人。我眯起眼,瞥见吉姆·卡勒坐在角落的卡座里。我冲他招招手,穿过一张张散乱摆放、堆满喝剩的啤酒瓶的桌椅走过去。这位老友,四十出头的人了,看上去依然年轻而有活力。黄色波罗衫下摆掖在蓝色水磨牛仔裤腰里,脚上是一双已穿了很久的跑鞋。亚麻色的卷发虽然还是笔直地梳向脑后,脱落的头发已经遮不住晒黑的前额。

他站起来迎接我,我们边握手边轻拍着对方的后背。从上次会面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整个星期我都在盼望着见到他。卡勒和我曾是IBM做微处理器设计的老搭档,我们是1989年秋天认识的,当时我刚从纽约州的爱迪考特搬到奥斯汀,卡勒是我的经理。我们很投缘,很快就熟络了。我们都是很进取的人,工作卖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工作之外我们也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比如橄榄球、滑水和啤酒。十年后,在IT最高潮时,我离开IBM加入了一家初创公司去追寻网络掘金的梦想。卡勒仍留在IBM,继续沿着体制攀升,成了一名出色的工程师,IBM的中坚力量。他的团队设计的芯片让IBM成为高性能UNIX服务器的领先者,帮助苹果电脑(APPLE)在微机市场重获新生。

我坐进卡座的绛紫色皮沙发里,调侃着他鬼鬼祟祟的做法:“发生了啥事?”我问道,“别告诉我,是中央情报局找我们去解决全球安全问题。”

卡勒微微一笑,那神情酷似一只正在吞咽金丝雀的猫:“我们待会儿谈那件事。”他卖了个关子,我也不着急,卡勒要了啤酒。我们一边聊着各自的家庭和旧事,一边品着大杯的黑啤酒。卡勒的三个孩子比我的两个儿子只大几岁,我们有很多共同关心的事情。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是一个不错的话题。

半小时过去了,我看了一眼手表,心想何时卡勒才能谈到正题。礼节性的寒暄过后,卡勒侧过身,热切地和我耳语起来。他提到最近由索尼、东芝和IBM三方达成关于PS游戏机的合作同盟。索尼是市面上最大的游戏机制造商,在全球销售了超过5500万台PS一、二代游戏机。配套游戏软件也卖了4亿3千多万份。但是这个联盟是不公开的,索尼希望大家知道得越晚越好,所以要严格保密。

“这个项目,”卡勒说,“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占领全部家用电脑产品市场。”他耸了耸肩,“我们可以去设计全世界最酷的一款游戏机芯片,就算出现最糟的情况,至少我们可以享受到练手的乐趣。”这番话打动了我。

我猛喝了一大口啤酒。他说的那些芯片可不是玩具,那都是高性能计算机的引擎。这真是个绝妙的活儿。我设计过从大型电脑主机到笔记本电脑的各种芯片,设计游戏机芯片是个不错的转变,使用的软件也会比我以前设计的商用机上的更有趣。

“好极了,我很有兴趣。”我说。

卡勒有点不好意思,他继续讲下去,撒下更多诱饵。在这个计划以PS3游戏机颠覆整个游戏机市场的三巨头联盟里,他代表IBM。在这个项目上投入的资金之大让人惊讶,索尼、东芝和IBM打算在5年时间里投资4亿美元。卡勒在说到他们将把这个联合开发中心放在奥斯汀时,眼睛闪闪放光。此外,三巨头还打算投资数十亿美元建造两条最先进的生产线专门生产这款芯片。索尼还同意付给IBM几亿美元在新泽西州费斯基设立一条新生产线。里里外外,芯片还没下线之前,就会花掉大把大把的钞票。

“索尼的久多良木健是三方联盟的大力推动者,”卡勒带着景仰的表情说,看我没有什么反应,他有点失望,补充道,“久多良木健就是索尼电子娱乐公司(SCEI)、索尼游戏机事业部的首席执行官。”

“哦,”我吸吮着杯口的啤酒沫,迟疑了片刻,边咂摸着他的这番话边说,“其实我这几年确实挺忙的。”

“久多良木健可是公认的PS游戏机之父啊!”他伸开双臂掌心向上,似乎在强调这一点。他盯着我,期望在我听到这位知名人士时,会有“啊哈”惊讶的表情。

“吉姆,其实我对PS游戏机了解不多。”P2-4

序言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 360的生死时速之战》这本书讲述了制造当前最热门的游戏机芯片的幕后故事。它介绍了芯片制造业的高压工作环境、绝密的工作内容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但是我们的故事主要是关于人的,即那些才华横溢又不失可爱的工程师们。他们生活在芯片设计这一大多数人都知之甚少的高科技世界。本书将着重介绍这一有趣的工作,目的是让人们了解这项复杂的科学技术,不再对它望而生畏。我们想要让电脑芯片的设计变得不再神秘,并且可能启发一些年轻的工程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同时我们也想与大家分享如何运用领导能力渡过困境的经验。

虽然故事发生在2001年至2005年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但是全世界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将从中永久获益。我们介绍的领导观念、我们在管理方面的奋斗、我们对团队的严格要求和所有大型项目的情况差别不大。任何一个公司都知道,创新和创造力是每一家公司的生命。这是个鼓舞人心的故事,令人惊讶的多元文化的全球设计团队为Xbox 360和PlayStation 3游戏机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这些工作中新奇有趣的冒险已引起了包括玩家、科技人员、商业行政人员、电脑爱好者等人的极大兴趣。希望你们也会喜欢这个故事。

向亲爱的中国读者致敬!

戴维·希普米基·菲普斯

书评(媒体评论)

惊心动魄的幕后隐秘,本世纪最棒的商战故事之一!Xbox 360和PS 3游戏机彻底改变了家庭娱乐,但鲜有人知道背后充满戏剧性的隐秘交易,这是一场微软和索尼的争霸战。

《华尔街周刊》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IT精英就成为了无数青年人的梦想和追求。但是你真的了解IT这个世界的丛林法则吗?如果你真的想走入IT业,《压力下的角逐》将给你还原一个不为人知的,真实的IT世界。

王晨

一群技术牛人,用5年时闻,以每月近80小时的疯狂工作状态,突破技术创新,商业博弈,团队凝聚等种种磨难后,终于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传奇任务,这就是《压力下的角逐》的真实写照。这本极具吸引力的图书,会让无数的IT人在错综复杂的层层压力下智慧地成长,飞跃。

孟迎霞

中国微电子步入第三波浪潮,与IBM、Intel等国际知名半导体公司相比,我国微电子公司仍然弱小很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从商业联盟,项目管理,知识产权还是公司文化,公司政治,《压力下的角逐》对于大陆从业人员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王艳辉

技术天才未必就能驾驭一个带有商业性质的高端技术项目。而技术管理者不仅要面对如何带领一群同样是技术高手的人齐心协力地工作(通常意义上,身怀一技之长的人都有些刺头的精神),更需要和其他部门——特别是那些对技术不是太精通的部门用一种不那么技术化的语言去沟通,协调。事实上,有很多伟大的技术项目并非败在技术实力上,而是败在资源协调上——如果你非要用“公司政治”来形容,也未尝不妥。

魏武挥

《压力下的角逐》读起来就像是丹·布朗(《达芬奇密码》作者)的小说。书中不乏公司阴谋及众多英雄人物,情节曲折生动。这是一个为了争夺游戏市场,想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四个电子巨头的故事。当藏维领着工程师团队创造这些大国所追寻的先进科技微处理器时,他俨然是一个带领我们经历这一切的英雄,这将可以被拍成一部很棒的电影!

亚马逊读者L.Ker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