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的这段话貌似在介绍什么是传奇人物,说传奇人物怎么怎么样,实则在说他所欣赏的各种做人原则,而李敖本人也在努力让自己朝这些“传奇人物”的标准靠近,如今也算做到十之八九了。
李敖的人品以及性格,完全可以用惊世骇俗、个性鲜明或者特立独行等词来形容。他是一个敢于想前人所未想,思前人所未思之人。宁做“真小人”也不做“伪君子”,他敢在独裁者的独裁统治下痛骂独裁者,敢于表现自己的真性情,敢于做勇士。李敖的这种人格可以说受到他父亲的很大影响,不委曲求全、不曲意逢迎、不低三下四、不媚上、不傲下,让人敬仰。当然,李敖也因为他的性格以及为人方式被人整过,吃亏不少,损失也很大。他曾两次入狱,总共写了一百多本书,却有九十六本被查禁。就算如此,李敖依旧乐观,笑对一切,嬉笑怒骂谁人管。仍然不抛弃原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骂自己想骂的人,不管对不对得起别人,只要对得起自己就可以问心无愧了。李敖将他这种类型的人称为“新时代人物”:“任何有点方法训练的新时代人物,都该清醒地觉察到‘智慧愈多,烦恼愈多’的理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烦恼愈多’的原因乃在于智慧的不足与不真,并不在于智慧之多;同样的,‘娱乐无用’与‘人生乏味’之论,也都属于没有开阔心胸的反动,都属于胃口不好却责备食物的愚蠢,而与娱乐等等本身的功能无关。”所以,人们要做对得起自己的人(先要对得起自己,然后才能对得起别人);要做“新时代人物”;要让自己充满智慧(就算充满不了至少也要有那么一点);要会娱乐;要能给自己找乐子使生活不致乏味;要能“开阔心胸”……总之,既然人生在世,就要做第一流的人,就要做智者,就要做大丈夫,就要会寻乐。
P3-4
李敖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文化学者、时事批评家。他生于大陆,长于台湾,常以笔为枪,谈古论今,嬉笑怒骂,驰骋台湾文坛数十载。他的文章不落俗套,而且见解独到,自誉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的翘楚。
调侃和幽默,是李敖先生文风的重要特色,但他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尖锐、毫不留情的文字,这也是李敖先生的一个撒手锏,使他“打遍天下无敌手”。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文人,他活得潇洒,行得真诚,不断给我们带来独特的思考。
很多时候,或许我们并不把李敖先生当做一位传统意义上的作家,而将他当做一位展示思想的行为艺术家来欣赏。李敖先生以其全面的智慧写第一流的文章、做第一流的人,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感知有太多太多。不管是阅读李敖先生的书,还是聆听他的演讲,我们都能感知一种自由精神,体会一次荡气回肠。在这样一个大师们渐行渐远的时代,我们庆幸能与李敖先生一路同行。
本书以语录、述评、小传的形式,从为人处世、婚姻两性、文学写作、生命感悟等视角向读者展示这位文化狂人的傲骨与个性,揭示并审视他的各种思想和观点,可以帮助读者朋友们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李敖先生的为人和学问。除此之外,本书还有另外一个使命,那就是通过李敖先生幽默、玩世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顿悟与达观,鼓励更多的人热爱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
为使书中内容更加详实、准确、易懂,作者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并得到众多媒体朋友和多位专家、学者的帮助,从而掌握了大量详实的资料和一些独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整合、诠释,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也使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
在此,作者向提供帮助的多位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出版此书的出版机构表达诚挚的谢意!鉴于笔者所学有限,难免会有疏漏与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在阅读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仅如此,他的口才也极好,可谓喙长三尺,以旁征博引来舌战群儒对他来说那就是家常便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管是读李敖的文章还是听李敖的演讲,都能够增长见识,不仅如此,还能从他不拘小节的文章中感受到畅快淋漓与回肠荡气,让人身上背负的压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宣泄。
李敖的学问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不是虚的,而是实的;不是假的,而是真的。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但却一针见血、看法独到。比起一些只会写莺燕之语或是只会做死学问的文人来说,有着天壤之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李敖前半生人生之路坎坷,有过失恋,被朋友背叛,作品被查封,甚至还坐过牢。可以说李敖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熬出了头,虽然遭受过如此多的打击,但李敖初衷未改,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该写就写,该骂照骂,气势是有增无减,相比之下,有些知识分子与李敖一样也有相似的经历,但两者的表现却完全不同,这些知识分子,有的失去了骨气、磨平了棱角,变得圆滑、变得胆小、变得怕事,一切以明哲保身为最优先;还有的则内心变得灰暗,只要自己过不好,也不让别人过好,暗地里损人或整人已成为人生一大“乐事”。这些人表面上衣冠楚楚,嘴巴里说尽仁义道德,内心却污浊不堪,损人利己起来面不改色,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李敖先生的生活被他过得是有滋有味,永远都不无聊,一直都有新想法、新举动,让人耳目一新。李敖生活经历非常丰富,他在学问一流的同时也做到了生活一流,他的家庭与爱情都被他经营得有声有色,看似放浪形骸实则脚踏实地。年轻时的李敖在生活方面与许多风流文人没有什么两样,都喜欢拈花惹草,但中年之后,经历过的事情多了,李敖开始想有个安稳的家,最终他寻到真爱并携手步入婚姻。他的婚姻状况一直是良好的,妻子漂亮贤惠且做人低调,在李敖的生活和工作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为李敖育有一子一女。在外人面前,李敖给人的印象通常是狂放不羁,甚至有时还咄咄逼人、狂妄嚣张,但据说在家里李敖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只能用“地位低下”来形容,因为他在家里只能排行“老四”,具体排序是这样的:老大是妻子,二把手则是女儿,儿子排在第三,李敖只能屈居最末。由此可见,李敖在家里可是一个标准的合格丈夫以及慈父。
做人就应该做李敖这样的人,不戴着面具生活,直面真实的自己,任何事情面前都敢爱敢恨,这样才能活得轻松而自在,洒脱而达观,才能对得起自己,大丈夫就应如此,当如李敖一般,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快乐故我在!
徐墨编著的《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以语录、述评、小传的形式,从为人处世、婚姻两性、文学写作、生命感悟等视角向读者展示这位文化狂人的傲骨与个性,揭示并审视他的各种思想和观点,可以帮助读者朋友们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李敖先生的为人和学问。除此之外,《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还有另外一个使命,那就是通过李敖先生幽默、玩世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顿悟与达观,鼓励更多的人热爱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
李敖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文化学者、时事批评家。他生于大陆,长于台湾,常以笔为枪,谈古论今,嬉笑怒骂,驰骋台湾文坛数十载。他的文章不落俗套,而且见解独到,自誉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的翘楚。徐墨编著的《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以语录、述评、小传的形式,从为人处世、婚姻两性、文学写作、生命感悟等视角向读者展示这位文化狂人的傲骨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