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是教育工作者,幼儿园是社会教育机构。但是,幼儿来幼儿园的根本动力往往不是为了学本领,而是因为幼儿园好玩,是因为教师满足了他们某些或者某方面的需要,是因为教师组织的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体验。因此,我们要想做一个受幼儿喜爱的教师,仅仅靠传授幼儿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在教育活动中满足幼儿的各方面需要,如何让幼儿在师幼交往的互动中感受到快乐。那些只专注于或者只精于知识技能传授,忽视幼儿的心理、情感需要和内心感受的教师,是不会被幼儿喜爱的。一句话,要做幼儿喜爱的教师,我们就必须具备被幼儿喜爱的“资本”——品性、才能、智慧……
本书作者在进行大量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致力于帮助幼儿教师关注和满足幼儿的各种合理需要,做个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学会在工作中创造并享受快乐。
师幼关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园对于孩子而言,是很向往的乐园还是要逃避的地狱。本书作者在进行大量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致力于帮助幼儿教师关注和满足幼儿的各种合理需要,做个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学会在工作中创造并享受快乐。
四、家园配合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尊重与否、喜爱与否,直接关系着孩子对教师的情感态度。研究发现,孩子对教师的喜爱之情与家长对教师的喜爱程度有密切的正相关。如果家长喜欢某位教师,认可该教师,经常在孩子面前夸奖该教师,那么,他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接纳该教师,喜爱该教师。相反,如果家长不喜欢某位教师,经常在孩子面前说该教师的“坏话”,那么,他的孩子肯定也不会喜爱该教师,更谈不上尊敬该教师了。
因此,我们要想赢得幼儿的喜爱,必须注意与其家长密切配合,首先赢得家长的尊敬和喜爱。
1.密切家园联系
我们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孩子,多了解孩子,多思考和研究孩子的具体教育问题,要经常性地与家长就其孩子的发展和教育问题进行沟通,适时地为家长提供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育儿观念以及个性化的指导。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除了一般的家长会、家园联系册/栏、家长学校、打电话以及家访外,还有一种新的形式——班级网站。许多有条件的幼儿园,各班都有自己的班级网站。我们相信,随着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班级网站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家园沟通方式,会为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所采用。班级网站可以设立如下栏目:
(1)亲子活动。为家长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这方面的内容包括亲子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亲子游戏、亲子教育活动方案等。
(2)家庭教育咨询。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可以在此栏目中向教师提出关于自己孩子教育和发展的各种问题,教师要注意及时给予答复。
(3)家庭教育经验。为各位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经验交流的平台。这方面的内容包括各位家长的家庭教育故事、家庭教育感悟等。
(4)孩子趣事。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趣事,也让教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趣事。可以是孩子“有趣的语言”、“有趣的想象”,也可以是他们“有趣的思维”、“有趣的行为”、“有趣的表情”;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材料。
(5)家庭教育观念。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6)班级活动。让家长了解班级所开展的活动,包括活动的照片、每周的活动计划等,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教育。
(7)热点讨论。让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热点问题可以是家庭教育中的普遍性问题,也可以是本班幼儿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
一个密切联系幼儿家长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关心幼儿的、认真负责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很难不让家长喜欢!
2.热情接待幼儿家长
调查表明,幼儿家长与教师关系融洽、和谐,幼儿就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而喜爱该教师。因此,教师在和幼儿家长见面时,要热情主动地与他们打招呼,及时就孩子的情况与他们进行交流,以形成积极的家园关系,从而促进孩子对教师的喜爱之情。
(1)笑脸相迎。微笑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对幼儿家长来说,教师的微笑不仅是一种礼貌的行为,更是家园关系的润滑剂。以微笑迎接每一位幼儿家长,会让他们放心地把孩子教给我们。教师真诚的、善意的、发自内心的微笑会让幼儿家长觉得温暖和亲切,会打消他们的种种顾虑,会鼓励他们与教师主动进行交流,进而拉近家园间的距离。
(2)主动沟通。教师热情接待家长,并不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就行了,教师还需要利用家长每天来园的时机就其孩子的问题与他们进行沟通。沟通的时候,教师要坚持一个原则:以退为进、欲抑先扬。一个总是向家长“告状”的教师是不会得到家长的尊重和喜爱的。相信每位家长都希望从教师这里听到的是孩子的进步和优点,是对孩子的褒奖和表扬,不希望听到教师对孩子的批评和负面评价。因此,在向家长反映孩子问题的时候,我们最好先肯定一下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再指出孩子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孩子的称赞,会让家长感到欣慰和满足,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有这样一种心理情绪作为铺垫,下面的沟通就会容易得多。
3.平等对待幼儿家长
千差万别的孩子背后是千差万别的家长。一个教学班通常有几十名幼儿,这些幼儿的家长在学历、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各不相同。有的家长可能是普通工人、农民,有的家长可能是私企的老板、经理,还有的家长可能是政府机关的领导或者高校的教师。然而,无论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他们在教师面前都只有一种身份,那就是幼儿的家长。他们有职业、职务之别,却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我们对所有的家长要一视同仁,一样看待、一样尊重,不能因为家长的地位高低而亲疏有别,更不能有“势利眼”或者“看人下菜碟”。只有在彼此尊重的情况下进行交往,我们才能得到家长的完全信任。
P28-30
爱应该是幼儿园的一种内在文化,关爱的理念应该植入到幼儿园里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幼儿园里的每个人都应该发自内心地去爱他周围的人(园领导、教师及幼儿),幼儿园里的每个角落都应该充满爱的气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自然地获得了别人的爱,同时也学会了爱别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谈到教育爱时,谈得更多的是教师对幼儿的爱,而极少谈及幼儿对教师的爱,更鲜有人去研究如何让幼儿爱上教师。或许大家觉得,幼儿教育有了教师的爱就足够了;只要教师爱幼儿,幼儿肯定就会喜爱教师。我不同意这种观点。首先,爱应该是双向的。只有教师爱幼儿,没有幼儿爱教师,那么,这种爱是不完整的。这种不完整的爱既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教师爱幼儿并不一定就能促使幼儿爱教师。教师对幼儿的爱必须是科学的,且能让幼儿感觉得到,这样才有可能让幼儿也爱上教师。
幼儿教师是教育工作者,幼儿园是社会教育机构。但是,幼儿来幼儿园的根本动力往往不是为了学本领,而是因为幼儿园好玩,是因为教师满足了他们某些或者某方面的需要,是因为教师组织的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体验。因此,我们要想做一个受幼儿喜爱的教师,仅仅靠传授幼儿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在教育活动中满足幼儿的各方面需要,如何让幼儿在师幼交往的互动中感受到快乐。那些只专注于或者只精于知识技能传授,忽视幼儿的心理、情感需要和内心感受的教师,是不会被幼儿喜爱的。一句话,要做幼儿喜爱的教师,我们就必须具备被幼儿喜爱的“资本”——品性、才能、智慧……
愿幼儿园生活成为一种充满爱意的生活,让每个幼儿在爱的滋润下快乐健康地成长,让每位幼儿教师在充满爱意的教育情境中快乐地工作!
我一直相信,一本好书就像一粒幸福的种子,可以在阅读者的身上开出美丽的花朵。莫源秋老师的《做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这本书,就是这样一粒饱满的种子。读着这本“应时”的书,我被作者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所感动。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是否和作者一样关注到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求?让我们在感动的同时,悄悄地进行反思,努力成长为让幼儿喜爱的教师。
——侯莉敏(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广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爱”是幼儿园良好师幼关系的基础。如何做一个让幼儿喜爱的教师,教师应该通过哪些途径来赢得幼儿的喜爱,这正是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本书从幼儿教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这些问题,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李小邕(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广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做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一书,阐明了爱是双向的:幼儿的成长需要教师的爱,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同样需要幼儿的爱。它告诉我们,做幼儿喜爱的教师,我们要努力使自身具备幼儿喜爱的条件:热情、友善、宽容、幽默、有才能、会关心人等。书中收集了大量案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可借鉴性。我相信,此书定会成为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好读本。
——胡明(广西区直机关第三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