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指定的“机械制图”课程基本要求,总结近几年各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经验与教改情况,由具有丰富专业教学经验及生产实际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内容选择充分体现“理论够用、能力为本”的新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对传统教材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
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制图标准与基本技能,正投影法与三视图,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体的投影及表面交线,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常用机件及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机械制图(机械类专业通用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规划教材)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杨晓红//刘海渔 |
出版社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教材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指定的“机械制图”课程基本要求,总结近几年各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经验与教改情况,由具有丰富专业教学经验及生产实际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内容选择充分体现“理论够用、能力为本”的新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对传统教材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 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制图标准与基本技能,正投影法与三视图,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体的投影及表面交线,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常用机件及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等。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选择充分体现“理论够用、能力为本”的新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对传统教材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是一本着重培养学生识图、绘图应用能力的机械制图教材。全书采用我国最新颁布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内容包括绪论,制图标准与基本技能,正投影法与三视图,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体的投影及表面交线,轴测图,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常用机件及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及附录等。 本书可作为三年制高职高专机制类和近机类各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绪 论 1 制图标准与基本技能 1.1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1.1.3 字体(GB/T 14691—1993) 1.1.4 图线(GB/T 4457.4—2002) 1.1.5 尺寸的注法(GB/T 4458.4—2003、GB/T 19096—2003) 1.2 绘图工具与使用 1.2.1 图板与丁字尺 1.2.2 三角板 1.2.3 铅笔 1.2.4 分规与圆规 1.3 平面几何作图 1.3.1 线段等分 1.3.2 斜度与锥度 1.3.3 圆弧连接 1.3.4 平面图形的分析与作图步骤 2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2.1 投影法概念 2.1.1 中心投影法 2.1.2 平行投影法 2.1.3 直线与平面的投影特性 2.2 三视图的概念 2.2.1 三投影体系 2.2.2 三视图的形成 2.2.3 三面视图的关系 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3.1 点的投影 3.1.1 点的三面投影 3.1.2 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3.1.3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3.1.4 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1.5 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3.2 直线的投影 3.2.1 直线的投影 3.2.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3.3 平面的投影 3.3.1 平面的表示法 3.3.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3.4 平面内的点与直线 4 基本体的投影及表面交线 4.1 平面基本体的投影 4.1.1 平面基本体三视图的画法 4.1.2 平面基本体切口的投影 4.2 回转基本体的投影 4.2.1 回转基本体三视图的画法 4.2.2 回转基本体的截交线 4.2.3 回转基本体的相贯线 4.3 基本体及切口的尺寸注法 4.3.1 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4.3.2 带切口的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4.3.3 截断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5 轴测图 5.1 轴测投影基础 5.1.1 轴测投影的基本方法 5.1.2 轴测轴和轴问角 5.1.3 轴测投影的特性 5.2 正等轴测图 5.2.1 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5.2.2 平面立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 5.2.3 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 5.2.4 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圆角的正等测图画法 5.3 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5.3.1 斜二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5.3.2 斜二测图画法举例 6 组合体 6.1 组合体基础 6.1.1 组合体概念与类型 6.1.2 组合体相邻表面的画法 6.1.3 形体分析法 6.2 组合体三面视图的画法 6.2.1 形体分析 6.2.2 视图选择 6.2.3 作图步骤 6.3 组合体三视图尺寸注法 6.3.1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6.3.2 组合体尺寸类型与标注 6.4 组合体读图 6.4.1 读图的基本要求 6.4.2 用形体分析法读图 6.4.3 线、面分析法读图 6.4.4 补缺线与补视图 7 机件的表达方法 7.1 视图 7.1.1 基本视图 7.1.2 向视图 7.1.3 局部视图 7.1.4 斜视图 7.2 剖视图 7.2.1 剖视图的概念 7.2.2 剖视图种类 7.2.3 剖切面的分类及应用 7.3 断面图 7.3.1 断面图的概念 7.3.2 断面图的类型 7.3.3 断面图的标注 7.4 其他表达方法 7.4.1 规定画法 7.4.2 其他简化画法 7.5 第三角画法简介 7.5.1 第三角投影原理 7.5.2 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比较 8 常用机件及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 8.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8.1.1 螺纹的形成及基本要素 8.1.2 螺纹的基本要素 8.1.3 螺纹的分类 8.1.4 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方法 8.1.5 螺纹紧固件 8.2 键连接与销连接 8.2.1 常用键及其标记 8.2.2 常用键连接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8.2.3销连接画法 8.3 齿轮 8.3.1 齿轮类型与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 8.3.2 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 8.3.3 锥齿轮 8.4 滚动轴承 8.4.1 滚动轴承的结构与类型 8.4.2 滚动轴承的基本代号 8.4.3 滚动轴承的画法 8.5 弹簧 8.5.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关系 8.5.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画图步骤 9 零件图 9.1 零件图作用、内容及分类 9.1.1 零件图的作用 9.1.2 零件图的内容 9.1.3 零件的分类 9.2 零件视图的选择 9.2.1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9.2.2 主视图的选择 9.2.3 其他视图的选择 9.3 零件的尺寸注法 9.3.1 尺寸基准的选择 9.3.2 尺寸标注的形式 9.3.3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事项 9.4 零件的工艺结构 9.4.1 铸造工艺结构 9.4.2 机加工工艺结构 9.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9.5.1 技术要求的内容 9.5.2 表面结构 9.5.3 尺寸公差与配合 9.5.4 几何公差(GB/T 1182—2008) 9.6 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9.6.1 轴套类零件图的分析 9.6.2 轮盘类零件图的分析 9.6.3 叉架类零件图的分析 9.6.4 箱体类零件图的分析 9.7 零件测绘 9.7.1 草图的画法 9.7.2 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及测量方法 9.8 读零件图 9.8.1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9.8.2 读零件图举例 10 装配图 10.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0.1.1 装配图的作用 10.1.2 装配图的内容 10.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10.2.1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0.2.2 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10.2.3 装配图中的简化画法 10.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与零、部件编号及明细表 10.3.1 尺寸标注 10.3.2 零、部件编号 10.3.3 明细表和标题栏 10.3.4 技术要求 10.4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10.4.1 接触面结构 10.4.2 便于拆装结构 10.4.3 机器上的常见结构 10.5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0.5.1 了解和分析装配体 10.5.2 拆卸装配体 10.5.3 画装配示意图 10.5.4 画零件草图 10.5.5 画装配图 10.6 读装配图 10.6.1 读装配图的基本要求 10.6.2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0.7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附录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