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是第一部用诗化语言阐述中国哲学的巨著。这部旷世经典给后人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作。它文字简洁、辙韵强劲,有人说《道德经》是哲学的诗化表述。
《每天读点道德经》行文通俗易懂,并结合当前社会生活,对《道德经》中的经典章句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相信通过阅读《每天学点道德经》,一定能使你领悟到“为道”、“行道”的精髓,从而进入“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在生活和工作中左右逢源,无往不胜。本书由李向峰解译。
不学道,不足以处世!不学道,不足以经商!不学道,不足以为官!道,就是道路、方向、事物的进程,就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道德经》之所以伟大,在于其生命力千年不衰,其精神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这本《每天读点道德经》,行文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道德经》中的智慧真谛,让你觉得“道”不再遥远,扇迪我们用老子的思想去思考,用老子的智慧去做事。
我们应该细细品味《每天读点道德经》,边读边悟,取其精华,学以致用,跟随老子修道,尽自己的天性实现人生的最大完美。本书由李向峰解译。
曲则全,枉则直①,洼则盈,敝则新②,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辩文
①枉:屈、弯曲。
②敝:凋敝。
白话释义
能柔曲的因而能自我保全,懂得纠正的便能变直,能低洼凹陷的则能自我充盈,懂得护守现成的稳定则能得到真正的逐渐更新,索取少则能得到更多,索取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迷惑。
智慧解析
据说汉武帝有个奶妈,把他从小带大,两个人感情十分深厚。奶妈因为皇帝是自己带大的,有靠山,所以在外面做了犯法的事情。后来汉武帝知道了,准备依法严办。奶妈只好求救于东方朔。
东方朔教奶妈一个办法,说:“你切勿求皇上饶恕你,这件事情只用嘴巴来讲是没有用的。等皇上下令要办你的时候,会叫人把你拉下去,你什么都不要说,只要走两步便回头看看皇上,不断地回头看他。切记,什么求饶的话都不要说,喂皇上吃奶的事更不要提,否则一定会人头落地。可是如果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去做,或许还有希望保全你。”
于是,奶妈就照着东方朔的吩咐,在汉武帝要办她的时候,走一两步,就回头看看皇帝,鼻涕眼泪直流。东方朔站在旁边说:“老太婆,你还看什么看啊?皇帝已经长大了,还要靠你喂奶吃吗?你就快滚吧!”东方朔这么一讲,汉武帝听了很难过,想起了从前奶妈的种种好处,毕竟是从小被她带大的,现在要把她绑去砍头,心里实在不忍。于是“帝凄然,即赦免罪”。
这便是“曲则全”的艺术。
如果东方朔直接去向汉武帝求情,汉武帝就会更加生气,甚至可能会怀疑东方朔同奶妈有不法的往来,连东方朔也一起抓起来查办。可是东方朔设的这个计策,用不着直接求情,皇上自己就后悔了,也不会怪东方朔与奶妈有往来。而且当皇上的,特别像是汉武帝这样“穷兵黩武”、很有个人主见的,尤其讨厌被臣子所左右,东方朔用这种方式可以把恩惠算在皇上身上,不至于让皇上觉得自己被臣子的意见所左右而反感。
“枉则直”,歪的东西把它纠正过来,就变成直的了。但是如果纠正太过,又会变成弯曲的,所以有“矫枉过正”的成语。
东周时的齐相晏婴有一次对曾子说:“车轮虽然是圆的,可是却是用山上的木头做成的,木头可是直的啊。这是因为有好的工匠把直的木头拿来加工,使之变成弯曲的圆,中规中矩。木头的本身虽然有枯槁的地方,或者是有结疤鼓出来,或者是有个地方凹下去,这都是缺点。可是经过木工的雕琢,这些缺点就都没有了,便可发挥坚强的作用来。所以说,要学会做一个君子,便要谨慎小心,致力学问修养,一天一天慢慢地琢磨成器,如同木工做车轮子一样,慢慢地雕琢,平常看不出效果,等到东西做成功了,效果就出来了,到这时候,才看出成绩。”这就是告诉曾子,人生的学问道德修养,不是一下做得好的。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可见想要“枉则直”是需要时间的,是要慢慢地琢磨的,不能幻想一下就达到效果,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洼则盈,低洼的地方水才会聚积;敝则新,有上才有下,有旧才有新。少则得,索取少则能得到更多;多则惑,索取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迷惑。人生是一个自我磨炼、自我完善的过程,几十年的时间,前面一段不懂世事,后面一段干不了事,剩下能干事的是中间一段,正是青年到壮年的宝贵时间,若不能把握,就一瞬即逝,万事成蹉跎。
年轻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惑,也总会获得一些机会、一些收获。最忌讳的是在挫折时浮躁,在收获时浅薄。浮躁和浅薄都不能成就事业。
比如说,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有的人便一心只想进那些大企业大公司,认为只有在那里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可是大公司人人想进,那些进不去的怎么办?不得已选了小公司,整天唉声叹气,认为自已是大材小用、明珠暗投,然后一边漫不经心地上班,一边寻找机会跳槽。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可是这样的人其实很傻。
诚然,大公司大企业因为实力强大,制度完备,所以有着良好的培训机制,对于人员的锻炼也很重视。可是它们的缺点也是同样显而易见的,公司里人才济济,刚毕业的学生有几人能在其中崭露头角呢?那么多的精英分子都在等待上位,轮到毕业生的时候只怕几年的时间都过去了。
而小企业小公司里人才没有那么多,如果毕业生有较强的实力,老板往往会拿你当个宝。而且因为人员较少,晋升的空间大、时间短。或许别人在大公司里还只是一个普通业务员的时候,你在小公司里已经是部门经理独当一面了。
当然,这需要你能够静下心来,不骄不躁,小公司里能学习的东西也同样很多。当你的要求不那么高时,能把自己的位置摆低,真诚地去学习,那么就会“少则得”,因为虚心而获得更多。
这是对于那些妄想一步登天的人们的一个小小的建议,由此也可以看出道家思想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P6-9
寻求人生的处世智慧并不是很容易,诚如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所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了解人生,就永远是一个生活的奴隶。”
那么,如何去获得生存的智慧呢?有两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其一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其二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在当今这个时代,关于人生的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我们认为言简意赅的《道德经》应该是对人生最有启发的经典之一。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是第一部用诗化语言阐述中国哲学的巨著。这部旷世经典给后人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作。它文字简洁、辙韵强劲,有人说《道德经》是哲学的诗化表述。
因此,我们向读者推荐《每天读点道德经》一书,全书从处世的角度对《道德经》予以通俗的解说,不追求玄远精深的哲学阐述,而注重实际操作层面的智慧解析。老子从人生最根本的概念“道”出发,层层剥离,反复阐述,经过不同的层次,渐渐指向人生处世的终极核心“治大国若烹小鲜”。从老子的大道无形、内省自胜、修身方法、涉世为人、修养玄德、事在人为、管理智慧、避祸智慧等方面对老子思想进行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梳理和解说,希望读者能从老子精奥莫测、幽深典雅的言辞中悟出老子语重心长、反复阐述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是一个人生智慧的锦囊!
《每天读点道德经》一书,行文通俗易懂,并结合当前社会生活,对《道德经》中的经典章句进行了详细的解说,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每天学点道德经》,一定能使你领悟到“为道”、“行道”的精髓,从而进入“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在生活和工作中左右逢源,无往不胜。
我们应该细细品味《每天读点道德经》,边读边悟,取其精华,学以致用,跟随老子修道,尽自己的天性实现人生的最大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