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洋地质/蔚蓝海洋知识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李安龙//冯秀丽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知道海底的地形地貌吗?你认识大陆的裙子——大陆裙吗?你知道海岸都有哪些类型吗?你知道现代海洋是怎么形成的吗?你知道潜在的矿产——深海软泥吗?……本书以100多个小知识为你展现了海洋地质的精妙之处。

内容推荐

《蔚蓝海洋知识丛书》这套丛书分《海洋地理》、《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极地海洋》、《海洋技术》、《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海洋权益》等几册,专家们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表述,悄然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同过该套丛书,我们可以系统地认识海洋,从中学到大量的海洋基本知识,甚至触及到当今世界海洋科技最前沿的发展动态,了解到海洋中,特别是大洋、深海和极地还掩藏着大量亟待揭示的奥秘,从而对海洋更加充满好奇,更加迫切地需要认识和探索海洋。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一。

目录

海底地形地貌

 海底地形地貌

 近岸带

 海陆的过渡地带——大陆边缘

 大陆坡上的台阶——陆坡阶地

 大陆坡上的冲沟——海底峡谷

 大陆的裙子——大陆裙

 大洋盆地

 海底的大平原——现代堆积平原

 大洋中脊

 跨跃美洲和非洲的通道——大西洋底

 跨跃美洲和亚洲的通道——太平洋底

 印度和澳洲的联系纽带——印度洋底

 北冰洋底

 丰富多彩的陆架地貌

 中国近海陆架

 中国陆架边缘的深沟——冲绳海槽

 近岸海底皱纹——潮流沙脊群

 海岛

 中国海上交通要塞——台湾海峡

海岸带地质作用

 海岸带

 海蚀作用

 波浪地质作用

 海岸泥沙运动规律

 海滩的物质组成

 海岸带地貌的塑造

 海滩剖面的塑造

 基岩海岸地貌的形成

 多种多样的海岸类型

 夏日休闲好去处——砂质海岸

 神奇的海岸——海蚀崖

 曲折的海岸——海湾

 河口三角洲海岸

 红树林海岸

 绚丽的珊瑚礁海岸

 中国的海岸

 中国的珊瑚礁海岸

 海滩

 海滩垂向上的分层

 高潮线上的砂

 平坦的潮间带——潮坪

 海岸线上的鼓丘——海岸沙丘

 海岸线上的“白堤”——贝壳堤

 天然的的海中防波堤——障壁沙坝

 天成的跨海大桥——连岛沙洲

 河流入海口

 天然的河口捕沙器——河口切变锋

海洋沉积

 海洋沉积物

 滨海带沉积物

 近岸沉积

 海滩沉积

 潮滩沉积

 澙湖沉积

 风暴沉积

 三角洲沉积

 浅海沉积

 浅海陆架上的自生矿物

 浅海陆架上的生物作用

 海底沉积物移动——块体运动

 深海中的砂层——浊流沉积

 陆隆上的沉积物——等深流沉积

 半深海沉积物

 深海沉积物

 深海扇沉积

 海洋沉积柯氏效应

 边缘海盆沉积

 沉积间断

 浪基面

 沉积垂直分带性

 海洋沉积环陆分带性

海底构造

 现代海洋是怎么形成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壳运动

 陆壳与洋壳

 大洋底部的构成——海洋岩石圈

 双变质带

 蛇绿岩套

 环太平洋地震带

 海岭地震带

 洋壳的重力异常

 地壳均衡论

 洋底地磁异常

 海底通讯的桥梁——地壳内的“逆电离层

 大陆架的结构

 大陆架的起源

 岛弧海沟体系

 海沟的形成

 海底火山

 大洋中脊的活动——转换断层

 大陆漂移说

 海底扩张说

 板块构造

 地磁场倒转现象

 海底黑烟囱

 无震海岭

 地幔柱和热点

 大洋——裂谷

海底工程与灾害地质

 海底沉积物的应力状态

 海底沉积物的触变性

 海底沉积物的蠕变性

 埋藏古河道

 海底沙波

 海底浅层气

 海底麻坑

海底资源与开发

 矿物与岩石

 海砂藏珍

 海滨“选矿厂”

 海滨金刚石

 海砂取锡

 海滩磁铁矿

 海底磷肥

 锰结核

 高温高盐卤水

 红海软泥

 潜在的矿产——深海软泥

 石油是怎样生成的

 储油之所——沉积洼地

 渤海的形成

 东海油气盆地

 未来的“石油之海”

 海底煤矿

 海底盐层

 布满金银的太平洋沿岸

古海洋学

 古海洋学

 海洋沉积物同位素年代测定

 推断古环境的古生物法

 大洋盆地的形成与未来

 解开地球律动的钥匙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

 古海荒漠——地中海盐度危机

 新仙女木事件

 玉木冰期

 冰河世纪

 海洋沉积地球化学

试读章节

绚丽的珊瑚礁海岸

珊瑚礁海岸是造礁珊瑚、有孔虫、石灰藻等生物残骸构成的海岸。珊瑚礁海岸的分布很广,最多的地方是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亚的东岸和北岸,巴西的东岸以及红海沿岸,我国的南海诸岛,这种海岸的分布也不少。珊瑚礁海岸依其特征可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岸礁通常紧贴岩岸发育,宽几百米至上千米,好像一条花边镶在海岸上。它一般紧靠陆地发育分布,构成一个位于海面下的平台,对岩岸起了保护作用。堡礁分布在离岸一定距离的海域中,它像一条长堤一样,环绕在海岸的外围。世界上最著名的堡礁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环礁是出露于海面上、高度不大的珊瑚礁岛,外形成花环状,中央是个溻湖,湖水浅而平静,平均深度约为45米。

不同类型的珊瑚礁代表珊瑚礁演化的不向阶段。热带海洋中因火山作用形成岛屿,在火山岛屿四周,先发育岸礁,因岛屿下沉,珊瑚便向上生长,而珊瑚礁外围因生长条件有利,成长较快,便形成堡礁,随着岛屿继续下沉,珊瑚围绕岛屿不断生长,最后形成环礁。

也有人主张堡礁与环礁的成长与冰川作用有关。在冰期、海平面下降且水温变低,珊瑚礁不能增长,岛屿受到侵蚀,形成海蚀平台;在间冰期,海平面上升且水温增高,海水淹没海蚀平台,其上便有珊瑚繁殖,先形成岸礁,随着海水不断上升,遂产生堡礁和环堡。

中国的海岸

依据海岸成因可以把中国的海岸概括为:侵蚀为主的海岸、堆积为主的海岸、生物海岸和断层海岸四大类型。

(1)侵蚀为主的海岸,这种海岸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南端、山海关至葫芦岛一带、山东半岛、浙江和福建一带。这些海岸多属山地丘陵,多以基岩为主,在外力作用上明显地反映出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的特征。以侵蚀为主的海岸湾多水深,具有较多的优良港口,大连港、秦皇岛港、青岛港等。

(2)堆积为主的海岸,这种海岸长约2000多千米,主要分布于渤海西岸、江苏沿海以及一些大河三角洲。这类海岸的特点是海岸线比较平直,缺乏良港和岛屿,沿海海水很浅,有很多沙滩,如江苏沿海就有五条沙、大沙、黄子沙、勿南沙等沙滩,所以不利于海上交通。

(3)生物海岸,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沿海,生物作用有时对海岸起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珊瑚礁海岸,另外,浓郁丛生于潮间带的红树林,也是南方海岸的一个重要特色。它的分布从海南岛一直到福建的福鼎。

(4)断层海岸是一种坚硬岩石构成的海岸带,是地壳构造运动使海岸带的地表岩层发生巨大断裂时形成的。沿大断裂面上升的地块,常常表现为悬崖峭壁,而滑落下去的地块,成为深渊峡谷。中国的断层海岸,最为典型的是台湾省东部的海岸。

中国的珊瑚礁海岸

中国珊瑚礁海岸的分布基本上在北回归线以南,大致从台湾海峡南部开始,一直分布到南海。

我国珊瑚礁海岸北界的澎湖列岛的64个岛屿中,差不多每个岛屿都有岸礁或堡礁发育。这里的珊瑚礁平台一般狭窄,但也有宽到1千米以上的。此外,台湾的东、南海岸和附近的火烧岛、兰屿等地也有岸礁发育。广东和福建南部沿海的局部岸段也有珊瑚生成,但因有大量淡水和泥沙输出,不利于珊瑚礁的发育。

岸礁在海南岛分布较广,雷州半岛上从水尾到灯楼角也相连成片。经放射性碳测定,雷州半岛原生礁的形成年代为7120±165年。雷州半岛的珊瑚礁平台宽约500米,文昌最宽可达2000米,平台表面崎岖不平,有许多巨大的珊瑚群体组成圆桌状突起,并有很多浪蚀沟槽和蜂窝状孔穴。沟槽和海岸垂直,深有几厘米到几十厘米,边缘处甚至可达2~3米,从而使礁平台边缘呈锯齿状分布。海南省大部分海岸的珊瑚礁属于侵蚀型,尤以岬角突出、海岸暴露的地方所受侵蚀最强。这种类型的岸段的水下斜坡大于15度,斜坡上有许多直径达1—2米的礁块,坡脚下分布着莹白的珊瑚碎屑和珊瑚沙,在强潮作用下,有些礁块被抛上礁平台,所以平台上散布着许多礁砾。

水域辽阔的南海中星布有190多个岛、屿、滩、礁,分为4个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一个黄岩岛。这些岛屿大多是环礁类型。在南海盆地中出露海面的珊瑚岛上,碧海蓝天,白沙如玉,棕榈丛生,椰林入云,自古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捕渔基地,岛上还盛产乌粪层,尤以永兴鸟蕴藏最丰。

海滩

在垂直于海岸线的方向上,海滩横剖面可以划分为四带:后滨、前滨、内滨和滨面。

后滨是位于平均高潮线至特大高潮线之间的地带,地形平坦,与前滨分界处稍向岸倾的部分称为滩肩。如海滩处于被侵蚀状态,滩肩就不出现,由后滨至前滨为一向海倾的连续斜面,且稍下凹;前滨位于平均高、低潮线之间,常呈一向海倾的斜面,坡度多为1。3度,但也可大到30度,这取决于沉积物的类型及作用过程。

前滨发育有小的台阶,系由最后一次破浪的挖掘作用所造成,称为卷波台阶或滩坎。坡度陡且潮差小的前滨最有利于台阶的发育。若坡度很缓可根据富集介壳碎屑和粗粒物质来辨认卷波台阶。在前滨的下部由于波浪的多次破碎,有沙坝(或称滩脊)发育,沙坝之间则为沟槽。前滨上部沿走向方向上常呈波状,突出的部分称为滩角。滩角常呈尖角形或舌形,突出的角顶处往往堆积粗粒沉积物。

内滨的范围是从平均低潮线到破波带。内滨的微地貌特点是具有水下沙坝。当波能强到能够移动砂粒时就形成沙坝。从内滨到前滨可发育多条沙坝。潮差很大且地形很平缓时,沙坝可完全分布在前滨;潮差小到中等则部分在前摈,部分在内滨。

滨面位于破波带和内陆架之间,是近岸带的边界。在地形上为一向海倾斜的斜面,坡降比约1:200(约0度18分),而内陆架为1:2000(0度02分)。很多学者将滨面的下界定为正常天气平均浪基面处,即水深为10-20米处。

……

P36-39

序言

进入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将海洋视作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也必将以建设海洋强国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高精尖的海洋科技,需要繁荣的海洋经济,需要科学规范的海洋管理,需要强大的海洋军力,同时,也需要从基础做起,在全体国民中普及海洋知识,引导全民族认识海洋,重视海洋,亲近海洋,激发人们热爱、探索、开发与保护海洋的热情。做好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重陆轻海传统的国家,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邀请了四十余位活跃在我国海洋科教工作一线的专家、学者,以他们深厚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为基础,结合世界海洋发展趋势和各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精心编写了这套《蔚蓝海洋知识丛书》,以飨读者。

透过这套丛书,您将在专家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表述中,悄然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从《海洋地理》、《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极地海洋》、《海洋技术》、《海洋环境》,到《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海洋权益》,系统地认识海洋,从中学到大量的海洋基本知识,甚至触及到当今世界海洋科技最前沿的发展动态,了解到海洋中,特别是大洋、深海和极地还掩藏着大量亟待揭示的奥秘,从而对海洋更加充满好奇,更加迫切地需要认识和探索海洋。

透过这套丛书,您将清晰认识到占地球表面积70.8%的海洋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并发现:“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五洲的通道”、“风雨的故乡”、“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都是海洋当之无愧的称号。而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将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资源、人口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透过这套丛书,您还将看到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优越的海洋环境和资源条件。知道我国海域内具备丰富的生物物种、巨量的石油和可燃冰储量,更有几百万公顷可进行人工养殖的浅海、滩涂水面,一百余处海湾和数百千米深水岸线,一千多处旅游娱乐景观资源,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和潮汐、波浪、海洋温差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等待着我们的开发利用。从而对兴海强国更加充满信心和希望。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海洋,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离不开海洋。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我们完成了本书的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以期更多的优秀青年立志于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由于海洋知识领域十分广泛,涉及的学科很多,而本书篇幅有限,又要考虑尽可能适合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框架设计和内容取合等方面难度较大,疏漏差错之处在所难免。热诚希望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国家海洋局孙志辉局长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国家海洋局、海洋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对本书的编写与出版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关心,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对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

主编

于志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0: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