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领时期台湾书院教育的儒学思想
“东方逻辑”和台湾现代性接受的多源性——以日据时期台厦场域为实例的文学观察
“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
张爱玲“地母形象”与台湾文学
黄春明的童话之于海峡两岸儿童文学创作的启示意义
《文讯》:台湾文学研究的主要媒介
全球化情境下台湾文化论述对影像叙述的影响
海峡两岸作家日本叙事的比较研究——以郁达夫与翁闹为中心
重层现代性与台湾文学史的重构
从歌仔册看日治时期台湾婚礼习俗的现代性及相阗间题
女性·民族·历史救赎——台湾1970年代乡土文学思潮与女性文学“占位”
历史的想象与救赎——读施叔青的台湾三部曲《行过洛津》与《风前尘埃》
台湾文学新枧野:日治时代汉文通俗小说概述
台湾“新”身体:疾病、医疗与殖民
钟怡雯散文的感性与知性——兼谈台湾女性文学
走向台湾学——以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为理想型
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特殊历史经验的台湾学——刍议“台湾学”的建立及其研究方法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