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本能的,也是理性的。理性与本能都成为人进与退、取与弃、希望与失望的内在根据。本能地追求,理性地放弃;本能地退却,理性地进取;本能陷入痛苦,理性拯救之;理性地放弃,本能却渴望之。这都是人生过程的必然取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理性与本能的人生(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马吉福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是本能的,也是理性的。理性与本能都成为人进与退、取与弃、希望与失望的内在根据。本能地追求,理性地放弃;本能地退却,理性地进取;本能陷入痛苦,理性拯救之;理性地放弃,本能却渴望之。这都是人生过程的必然取向。 内容推荐 人总是在时间中行走,在空间中追寻。时间分过去、现在和将来,空间有故乡、祖国和世界。时间和空间无限,无限的时空成为物质的存在形式,也成为精神的长路。 自由是人类一直追求的主题,但人至今依然行走在自由的边缘。然而,人并不因为相对自由而满足自由,也并不因为没有绝对自由而放弃自由。 目录 理性与本能的人生(代序) 关于人生 关于做人 关于读书 关于追求 关于自由 关于心情 关于理性 关于得失 关于信心 关于文化 关于2008 尾声 关于随笔人生(代后记) 试读章节 过去几十年的事,都是散乱地记在日记中、卡片中或生活琐记中,反过来看看,有些无序,许多思想的“火花”也是不完整。进入新的千年以后,便第一次正经地记录起思想,也都是关于人生的随笔。 是的,思考人生是很久的事了,有许多人生之事是思考不透的,所以困惑。有许多人生之事,非常矛盾,也总是与人生作对,所以痛苦。 人是伟大的,又是渺小的。伟大到能改变一切,改造一切,创造一切,而渺小到一口气停止即亡,渺小到被一切左右,被抛向任何一个地方…… 伟大是因为人的群体性,渺小是因为人的个体性;伟大是因为借助了群体的力量,渺小是因为游离于群体之外或者处于群体低层。 人又是很不同的。有的人生活得很滋润,有的人生活得很累,有的人还支配别人,有的人却一生受人支配,有的人总爱在别人头上“捻土”,有的人总是受到暗算,有的人吃不下肉而寻找素菜,有的人却无肉可吃而只能生活清淡…… 人又是很相同的。同情的泪,愤怒的火,不平的心,纷乱的情,理不清的思想,无休止的竞争,无尽的追寻…… 人又是不可思议的。形成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疆界;和平往来,也爆发战斗;救死扶伤,又野蛮荼毒;不再设防非人的侵扰,把一切动物都设定为人的一员,但又研制对付人的武器,甚至可以毁灭人类自身…… 自从有了人类,一切动物界的战争与和平远不如人类。 《动物世界》是央视的一个栏目,专门显示动物界的非人生活,后来又改名为《人与自然》。人是动物,但人也不同于人以外的动物;动物不是人,但动物确实与人有密切关系。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人与动物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来自自然,也摆脱不开自然,纵使在有了极高文明的时代,自然属性也时时暴露出来,我们从动物身上看到了人,也从人自身看到了动物。 脱离了物质的耕种,便开始心灵的跋涉;经历的季节虽然变换,但精神之树长青;身处的空间虽然狭小,但思想的翅膀却始终自由翱翔。 P3-4 序言 我在不断地审视人生。 从都市坐车,经过小城,穿越乡村,一路检阅下去。 熙熙攘攘的人群,陌生、匆忙,大街小巷串动,寻求机遇……车流、人流,不息的马达声、嘈杂声。忽然出现一座肃穆庄严的宫殿,门卫肃立,职员轻脚快步,轿车穿梭如流。……大都市的风景全是高楼、人海、车流和躁动。 小城市,人也匆匆,叫卖声、杂货摊、蔬菜食品店铺,市民商贸交易繁忙。搜寻的双眼,羞涩而胆怯的腰包;追求的心情,失落的感觉。 乡村广袤而寂寞。坐落于平原的土坯房抑或换成了红砖瓦的庭院,隐匿于深山的窑洞,主人质朴而憨厚,劳作于田间或沐阳光于南墙脚下。 世界是人的世界,社会是人的社会。 车报废了有新车,人死了有新人。这是一幅呈宏观流动、循环的图景。 突然有一家人定格在了视野中。孩子早早去上学,马路充满杀机,旷野疹人魂魄。父母送走孩子后开始生计,劳心劳身。包括与动物与植物与人物打交道,当筋疲力尽之时,共同回到了家中,交流见闻心得,烧火做饭饮食,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送走太阳,黑暗笼罩四野后,一家人必须要卧床休息睡眠,暂时的无视一切,忘掉一切。 太阳出来了,黑夜自然退去,大人小孩起床,继续忙碌,重复昨日的活动…… 孩子今天学到的当然与昨天不一样,父母今天的活儿也同昨天不一样,大家今天吃的饭也变了个花样,晚上比昨夜睡着的可能迟一点或早一点,但人生的规律一点没变。家长偶有一日坐下来抑或躺在床上细细想想,发现这看似五光十色的世界,微妙无比的社会,却也极其简单,简单到用公式可以表示,那便是:人生=生产+交换+消费+休息。 这么简单的形式,循环往复。人生却过得有滋有味,不管是闹市的人群,还是僻静乡村的农民。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是什么使简单而枯燥的形式变得让人如痴如醉?是本能和理性,是对生的本能认同和理性追求。 不管形式多么简单,面对有限重复的食品,食欲的顽固性便是胃的功能和身体细胞的需求;面对周而复始的昼夜,作与息的必然性便是身体的限度和体力的积蓄与付出。人要生存,这是本能,本能就是原因,就是不需要再探究的必然性和本源。精神却是一种本然,这种本然便是人生意义的根源,从这种本然中延伸出形形色色,它本身就是一个万花筒,让单调的人生形式永远充满神奇和富有魅力。它总是以超形式或超时空的能力幻化人生,使人完全忘却人生简单而枯燥的公式。 精神的实体便是欲求,各种感觉器官的欲求:触觉连接精神与物质两个世界,打通物质到精神世界的通道;听觉倾听美妙的语言和音乐;视觉观看美丽的风景和画面;嗅觉喜闻香的气息;味觉品尝一切佳肴美味;大脑反映自然和社会存在,加工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品。……而欲求的归宿则是心情,愉快的心情,幸福的感觉。 看到人生的形式,不管是都市还是乡村的人,这种无非吃了睡,睡了吃的看得见的过程,都感到乏味,无意义。而体味人的精神世界,感悟人生不可见的世界,却极富魅力,妙不可言。所以,人生的另一个公式则是:人生=本能(欲望)+理性(快乐)。 本能是相同的,欲求、认识与快乐则是大相径庭。随着欲求的满足而达到快乐,快乐又成为欲求的动力。而且,快乐的无限性决定欲求的无穷,这就是欲壑难填,欲望无穷的根源。正如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人是相同的,但感觉和认识是不同的。不管什么人,在人的世界中,你乘车起步于乡村而直驱都市,那是向上的感觉,而从都市到乡村,却是向下的感觉。“上街”与“下乡”便是这感觉的最典型的表述。 为人的形式分为两种:有形与无形。因此注定了人为自己必然为人,为人也必然为自己。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个人。 后记 关于随笔 你所看到的文字是我的随笔集。随笔应该写哪些内容我没有留意,作为文体的随笔我也没有考辨,我所谓的随笔就是随便写的意思——随心情写,随感觉写,随兴趣写,随时写。所以,也就既有形式上的随便,又有内容上的随便了。 随便写是一种主观感觉,但何尝没有客观的规定呢?这客观规定有三点:一点是所写的对象,另一点是影响心情、感觉和兴趣的因素.还有一点则是个人知识积累和固有的情感。所以,随便中就有不随便的因素,那都是客观限定了,比如环境、际遇、工作、生活、阅历、知识、思维、情感、性格……都成为感觉的基础,心情的条件,兴趣的诱因。所以,这随笔其实就是有条件地随便写了,有条件而又随便写,这正是随笔的特点,也是相对于其他文体的自由之处。 从所写的篇章来看,也正好可见随笔的简单好作了——都是有感而发。这感觉包含了主观与客观的因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是为写作而写的,更不是“无病呻吟”。有的篇章有些意犹未尽或话题似乎走得有些远了,那也只是因为写作过程中不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因此也就“随笔”而已。 关于随笔什么 我所随笔的也是我所关注的甚至是一直思考的问题,即人生问题。 ——人总是在时间中行走,在空间中追寻。时间分过去、现在和未来,空间有故乡、祖国和世界。时间和空问无限,无限的时空成为物质的存在形式,也成为精神的长路。 ——人是本能的,也是理性的。理性与本能都成为人进与退、取与弃、希望与失望的内在根据。本能地追求,理性地放弃;本能地退却,理性地进取;本能陷入痛苦,理性拯救之;理性地放弃,本能却渴望之。这都是人生过程的必然取向。 ——自由是人类一直追求的主题,但人至今依然行走在自由的边缘。然而,人并不因为相对自由而满足自由,也并不因为没有绝对自由而放弃自由。 ——幸福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但人所能感觉到的始终是苦海无边,痛苦成为人生的伴侣。当然,痛苦都是有原因的:不满足、有欲望、追求、思想、参与、离别……但人并不因为痛苦而放弃追求。因此,幸福在其中,痛苦也在其中。 ——人是要学习的,学习文化知识,也学习如何做人。尽管人们发现读书学习的作用也并不是很大,但学习的决心从来不曾动摇。 ——人是有思想的,思想是有力量的,但在无限的时空中,思想也成为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生命成为一种过程:进与退的过程,成与败的过程,得与失的过程,希望与失望的过程,幸福与痛苦的过程,理性与本能的过程。 ——自然赋予人两条腿,人便在自然与社会的道路上行进,但不论走多远,亲情、乡情始终笼罩着人,国与家、家与乡成为心中的圣地。 ——既为人,就要努力做人,要充满信心地做人。人在不断增强自信,也在不断失去自信。但是我们发现信心的根据与目标都有些复杂。自信成为人需要坚守的阵地。 ——人是社会的人,人就在岗位中生活,职业成为现实的理想,创造物质财富,丰富精神生活,传承文明成果,人生如诗如画,但诗并不仅仅是抒写美丽,而是抒发感情,指向人生本质。 ——人始终是在局限之中,在规矩之中,法与权便成为双刃剑,任凭掌握的人两面使。 人生是一个过程,人生都是在不同时空中度过,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都是人生问题,有些具有个性,有些具有共性,有些是古今中外人们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有些是只有少数人或特殊人群思考的问题。虽然视角不同,深浅有别,但是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是要与时俱进的。所以,这里的感悟也好,认识也好,有大家同感的文字,但也难免一孔之见,以能抛砖引玉为幸矣。 关于怎么随笔 随便写是我之随笔的基本方法。这方法中最紧要的是对时间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紧迫感。 大凡对时间感觉强烈的人,一般都是对人生有些追求的人,在一定阶段要达到一定高度,在具体岗位要有所成就,要干成一些事。但是人生也真不由人:谁都有追求,谁都不一定有成就;谁都想干事,谁都不一定能干成;谁都在干事,谁都不一定能干好。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的自身因素总是限制着人,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便聚焦在时间上——于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便忧患甚至于茫然,于是大脑中的线索每每与现实和历史中的生活相逢,便联系起来,便要写出来。通过人物表现,便是要形象描写的,通过随笔表达出来,便是有些理性的笔法。 所以,随笔的基本方法,一是要有思想,二是要有知识,三是更要有生活。随笔还是以思想取胜,思想是随笔的灵魂,用随意的形式,表达不随意的观点,而且观点要有思想深度;知识是随笔的骨架,由知识结构起来,由结构表现出思想来;生活是阅历,是思想的源泉和动力,是随笔的肌肉,随笔的韵味是由生活凸现出来的。 随笔自然也是要讲文法,讲文字的,但凡著作这是都要讲的,因此,这是凡为文者都要致力的要素,所以,就不做赘述了。 随笔而不随“编” 随笔是随时写的。本书的文字大约跨越了7年时间。把它结成文集其实也是我对2500天人生经历所思所想的检索。 按时间结集有些散乱,所以,便归起类来,发现人生尽管过去了多年,但思考而且要表达出来的问题也就这么几类。由此看来,人生又十分的简洁和简单。 其实人生如学,初入是有些神秘甚至庞杂感的,前途漫漫,前途也渺渺;学习深透了,融会贯通了,倒也觉得结论是极简单明了的。如同一部书,云遮雾罩,让读者很有些透不过气来,及至走出来,发现仅仅阐述了一个观点甚至一个观点也还阐述得不怎么透彻。人生如是耳。但读透人生的人,已经是人生无多的人,所谓“天命”与“耳顺”者,还有几多人生呢?但人生之初,生活的压力让人透不过气来,思想的压力更让人气喘吁吁,如果意志不坚定,信念有些动摇,人是有些举步维艰甚至颓唐的。所以,所谓的明白人就感觉“难得糊涂”,而真正糊涂的人也就索性不想明白了,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信念,任其自然地朝前走,如果痛苦无法解开,那么一觉睡醒来就是艳阳高照! 随笔也就这样编辑了:从追寻自由开始,到不自由结束。其间的纷繁庞杂都成为过程,到头来反观一下,虽也有必然性,但更是枝蔓了,于一个自然的人生实是有些人为而多余了。 人生的复杂就在人生的过程,人感兴趣而又要探讨的也似乎正是这过程的庞杂。虽然看景不如听景的道理尽人皆知,但人生的兴趣点仍然在看景。所以,人生注定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