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因贸易而改变,帝国因贸易而崛起。“帝国贸易”系列图书一共4本:《丝绸之路——神秘古国》、《黄金之路——殖民争霸》、《香料之路——海上霸权》、《琥珀之路——大国崛起》,将再现因人类相互交往而兴起的4条商贸之路的兴衰过程,以及这些商贸之路上的国家曾有的辉煌和荣光,进而重温人类历史发展的曾有之路。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书中以“丝绸之路”为线索,讲述东西方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帝国贸易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传奇翰墨编委会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世界因贸易而改变,帝国因贸易而崛起。“帝国贸易”系列图书一共4本:《丝绸之路——神秘古国》、《黄金之路——殖民争霸》、《香料之路——海上霸权》、《琥珀之路——大国崛起》,将再现因人类相互交往而兴起的4条商贸之路的兴衰过程,以及这些商贸之路上的国家曾有的辉煌和荣光,进而重温人类历史发展的曾有之路。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书中以“丝绸之路”为线索,讲述东西方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 内容推荐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以“丝绸之路”为线索,讲述东西方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 透过尘封的历史,一个个烟消云散的神秘古国曾经的荣耀和光辉向我们逐次地展现…… 目录 第一章 中国长安: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始 赛里斯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中国:锦绣天堂 长安:世界上的超级都市 张骞:丝绸之路的开通 第二章 西域:神秘消失的古国 第一节 楼兰国 扼守要津的楼兰国 楼兰古城重现人间 楼兰国的消失之谜 沉睡千年的楼兰美女 第二节 精绝国 绝域中的绿洲 斯坦因邂逅“东方的庞贝城” 不知所踪的精绝国 第三节 龟兹 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 开放的舞乐之邦 龟兹消亡的传说 第四节 于阗 丝绸之路上的绢都 佛国于阗的灭亡 昆玉王国 第五节 大月氏 张骞的目的地 月氏人从哪里来 谁灭了大月氏国 第三章 途径中西亚:帝国在这里崛起 第一节 匈奴 丝绸之路上的强者 汉朝挫败匈奴 匈奴帝国的建立 上帝之鞭 沙隆之战 匈奴族的命运 第二节 撒马尔罕 中亚城市中的女皇 多舛的命运 非凡的跛子帖木儿 第三节 蒙古 全线控制丝绸之路的大帝国 成吉思汗是“人类之王” 成吉思汗后继者的武功 蒙古帝国推动了文艺复兴吗 第四节 波斯 中国物资文化西传的中转站 波斯帝国的建立 大流士一世 希波战争 波斯帝国的陨落 新波斯帝国 第五节 巴格达 丝绸之路上最耀眼的明珠 巴比伦 阿拔斯王朝 蒙古人的洗劫 第四章 抵达地中海:丝绸之路的另一端 第一节 叙利亚 丝绸之路的最西段 阿勒颇 大马士革 阿勒颇大战 第二节 君士坦丁堡 丝绸之路的终点 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第五章 丝绸之路:穿越时空的纽带 《马可·波罗行记》 养蚕机密的泄露 丝绸之路跨国申遗 试读章节 世界古代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公元前53年,罗马的执政官克拉苏,鲁莽地率领7个军团杀向东方,途中遭到安息(伊朗)人的抵抗。安息人吼叫着蜂拥而上,将罗马军队层层包围。天将正午时,安息人突然展开红艳艳的丝绸军旗,向罗马军队发起冲锋。罗马人以为是什么新式武器,仓皇溃逃。罗马人后来获悉导致他们惨败的前所未见的丝绸军旗,并非安息所产,而是一个遥远的民族创造的,这个民族就叫“赛里斯”即“丝国”。这个“赛里斯”,就是中国。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所谓的“大移民运动”,其中一支向北越过达达尼尔海峡,深入整个黑海沿岸。这些古希腊人与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贸易频繁,斯基泰人除以谷物、羊毛和奴隶交易货物外,还转销来自遥远东方的货物。著名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文字写道:“从门阈直到内室,椅子上放着柔软的绮罗。”这些丝绸很可能就是与斯基泰人交换得来的。希腊人很早就已开始使用丝绸,并称中国为“赛里斯国”(seres,即产丝之国)。但由于远隔重洋,路途遥远,不了解中国的蚕丝生产,他们对神奇的丝绸的来源一无所知。于是,西方人根据中亚民族关于丝绸的离奇神话,凭借他们的想象,对遥远的“赛里斯国”和丝绸的来源做出了各种各样十分荒诞的猜测,从而也产生了对蚕丝的各种误解。 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人认为,赛里斯人“身体高达6.10米,高于常人,红发碧眼,声音洪亮,寿命超过200岁”。这里所指的赛里斯人可能是指中亚以东的民族,即现在新疆维吾尔族的祖先,也是丝绸贸易的中间商,并不是指中国汉族。 公元1世纪,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其《博物志》中提到“赛里斯国”,称该国“林中产丝,闻名世界。丝生于树上,取下湿一湿,即可梳理成丝”。可见,当时的欧洲人认为丝是从树上来的。希腊一位地理学家,则做出了更加离奇的推测:“赛里斯人所用织绸缎之丝,来自一种名为塞儿的小虫。此虫的大小约2倍于甲虫,吐丝时如树上结网的蜘蛛。蜘蛛八足,该虫也有八足。赛里斯人于冬夏两季建房舍蓄养该虫,并用该虫所吐细丝缠绕其足。先以稷养四年,至第五年改用青芦饲养。青芦为此虫最爱,虫因食之过量,多身裂而死,体内即为丝。”这种爱吃青芦的“大甲虫”是公元2世纪西方人对蚕的一种想象。 公元380年,希腊作家玛尔赛林在他的著作中称:赛里斯人的故乡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森林,他们反复地向这些树上喷水,采取一切措施使树皮变得柔软,由此得到一些茸毛和混合液体,然后从中梳理出很纤细柔软的丝线,织成一种网状物,这就是赛里斯丝绸。 大约在公元6世纪,几个印度僧人把中国蚕种藏于行路杖中,从中国西部走私到东罗马,此后,欧洲有了蚕丝业。这时他们才搞清楚“产丝者乃一种虫也。丝从口中天然吐出,不需人力。虫以桑叶养之”。公元6世纪之后,“赛里斯”这一称呼也逐渐消失了。 在古代罗马,丝质的服装成为当时贵族们高雅且时髦的装束。我们今天在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的女神像身上,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馆收藏的酒神狄俄尼素斯的女祭司像身上,可以看到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穿着的丝质服装,轻柔飘逸,婀娜动人。中国的丝绸华丽、柔软而舒适,令罗马人大为倾倒。据说,在罗马的一次庆典仪式上,恺撒大帝向罗马臣民展示了他得到的丝织品,令所有人赞叹不已。另外还传说,恺撒穿上丝绸长袍到罗马剧场观看表演,华丽的丝绸让在场的贵族和贵妇人很艳羡。很快,穿丝绸服装在罗马成为一种时尚。但是,时尚慢慢地转化为一种集体性的狂热迷恋,一种腐化奢靡的社会风气。在罗马市场上,丝绸的价格等同黄金,即一两黄金只可买一两重的丝绸。几乎透明的丝绸服装,成天在街头东游西逛。哲学家塞内加忧心忡忡地写道:“人们花费巨资,从不知名的国家进口丝绸,而损害了贸易,却只是为了让我们的贵妇人在公共场合,能像在她们的房间里一样,裸体接待情人。” 巨大的需求迅速消耗着罗马的黄金储备,国库即将空虚。古罗马科学家、作家普林尼写文章非难这种透明衣料:妇女爱在社交场合穿上丝质薄衣,以致呈现裸体,败坏了社会风气。元老院也发出命令,禁止男人穿丝绸服装。但这些抗议都无济于事。罗马城内开设了专售中国丝绢的市场。4世纪时,一位罗马史学家甚至宣称:“过去中国仅贵族才能穿着丝质服装,现在罗马各阶层人民都普遍穿用,连搬运夫和公差也不例外。” 对丝绸狂热的偏爱让罗马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精美的丝绸是怎样织成的?它是在哪个地方生产的?他们并不认为安息人会造出如此精美的东西。但除了安息,罗马人对遥远的中国几乎一无所知,幻想和猜测产生了种种神话传说。由于不知道丝绸的来历,罗马人就称其a为“赛里斯国的纱”。“赛里斯”这个名词由普林尼根据道听途说首创,意为“丝国”。他指出,赛里斯人居住在过去由亚历山大所征服的领地的东部边缘,在世界尽头的某个地方,西方任何人都未曾亲身抵达过。P2-5 序言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部人类文明史实际等同于一部人类交往史。人类文明的初期,由于海洋、山川的阻隔、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等,人们都各自独立地生活着。随着不同地区的人们交往的加强,特别是彼此间贸易的展开,人类才开始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分散走向整体。 由于罗马人对产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琥珀的痴迷,欧洲各地区间的文明得以碰撞和发展;由于欧洲人对来自中国的丝绸的热爱,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找到了最好的纽带;由于欧洲人对来自东方的香料的竞逐和对其他大洲黄金的疯狂追求,世界地理大发现由此得以开启,人类最终开始走到一起,整个世界从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世界因贸易而改变,帝国因贸易而崛起。“帝国贸易”系列图书一共4本:《丝绸之路——神秘古国》《黄金之路——殖民争霸》《香料之路——海上霸权》《琥珀之路——大国崛起》,将再现因人类相互交往而兴起的4条商贸之路的兴衰过程,以及这些商贸之路上的国家曾有的辉煌和荣光,进而重温人类历史发展的曾有之路。 后记 古代,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物产。欧洲人可以买到来自亚洲的丝绸、茶叶和香料,以及来自美洲的黄金;亚洲人也可以买到来自欧洲的琥珀和毛皮……这一切的背后,一条条古老的商贸之路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商贸之路中,“丝绸之路”向我们诉说着神秘古国的荣耀和光辉,“香料之路”见证了一个个海上殖民帝国的崛起,“琥珀之路”记录了欧洲大国丹麦、俄罗斯、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兴衰,“黄金之路”则勾勒出了世界近现代史的轮廓。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路有了,不同地域的人们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全球一体化”就此开启。 书评(媒体评论)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它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是沿线各民族的共同创造,所以又称之为“友谊之路”。 ——《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尤其是罗马)之间交流物资和思想文化的路线,黄金、白银和羊毛流向中国,丝绸流向西方。景教和佛教也是由此路线传入中国的。 ——《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 (大秦)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后汉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