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术文献的整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汇编式,将相关文献完整地或者摘要地依主题分别归类;二是综述式,将相关文献内容另行概括归纳。本书虽属前者,但非简单地罗列文献,而为文献辑要,即有文献的选择、学术归纳的过程。我们认为,有价值的文献辑要,应该具有如下特点:全面、权威、便捷、启发。“全面”,即应尽可能“穷尽”本领域内的既有文献;“权威”,即尽可能避免遗漏代表性文献和观点;“便捷”,即以一种有包容力的逻辑架构使读者迅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术观点;“启发”,即文献辑要是在尽可能理解学术文献的基础上影射甚或浓缩学科发展的路径和历史,揭示出原本掩盖在纷繁文献下的学科发展脉络。
序:回顾、反思与经济法学的成熟与繁荣
第一章 经济法的起源论
第一节 “经济法”一词的缘起
第二节 经济法产生的时间
第三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发展历程
第四节 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节 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二、中国经济法(学)的前景展望
本章论文索引
第二章 经济法的本体论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
一、经济法概念确定的意义
二、经济法概念的定义标准
三、经济法概念的国外诸说
四、经济法概念的国内诸说
五、对经济法概念之争的评论
第二节 经济法的本质
一、经济法的本质是阶级性
二、经济法的本质是社会性或称社会公共性
三、经济法的本质是协调经济之法
四、综合本质:阶级性、社会性、协调经济性
五、其他理解
第三节 经济法的特征
第四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一、调整对象在经济法研究中的定位
二、有关调整对象的代表性观点
三、有关经济法调整对象诸观点的梳理与评论
第五节 经济法的独立地位及与其他法律之关系
一、经济法独立地位肯定说
二、经济法独立地位否定说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四、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五、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
六、经济法与其他法的关系
本章论文索引
第三章 经济法的体系论
第一节 经济法范畴
一、经济法范畴的产生及其在经济法发展中的意义
二、经济法范畴的种类及内容
第二节 经济法的体系
一、经济法体系的概念
二、经济法体系
三、经济法学体系
本章论文索引
第四章 经济法的价值论
第一节 经济法的价值
第二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則
一、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标准和方法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三节 经济法的功能和作用
本章论文索引
第五章 经济法的运行论
第一节 经济法的立法
一、经济法立法概述
二、经济法的立法模式
三、经济法的立法体制
第二节 经济法的实施
一、经济法实施的定义及特征
二、经济法实施的内容
三、经济法实施的障碍及完善
第三节 经济法的司法
一、经济法的可诉性
二、公益诉讼——解决经济法可诉性较差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公益诉讼的根据
四、具体的制度设计
第四节 经济法的责任
一、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二、经济法责任研究的意义
三、经济法责任的特点
四、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
五、经济法责任的种类
六、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经济法是否具有自己独立的责任形式
七、经济法责任的具体责任形式
八、经济法制裁
本章论文索引
第六章 经济法的方法论
第一节 方法论对于经济法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经济法是否有独有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经济法方法论的展开
一、经济法方法论的确立
二、关于经济法方法论的具体研究路径
第四节 方法论的梳理与经济法的反思与前景展望
本章论文索引
附录 1978~2008年经济法总论书目索引:教材、文集、论丛、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