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宦海沉浮(吴国桢)/民国人物大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许有成//徐晓彬
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许有成、徐晓彬所著的《宦海沉浮(吴国祯)》忠实地反映了吴国桢从政25年、执教笔耕30年的生涯,客观地记录了他与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之间的恩怨是非,以及他晚年对新中国看法的变化。

晚年的吴国桢,虽然在美国蛰居了30年,但极其向往神州,特别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对祖国更寄以厚望。他曾对《蒋经国传》的作者江南说:“中国照目前进步下去,发展经济,下一世纪,将和美国、日本,鼎足而立。”

内容推荐

许有成、徐晓彬所著的《宦海沉浮(吴国祯)》为《民国人物大系》之一。

《宦海沉浮(吴国祯)》传主吴国桢(1903-1984),字峙之。湖北建始人。早年先后入南开中学、清华大学学习,毕业后赴美留学,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湖北省财政厅长、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政务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部长、上海市长(1946.2-1949.3)。曾任蒋介石秘书。1949年4月去台湾,历任台湾省“主席”、“行政院”政务委员。因与台湾蒋家父子政见不一,1953年5月“请假赴美”,从事教育与著述,1954年被蒋介石明令撤销其政务委员职务、开除其国民党籍。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生于山乡 留学美国

 家学渊源

 考入清华

 留学美国

第二章 受蒋知遇 平步青云

 步入仕途

 喜结良缘

 平步青云

第三章 蒋宋器重倚如股肱

 受蒋重用

 陪都轶事

第四章 小蒋打虎与吴龃龉

 任职上海市长

 金元券风波

 蒋经国“打虎”

 “经改”失败

 辞呈获准

第五章 斯人不出 美援奈何

 初到台湾

 陪蒋出访

 出任台湾省“主席”

第六章 屡次谏蒋 险遭不测

 风波乍起

 辞官居家

第七章 远走美国 未能避祸

 与蒋矛盾升级

 罗织罪名

 遭“撤查究办”

第八章 吴蒋对骂 胡适卷入

 四度上书

 吴胡割席绝交

第九章 著书立说又生纠葛

 迁居萨凡娜

 与《亚洲研究》的笔墨官司

 领略美国“民主”

第十章 炎黄子孙心存故国

 情系故国

 心愿未了 抱憾终身

注释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生于山乡 留学美国

家学渊源

吴国桢的家乡在湖北省的建始县,此县与四川省的巫山、奉节两县相毗连。从地图上看,建始县位于著名的巫峡风景区以西,由于它过于偏僻,以致住在江汉平原的人,有的还不知道本省有这样一个县。吴国桢29岁当了汉口市长后,有些报刊竞把他的籍贯随意乱写,说他是恩施人,有的记者把他的出生地从长江以南搬到长江以北,说他是郧西人。为此,吴国桢只好在名片上,特地印上“湖北建始”四个字,既含有更正的意思,也示不忘故乡。

建始县多山,平均海拔千米,山势起伏,峰峦迭嶂,山上巨树参天,浓荫蔽日,远处望去,犹如无数盘曲在地的青龙,连绵无涯,直通天际。

山坳之间,白云盘绕,林木深处,炊烟袅袅,驻足远眺,景物绝佳。明代有位诗人形容建始的自然景观是:“白云原在众山巅,山过白云更截然。一路不曾见平地,此行真是上青天。花开峭壁初过雨,雪积阴崖不计年。木石萧寥人意古,时从岩穴望炊烟。”就是建始县天然景物绝妙的写照。

有些地方的原始森林,除采药、觅菇和狩猎者外,人迹罕至。陌生人如果冒冒失失地闯了进去,很少有人活着出来,不是因迷路饿死冻死在森林里,便是被虎豹豺狼所分噬。因为野兽伤人的事,时有所闻,老百姓吓唬孩子的口头禅,便是“野人家家来了”(湖北方言称外婆为“冢冢”)。

两山之间溪水潺潺,绕流堂前屋后,乡民们竖木为架,用木头制成圆轮,将竹筒缚于轮周,口皆向上,置流水中,水激轮转,筒载其水,旋转而上,注于木笕,引入梯田,种植水稻。坡地则种玉米、红薯、瓜类。无论水田或坡地,单产都很低,一年亩产不过一二百斤,而且全靠“望天收”。

高山与次高山之间,每每夹着一块平坝,大一些的年长日久便形成市集,小一点的就是民居之地。乡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些深山老林里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但是,-这儿并非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乡民们一般都很苦。

吴国桢的祖先,在明末为避战乱,从江西迁湖广荆州江陵,继迁监利。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长江大水,始祖吴大智再迁四川奉节,转徙恩施。吴大智之次子吴士安经商致富,置田宅于建始县红岩寺之凉水埠。从他开始,世代居此。1903年10月21日(农历癸卯年九月初二),吴国桢诞生在这四周环山、溪流交汇的凉水埠。虽然吴国桢在建始只度过了童年时代短短的6年,踏上政治舞台后,又以文官名世,但乡民们那种狷介耿直、有礼勿让、好斗任性等朴实性格,在他的身上或多或少地仍留下某些印记。

吴国桢的父亲吴经明(1876—1970年),早岁考中秀才,清末被地方当局选送到武昌经心书院学习。

经心书院是两湖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他之所以创办这所学堂,其目的是要实现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在他管辖的湖南湖北境内,招来一批年轻的秀才,培训二三年,然后根据他们的成绩,送到国外深造。

张之洞在担任两湖总督之前,曾出任过湖北提学使,对人才的培养比较重视。他办的这所书院,条件相当好,学生人院后,每人住斋舍一间,按月发给膏火费库银三两,折合银元为四元五角(库平银六钱合一枚银元),作伙食费和杂用费。当时伙食费用极廉,每月三元已足够,剩下来的一元五角,尚可留作零用。  学生的衣服鞋袜,也由院方按季分发,每年还发蓝布袍和黑马褂各一件,给学生作礼服。至于笔墨纸砚,一概免费供给。每月举行考试一次,按照考试成绩,给予奖励,超等的8元,特等的6元,中等的4元。一般穷苦学生,每月所得奖金,已足够养家糊口了。

经心书院的学制,视学生的学业而定,二到三年不等,结业后,挑选其中学业优秀的,送往日本或欧洲深造,其余的分派给两湖各地衙门、学堂等单位,量才录用。

那时,家长们囿于“父母在,不远游”的旧观念,许多人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背井离乡,出国学习。他们使用各式各样的办法,阻挠或影响自己的子弟,避免被送出国,所以才出现了有的人学了四五年还不能结业的怪现象。

为了解决“父母在,不远游”这个矛盾,张之洞力主把学生的家庭安顿好,规定留学生的待遇应高于在国内工作学生的待遇,每月发20两银子赡家,使父母妻子无衣食之虑,使学生无后顾之忧。

吴经明学习结业后,被选派赴日本,与李书城、何成浚、孔庚、耿伯钊等人一起,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当他们从汉口江岸登船出发时,张之洞亲自率领僚属到江边为这些学生送行,勉励他们要刻苦学习军事技术,回国后忠君报国。岂料几年之后,这批学生一个个都加入了同盟会,成为革命党。

由于有留学日本的这段经历,吴经明结识了许多尔后在中国政坛上风云一时的人物,如张知本、蒋作宾、何成浚、程潜、何应钦、阎锡山等,为其子吴国桢弃教从政奠定了基础。

吴经明1908年学成归国,与何成浚等人被分派在北京陆军部段祺瑞属下任职,从教育科长一直做到军学司司长,官虽不算显赫,但地位重要,各省陆军的军费、军需、军械的分配数字,最后都汇总到吴经明手里,或增或减,事关重要,因此,连督军们对他也卑词示恭。民国初年,山西都督阎锡山,经常以日本士官学校同学的名义,派人到北京吴家走动,或手札问候,或送钱送礼,为的是想多争取一点军费、军械。

吴国桢3岁时进建始县凉水埠私塾读书。他生性聪颖,领悟力又强,不数月,《三字经》不但能从头至尾背诵,甚至还能倒背如流。

P1-3

序言

许有成教授等著的吴国桢传,即将出版,乐为之作序。

我与吴国桢先生素不相识,吴在解放前曾任国民党的上海市市长,后随蒋介石去台湾。1978年后,始悉吴已于1953年离开台湾,去美国定居。1982年,吴的长子修广先生夫妇回国访问,到上海观光时,我曾出面接待宴请,才略知国桢先生在美的境遇和思慕祖国之情。

1983年6月13日晚,友人任秉道先生夫妇将赴美探亲,我为他送行。任弟在乔治亚州的滨海小城萨凡娜居住,适与吴国桢先生邻居,即托其代为致意。不久,即获得任先生相告,吴国桢先生说:他过去在上海有一段事,他还能来上海么?!我即答复:这是过去的历史了,吴先生现在想念祖国,我们欢迎他来上海!

确实,在1947年至1949年的时期里,在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中,上海学生曾经和吴先生有过几次较量和交锋。1947年5月的反饥饿斗争中,国民党军警逮捕了一批学生,并封锁了交通大学校门。吴国桢于5月26日亲自来校,经过谈判和交涉,吴鉴于形势,基本上接受了“释放学生”、“严惩凶手”、“受伤学生免费诊治”等要求。

1948年1月29日,同济大学发生数千名军警包围四千学生事件。事态严重。吴国桢又亲临学校,进行调解谈判。当时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宣铁吾、警察局长俞叔平也到场,军警与学生发生冲突,吴国桢在混乱中,滑跤倒地。此时有些学生想动手打他,经交大代表和复旦的共产党员说服大家,并将倒地的吴国桢拉起。

当时,蒋介石亲电吴国桢,一再要“解散同济”,并指责其“姑息养奸,以贻后患”。吴国桢认为“解散学校,影响太大”,“社会局被捣毁,申新工潮,将无力处理”。事后,吴国桢托辞去杭州避风。最后,上海的大学生和教授们举行过一次规模很大的公断会,吴国桢缺席。

当然,这些都是历史,俱往矣!谈海峡两岸统一,还看今朝。可惜的是,吴国桢先生于1984年6月6日,突然逝世。他原定于是年参加新中国35周年国庆的心愿,终于未能实现。我当时曾发电报致吴夫人黄卓群女士,表示对吴先生的哀悼和对家属的慰问。

吴国桢先生晚年思念祖国,怀念大陆旧友,称颂邓小平的政策,这样的人是有代表性的。一切国民党内爱国人士,都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现在两岸关系,比以前要好得多。看了吴国桢传后,觉得应尽快统一。让知道国共两党历史渊源的人还在时,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更好么?!

张承宗

(张承宗同志原任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0: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