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时代,如何重建我们的文化,碎片化时代,如何看清中国的未来,史学大家英时先生为今天的中国找灵魂!
自19世纪以来,中国遭受了“千古未有之变局”,在西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哪些变化?知识分子又如何肆应此一变局?现代儒学有哪些困境?作为一个思想史学者,余英时先生对这些问题展现了深刻的观察和思索,汇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建》。
自19世纪以来,中国遭受了“千古未有之变局”,在西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哪些变化?知识分子又如何肆应此一变局?现代儒学有哪些困境?作为一个思想史学者,余英时先生对这些问题展现了深刻的观察和思索,汇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建》。余先生从历史研究的立场和文化精神层面来讨论了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五四”问题、民主制度、士的地位、民主与文化重建、个人观等问题。《中国文化的重建》中文字和观念均力求雅俗共解,辅以作者清通之文笔,读者当更能深入了解这段变迁的过程,以及面对未来的因应之道。
自序
论文化超越
文化评论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美国华侨与中国文化
民主与文化重建
陈独秀与激进思潮 ——郭著《陈独秀与中国共产运动》序
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
现代儒学的困境
“创新”与“保守”
资本主义的新启示——黄著《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序
费正清与中国
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
自我的失落与重建——中国现代的意义危机
关于“新教伦理”与儒学研究——致《九州学刊》编者
实证与诠释——《方以智晚节考》增订版自序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自序
“明明直照吾家路”——《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新版自序
“士魂商才”——《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日译本自序
怎样读中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