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养女儿手记
分类
作者 李镇西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李镇西老师的这本《做最好的家长》,你会懂得如何让孩子树立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阴影1你会体悟到孩子为班级效力不是“吃亏”,而是一种“收获”;你会赞同“家长也是教育者”的道理;你会明白孩子的高中生活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要一路和孩子摸爬滚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过;你会教孩子。“真实作文,就是做人”;侈会在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学会倾听孩子的申辩。

这本书是提供给我们教师,以及所有家长的一份必要的参照和范本,是献给老师、家长、孩子们的珍贵的带有时间刻度和感情脉搏的礼物。

捧起这本书吧,别忘了同时对孩子们轻轻地说一声:“我爱你,你是我的孩子。我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样子。”

内容推荐

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

李镇西是家长信任、学生信赖、教师信服的班主任。对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十分熟悉,对青少年教育的难点、重点有长期的思考、探索和深刻的智慧,这都体现在作者卓越的家庭教育中。

《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养女儿手记》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个案,以爱心、民主和尊重为核心家教理念,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挫折的超越、善良人格的塑造、坚强意志的磨炼、青春期教育、代沟的化解、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高三冲刺阶段的关照……为各阶段孩子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

作者的女儿是一个普通女孩,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许多苦恼、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儿共同克服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故事,形成了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作者女儿的优秀成才,对于千千万万普通的孩子及其家长是极好的参照和提醒:也许你的孩子很平凡,但是,只要你有良好的家教方法,与孩子共同努力,你的孩子就会脱颖而出,早成大器!

儿女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养女儿手记》是家庭教育的好教材,是中小学生成长的励志书。

目录

【自序】家长也是教育者/001

【引言】让每一个家庭成为民主教育的摇篮/001

【家教手记一】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开始

 一 父母怎样进行启蒙教育/002

情商培养比智商开发更重要/002

给孩子写成长日记/004

给孩子爱的启蒙教育/006

让孩子勤劳而不娇惯/009

在娱乐中激活孩子想象力/010

珍藏趣事稚语中的童心/016

 二 祖辈怎样伴孩子成长/019

孩子需要善良豁达的老人/019

“保姆朋友老师”——祖辈的三重角色/022

用爱与尊重感染孩子/025

【家教手记二】好习惯在小学阶段养成

 一 让孩子永远快乐地学习/030

宽容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女儿只考了77分/030

学习信心比学习成绩更重要/032

不要在攀比中视孩子为“笨蛋”/034

把周末的欢乐还给孩子/036

熏陶孩子的书卷气/039

日常生活中的“磨难教育”/041

把规则变成习惯和性格/043

 二 孩子应该有怎样的学习习惯/045

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045

学习计划要切实并严格执行/046

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047

树立紧迫的时间观念/048

善于归纳整理学习资料/049

乐于与他人交流学习/050

【家教手记三】帮助孩子战胜学习挫折

 一 自信心是怎样找回来的?/054

如何面对孩子升学考试的惨败?/054

寻找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切入点/056

珍视和放大孩子的光荣和自豪/057

和孩子一起回眸纯真岁月/058

用善意的“谎言”鼓励孩子/060

 二 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062

抚慰孩子考砸后受伤的心灵/1062

不把孩子当天才/064

做最好的自己/065

好成绩不是打骂出来的/067

 三 激励孩子战胜“中考恐惧症”/068

不要与孩子一起唉声叹气/068

不要渲染升学考试的恐怖/071

为孩子寻找精神力量/072

把升学考试当做一笔财富/074

“感谢中考!”/076

初中生应该为将来做好哪些准备——答《初中生世界》编辑部梅香老师问/078

【家教手记四】让孩子拥有美好品格

 一 孩子,善良最美!/086

以帮助别人为快乐/086

“首先做一个善良的人!”/087

《爱的教育》:不朽的“教育圣经”/088

聆听苏霍姆林斯基讲《做人的故事》/090

非功利地爱身边的人/091

把爱心献给无愧于享受爱的人/093

为远方的失学同龄人捐一份爱心/094

 二 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097

从生活细节中学会尊重/097

请尊重孩子应有的自由权利/099

怎样才是真正的尊重老师/102

不妨和孩子一起“追星”/105

尊重普通的劳动者/109

 三 鼓励孩子关心班集体/110

为集体服务并不是“吃亏”/110

奖励热心奉献中失意的孩子/112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114

给当班干部的孩子做顾问/116

 四 意志是这样炼成的/117

孩子的坚强意志是可以培养的/117

榜样的力量——感受桑兰,感受张穆然/120

别太心疼孩子/123

为孩子的坚强而自豪/125

【家教手记五】怎样与青春期孩子沟通

 一 请和孩子一起上网/130

家长也应该熟悉网络/130

大胆地鼓励孩子上网/132

别让孩子被网络淹没/134

 二 坦然地对孩子“谈情说爱”/135

不必回避爱情的话题/135

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137

把握爱情和友情的界限/139

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灵的监护人/140

 三 如何面对和孩子的“战争”/142

懂一点儿童心理学/142

如何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144

勇于向孩子认错/146

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孩子/147

【家教手记六】培养孩子的世界胸襟和中国情怀

 一 爱国教育,仍然重要吗?/152

如此“爱国”令人忧虑/152

不当狭隘而盲目排外的“爱国者”/153

让孩子成为地球村的合格“村民”/155

做一个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156

 二 让孩子尽可能“中国”一些/158

让孩子因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158

书法绘画中的文化滋养/159

走进唐诗宋词/160

在古迹中触摸中国历史/163

让孩子亲近国学/165

【家教手记七】从学会写作到学会做人

 一 我教女儿写作文/172

从想象到文字/172

让女儿坚持写日记/173

指导孩子把作文写出新意/179

 二 真实作文,就是做人/183

决不在作文中说假话/183

让写作成为和孩子交流的方式/185

让写作成为孩子自我教育的方式/190

记录自己曾经怎样走过/197

【家教手记八】陪孩子走过高中,走向成熟

 一 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204

孩子该不该进重点班?/204

自己和自己比进步/207

向有相同学习经历的人取经/209

“三不比”和“三比”/210

怎样给再次考砸的孩子鼓劲/212

“我承受,我幸福”/216

 二 守望高三/217

以平常心面对高考/217

让孩子自己激励自己/219

尽量不要让孩子熬夜/221

把厚书读“薄”/222

别在竞争中丢失童心/223

家长最应做的是“守望”/225

为人父母的幸福/226

 三 女儿从学生变成“老师”——晴雁自信而智慧地答同学问/232

女儿给初一小同学的建议/232

女儿讲高中阶段怎样安排学习和生活/235

 四 “生活很辛苦所以很幸福”——女儿的留学生涯/243

女儿得了第一名/243

跌跌撞撞从成都空降巴黎——巴黎日记选/246

在历练中从小花变成小草——巴黎日记选/249

学会了在漂亮和需要之间选择——巴黎日记选/251

重新诠释梦想和幸福——巴黎日记选/252

巴黎就是一份巨大的成人礼一巴黎日记选/254

【附录】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评介/257

 培养孩子做父母的义务感/257

 营造“互相爱恋”的家庭氛围/260

 观察:给孩子一双会思考的眼睛/264

【后记】这样的生命是和谐的/268

试读章节

2.形成规律,养成习惯。一个人,经常在固定时间内做同一件事,久而久之,便形成条件反射般的习惯;而对习惯了的事,人们做起来常常效率很高。我通过对女儿的一些训练,使她在学习方法、学习节奏上尽快“习惯成自然”,形成学习效率的“惯性”。到后来她放学回家后的复习、作业、预习等等事情,都是情不自禁的行为,那她的效率必然就提高了。

3.专心致志,有效劳动。在我教的学生中,常有孩子抱怨:“我天天都在学习,很少玩,但学习效果并不好。真是学没学好玩没玩好!”是的,这些孩子往往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很久,可是他们真的学进去了吗?实际上,很多人是做了无效劳动的:花了时间,却收效甚微。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学习时思想不集中。我要求女儿学习时必须集中精力,减少无效劳动。办法之一,是学习之前给自己规定时间;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不得延长时间。这样“逼逼”女儿,其学习效率将会改观。到了初中,女儿做事已经非常利索,很少拖泥带水。

善于归纳整理学习资料

到了期末或者临近毕业时,作业、测验自然要比以前多一些。我当然不主张“题海战术”,正因为如此,我才提倡对有关资料进行认真的筛选、归纳和整理。对孩子们来说,这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在孩子们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分布着知识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做过的题,特别是做错了的题,孩子们可以了解自己的知识缺漏,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复习。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以前做过的试题是满分还是错题累累,对今后的学习尤其是期末复习和毕业复习来说,都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因此,对这“财富”的归纳整理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了。在女儿读小学时,我便要求她养成归纳整理学习资料的习惯,一直到读中学也是如此。

那么,究竟哪些学习资料需要归纳整理呢?

1.教科书。每次复习,必然要涉及各个阶段的知识,因此,从初一年级起,我就要求女儿妥善保存有关的教材,特别是各册语文书、数学书、外语书、物理书、化学书。我还要女儿平时就要根据老师的教学,随时留心在书上记下老师强调的重点知识。这样在总复习时,复习起来就更加方便。

2.练习册。平时各类练习册很多,当然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部收存。值得收存的是与老师教学同步的练习册。而且,我也不是要求女儿把这些练习册中的所有习题都记下来,而要有重点。平时做题时,女儿就根据老师的评讲筛选体现知识重点的典型例题,并及时做上记号。到了总复习时,查找起来就十分容易了。

3.考试题。这里的考试题就是指单元试卷和大考试题。一般来说,这类试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我要女儿平时就应更加重视考后分析。对做错了的题,不但要及时弄清做错的原因,并立即改正,而且,还应把一些有代表性的错题筛选归类,便于以后复习时引起重视。

4.其他资料。如:平时的课堂笔记本,往往写有老师课堂板书的教材上没有的一些补充知识;还有老师平时为学生精心选择的一些重要的补充题;另外,平时女儿在课外找的一些典型的习题等等,我也要她随时注意收存。乐于与他人交流学习

我原来有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叫陈峥,她有一大特点,就是特别喜欢和同学交流学习。只要一下课,总会看到她和同学们交流学习一或争论问题,或给其他同学讲难题。我不认为这仅仅是助人为乐,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通过给别人讲,可以把已学过的知识再次清理,以达到更加巩固的目的。

我多次给女儿讲陈峥姐姐的这个学习方式,并要求女儿也多和同学交流学习,善于做同学的“小老师”。我对女儿说,从一定意义上看,“讲”是最好的“学”,给同学讲解,不但等于又温习了一遍功课,而且可以把原来虽然也许懂了,但不一定很清晰的知识简约化、条理化,更加便于记忆。尤其要乐于为一些学习困难的同学辅导,或者为别人讲自己做出了的难题。P049-050

序言

【自序】

家长也是教育者

往往有这样的家长,第一天领着孩子入学,便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给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错误要打要骂随您,我决不袒护!”家长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绝对是真诚的。还有的家长,常常到学校向老师告孩子的状,“控诉”孩子在家里的种种“罪行”,末了往往说一句:“您帮帮我吧,我的孩子就听老师的话!”

每当我遇到这样的家长时,我会为自己能被他们真诚信任而感动,但同时也会感到不安:如果家长仅仅用“托付”与“告状”与我“配合”,我的教育能够成功吗?我毫不怀疑这些家长对老师对学校教育的厚望,但这种“厚望”背后隐藏着一种令人忧虑的东西.,这就是一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的失职。

是的,家长也是教育者!

每一届新生入学,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都会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也正是在这第一次家长会上,我总要朗读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给家长们的一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害了你们的儿童,你们已经对儿童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作为从教20多年的教师,我的学生中有不少出类拔萃者——不仅仅是考上名牌大学,而且走上工作岗位后事业有成。但我从来不在任何场合说自己如何如何“培养”了许多“人才”,这不是因为我谦虚,而是我清醒地知道:对于学生来讲,他的真正成才,教师或者说学校教育的功劳最多占三分之一,还有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其家长的教育培养和孩子自身的天资以及勤奋。因此,我对一些教师爱把自己班上考上大学的学生仅仅作为自己的教育成果不以为然。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乃至以后成就了一番事业,这首先要归功于其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伴随终生的老师。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家长的教育者身份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现在提出素质教育,学校所进行的每一项教育改革如果没有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曾有一位年轻教师对我说:“现在教育上种种弊端是明摆着的,我很想进行一些改革,但我怕呀!”我说:“怕什么呢?校长不是很支持你的工作吗?”他说:“我怕家长呀!我想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少给学生布置点作业,家长有意见;我想取消星期六的半天补课把时间还给学生,家长有意见;我想让学生每晚看《新闻联播》,家长有意见;我想叫学生每天吃完晚饭后洗一顿碗,家长反对……”他的话让我沉思:是呀,教师是为孩子好,家长也为孩子好,可为什么这两个“为孩子好”竟然“打架”了呢?问题就出在这些家长不是教育者——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是他们对教育却一窍不通。

而我是幸运的。我的历届学生进校,我都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校访接待日、家校联系本等形式与我的“同事”——学生家长们探讨教育,不仅仅是探讨某一个孩子的具体教育,也探讨比较宏观的教育话题。尽管我绝大多数学生的家长的本职工作并非教师,但经过一学期或更长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或多或少懂得教育了,面对孩子的成长能够自觉从教育科学教育规律的角度进行审视。我们有家长委员会,这个家长委员会绝不仅仅是帮班主任做一些琐碎的事儿,更多的时候是和我一起开会研究班上的工作。我的学生家长还常常出席我的班会,有时也来听我班上的课(不仅仅是我的课也包括其他老师的课),我的确常常情不自禁地把他们真当成我的同事了。这使得我所进行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改革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来自学生家长的反对。因此,每当我的学生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功或者我自己教育上获得了新的成果,我总是发自内心地感谢我的学生家长。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可能从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以无声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灵;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将不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产”,而将孩子看成是祖国的未来,这样,他对孩子的期待就不仅仅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是用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要求来设计孩子的成长和孩子的明天;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一定会全力支持学校教育改革和老师的工作,或者说,他将把学校教育工作也当做自己应该关心甚至有时还可以直接参与的分内事;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以教育者的眼光(而不仅仅是父母的眼光)去打量关注孩子,细心研究孩子每一天的细小变化,并和孩子一道成长;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个性引导其成长使之最终成为最好的而又独一无二的“我”……

我的身份很特殊,因为我既是许多学生的老师,又是一个女儿的父亲。但我无论是教师还是父亲,我都是教育者。

正因为我这双重身份,让我比起非职业教师的家长来说,可能多了一些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所谓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不是我在做父亲之前就完全具备了,更多的是来自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是家长自身成长的过程。换句话说,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有一次,我到书店去买书,看到一位中年女士在找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当时书架上正有关于天才儿童培养的书,也有把残疾孩子培养成杰出人才的书,可她抽出这些书翻了翻便放下了。她叹息道:“我的孩子既不是神童,也不是残疾儿,谁来给我出主意,如何教育普通孩子呢?”

那一刻,我心里一动:我的女儿也是很普通的孩子,我和她的故事也许更能代表绝大多数普通孩子(既非天才又非残疾儿童)的成长规律和教育特点。

我女儿的确很普通。2002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我在网上给女儿搞了一个她的“成长画传”。在序言中,我这样写道——

许多朋友都认为我最杰出的作品是我的畅销书《爱心与教育》,其实,他们不知道,在我的心目中,我最杰出的作品是我的女儿——晴雁。

之所以“杰出”并不是因为女儿是神童,不,她智力平平,从未参加过“奥赛班”什么的;而且,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她喜欢跳舞,但老师说她骨骼比较硬;她也喜欢画.画,但老师说她没有什么培养前途,她更不会钢琴之类。总之,她的确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孩子中的一个。

但她当然不是弱智,她也有着和千千万万普通孩子一样的“中等智力”,更重要的,她和所有孩子一样,纯真、善良。

和许多年轻的父母一样,我非常爱我的女儿,但我不把我曾有过的“科学家梦”、“艺术家梦”强加给她。我抱定一个信念:我要让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而什么是快乐呢?我告诉女儿——

快乐。源于善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知识:畅游在浩瀚知识的无边海洋,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童心:永远保持赤子般的纯净无瑕,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超越:战胜自己并争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乐!

“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女儿一起快乐地成长!”这是我坚定不移的家庭教育理念。十八年来,围绕这个理念,我和女儿之间有许多酸甜苦辣的故事,这些故事,既体现了女儿的成长,也折射出我的成长。

我女儿的确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所以,她的许多苦恼、挫折可能比较有代表性,而我和她共同克服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故事,可能会对和她一样普通的孩子及其家长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感慨万千。因为我回首女儿成长足迹的时候,也看到我由一个不会做父亲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个还算受女儿认可的好父亲的经历。女儿在学习我,我也在学习女儿;我在教育女儿,女儿也在教育我;我在培养女儿,女儿也在培养我;我在成就女儿,女儿也在成就我;我让女儿成了好女儿,女儿让我成了好父亲。我们都在共同地完成着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学会做人。我们还将继续互相学习,互相教育,互相培养,互相成就。我给了女儿以生命,女儿则延续着我的青春,然后我们的生命和青春在成长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燃烧。

对一个孩子来说,合格的爸爸妈妈很重要;对一个民族来说,合格的父亲母亲更为重要,正如德国伟大教育家福禄倍尔所说——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后记

这样的生命是和谐的

那几年,我独自一人在外求学时,一张我和女儿的合影一直陪伴着我。这张照片,是1997年春天我和我女儿在新都公园里照的。我把它镶嵌在小相框里,小相框一直矗立在我在宿舍的书桌上,照片里的女儿也就一直静静地注视着我读书。

学习之余,我每每和师兄师弟们聊起女儿的一些故事和趣事,他们受到感染的同时,建议我把我和女儿的故事写一本书。其实,这本书我早就想写了。早在2000年春天,我曾对女儿说:“晴雁,爸爸给你写一本书,作为给你的14岁生日礼物!”但因为忙,一直没有能够写成,竟然拖到了今天。

心里总觉得欠了女儿一笔债。

几年来,许多读者读了《爱心与教育》《心灵与诗》等拙著后,在感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误解,以为我爱学生胜过了爱自己的女儿。有的读者就曾这样在来信中写道:“您把一切都献给了学生!”面对这样的“赞美”,我总是这样回答——

不,我并没有把一切献给学生,因为我同时深爱我的家人,朋友,特别是我用心培育了我的女儿。

在一些人看来,似乎一般成功的教师,往往同时都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者——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的,自己的孩子却不太优秀。

这也是一种偏见。事实上,我所认识的许多优秀的教育者,他们的子女也非常优秀。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在教育子女方面不成功,那就算不上真正的“优秀”,至少他的“优秀”不算完整。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些经验;作为一个家长,我同样可以无愧地说,我教育自己孩子也颇有心得(包括有益的教训)。我认为,把这些心得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是一件有意思更有意义的事。

而且,我一直把女儿作为我的第一教育成果。

我的名片背后罗列着我的“主要作品”,是这样写的——

“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儿,数以千计合格的中学生,十多本受读者欢迎的著作。”

不少人曾问我:“你怎么把女儿列在首位?”

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得上我的女儿更值得我爱,并让我得意!”

是的,我永远为女儿而骄傲!

从她出生开始,我就给她写成长日记,一直写到她读小学。她读小学后,我虽然没有再写她的成长日记,但我常常随意记下她的一些趣事或对她来说值得纪念的时刻。她读中学后,我多次给她写信。这些信记录了我和她心灵的沟通,并见证了晴雁的成长。

这本记录我和女儿共同成长的书,记录了许多我和女儿共同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是我和我女儿用流淌的生命共同创作的,它当然和“家教”有关,但其意义绝不仅仅止于“家教”,它首先属于成长,属于生命。这样的成长是陕乐的,这样的生命是和谐的。

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要真诚感谢文龙玉老师!是她的热情与辛劳让无数读者得以分享我和女儿成长的快乐与和谐的生命。

现在,女儿已经十八岁,但我仍然要说——

晴雁,爸爸愿意永远和你一起成长!

2006年3月20日

书评(媒体评论)

读李老师的这本《做最好的家长》,你会懂得如何让孩子树立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阴影1你会体悟到孩子为班级效力不是“吃亏”,而是一种“收获”;你会赞同“家长也是教育者”的道理;你会明白孩子的高中生活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要一路和孩子摸爬滚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过;你会教孩子。“真实作文,就是做人”;侈会在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学会倾听孩子的申辩。

这本书是提供给我们教师,以及所有家长的一份必要的参照和范本,是献给老师、家长、孩子们的珍贵的带有时间刻度和感情脉搏的礼物。

捧起这本书吧,别忘了同时对孩子们轻轻地说一声:“我爱你,你是我的孩子。我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样子。”

——教育专家、特级教师 窦桂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