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的作用,胜于希望,胜于物质奖励。这是我的观点。但有的家长会反驳我说:“我的孩子每天都让我生气,我不得不整天提醒他注意这注意那,到哪里去找值得表扬的事?”不可否认,这句话代表了大多数家长的困惑与心声。
昕昕的书桌前也有许多字条,甚至有的时候,她的房间里到处都贴着字条,但没有一张是我贴的。每次考试失败,昕昕都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也不去打扰她。第二天早上,昕昕精神百倍地去上学了,我这才走进她的房间里。这时,总会看到房间里贴满了有鼓励意义的警句,墙壁上、书架上,甚至是床头柜上。
我从来没给昕昕写过希望她“改掉坏毛病,做一个好孩子”这样的字条,也没说过这样的话。因为我知道,当孩子怯生生地告诉我她犯了错时,她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我们没必要再去强调或放大她的过错了。
从昕昕很小的时候起,我和她爸爸便达成了共识——只表扬,不批评。
我们家曾有一个“优秀”的传统,我自以为是优秀的,那就是开办“家庭之声广播站”。
其实,叫“家庭之声广播站”是比较“官方”的说法,那时候我们把它称做“被窝之声广播站”。
昕昕小的时候,每天早上起床前,我都会在被窝里进行“广播”。每当我说出“被窝之声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啦”这句话时,昕昕都会麻利地溜出自己的被窝,光着小脚丫急匆匆地跑到我的床上,钻进我的被窝,听“广播”的内容。我的“广播”通常是这样的:
“昨天,有一位小朋友在吃饭时帮爸爸妈妈搬了凳子,爸爸妈妈觉得非常高兴,这位小朋友的名字叫——昕昕。”
“昨天,昕昕小朋友在幼儿园把一位摔倒的小朋友扶了起来……”
“昨天,家里来了客人,昕昕小朋友向客人问好,非常有礼貌……”
“昨天,昕昕同学的笔记十分工整……”
“昨天,昕昕同学自己整理的书包比妈妈整理得还要整齐……”
但是,有关于这些内容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昕昕吃饭前确实帮爸爸妈妈搬了凳子,但却没等爸爸妈妈坐在桌前,便开始吃饭了,她爸爸还对此表示了“不满”,昕昕有点郁闷。
昕昕扶起的那位小朋友,是她推倒的。她把小朋友推倒后觉得很害怕,便又把人家扶了起来。
昕昕在客人来的时候正忙着玩,并没有主动问好,是在爸爸妈妈的提醒下才向客人问好的。 昕昕的笔记一连几天都做得不好,前一天的笔记上,老师判了一个红色的“及”。
昕昕总想让妈妈帮自己整理书包,但妈妈那天却没有帮她,她只好自己匆匆地把书包装好去上学了。
我有意把孩子的不足忽略了,只是从同一件事中找出了值得肯定的部分进行广播。昕昕也曾怯生生地问过我:“妈妈,你为什么没说我把碗打碎的那件事?”我把她搂在怀里对她说:“昕昕拿第二只碗的时候就会很小心了呀!”
“被窝之声广播”成了我们家每天都要召开一次的“表彰大会”。随着昕昕的长大,这种“表彰大会”显得有些小儿科了,所以我们的“广播站”渐渐停办了。但昕昕在这日复一日的表扬中找到了积极行为带给自己的快乐。
昕昕养成了吃饭前帮爸爸妈妈搬凳子,并等到爸爸妈妈都在桌前坐下之后,才开始一起吃饭的习惯,养成了团结爱护朋友和同学的习惯,养成了主动向客人问好的习惯,养成了认真做笔记的习惯,养成了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继而又养成了认真听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遵守纪律等许多好的习惯。渐渐地,昕昕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能够进行自我激励,我自始至终没有成为一位心力交瘁的母亲,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为她的成长而自豪。
有句名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P13-14
序 了不起的家长与了不起的孩子
挖土豆的儿子同样值得你自豪
首先,我得说,我很普通,我们家昕昕也很普通。
尽管在他人看来,昕昕有不少值得骄傲的地方:学习成绩优秀、个人素质突出、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融洽、爱好广泛、知识面宽……还考上了名牌大学。但我觉得,这些并没有什么太了不起的,跟她同一年考上同一所大学的不是还有四千多人吗?
所以,当我的教育经验因此受到重视时,我不由得有些受宠若惊,更不用说把它写成一本书了。作家郑渊洁曾说,所谓的差生,其实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我深以为然: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差生。考试没考第一就算是差生吗?还是指没考到60分的?我国历史上诞生了500多位状元,最终能有所建树、青史留名的又有几个?
其实,绝大多数父母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孩子健康一点、快乐一点,成功、优秀什么的还不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退一步讲,哪个孩子不想考100分?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只不过有时动机良好,却未必能够实现,尤其是在方法不当的情况下。100分把童年变成了100岁,排名把学校变成了排水沟,排掉那些所谓的差生。
如果说昕昕有什么最值得我和爱人骄傲的地方,我想是她的健康,不管是身体的,还是思想的,包括分数的。这便是我把书定名为《100分没什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不是我面对100分时有酸葡萄心理,也不是我想挑战师道尊严,而是我觉得,孩子能否健康健康成长,远比分数高低更重要。
所以在她年纪渐长的时候,我们便有意识地淡化“100分”、“重点中学”、“名牌大学”这些概念了,甚至不让它们出现在我们的日常谈话中。许多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一不小心就让他累死在离起跑线不远的地方,何苦呢?其实,孩子不考100分,一样有出息!
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当选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每个孩子都值得你骄傲,不管他是当总统的,还是挖土豆的。如果你执意要跟人家比孩子的话,那你就要做好你的孩子和别人比父母的心理准备。这样一来,你愿意吗?
家长不需要合格证吗
昕昕曾经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她说妈妈给她的比她自己取得的更多。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其实,我只是用心做了一个妈妈该做的事,因为我的“职业”是妈妈,我的“业务能力”关系到她的一生,我必须恪守我的“职业道德”,必须尽职尽责地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德国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有意思的是,在各行各业都要有合格证的今天,做父母的却似乎不需要合格证,这合理吗?难道我们打算把孩子当试验品,然后“实践出真知”?
所以,作为一名普通又伟大的家长,我难免会有些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不合格。为了避免女儿在成长的岁月里留下遗憾,我和爱人平时很重视这方面的学习,除了平时多关注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会经常根据自己孩子的心理特点琢磨一些“小招数”。越是学习,就越是爱琢磨,也越发感觉到责任的重大。
好在昕昕已经长大了,健健康康的,可以让我们暗松一口气了。但是回想起来,虽然有许多曾经让我们担忧、矛盾的问题,却也“有惊无险”,孩子犯一两次错,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吗?
在这方面,我比较认同英国作家劳伦斯的观点:“如何教育孩子?原则一,别管他;原则二,别管他;原则三,别管他。这就是全部开始。”虽说我自己以前也会忍不住想插手昕昕的事情,好在基本上忍住了,只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才给出建议。就像小时候教她走路一样,就在一旁看着,虽然揪心得很,但是只在她快摔倒的时候才伸手扶她一把。
路是孩子自己的,终究要由她自己去走。
父母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为了孩子的成长做多少事,可能还在于他们能为了孩子的成长不做哪些事。当我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应该可以领到一个合格证书了,呵呵。
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
今天,我坐在这里,回顾十几年家庭教育的点滴瞬间,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记忆和分享的事。往事一桩桩、一幕幕地涌进我的脑海,竟让我惊诧于自己的坚持。
有人说,天上最明亮的是太阳,人间最伟大的是母亲。诚然,从古至今,每位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都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从孟母三迁到画荻教子,再到岳母刺字,这些母亲都严于律己,教子有方。这或许正是因为她们懂得:妈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然,父亲的影响也很深远,在这本书里,凝结的就是我和昕昕爸爸的一些学习心得,包括大量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不过,教育方法没有固定的,只有宗旨是不变的。况且我们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是唯一的,只是希望给一些还处在困惑中的父母一点小小的提示,然后从我们的故事中见微知著、举一反三。我相信,每个家长只要肯动脑筋,都能想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来,毕竟,您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也是最爱他的人。
就像我在一开篇所说的,我们都很普通。我们家就生活在一座小城,是千千万万普通家庭中的一员。昕昕像众多的普通孩子一样,有着普通的天赋,普通的家庭背景,普通的家庭条件和学校教育条件。哪怕今天她上所谓的名牌大学了,我依然认为她很普通。我最感到欣慰的地方就是,她很健康,并且找到了自己想走的路!
我不奢望昕昕日后有多么大的成就,就如同我们日益老迈的父母不奢望我们一年能赚多少钱一样。但我坚信昕昕的优秀,就如同我坚信,在孩子的世界中,父母就是一切,父母1%的改变,会给孩子带来100%的机会。有了不起的家长,才可能有了不起的孩子!
我也相信,有一天,当您的孩子已经长大,健康、快乐且优秀的时候,您也能无比自信地说一句: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好像也没多大难度嘛,写本书又有什么了不起?
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张珍姣
2010年10月24日
千万不要看到书名,就觉得作者有酸葡萄心理,因为她的孩子就几乎门门满分,还考上了名牌大学。
也不要因此认为她是在挑战师道尊严,因为她自己就是教育研究者,言谈著述都给广大教师以无限启发。
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有出息,这没有错,但是良好的愿望一定要配上正确的方法。且听优秀学生的家长现身说法,分享她的亲情故事,分享聪明妈妈的家教智慧。
本书语言温文尔雅,思想犀利深刻,通篇充满教育的反思和生活的智慧,让读者觉得“忍不住心里一动”,“恨不能把孩子重新培养一遍”,是继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又一部中国本土教育佳作!
孩子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未来究竟能产生多大影响?请同我们一起走进这部感动心灵的教育之作。
许多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一不小心让他累死在离起跑线不远的地方!没有完美的孩子,只有苛求的家长。没有不幸的童年,只有错误的教育。孩子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家长。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不考100分,一样有出息!
一本让人看了“忍不住心里一动”的经典好书。其文笔与思想,堪与尹建莉相媲美。
孩子不考100分,一样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