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类图书。书中精选了500个全世界聪明孩子最爱问的问题,内容涉及宇宙、地球、恐龙、自然世界、科学技术、世界各地、世界奇迹等10个部分,包罗万象。全书以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文字形象地诠释每个问题,力求给孩子们以严谨、科学的指导,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周围世界的浓厚兴趣。在体例编排上,结合孩子们的知识结构和阅读习惯,打破一般百科书平铺直叙的说教模式,通过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来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将科学知识寓于趣味问答之中,不仅简洁明晰,而且便于随时阅读。同时,本书还配有500佘幅精美的彩色插图,其中绝大部分为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手绘场景图和示意图等,与正文内容相辅相成,既便于孩子们轻松理解文字内容,又能够提升其审美情趣和想象空间。
全书分为宇宙、地球、恐龙、自然世界、科学技术、世界各地、世界奇迹等10个部分,内容包罗万象,体现了孩子视觉中的世界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体例编排注重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次序,脉络清晰、简明快捷,力图使各门类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孩子们及时学习和掌握。
500余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帮助孩子们形象、直观地理解各学科知识,并激发读者热爱科学、学习知识的兴趣,启发其思维与创造能力。
版式设计、图文编排注重文化知识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并贯穿始终。加上先进的装帧设计和全彩的内文印刷,全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具有丰富信息含量的多彩阅读空间,彰显本书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宇宙何时起源?
很多科学家坚信宇宙起源于130亿-180亿年前,然而无人能确定宇宙出现的准确时间,这至今还是一个谜。有些科学家认为宇宙最初就像从另外一个宇宙上分离出来的一个“气泡”。其他科学家则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被挤压在一个狭小但温度却奇高的大球内,当球体开始变大,就像气球被充了气一样,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于是开始向外爆发。
光速有多快?
光是由天体发出的,例如太阳光,它能以大约300000千米/秒的速度在太空中穿行。然而,即使以这样的速度,光线从太阳到达地球也要
宇宙是在逐渐变大吗?
是的。科学家能够辨认出很多星系,它们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星系整体并没有移动,只是星系之间的空间在增大。通过测量这个距离增大的速度,科学家们能够计算出万事万物运动到现在所在位置需要花费的时间,因此能够粗略地估计出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时间。
太空是窄的吗?
不是这样的。物质几乎是与宇宙一同产生的。空间内散布着恒星和星云,它们几乎全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氢和氦。太空中还有其他元素,例如铁、碳和氧,但是只有极少的数量。恒星和行星之间的空间满是太空碎片,这其中包括微小的尘埃和大块的岩石。有些太空尘埃会形成星云,这些巨大的星云便是“星工厂”,新的恒星和行星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何为“双子星”?
有些天体,例如太阳,在太空中孤单无依,而其他天体(被称为双子星),却往往有颗与之“做伴”的恒星或“双胞胎”恒星,两颗星因重力聚集在一起。双子星似乎在太空中相互围绕着“翩翩起舞”,离得越近,移动的速度越快。然而,有些双子星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以至于一方绕另一方一周需要花费数百万年的时间。
恒星是存哪罩产生的?
恒星是在巨大的星云内产生的。宇宙中每一个星系内都有星云,星云便是“星工厂”,其中的尘埃和气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收缩并变得炙热,然后开始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能量。于是,一颗新的恒星便产生了。
恒星的能量源自何处?
恒星的能量来自于核聚变,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氢都会变为氦,与此同时会留有足够的氢来产生巨大的能量。恒星发出的光线分为好多颜色(蓝、橘红、黄和白),能穿过太空。
所有的恒星都一样大吗?
不是。它们的大小和温度都不相同。太阳是一颗中等大小、炙热的黄色恒星。最大的恒星被称为超巨星,有很多超巨星的体积是太阳的数百倍。
恒星的寿命有多长?
恒星的寿命一般可达数十亿年到数百亿年。在其生命历程中,恒星会不停地燃烧并发射出光和热。有些会慢慢变为蓝巨星,爆炸时则会成为超新星。其他较小的恒星当燃料逐渐耗尽时会膨胀,变为体积巨大且明亮的红巨星,之后再萎缩成为白矮星。白矮星是体积小、密度高的恒星,因而难以在夜空中被观测到。白矮星的表面温度可达8000℃。
人类何时开始观测星座?
2000多年前,生活在中国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家观测到很多星座。恒星令早期科学家着迷,然而当时的科学家没有望远镜,因而仅能命名他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星座。星座的形状和大小都各不相同,如果不用绘画的方式勾勒出恒星连起来后形成的轮廓,则很难辨认出它们被命名的动物或其他形象。有些恒星群不止有一个名字,例如古代希腊人称猎户座为俄里翁(神话中追捕普勒阿得斯的巨人、猎人,后被阿耳忒弥斯所杀),而古代埃及人又将其命名为司阴府之神。
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星座吗?
不是。从南半球(赤道以南)和北半球(赤道以北)看到的星座是不同的。很多星座都是由公元前2000年前巴比伦的天文学家命名的,到公元150年为止,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已能罗列出48个星座。直到欧洲探险家航海至南半球并观测到北半球无法看到的星座后,才增添了新的星座。夜空中布满了星星,因而难以辨认出各个星座,集中注意力找到最亮的恒星对观测会有所帮助。
什么是南十字星座?
南十字星座是最小的星座,却因为特别明亮而闻名。有些星座内只有少数明亮的恒星,因而难以辨认。例如长蛇座是面积最大的星座,然而它因非常昏暗而极难辨认。
所有的星系都看似相同吗?
不。星系主要有螺旋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形状。螺旋形星系在核心周围有数个恒星“旋臂”,或者像银河系一样拥有“棒旋”。椭圆形星系就像巨大的焰火的火花一样向各个方向发散恒星。
什么是猎户星座的带纹?
猎户星座的带纹指的是星座内3颗明亮的恒星。从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猎户星座,该星座明亮又易于辨认,因而可以作为很好的向导。该带纹的一头总指向同一个方向,即毕宿五星,而另一头总指向天狼星。
星系有多大?
大得难以置信。即使以光速运动,飞船穿越银河系也要花费10万年。一个很寻常的星系中就可能有100万颗恒星,而超级星系则有多达10亿颗恒星。
我们生活在哪个星系中?
银河系。银河系中大约有2000亿颗恒星,太阳便是其中之一。太阳围绕银河系转动。银河系是如此广大,以至于在过去的2.2亿年里,太阳只围绕银河系旋转了1周。
什么是暗物质?
银河系看似由明亮的闪闪发光的物质构成,但在银河系周围是旋转着的无法看到的“暗物质”。天文学家认为宇宙中9/10的物质都是黑暗的,并因为它们对宇宙中恒星和星系的重力作用而被证明存在。暗物质是普通物质的残留物,例如在宇宙早期燃烧剩下的恒星物质。
科学家为何会向太空发射望远镜?
地球大气模糊了我们观察恒星的视线,因而于1990年人类发射了哈勃太空望远镜,以便为科学家提供一个遥望太空的清晰视角。它在地球高空中特定的轨道内运动,那里的视线非常清晰。哈勃望远镜首次为科学家观测恒星提供了清晰的视角。虽然最初望远镜并没有按预想的那样工作(必须由宇航员进行维修),但取得的效果却是惊人的。
P2-7
孩子都是好奇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他们可能满脑子都是问题:宇宙是何时起源的?什么原因导致了地震的发生?恐龙为何会灭绝?“我”从哪里来?复活节岛上的石像是谁建造的?修建金字塔的巨石从何而来……面对诸如此类的发问和渴求知识的眼神,家长和老师在欣喜之余——那些好奇心强、喜欢提问的孩子通常比同龄人有更出众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聪明孩子——也许会有些力不从心,因为要清楚明白地解答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哩。
但如果你手中有一本图文并茂的互动式百科类科普专著,里面汇集了全世界孩子最感兴趣且经常感到困惑的问题,由专家给出通俗易懂的解答,问题是不是就得到完美解决了?没错,你正在阅读的这本《全世界聪明孩子最爱问的500个问题》正是你聪明的选择。
本书中的500个问题涵盖了宇宙,地球,恐龙,自然世界,科学技术,人体,世界各地,世界奇迹,艺术、运动和娱乐,世界历史10个部分,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罗万象,其中融合了各个领域中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文字形象地诠释每个问题,力求开启孩子的智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周围世界的浓厚兴趣。在体例编排上,结合孩子们的知识结构和阅读习惯,打破一般百科书平铺直叙的说教模式,通过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来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将科学知识寓于趣味问答之中,不仅简洁明晰,日便于随时阅读。
本书配有400余幅精美的彩色插图,其中绝大部分为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手绘场景图和示意图等,与正文内容相辅相成,既便于孩子们轻松理解文字内容,又能够提升其审美愉悦和想象空间。
愿这本《全世界聪明孩子最爱问的500个问题》能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进一步引发他们求知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