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致力于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概念模型与测评指标整合,在整合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编制多方位、多测度、多功能《综合幸福问卷》(MHQ),包括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9个维度,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MHQ结构以及信度、效度,达到心理测量标准。 最后,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积极品质的新型科学,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促进幸福感研究的应用。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学科,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是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本书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与量化幸福指数,对幸福感概念、影响因素、心理机制、测评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编制了本土化、综合化的幸福感测评工具——《综合幸福问卷》(HHO),汇集作者系列幸福感专题研究,从不同侧面研究与探索“幸福是什么”的问题。积极心理学以关注幸福、解析幸福及提升幸福为己任,研究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操作性和可读性,可供心理学专业工作者阅读,同时也为普通读者提供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幸福的知识、方法与途径。
第一部分 导论:走近幸福
1.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国外研究进展
1.2 中国研究状况
2.研究目的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选题意义
2.3 研究方法
3.主要研究结果
3.1 系统文献分析
3.2 理论模型整合
3.3 《综合幸福问卷》编制
第二部分 幸福感理论研究
第一章 幸福感:概念模型分析
1.我国文化中的幸福涵义
2.哲学观照下的幸福
2.1快乐论
2.2实现论
3.幸福感的两种概念模型
3.1 主观幸福感(SWB)
3.2 心理幸福感(I)WB)
第二章 幸福感:相关研究进展
1.幸福感的早期研究
2.经济因素与幸福感
3.人格因素与幸福感
4.文化因素与幸福感
第三章 幸福感:心理机制研究
1.自我决定理论
2.目标调控模型
3.适应平衡机制
4.认知动机学说
第四章 幸福感:测评技术发展
1.幸福感早期评估取向
1.1 情感评估测评模式
1.2 认知评估模式
2.现代幸福感测评:多方法格局
3.现代幸福感测评:综合化趋势
第五章 幸福感:理论框架整合
1.幸福感理论模型评析
1.1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比较
1.2 主观幸福感:贡献与局限
1.3 SWB与PWB:统一的趋势
2.幸福感:走向新的综合
2.1 命题之一:幸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2 命题之二: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统一
2.3 命题之三:幸福是享受与发展的统一
3.幸福感理论模型建构
第三部分 幸福感测量研究
第六章 《综合幸福问卷》编制
1.总体构思
1.1 构思之一:多方位
1.2 构思之二:多测度
1.3 构思之三:多功能
2.维度设计
2.1 快乐体验
2.2 生存状况
2.3 人格状况
2.4 社会行为
3.问卷编制
3.1 理论导向
3.2 项目来源与筛选
3.3 测验预测
第七章 M:HQ:结构效度研究
1.研究概述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工具
1.3 研究对象
2.探索性因素分析
3.验证性因素分析
第八章 MHQ效标效度研究
1.效标设计
2.结果分析
2.1 自述幸福感、自述积极情绪、自述消极情绪
2.2 情感量表2(AM2)
2.3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
2.4 自尊量表(SES)
2.5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100)
2.6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2ES—D)
2.7 一般心理健康问卷(CHQ)
2.8 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
3.MHQ与SCL比较研究
3.1 SCL因子向MHQ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
3.2 MHQ指标向SCL指标逐步回归
3.3 SCL与MHQ两年相关分析
第九章 MHQ:信度与统计资料
1.信度分析
2.项目分析
3.内容效度
4.统计资料
4.1总体情况
4.2人口统计维度比较
5.分数解释
第十章 回顾与总结
1.研究回顾
2.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第四部分 幸福感专题研究
1.转折中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论略
2.幸福感:研究取向与未来趋势
3.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
4.幸福感的解释模型综述
5.跨文化视野中的主观幸福感
6.幸福感:生活质量研究的新视角
7.国外社会心理学领域中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8.幸福感评估技术发展
9.《综合幸福问卷》老年人群中应用分析
10.幸福感:分裂与整合
11.幸福感研究新视角——社会幸福感概述
12.超越主观幸福感
13.从理论到测量——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发展
14.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
第五部分 展望:走向积极心理学
1.当代心理学:积极转向
2.积极心理学:基本框架
3.积极心理学:未来态势
参考文献
附录:综合幸福问卷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