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专著对国际库切评论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走势有较好的把握,在梳理并阐明现有评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对话性。作者叙事学功底扎实,在本书中突破了现有库切研究聚焦于故事内容的通常做法,指出库切对历史书写方式的揭露与对抗不仅限于小说的情节层面,同样体现在小说的话语层面。她独辟蹊径,从形式结构切入库切的四部小说,从不同侧面剖析库切小说与“历史野蛮精神”和“历史的神话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出库切为了改变小说对历史的传统附庸地位,以其开放性的整体对话结构,站在对立面向历史话语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细读,挖掘出《等待野蛮人》中的时态变化和《福》中并置的第一人称叙述与其主题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出《耻》中聚焦与反聚焦之间的张力,指出库切正是通过这种特殊的叙述手法,来微妙对抗历史话语二元对立的常规框架;并深入分析了《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如何通过特殊叙事手法来实现挑战历史话语的复调性和开放性。
本研究从叙述时态、叙述人称、叙述视角、整体修辞结构等形式层面切入四部库切小说,有机融合叙事理论和巴赫金小说杂语及对话理论,并层层剖析了库切作品与历史现实和历史话语的复杂关系。通过翔实的理论构建和细致的文本分析,本书弥补了库切研究在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方面的长期不足,对于全面认识库切小说诗学具有重要意义。
绪论
第一章 库切的小说观
第一节 库切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历史话语的质疑
第二节 探寻真理的对话性小说
第二章 挑战历史书写模式的尝试:《等待野蛮人》的时态
第一节 与故事同步的第一人称现在时叙述
第二节 未能贯彻始终的现在时叙述
第三节 反思:叙述能够传达历史真实吗?
第三章 对历史叙述方式的反思:《福》的第一人称叙述
第一节 多环节的叙事交流体系
第二节 库切的第一人称叙述实践
第三节 苏珊的历史和星期五的舌头
第四节 展现身体和痛苦的权威性:虚构小说的力量
第四章 对历史话语二元对立的体现和反抗:《耻》的聚焦和反聚焦
第一节 《耻》中的人物聚焦和相关争议
第二节 历史中的个人:小说前半部的人物形象和主题铺垫
第三节 历史二元对立框架的局限性:从卢里的眼光看他人
第四节 聚焦和反聚焦:叙事距离调节的主题意义
第五章 挑战历史话语的独调性和封闭性:《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对话性探索
第一节 巴赫金复调小说和读者
第二节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对话性
第三节 历史中的野蛮精神及其艺术再现:《罪恶问题》激起的思考与争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