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者张立光等组织一些管理专家和工作在一线的杰出班组长们编撰了这本《如何当好班组长》。首先,我们在班组长的定位上做了应有的延伸,即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班组长已经远非只是生产加工企业的班组长,而是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班组长;其次,我们更进一步结合班组长的工作实际,提出了班组长不再是单位或公司里面的“一块砖”,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管理者的理念,并且制作了30多个比较实用的记录表、检查表、自测表,让人一目了然,增加了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再者,在语言运用上,我们也力求尽量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贴近实际,贴近班组长。
本书适合于一切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公司的班组长们,是所有班组长案头必备之书。尤其是对于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质量、采购、物流、服务等基层部门主管、经理、工段长、班组长,既可以作为自我提高的学习读本,也可以作为管理、素质、能力培训的教材。
班组长是上级领导与一线员工之间沟通的主要桥梁。班组长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公司或部门的整体进度和经济效益。
《如何当好班组长》适合于一切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公司的班组长,是所有班组长案头必备之书。尤其是对于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质量、采购、物流、服务等基层部门主管、经理、工段长、班组长,既可以作为自我提高的学习读本,也可以作为管理、素质、能力培训的教材。
《如何当好班组长》由张立光编著。
班组长在单位中处于一个较特殊的位置。一方面班组长是上级领导命令的执行者,必须维护单位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是一线组员的代表,必须代表一线组员的利益。尽管这两种职能有时会发生冲突,但在适当的时候也必须把握好自己,积极参与上级决策的制定,给上级领导当好参谋。
很多人的观念是,作为组员的只是提供建议和问题,决策性的东西让上级来做。但是想想,上级不可能只有一个组员,他每天要处理很多日常事务、突发性问题以及他与他的上级的关系。若只送一个提案上去,而没有解决方案,大多数会被以没有说服力、风险太高、时机不好、目前没时间考虑、与单位集体发展不对路等种种借口否决掉。若不想被轻易地驳回,必须先注意吸纳组员的“点子”。点子者,主意、办法也。大凡成就一件事,都得事先有个好主意。作为班组长,相对来说应该比组员站得高、看得远些。其实,作为上司都很希望下属能多出点子、出好点子,而且更应该会选用组员出的好点子。班组长能够选好点子,帮助上级领导出出主意,提提建议,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关键是要提高自身素质,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科学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审视点子,必要时把这些点子交给全体组员去辨别、论证,利用群策群力,选出更能适合班组经营和管理的经验,产生更大经济效益的好点子。为更好地当好上级的参谋,班组长在实践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班组长要善于从高处着眼看问题
班组长在给上级做参谋的过程中,要想让自己的建议更多地进入领导的决策之中,就必须站到一定的高度去观察、分析和谋划问题。
(2)班组长要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要想提出上级领导易于采纳和接受的建议,班组长不能仅仅着眼于本职工作,要把站立点提高到新的高度。具体地说,就是要打破已有的认识和思维局限,站在全局的制高点,与上级领导同位思考、同步谋划,从而使自己的建议与上级领导的意图不谋而合。
(3)班组长要有胸怀全局的意识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班组长在谋划工作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全局意识,脑子里要多装一些全局性的问题,经常想一想全局的要求,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放在单位整体建设的背景下去思考,立足于全局为上级领导决策提建议、拿方案。
(4)班组长还要有宏观的谋略
思维定式是一切工作的大忌,班组长考虑问题要善于突破个人的思维定式,宏观谋略。要在通晓上情、熟知本情、掌握下情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视野,正确领会上级领导意图,准确掌握单位的全面情况。
(5)班组长要善于从大处入手
一个团队组织,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几项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重头戏”能不能唱好,是检验班组长办事能力的试金石。因此,班组长要敢于在牵动整个团队及部门全局的重点问题上为上级领导出主意、拿对策。班组长必须摒弃位卑心理。班组长是上级领导的智囊,履行着参谋的职能,担当着承上启下的重任。因此,要摒弃“人微言轻、职小位卑”的自卑感,既要干好本职工作,又要在团队大事上动脑筋;既要防止坐井观天,又要防止好高骛远,力争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一流的成绩。班组长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单位的一些棘手问题,既费力气,做不好可能还要受怨气。对此,班组长要有迎难而上的胆识和强烈的事业心,敢于并善于为上级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班组长必须杜绝“守摊”思想。有些班组长往往认为自己是干具体事的大办事员,大事自有上级去考虑。这种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上级的决心很大程度上要与班组长一起下,上级意图的实现也得靠班组长去落实。因此,班组长要紧紧围绕工作重心和上级决心开展好工作,取得参与上级决策的主动权。P135-136
如果把一个单位比喻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那么,班组长就好像大树上的节点,将根部的营养分解,然后传递给枝叶;如果把一个单位比喻为一座高耸人云的摩天大厦,那么班组长就好比大厦的基石,承载着压力,支撑着稳定……
可见,无论是在一个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一个企业公司里面,班组长所发挥的作用都越来越大。原因是一线班组直接为老百姓或客户提供指导和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和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和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决战在班组”的单位、公司越来越多。在机关事业单位里面,一个班组员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水平直接反映着整个机关单位的素质和形象;而商品零售型企业、生产加工型企业,还有银行、旅行社、饭店、医院、运输、资讯、公关、媒体等服务企业,也都是依赖班组面向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实现发展和壮大的。对于这些单位和公司,要想打好未来之战,必须打好打赢“决战在班组”这场硬仗。
因此,现代班组长肩负着重大使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方针政策再好,也都要通过班组长去贯彻、执行、落实;“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长在不断提高自我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带领组员,一同出色地完成指导、服务、生产、经营、销售等指标和任务。可见,一个单位或企业要创一流,必须从基础抓起,从每个班组抓起,从提高班组的思想、技术和管理水平抓起。
然而,那种工头式的班组长工作方式早已落伍。新时期的班组长只有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讲究卓越务实的领导艺术,才能不断提高管理质量,调动广大组员的积极性,为单位和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为此,我们组织一些管理专家和工作在一线的杰出班组长们编撰了这本《如何当好班组长》。首先,我们在班组长的定位上做了应有的延伸,即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班组长已经远非只是生产加工企业的班组长,而是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班组长;其次,我们更进一步结合班组长的工作实际,提出了班组长不再是单位或公司里面的“一块砖”,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管理者的理念,并且制作了30多个比较实用的记录表、检查表、自测表,让人一目了然,增加了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再者,在语言运用上,我们也力求尽量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贴近实际,贴近班组长。
本书适合于一切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公司的班组长们,是所有班组长案头必备之书。尤其是对于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质量、采购、物流、服务等基层部门主管、经理、工段长、班组长,既可以作为自我提高的学习读本,也可以作为管理、素质、能力培训的教材。
编者
2011年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