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领导就是要和你的下属打交道,和客户打交道,和其他人打交道,在这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是谁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的,只有懂得如何左右逢源的人才能让你的工作更进一步。
由王月星编著的《不是人人都能做领导》就是给这些领导者和管理者们解惑的。本书着重从十一个章节去论述,而每一个章节当中,又分为几个小点着重去讨论。
作为领导者口才当然不能差劲,于是本书的第一章就详细讲解了这些内容,如何让领导的语言更具幽默性,丘吉尔在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例;如何打开尴尬的局面,我们可以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这会给领导者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领导者又是怎么演讲的,怎么样才能抓住听众的兴趣点,这不是很难的问题。在本书当中,作者给了我们详细的论述。
要成为一名卓越的领导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就要向前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由王月星编著的《不是人人都能做领导》为您讲述了七十多位成功管理者的故事,向他们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还能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只有领导一条路可以选,也不是只有管理者才能成为人上人。不是人人都能做领导,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职业道路,才会获得最宽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先做好自己的领导,才能成为别人的领导。
通过《不是人人都能做领导》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潜力究竟在哪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只有领导一条路可以选,也不是只有管理者才能成为人上人,不是人人都能做领导,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职业道路,才是最宽阔的发展空间。
7.丰特奈尔恭维年轻女子
——恭维是最好的“润滑剂”
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丰特奈尔,在他97岁高龄还是依然谈笑自若。一日,他在一次社中结识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他对那位女子说了很多恭维话。但不久后,当他再次经过那位女子面前时,却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于是那女子非常好奇地对丰特奈尔说:“您刚才还对我那么殷勤,为什么现在你都不看我一眼?”丰特奈尔不慌不忙地回答:“我若再看你一眼,恐怕就走不过去了。”
每个人都喜欢听恭维的话,爱听逆耳之言的不多,因为几乎任何人都爱慕虚荣,这种人的特点往往是他们觉得做没有多大把握的事情时,极乐意看到自己在这些没什么把握的事情上表现不凡,获得别人的称赞。当你对他们这些没把握的事情中的任何一桩加以颂扬时,别人都会很高兴。这就说明了恭维是人际关系的调和品,是最好的“润滑剂”。
恭维这个词本来是个中性词,有着善意和恶意之分。恭维有时是发自内心的,善意的,有的时候是违心的,或者是恶意的。
在刊印二十四史时,乾隆皇帝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他常常亲自校核,而且每校出一件差错来,都会觉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心中别提多高兴了。
和珅和其他大臣,为了迎合乾隆的这种心理,就在抄写给乾隆看的书稿中,故意在明显的地方抄错几个字,以便让乾隆校正。这是一个奇妙的方法,这样就显示出乾隆学问深,比当面奉承他学问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由于皇帝改定的书稿,别人就不能再动了,但是乾隆也有改不到的地方;于是,这些错误就传了下来,今天见到的殿版书中常有讹处,有不少就是这样形成的。
但这正表现了和坤工于“心计”,头脑机敏。他善于捕捉乾隆的心理,并知道如何选取恰当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欢心。平日里他熟知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并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乾隆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仿佛是乾隆肚子里的蛔虫,乾隆想要什么,还不等乾隆开口,他就已经想到了,甚至连乾隆都未考虑周到的事情,他也能安排得非常好。而他也因此深受乾隆的宠爱。
但是和坤的这些恭维纯属于一种阿谀奉承的表现,而这种带有个人功利感情的恭维其实是一种恶意的恭维。
有这么一种恭维它是一种带有欣赏的意味,是因为欣赏领导的某个特点而去恭维的。这样的恭维是优点、是长处,是对集体有利的,因为领导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以及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受到称赞时,领导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
古代有个国王,要征服他的三个邻国,决定出兵攻打这三个国家。
这时,宰相站出来进言:“不,我们得先征服他们的心,然后再将他们各个击破。”
国王问:“你有什么法子征服那三个国王的心呢?”
宰相胸有成竹地说:“只要摸清他们的脾气,我就可以随心所欲摆布他们了。”
过了一些天,宰相来到了第一个邻国。他走进王宫向国王问候、施礼,然后说:“我的主人听说陛下写了一首韵律优美的赞美诗,所以派我向陛下请求:请您答应我把诗带回我们的国家,让我国的诗人倾听您的佳作。”
国王听后高兴极了,满口答应:“我把这首诗交给我的兄弟——你们的国王吧!需要我给贵国效劳,只管说!”
宰相趁机说:“陛下伟大王国遥远山区的人民,有时从我们那里偷绵羊。假如您能派遣一支队伍到那儿去教化人民奉公守法,那您就做了一件好事。”
国王高兴地说:“当然可以。”
宰相又来到第二个邻国,他走进王宫向国王问候,施礼:“我主人听说陛下军队训练有素,行动迅速,组织严密。请求陛下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开到我国边疆的某个地方去,好让我们国王大饱眼福。”
国王心里甜滋滋的,说:“当然,当然可以,这支军队将立刻开赴那里!”
宰相来到第三个国家,向国王问候施礼,说:“我的主人和我们大家,都听说陛下的棋下得棒极了,所以派我来向陛下请教一二,指导我们国王下棋。”国王大为振奋,当即慷慨赐教。
宰相趁着国王高兴,赶紧说:“我国有一些强盗,逃到了陛下伟大的领土边疆的山里去了,您能派遣军队搜捕他们,我们将感激不尽!”
国王说:“当然,当然,我的军队立刻开赴那儿!”
宰相办完了事,立即回国,对自己的国王说:“第一个邻国的军队,已开赴边远的西部山区;第二个邻国的军队,正在我国边界等候您的检阅;第三个邻国的军队开到了遥远的东部山区,您现在可先消灭第二个邻国的军队,再去歼灭另两个邻国的军队!”
国王按照宰相的主意,各个击破,很快就凯旋归来,而且俘虏了三个邻国的国王。
国王惊奇地问宰相:“你是用什么办法调遣他们的呢?”
宰相说:“我了解到:第一个国王自诩是个伟大的诗人;第二个国王自诩是个无敌将军;第三个国王自诩是个棋坛高手。当我把这些事情了解得一清二楚时,他们的命运就全捏在我的手心里啦!”
恭维是人类的软肋,恭维运用得当就会在战争中取胜。那么如何恭维才能恰到好处呢?
首先,人们愿意信服你的恭维。恭维也是有技巧的,不是说任何人的恭维都能被他人所信服。举个简单的例子。
三国时的关羽为人正直,最厌恶爱说恭维话的小人。当他得知有个人很会说恭维话,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吃香的喝辣的,就怒气冲冲地扛着大刀,找到那个人,满脸杀气地说:“听说你特别会恭维人,今天你就恭维恭维我吧!”
那个人满脸堆笑地说:“小民会恭维人不假,可我恭维的尽是些小人。关爷为人正直,天下扬名,有谁不知道您老人家最不爱听恭维话,最讨厌溜须拍马的人,我咋敢恭维您呢?”
关羽道:“量你也不敢,俺今儿要宰了你这个巧嘴的小人!”
那人一听要杀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小民谢恩!”
关羽听他说要谢恩,抡起的大刀又放下了,问他:“你谢的啥恩?”那人说:“关爷过五关斩六将,杀的都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将军。小民这种比狗屎还臭的人,能挨上您老这一刀,烧高香也求之不得呀!关爷不怕脏了您的宝刀,就快快成全小民吧!”
关羽听罢,只“哼”了一声,扭头便走。那人见此情形,站起来指着关羽的背影说:“原来他也爱听恭维话啊!”
其次,不要给别人被恭维的感觉。这一点,美国要比中国做的好很多。比如课堂上任何一个在中国文化里被视作白痴提问的问题,都会受到教授的恭维,good idea,如果问题太白痴,到了教授都晕的地步,教授依然会说sounds interesting,这种恭维真的很激励人,天才提问就是在滔滔不绝的白痴提问之中产生的。然后你去任何部门办事,对方总是不失时机地恭维你,你的忐忑之心立即平静下来。身处这样的社会你身上的任何东西都可能被恭维,从长相到你的学业和职业背景,凡谈到的时候都可能被恭维。而这种恭维学生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被恭维。
不可否认的是,恭维已经成为现代礼仪中的一种。必要的恭维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恭维不仅会为你带来快乐和机会,也为别人带来快乐和机会。
P18-21
21世纪是个科技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人与公司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现在的领导者或管理者都在努力思索找寻最新的方法,去应对不断变化着的人、事、物。
不管领导愿意还是不愿意,领导的职能和地位的确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的领导是事必躬亲,而如今的领导讲究适当的放权,这在本书当中也有讨论。
以前的领导对下属颐指气使,现在的领导对待下属也要讲究策略和技巧,因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
因为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领导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就要向前人学习,并且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本书就向您讲述了七十多位成功管理者的故事,向他们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还能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做领导就是要和你的下属打交道,和客户打交道,和其他人打交道,在这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是谁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的,只有懂得如何左右逢源的人才能让你的工作更进一步。
而本书就是给这些领导者和管理者们解惑的。本书着重从十一个章节去论述,而每一个章节当中,又分为几个小点着重去讨论。
作为领导者口才当然不能差劲,于是本书的第一章就详细讲解了这些内容,如何让领导的语言更具幽默性,丘吉尔在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例;如何打开尴尬的局面,我们可以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这会给领导者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领导者又是怎么演讲的,怎么样才能抓住听众的兴趣点,这不是很难的问题。在本书当中,作者给了我们详细的论述。
本书当中每一个章节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但是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教会现在还不会做领导的人,如何学习做一个好领导;已经做领导的人,查漏补缺,怎样才能做到更好;那些认为自己是个好领导的人,是不是就真的能得到下属好的口碑和周围人的拥护。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潜力究竟在哪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只有领导一条路可以选,也不是只有管理者才能成为人上人,不是人人都能做领导,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职业道路,才是最宽阔的发展空间。
只有先做好自己领导的人,才能成为别人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