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达·芬奇笔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意)达·芬奇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达·芬奇笔记》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才华横溢的博学大师,集建筑家、解剖学家、雕塑家、工程师、发明家、几何学家、科学家、数学家、音乐家、画家于一身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所作。该书是关于艺术和人的诸多领域的一流读物,选编得当。每章前的短小评论有助于读者理解达·芬奇的颇为深奥的观点。书中有他对自然和科学的思索,对绘画理论的研究,还有他对文学创作和生命的感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

内容推荐

列奥纳多·达·芬奇,一位在绘画、雕刻、医学、科学、机械,以及箴言、戒律等各个方面集大成的天才大师,留下了令后人惊叹的智慧宝藏与谜团。《达·芬奇笔记》为破解达·芬奇的一线资料,收录了大量原创手稿,集结了达·芬奇近四百幅真迹,解开其雪藏的过人智慧。在《达·芬奇笔记》一书中,我们一起探求大师的智慧源头,探索潜伏于大师头脑深处的秘密。天才大师的未解之谜,将一一为您展现……

目录

Part 1 美与艺术

 第一章:绘画

画中的美人是源于模特的长相还是画家的手艺?

哑巴诗,还是盲人画?

是什么因素让达·芬奇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第二章:光与影

我们能否用剪刀将阴影切断?

阴影的最深处是什么?

 第三章:透视和视觉感知

谁能够逃脱光与影?

猫在瓶瓶罐罐上跳舞会是怎样的景象?

天空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第四章:研究与素描

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最后的晚餐》是怎么吃的?

Part 2 身体科学

 第五章:人体

什么样的脸庞最美丽?

我们的身体都隐藏了哪些密码?

 第六章:解剖

我们的头颅里是个什么样子?

人类到底是由哪种动物演化而来?

Part 3 真科学

 第七章:植物学和风景

大自然是否也给叶子安排了自己的法则?

柳树的枝条为什么要经常修剪?

 第八章:身体科学和占星学

人的体内真的有个小宇宙?

月亮是否是从地球剥离出来的?

 第九章:地理

曾经的汪洋可能就是今天的沙漠?

高山是怎样被夷为平地的?

地上的河流就是高山的血流?

Part 4 应用科学

 第十章:建筑与规划

什么样的城池又清洁又稳固?

广场上,什么必不可少?

 第十一章:雕塑和金属制品

雕塑应该怎么做?

雕塑家是工匠,而画家是小资?

 第十二章:发明

最早的降落伞是什么样的?

达·芬奇发明的飞机,能飞起来么?

Part 5 哲学、警句与箴言

试读章节

还有一种我们称之为“空气透视”的透视学,因为我们能根据环境的不同辨别出似乎位于同一基线上的各个建筑物之间的不同距离。比如,当我们翻越墙头,看见几幢建筑突出在墙头之上的部分大小相同。如果你希望在画中表示出它们一个比一个远,就应当将空气表现得厚重一些。你要是透过这样的空气眺望最远的物体,比如远山,你会看到它的颜色发蓝,和太阳在东方时大气的颜色几乎相同,这是因为在你的眼睛和那远山之间隔着大量空气的缘故。因此你应当给墙头之上的第一幢建筑施以它本来的颜色,较远的一个应使它的轮廓稍微模糊,颜色稍微蓝一些,再远一倍的画得更蓝,远五倍的蓝度也应是五倍。根据这个法则,你就能够使似乎在一条线上而大小又相同的各个建筑一目了然,使别人懂得哪一幢最远,并比其余的大。

无论什么时候,一个物体放置在较远的距离内,最小的区别会被人所忽略,然后人会再忽略较大一些的区别——轮廓或者一些细节。最后留下的只是一个椭圆形或者球形的影像。

由于距离,黑暗或者眼睛与物体之间的雾气所产生的朦胧导致物体在大气中轮廓的羽化。

当太阳升起,雾气被驱散了的时候,山岭开始显露有雾离去的一面,雾气化为蓝色,并仿佛向着雾逃跑的方向放烟。建筑物显出了光和影,在雾不浓的地方它们只露出了亮光,在雾厚的地方则一无所有。这是在雾气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时候发生的,这时雾的边缘因对着蔚蓝的大气而隐约难以分辨,如果它对着地面就会和扬起的尘土相仿。

面向西方的建筑物只会显露它发光的一面,其他面都会掩藏在雾中。

在浓厚空气中的城市,从高空俯视望去,看到建筑物的顶部都要比底部的颜色更重,而且更清楚,并且这些房屋的屋顶置于明亮的背景之中,这是因为眼睛看见它们处在低处的厚重空气之中。

如果不透明物体的真实轮廓在短距离内不可分辨,那么它们在长距离内则会不可见。并且由于轮廓让物体的真实外形得以显现。

我认为,物体在尺寸上减少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远离视线;这是由于在眼睛与物体中间隔着大量的气体,这些空气使物体变得模糊。因此物体的细微末节就会变得模糊,并且难以分辨。

因此,画家们,让你的小物体们显示得有那么一些瑕疵,否则你就是在和自然作对!由于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使得物体变小,这段距离中填充了空气,大量的空气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体,它干扰了视线,使得你的眼睛注意不到细枝末节。

经验告诉我们,空气必须有暗影在它之前,否则它就呈现出蓝色,如果你通过干木头制造出一小股烟,那么当太阳光在它上面时,它呈现出黑色。而当你在这股烟后放置一块天鹅绒,并且太阳光照不到这块绒布上,这时你会看到,在你的眼睛与黑色绒布之间会呈现出美丽的蓝色。如果把黑色的绒布换成白色的布,那么烟就变得很浓重,没有纤细的烟雾,没有完美的蓝色。因此适量的烟雾产生完美的蓝色。

水猛烈地拍打形成了浪,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太阳光被允许制造那些蓝色的光线,如果水被蒸馏,那么蓝色的光线就越发生动,并且细小的烟看起来呈蓝色。我说这些是为了证明,大气中的蓝色是由它前面的黑色产生的。

在清晨,雾的上层比底层浓厚,因为太阳把它向上吸引,这就是为什么你看不见高大建筑物顶层的原因,虽然楼顶和楼底与你有同样的距离。天空的高处也因此显得比地平线处更加昏暗,颜色不呈蓝色,而是介于烟和尘埃的颜色之间。

雾气弥漫的空气毫无蓝色,竟和晴天时变白的云团的颜色相仿。你越向西望,越会看见黑暗;越向东望,越会望到明朗。碧绿的田野在朝雾中带上了青蓝的色调,浓雾会化为黑色。

我们所见到的大气中的蓝色不是它本来的颜色,而是由瞬间的水蒸气和太阳光照耀的分子产生的,考虑到这些光亮与无限的黑暗相冲突,因此我说,大气通过接收阳光中的水蒸气颗粒伪装成天蓝色。

再一次,我们也许会注意到灰尘的颗粒、烟雾中的颗粒、阳光的不同,当我们通过洞进入到一个黑房子中,会看到灰烟和细烟呈现出最美的蓝色。那么,当眼睛和远山的阴影中间有空气的时候,远山的阴影看起来会非常蓝,尽管那些山最亮的部分会和它们的真实颜色有很大的差别。

黑色把一切事物都染上了它的颜色,并且一个物体能够区分出来的黑色越多,那么剩下的色彩就越靠近它本来的颜色。

所有的颜色,当置于阴影之中时,都呈现出相同的黑暗。但是所有的颜色,当置于光亮时,从不改变它的本质颜色。

因为我们知道颜色的质量(只)依靠光亮,仿佛那里有最亮的光,物体的真实色彩才会被最完好地体现出来。而有阴影的地方,颜色就会被阴影所影响。因此,画家们,记住要在明亮的光线中展示你作品的颜色质量。

在阴影中显示颜色会或多或少地受到阴影的深浅的影响。但是如果是同样的颜色放置于明亮的地方,颜色也会受到亮度的影响而变得更加鲜艳。

P51-53

序言

作为意大利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三杰”之首,达·芬奇的名字可谓无人不晓。“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列奥纳多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瓦萨里对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溢美之词。后者在人类知识诸多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使之无愧于世间天才的美誉。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达·芬奇在科学与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解密”。2006年,丹·布朗的一本《达·芬奇密码》将人们对达·芬奇的狂热推向了一个高潮。更多的人加入到对这位伟大天才身后隐藏的秘密进行挖掘与探索的行列之中,我便是其中一个。

解读大师,从解读大师的笔记开始。众所周知,达·芬奇留下了大量的笔记手稿,其内容涉及绘画、植物、地理、建筑、人体、解剖等众多学科,内容之宽泛,足可见达·芬奇涉猎之广博。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达·芬奇笔记》是1651年由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的。原来的笔记手稿非常随意,多半写在凌乱的稿纸上,没有排序,也没有编码”。而且,不得不说的是,“达·芬奇左右手都能写字作画,因此他的笔记有大部分都是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似乎这也是这位天才给后人留下的“密码”吧。“笔记的原稿无所不谈,中间往往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开头说的是天文,或者某种大自然的现象,接下去谈的却是声音的原理,往后说到的又是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的空白处。”

《达·芬奇笔记》的翻译过程对我而言,充满了惊奇。达·芬奇生活的年代是15世纪的中叶,当时欧洲大地经过了一千余年的基督神权统治,文艺复兴的号角开始在意大利吹响。作为艺术家的达·芬奇,凭借着对世界所持有的最直接、最真挚的热爱与兴趣,凭借着倍于常人的好奇心,用自己的眼睛与头脑去探寻世界的秘密。他比别人走得更加坚定,因此,除了绘画以外,对机械力学、生物结构、水利灌溉等方面皆有涉猎,且皆有所长。在《达·芬奇笔记》中,有些是对先前学者的记录,有些是即兴发挥的评论,还有些是这位天才的自我思考与估测,以及对自然现象本质背后的哲学含义的深刻思考。虽然笔记中的一些观点,在几百年后的今天看来,并非十分准确,甚至有些是错误的,然而,如果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我们就会发现,达·芬奇对于一些事物的认识和大胆的推断,宛如寂静夜空中的明星,令世人震惊。如今,高度发展的现代科学已经能够将一些现象分析仔细并得出客观的结论,但是,从达·芬奇笔记的内容中不难看出达-芬奇思想在当时的超前。在今天,其笔记中所记录的文字依然能够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对外部世界所进行的思考,以及对宇宙的探索所进行的不懈努力。鉴于此,在编译的过程中,对达·芬奇笔记的内容,我和编辑就采取了全部保留的态度,对与错,留待读者自己判断,我们就不妄加取舍了。

但是,在惊奇的背后,《达·芬奇笔记》的翻译工作却是艰苦与充满了挑战的。首先,达·芬奇手稿以意大利语书写而成,其中部分书页呈镜像反书。因此,除了神秘之外,这也给后期的编译及整理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本书的中文文字部分由艾玛·阿·里希特翻译而成的英文版转译而成,同时借鉴部分西班牙语版文档作为辅助。此外,在翻译过程中,我同时参考了三联书店出版的郑福洁老师所译的《莱奥纳多·达·芬奇笔记》、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芬奇论绘画》,以及台湾晨星出版社出版的《达文西笔记》,在此对以上三本书的编(译)者致以深深的谢意。在图书编辑过程中,我有幸得到了大量的达·芬奇手稿图片,这为本书能够以一个翔实、精美、内容丰富的形象面对读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达·芬奇涉猎范围广,研究内容众多,思想内容深刻,这也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用《达·芬奇大传》的作者塞尔日的话来说,就是“达·芬奇的天才让我崩溃”。的确,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总觉得像是在和这位伟人赛跑,而且多少次我几乎失去了信心。因为你总能感觉到,无论你多么努力地在赶超,达·芬奇似乎总领先你不少,而且还不时回头冲你“嘿嘿”地笑。虽然在伟人光芒的笼罩之下,我感到自我的渺小,但是,在伟人引领之下,也令我获益匪浅。

其实,抛开达·芬奇深邃的思想与众多对他的研究,在我眼中,达·芬奇真正的伟大之处还是他那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和满腔热情,以及心中那些多于常人的无边的梦想。我想,这一点才是他于“天才”“伟人”等一系列光环下的最平实、最动人的人生密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8: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