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长宁卷)
分类
作者 马锦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上海长宁区虽然建区的时间不长,民间故事的蕴藏量没有旧城区那么丰富,但经过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街道、镇、居委会各方面干部的努力,以及新成立的长宁区民间故事全书编委会的整理、编选,《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长宁卷)》(作者马锦梅)的科学版本一定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璀璨的瑰宝。

内容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长宁卷)》(作者马锦梅)共收入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等300余篇,共约30万字,记录下了那些流传于民间的城市风貌突出,西洋味道浓厚,乡土风味十足,人民群众口耳相传的优秀民间文学资料,同时《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长宁卷)》也还原、保留了民间口头文学的原貌。

目录

前言

神话

吴刚何以伐桂

传说

人物传说

姜太公出世

姜子牙出山

孔子收徒弟

止步扬声

重行轻言的齐威王

楚平王纳子媳

秦始皇初刻御印刘邦用

奸臣的脸为什么是黑的又是红的

王莽为啥要篡位

诸葛亮招亲

关云长出世

隋炀帝为什么要下扬州

唐太宗请门神

诸葛英魂助则天皇帝

杨家将为什么要死保赵家

宋太宗害死宋太祖

公孙策献计三刀铡

泥马渡康王

秦桧夫妇为什么要害死岳飞

刘伯温挖井保大明

活钉严嵩

乾隆皇帝的传说

食多无滋味

乾隆皇帝坐过的青石板

乾隆皇帝收干女儿

乾隆皇帝想游法华

红木楼里的金鼻头太太

韩信的传说

韩信出世

韩信活埋亲娘

韩信驱使赤膊军击败娘子军

韩信死后害死萧何

包公的传说

包公和狄青换错了头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包公为何叫大嫂为“嫂娘”

包公的胡子

包公错杀包勉

子归生母

包公巧断双夫案

塘鲤鱼为何和杨花相克

李太白的三件宝

祝枝山写无字对联

东坡对诗

解缙传说

五龄童出口成诗

小解缙智服曹尚书

伶牙俐齿博得龙颜大悦

扶贫抑富的对联

铁拐李试陈阿小

吕纯阳、铁拐李和吃白食者吟诗

陆稿荐的酱肉为何出名

张天师的来历

观音造舟山

观音收金刚

不肯去的观音

观音娘娘卖圆子

欢欢喜喜的十五天

地藏王

唐僧救母报父仇

救了杭城百姓却救不了灵隐寺

济公募建灵隐寺

土地庙为何是小小的

孟姜女名字的来历

白状元哭倒雷峰塔

牛郎织女的故事

史事传说

黄巢起义为什么要杀人百万

地方传说

天马山的传说

天马山李山桥为何空无一人

一览楼的故事

静安古寺前涌泉浜里的虾为何没有须

外白渡桥打桩传说

杜家宅白果古树的传说

为何朱家巷多黄姓和王姓

星宿下凡建宋家巷

杨家为何筑杨石路

曹家渡的由来

兴化城隍庙为何造在西面

怨女化作秦山兰

老虎山的由来

棋盘山的来历

金匮县沉为太湖

搬走石牛败坏恶霸风水

南京为什么不打五更

北新泾镇传说

唐半镇遭受人命案

智斗害人马

笠帽助十九路军顺利撤出北新泾镇

天惩东洋兵

法华镇传说

法华寺北极神的得而复失

强盗也怕死

动植物传说

猫为什么没有列入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中老鼠为何排在第一位

狮子山狮神显灵舞西瓜

鸟叫“当当赌”

江猪为什么不抬头

蚯蚓的来历

金鱼是怎样诞生的

荞麦的来历

老百姓为啥把南瓜叫饭瓜

风俗传说

老和尚过江天要变脸

清明节为什么要插杨柳

八月十五为什么吃月饼

宁波人为何八月十六日吃月饼

为什么川沙六团没有青神

其他传说

名医赵海仙

说书人的祖师爷

玉玺的来历

李存孝出世

王传发拜师偷艺

屋梁鱼嘴的来历

天亮后为啥还要黑一黑

杨庆和小开坐马车

故事

动物故事

斑鸠和布谷鸟

啄木鸟的故事

相思鸟

蜘蛛的故事

蜈蚣与蛇

养虎丧身

乌龟冤案

老虎怕“漏”

狗娘坟

狐狸的故事

神鸟

“珠王”显威

幻想故事

黄龙怒杀忘恩负义的采药人

三夜间

称心如意甩宝石

神仙试人心

八位精怪救俩姐妹

河蚌姑娘

二郎神出世

哥仨分家

姚家十兄弟

朝霞和晚霞

鬼狐精怪故事

麒麟带

不要自己吓自己

喊魂的故事

仙阳生斗白獭精

生活故事

长工与地主故事

小长工摔缸

棺材里伸手死要铜钿

百爷坟

火龙袍

吝小失大

婚姻家庭故事

命运

还债

兄弟得宝

蜈蚣与鸡

“燕子飞”与“煨灶猫”

智医单相思

马寡妇开店

缘定粉玉镜

罗帕冤

孙媳妇的巧计

翁婿中秋赏月对诗

姊做媳妇妹做婆

雄小姐挑了雌姑爷

婆媳俩

廿花记

一个儿子的悔恨

三个“一”字

记号

汪宣装死

天要落雨娘要嫁人

命根子

一个虐待父亲的儿子

三个女婿拜寿

老先生助人改嫁

黄半仙

懒孩吃饼

打柴得宝

一对懒兄懒弟

麻风病为啥会断根

孝女血

一幅画换个新娘子

巧女傻婿故事

计对婆婆的难题

三个女婿补缺陷

清和桥的故事

孝顺的儿媳妇

三个女婿祝寿

戆大女婿对诗

三个女婿赞白马

戆大女婿学话

戆女婿学样

三个女婿上门

傻女婿吃饭

处世道德故事

倪老头义救五龄童

害人反害己的叫花子

泥水匠义救小男孩

“养儿防老”不灵了

扁担星

恶嫂嫂的下场

让墙

养了十个儿子不如一箱石子

三个秀才问卜

诗与对故事

上联难倒县官

对对联的故事

火烧赤壁前的一段小故事

以诗择婿

武不让文

秀才和寡妇

门当户对

神童题匾

倒霉的教书先生

觅宝故事

一杆旱烟筒的故事

江西人识宝

佛珠变宝猪的故事

帝王官吏故事

江山一统

国王的梦

鸟语

惩罚税官

宁波奇案砍三斧

除害反遭冤

颜大麻子娶亲

三滴血

红花瓶

聪慧故事

对对子、贴对联的由来

郭友松写“酒”字

郎中赶和尚

吉高佚事

“四字”先生

树叶子不爱爱金钟

机智人物故事

徐文长的故事

捉弄偷粪人

智惩卖蛋人

无赖上当

沈恭山的故事

计讼

寄印

报复

撞柱

熟语故事

“张敞画眉”的出典

有眼不识泰山

狗眼乌子看人低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对俗话

其他故事

箭箭射肛门

城外酒家

笑话

怕老婆

蜡烛头

响亮的名字

说谎媒人

呆子吃饺子

招贴的故事

咸蛋和麻球

阎王也要让官。

董二先生

闲人莫入

柿切

我、你、她

买只大帽子

骡子听得懂你的话

被头像天井

袁家找不到

萝卜烧肉

菩萨听腻了也嫌烦的

什么也听不见

嚼不烂的肉

一把粪勺

眼看肥肉落他人口

找我两个铜板

牛粪烧粥

健忘的王祈度

恕你去喝水

是树不准砍

羊肉锅子里丢两个玉米秸头

对诗

考学生

两个吝啬鬼

揩油的来历

赚钱的诀窍

后记

总后记

试读章节

严嵩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坏宰相,他为什么会做宰相呢?那还得从头说起。

明朝嘉靖皇帝还在做太子时,有一天他身穿便服出去游玩,经过相国寺碰到一个算命先生。这个人就是严嵩,他这时正是穷途落泊。他一看到嘉靖路过,就说:“来来,小公子,我来给你看个相,算个命。”嘉靖出于好奇心,就说:“好、好!那你就给我看看是什么相?”严嵩看了一看说:“哎,不得了,看你龙眉凤目、这是帝王之相,你一定是龙子凤孙!”嘉靖听了一惊,说:“你怎么晓得我是龙子凤孙?”严嵩说:“我从你的相上看得出。”嘉靖说:“你真看得准,我就是东宫太子。”严嵩说:“从你面相上看,你在百天之内就要登基做皇帝。”嘉靖说:“如果我做皇帝,就封你做宰相。”当时嘉靖年纪轻,不过随口这么讲了一句。不想他回宫之后,不几日,他的父王得病,果然不到一百天就驾崩了,他继位做了皇帝。做皇帝讲话要算数,他就把严嵩找来,封他为宰相。严嵩根本没有文才,也没有进过考场,就这样一步登天做了宰相。他做宰相之后,和嘉靖相处相当好,嘉靖一步也离不开他。据说嘉靖是铁拐李投胎。严嵩前生是天上的一只天狗,经常给铁拐子舔伤疤,所以他俩离不开,关系相当好,在天上是这样,现在下凡做君臣也是这样。因此,尽管严嵩做了许多坏事,但谁也扳不倒他。后来他坏事做得实在太多,海瑞也多次上本告了他,列举了他许多罪状。嘉靖本也想治他的罪,但只要几天没有看见他就脚痛,看见严嵩他的脚就不痛了。因此无论严嵩犯了什么弥天大罪,有一次甚至已经把他下狱了,也不肯降旨杀他。但不把这个大奸臣除掉,天下苍生总不得安宁。后来海瑞和大臣们商议之后想了个办法,叫管牢房的狱卒送好酒好菜请严嵩吃。严嵩本是当朝宰相,平时又享受惯了,坐牢的日子,把他苦得够受,就不客气地享用起来了。两人对吃,吃着吃着,老狱卒喝醉,睡着了。严嵩一看他身上挂有开牢门的钥匙,就偷来钥匙打开牢门,毫无阻拦,从牢房里逃了出来。他不敢回相府,因为这时他的儿子严世藩也已犯罪下狱,他想来想去,只有投奔曹文华。他在路上走,人们看见他都喊:“捉奸贼严嵩呀!捉奸贼严嵩呀!”他拼命逃奔,但人们只是这么喊,并没有人真的来捉他。他东奔西窜,跑过一座庙,看见庙门口有两个叫花子坐在那里捉白虱。他这时又累又饿,逃进庙里,想歇一歇,并讨点东西吃,不想两个叫花子也跟了进去,跪下叫他“严太师。”严嵩很是惊讶,问-:“你们怎么认识我?”两个叫花子说:“太师呀,你做了这么多年宰相,你前呼后拥地出来,我们不止一次地碰到过,所以就认识了太师呀!你怎么弄得这样狼狈?”严嵩说:“一言难尽。”接着就把自己的情况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叫花子听完说:“不要紧,你现在既然逃出来了,就找个地方躲一躲。太师,你现在准备到哪里去呀?”严嵩说:“准备去找曹文华。但是现在到处在喊捉严嵩,叫我怎么敢去?”叫花子说:“这样吧,暂时找个地方躲一躲,等这一阵风过去,我俩陪你去找曹文华,你看好不好?”严嵩说:“好,这个主意很好,我就躲在这个庙里吧!”说罢,他要叫花子去找一处可以藏身的地方。叫花子在偏殿发现一口寿材,又厚又大,是楠木的。叫花子说:“太师,我们看,你就躲在这口寿材里吧!”严嵩开头不大肯躲,因为寿材里很闷,但一时又找不到更保险的地方,也就同意了。他躺下去后,叫花子就要把寿材盖子盖上。严嵩说:“这可不行,盖上盖子不要闷死人吗?”叫花子说:“不要紧,我们用一根棍子撑住,让它半掩半开。就不会觉得闷。”严嵩不好说什么,就让叫花子把盖子盖上,找了一根棍子撑着。不一会儿,只听得外面一片人声。叫花子叫道:“有人来了,有人来了!”边说边把棍子抽掉,棍子一抽,寿材盖子就盖严了。原来这是海瑞等设的计谋,引严嵩中计。这时严嵩被盖在寿材中,没有办法出来,海瑞就下令把严嵩钉死在寿材里了。

讲述:施文琪

记录:胡又深  采录时间地点:1987年6月采录于遵义街道文化站

相传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在第三次下江南,行至上海松江县附近,因天气冷,又不断下雨,连日赶程的乾隆皇帝一路上没很好地吃喝,饥饿劳累极了。这天来到松江县城时,天色已晚,店铺均已打烊。正在疑难之际,见到一户人家透出灯光,就忙走了过去,叫开了门。

原来这家只有两人,母亲已年老,但身体还健,儿子已近三十岁样子,是个老实强壮的青年人,家境贫困.。乾隆来到这家,说明来意,要求做点吃喝的。这家老妇人说:“阿拉屋里没。啥好吃的,只有米做饭。还有点‘白肚’,再弄碗口汤,别样就呒啥么事好吃的了!”乾隆当时只说:“好!好!”说着就坐了下来。过一会儿,老妇人端上白米饭,又端上了大碗的汤,叫乾隆吃饭。此时乾隆见到热气腾腾的饭汤,立即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觉得饭汤非常可口,汤有香有味,汤色更是美极了,就边吃边问老妇人说:“如此有色有香,鲜美的汤,叫什么汤呀?”老妇人说:“。是‘红嘴绿鹦哥白肚汤’!”乾隆边吃边说:“好吃极了!鲜美极了!”乾隆吃了这顿极为满意的晚餐,非常感谢这家母子的盛情。

乾隆看到他家儿子而未见儿媳妇,就问道:“你家儿子还未讨媳妇吗?”老妇人说,“阿拉穷得嗒嗒滴,啥人家的囡,肯嫁给阿拉儿子呀?讨不起媳妇啾‘!”乾隆听说其子讨不起媳妇,就说:“朕为你做主!”又觉得这样讲不妥,随即改口说:“好,我来做媒,把本县县大人的女儿嫁给你儿子吧!”老妇人一听,一吓,忙说:“弗来事,弗来事格,阿拉格能穷,县大人的囡不肯格!”乾隆说:“有我做主,会肯的!”老妇人说:“依算啥?县大人又不认得侬。再说县大人的囡是千金小姐,就是认得依,也弗来事格呀!”乾隆见她不信,就说:“那这样吧,我写张条给你。你拿我写的纸条去见县大人,县大人一定会答应你家的亲事的。你去拿纸笔来,给你写我做媒的纸条。你拿去找县大人,保你成事。”母子虽不全信,但觉得这人如此认真,也就勉强答应了,找来找去找不到纸头,只找来草纸,没有墨,就用锅底灰,没有笔就用筷子。乾隆就用筷子蘸着锅底灰做的墨,在草纸上写了几行事,即后盖上章,交给那儿子,还再三嘱咐他一定要找到县大人。第二天凌晨,乾隆登程走了。

这家的儿子反复地想去还是不去。想起乾隆的再三嘱咐,最后作出还是去找县大人试试的决定,就去县衙。衙役看了纸条,因是粗糙的草纸写的看不大清楚,就不让他进去,一连几次他都被赶出来。过了几天他又去县衙要找县大人。门口衙役觉得不为他转禀,他就经常来纠缠、何况他有纸条,还盖有红图章,就向他要了纸条去禀报县大人了。衙役呈上纸条,县大人一看是张草纸,本想发火,看到下面有乾隆盖的章,重视起来,一看内容,是当今乾隆皇帝做主为媒,随即站起来,对衙役叫道:“还待着干啥?快去请来人进见!”衙役回头就跑,来到大门口,恭恭敬敬地讲:“请!县大人请你进见!”这家儿子进去见县大人,县大人以礼相待。从此,这家儿子就成了县大人的乘龙快婿。P36-39

序言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1世纪是与中国民间文艺保护的春天一起来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纪新中国历史开篇注定要从知识界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及其从中寻找现代化的资源与动力开启那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精英阶层乃至普通群众,在新纪元伊始之际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华大地上五千年积淀丰厚的民间文艺遗存:几多焦虑,几多审视,几多期待……

……

关于动机 我们的最初动机是:1.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当然包括对民间文学的抢救,抢救性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大量的信息表明,由于种种原因,从1984年起被搜集到的民间文学资料正面临着各种厄运:或佚失无存,或藏诸私家,或变卖造纸,或鼠啮虫蛀,或风雨侵蚀,必须加大对它们的再抢救:3.通过《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出版,为日后编纂出版《中国歌谣全书》《中国谚语全书》《中国史诗集成》《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等积累经验,并最终完成“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各层级卷本的全部编纂出版;4.为方兴未艾的故事学、传说学、神话学及类型学、母题研究等提供最生动的资料,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进步;5.强化民间故事作品的社会应用.使之在人文精神建设、学术建设、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文艺建设、文化产业建设等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亲爱的朋友,《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摆放在您的案头并正一天天增高的今天,也正是全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为您祝福、供您享用的盛大节日。为了这一天,我们付出了我们应该付出的一切;为了这一天,我们为自己的正确抉择、坚定信念、审慎工作而感到自豪。

自豪,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光荣,展示了精神家园守望者的无私与智慧!

我们确信,春天的故事永远没有结束,她只会延伸为一次又一次秋天的收获。

2005年8月13日酷热中

于北京潘家园寓所

后记

2009年春和景明之日,上海老中青三代民间文学工作者历时近三年,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市区县分卷共20卷的编纂。

这项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的重大工程,是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全国总编委会的指导下,在上海市文广局和上海市文联的领导下,由上海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负责实施的。在区县全面发动之初,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给各区县编纂工作负责人颁发了委托书,使这项工作列入上海市各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人力、物力上得到了有力支持。

在近三年的编纂过程中,共召开了八次全市性的会议,其中,在卢湾区图书馆召开了发动会议,明确了编纂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_方法,在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在上海文艺活动中心召开了编纂工作经验交流会,有五个区县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带动了全市编纂工作的平衡发展;在静安区文化馆召开了工作会议,我们提出了编纂科学版本九个方面的规范要求,统一了全市编纂工作的格式和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在青浦区文化馆召开了现场会,学习青浦区在编纂工作中加强普查、查漏补缺的先进经验,以及以科学版本的要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方法。这些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编纂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工作的目标,是要为上海这座日趋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留下一套民间文学的科学版本,留下一份上海人民口头创作的历史文献,它将展示上海建城七百余年来第一次大规模民间文学普查和出版的成果。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工程必将会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正是这一宏伟目。标的吸引,使上海地区老一辈民间文学工作者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们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辞辛劳,全力以赴地投入编纂工作。黄浦区88岁高龄的方卡先生,不顾年老体弱,以严谨的态度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文化馆长石磊的协助下,完成了黄浦区上下两卷65万字的编纂。闸北区李振谷、金山区胡林森、浦东新区夏友梅、杨浦区何定华、嘉定区沈云娟、青浦区钱昌萍、闵行区张乃清、崇明县黄文元等老一辈民间文学工作者,他们以丰富的民间文学集成工作经验,热情投入编纂工作,为全市区县卷的编纂起到了中坚力量的作用。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功绩将载入上海民间文学的史册。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照似旧”。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市区县卷编纂过程中,上海民间文学工作者以老带新,代代相传,涌现出一批年轻的骨干力量,他们学历高,能力强,在编纂科学版本过程中创造性地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将是上海地区民间文学工作的优秀接班人,这正是上海民间文化事业的希望所在。

值此《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市区县卷20卷已经送往北京全国总编委会终审并将付梓之际,我们向各区县文化局、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向各区县主编、副主编和广大编纂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区县卷编纂过程中,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何麟,市文广局社文处正处级调研员刘晓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孟平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忻雅华等领导都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扶植,刘晓南先生还亲临各种会议给予指导,他们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编纂工作的进展。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为了帮助解决市编委会在工作中的经费困难,还立项给予支持,资助了部分办公经费。

在此,我们向所有支持和帮助这一重大工程的领导、专家和各有关部门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对于编纂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也请各方面人士给予指正。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市编辑委员会

2009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冯骥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