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狮子与宝石(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尼日利亚)沃莱·索因卡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伊亚洛札

他们已经宰杀了国王的爱驹,还宰杀了国王的爱犬。他们带着它们到人声鼎沸之处接受人们为国王的祈祷。但是骑马的人已经决定要留下来。让他向等候多时的信差真心诉说,这要求是否过分?(皮尔金斯转身,背向伊亚洛札)就这样吧。艾雷辛欧巴,你看见了,甚至连做个告别,这样的要求都遭到拒绝。(她向走唱说书人示意)

走唱说书人

艾雷辛欧巴!这是我最后一次以这个名字呼唤你。把我说的牢记在心,如果你无法前来,告诉我的马儿。(停顿一下)你说什么?我听不到你的声音?我说,如果你不能前来,在我马儿的耳畔轻声说出。你的舌头连舌根都被切断了吗,艾雷辛?我听不见你的回答。我说了,如果那儿有你无法攀越的层层巨石,请跨上我的马儿,这匹完美无瑕的黑色种马,它会带你翻山越岭。艾雷辛欧巴,你从前有着如簧之舌。我说了,如果你迷路了,我的爱犬会为你找路,引领你来见我。我已不复记忆,但我想你会回答:阿拉蕖,我的双足已寻觅到该走的道路。(扰歌时而扬起,时而低吟)

最后我说,如果邪恶的手阻挠着你,只消告诉我的马儿,说你罩衫的褶边里有重物。我就不敢苦苦等候。

(挽歌时而扬起,时而低吟)

那儿躺着国王遇过最敏捷的信差,所以请发挥你的使命感,让我解脱。那儿躺着诸神宠爱之人的头和心,在他耳畔低声诉说吧。噢,我的友伴,倘若你在应该出发的时刻,就已追随我的步履,我们就不会说,马儿跑在它的骑马人之前。如果时候到了你就随我而去,我们就不会说,狗儿一溜烟地不见踪影,留下它孤零零的主人。如果你在鼓声召唤之际,就坚定你的意志,割舍对生命的依恋,我们就不会说,只有你的影子越过天门,在宴会中取代了主人的位子。但是一个猎人背负着已经宰杀的水牛,他停下脚步,以脚趾翻动蟋蟀的洞穴。如今还剩下什么?如果蝙蝠的数量短缺,鸽子必然要供我们做祭祀之用。你的影子如今必须替你履行职务,你就在它之上说出神圣的誓词吧。

艾雷辛

我无法走近。把外头那块布拿掉。我会对着静默之心传达我心底的信息。

伊亚洛札

(身体往前移动,拿开覆盖物)你的信差,艾雷辛,睁开你的双眼,好好看看国王最宠爱的友伴。

(席子被卷起,席子两端露出一具尸体的头部和双脚,那是欧朗弟)那儿躺着你家族的荣耀,也是我们族人的荣耀。因为他无法忍受名誉扫地,一去不返,他用他的生命力阻此事。儿子已经变成了父亲,艾雷辛,你的嘴里只剩下牙龈,没有什么可以让你咬牙切齿。

走唱说书人

艾雷辛,我们把系着世人幸福的缰绳交付给你,而你却眼睁睁地望着它从峭壁悬崖上直直坠落。当邪恶的异邦人让世界从它的轨道偏斜,将它击碎,越过虚空的边缘,你却双臂交叉坐在那儿——你抱怨说你无能为力,你让我们在不可见的未来张皇失措。你的嗣子已背负起这个重责大任,我们不是神,我们不晓得会有什么结果。不过这株新枝已经把它的汁液倾注入老干,我们晓得,这并非生命之道。在异邦人的虚空之中,我们的世界正分崩离析,艾雷辛。

(艾雷辛兀自站立,宛如岩石般静止不动,他的指节紧紧扣住栅栏,他的眼睛看着儿子的身体。寂静攫住在场的每一个人,众人愕然,包括已经转身,目睹了这一幕的皮尔金斯。突然之间,艾雷辛使劲把一只手臂连同铁链绕过他的脖子,猛烈、果决地绞住自己。警卫急忙上前阻止,不过他们只来得及让艾雷辛的身体倒下。同一时间,皮尔金斯立即冲向门口,费力地打开门锁。他急急忙忙冲入牢房里,笨手笨脚地把手铐解开,他扶起艾雷辛的身体,让他坐起,同时设法让他苏醒过来。众女人持续念诵着挽歌,不为突如其来的事情影响)

伊亚洛札

你为何竭尽全力?你为何费力做这苦差事?没有人会为了你所做的事情感谢你,甚至是躺在那儿的那个人。他最终去向那神圣的通道,不过,噢,这一切为时晚矣。他的儿子会尽情享受盛馔佳肴,然后分给他些许剩菜。国王爱驹的秽物让神圣通道为之堵塞,他在抵达之时会浑身沾满粪便。P500-501

书评(媒体评论)

沃莱·索因卡十分突出和重大的成就在于戏剧方面。它们当然是创造出来以便在舞台上演出的,以舞蹈、音乐、假面剧和笑剧作为基本的构成成分。但是他的戏剧也可以作为来自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的经历和想象力的重要而又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来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植根在一种综合文化之中,这种文化又拥有大量栩栩如生、给艺术带来灵感的传统。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索因卡是当代非洲非常有才华的剧作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早在60年代就已蜚声国际文坛。他用英语写作,被誉为“英语非洲现代剧之父”。他的剧中人物风趣幽默的对话,使观众为之倾倒,以至有些西方评论家甚至说他可以和莎士比亚相媲美。

——邵殿生

目录

沃莱·索因卡——非洲社会经验与道德风尚的代言者

沼泽地居民

狮子与宝石

裘罗教士的磨难

森林之舞

强种

疯子和专家

死亡与国王的侍从

序言

沃莱·索因卡——非洲社会经验与道德风尚的代言者

李永彩

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是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和翻译家。他用英语创作,在尼日利亚被誉为“英语非洲现代剧之父”,他也是第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非洲剧作家。一九八六年,因为“他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诗意般的联想影响当代戏剧”,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非洲黑人作家。

沃莱索因卡一九三四年出生在尼日利亚西部阿贝奥库塔的一个约鲁巴人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圣公会教徒,父亲是教会小学校长,母亲既是商贩又是妇女运动活跃分子;周围邻居沉浸于浓郁的约鲁巴传统宗教信仰之中;而索因卡却是一个无神论者。

一九五○年,索因卡进入尼日利亚的伊巴丹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希腊语和西方历史,两年后,进入英国的利兹大学继续学习英国文学。利兹大学毕业后,索因卡活跃于伦敦戏剧界,从事教学和剧本创作,担任过演员和导演。一九五八年,他的第一个剧本《沼泽地的居民》被搬上伦敦舞台,他在剧中扮演伊格韦祖一角。

一九六○年回国后,索因卡在各地旅行,研究尼日利亚的民间文学艺术。与此同时,他担任伊巴丹大学、拉各斯大学和伊费大学的学术职务,还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组建业余演出的“一九六○假面剧团”和专业的“奥里森剧团”。一九六一年他帮助创建尼日利亚作家和艺术家团体——姆巴里俱乐部,为尼日利亚的文艺事业,特别是戏剧的发展做了杰出的贡献。有评论家说,就凭这一点,即使他不是剧作家,尼日利亚戏剧史上也该有他的名字。

索因卡历来关注社会、关心政治。早在伊巴丹大学读书期间(1952—1954),他与另外六个学生组建了尼日利亚第一个“反腐败求正义学生组织”。一九六七年,尼日利亚内战爆发,索因卡因反对暴力和内战遭到政府逮捕,被关押两年多。狱中的经历对他的创作影响很大,他将在狱中创作的诗歌收录在了《狱中诗抄》,并将这段经历写进了《此人已死:狱中笔记》。牢狱的经历加深了索因卡对暴力的痛恨,他的许多作品有反对独裁、反对专政的思想。出狱后,他为军政府所不容,被迫流亡国外,直到一九七五年军政府倒台。一九九五年,阿巴查的独裁政府把尼日利亚推到崩溃的边缘,索因卡的激进言论得罪了独裁政府,面临险境,只好借道贝宁共和国逃亡美国,之后他被缺席审判判处死刑。直到一九九八年阿巴查猝死、政权更迭,他才得以重返祖国。

近年,索因卡关注政治的热情依然不减,他毫不客气地批判世界范围内的暴政,也经常批评尼日利亚的行政部门。二○一○年九月,索因卡参加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举行的“人民联盟民主前线”正式成立活动,并宣布成立新政党“人民联盟民主前线”。这个政党号称“零资产”,以此来讽刺政府的腐败。

二○一二年十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共同邀请,索因卡来华访问。访问期间,索因卡与中国作家、学者座谈交流,再次展现了一个关注国家与民族命运的作家的情怀。

二○一四年,在国际人道和伦理联盟与英国人文主义协会主办的“世界人文主义大会”上,索因卡被授予“国际人道奖”。目前,已逾八十的索因卡,依然为改善尼日利亚国内政治、文化、教育环境不遗余力,也为国际事务奔走呼吁不息。

沃莱索因卡是一位多才多艺而又高产的作家。自一九五四年发表第一个剧本以来,先后发表了近三十个剧本、两部长篇小说、五部回忆录、七本诗集、十二本论文集、两部翻译小说及大量散文作品,还有三部电影作品。

在索因卡的创作中,戏剧作品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奠定他文学地位的主要基础: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有喜剧、笑剧、悲剧,还有荒诞派戏剧。从题材上讲,大多取材于非洲历史和现实生活,也有根据欧洲剧本改编但也赋予了非洲意义的作品。在主题上,既有对社会关系及家庭婚姻生活、种族偏见、沙文主义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又有对包括统治阶级的腐败在内的政治问题关注。而且这些关注从早期起一直贯穿在索因卡的戏剧作品中。他的社会主题的剧本有:《沼泽地的居民》《裘罗教士的磨难》《枝叶繁茂的紫木》《强种》《孔其的收获》《疯子和专家》《死亡与国王的侍从》等,政治主题的剧本有《旺尧西歌剧》《巨头们》等。

索因卡的早期剧本如《沼泽地的居民》(1958)、《狮子与宝石》(1959)、《裘罗教士的磨难》(1960)等,都带有明显的写实特征。《沼泽地的居民》反映了殖民主义入侵后尼日利亚农村的凋敝和城市资本主义的罪恶,以及金钱统治一切、骨肉相残的社会现实。《狮子与宝石》是一个轻松喜剧,以幽默的方式描写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非洲农村面临的主要冲突,即非洲传统同来自欧洲的“新文明”的冲突。在剧中,传统战胜了现代新风:代表着传统势力的老酋长巧施手腕击败了代表“新文明”的浮华而幼稚的青年教师,最终把宝石一般的姑娘希迪弄到了手。《裘罗教士的磨难》是索因卡剧本中上演率最高的讽刺喜剧。它及其续篇《裘罗的变形》(1973),都围绕一个巧舌如簧、老于世故、善于逢迎的江湖传教士的一系列行为展开,描绘了一幅妙趣横生的世相图景。

一九六○年之后,在欧美现代剧的影响下,索因卡的戏剧风格有了较大变化。他放弃了原来的写实手法,而采取象征寓意的方法来表现种种抽象的哲理,同时也注意吸收非洲传统文化的精华,创作出一批既有现代色彩又富于非洲本土气息的新颖戏剧。为尼日利亚独立而创作、演出的《森林之舞》(1960),被称为“非洲的《仲夏夜之梦》”。戏剧场景设在非洲丛林里,那里活跃着树精、鬼魂以及各式各样的神或半人半神,其情节是非现实的。剧中主要人物都意味深长地担负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色,作者通过他们让历史的罪恶和不幸以惊人的相似在现实中重演。例如:作为宫廷史学家的阿德奈比曾收受贿赂,致使六十名奴隶被装在“指头大的船”中运走;而作为议员演说家的阿德奈比又接受贿赂,批准只能乘坐四十人的汽车坐七十人,以致造成惨重的车祸。这部作品文笔犀利,既有对历史弊病的批判,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揭露。虽然索因卡因这个倾向受到激进派的批评,但他在自己的忧伤中确立了两个方向:常常用神话作为间接批评当代尼日利亚政治的手段;也以此作为教学工具,教育外国读者让他们了解约鲁巴世界,从而为非洲作家创造了更大的空间,让他们意识到丰富的非洲传统和对世界的现代贡献。

《强种》(1964)是索因卡唯一一部严肃的悲剧,取材于约鲁巴人除夕时的一个风俗——在除夕举行的送旧迎新的宗教仪式上,要找一个外地人作为牺牲品或替罪羊:秘密地抓到外地人,给他灌上麻醉药,在他身上涂上色粉,在半夜之前拖着他走过全村,让全村人在他身上倒垃圾、扔脏物、肆意凌辱和咒骂,最后把他驱逐出城,永远不准他再回来,间或虐待至死。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在除夕把一年全城的罪恶、污行都“栽”到他身上让他带走。《强种》所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新年前夕的故事:青年教师埃芒和一个白痴孩子是这个村里仅有的外乡人。除夕之夜,为了保护那个白痴孩子,埃芒最终成了牺牲品。在埃芒自己的家乡每年也有送旧迎新的风俗,他父亲就是一个年年除夕在头上顶着象征性的装着垃圾的小船,为村里人把全村的“污秽”送往河里让它流走,最后劳累至死的人;但在他的家乡,这是一个为大众做出牺牲、受人尊敬的英雄人物。埃芒的父亲曾经骄傲地对他说,他们的家族是“强种”。这部剧作中,索因卡持对原有的文化有赞许也有贬斥的态度,并不像其他黑人流派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地美化过去。埃芒的死,是奥罗治、贾古那等人的阴谋陷害造成的,他们满以为自己是“英雄”“为民做善举”,会让村民“皆大欢喜”“欢呼雀跃”,万万没有料到村民们“个个都抬头望着那个人,哑口无言”。显然,村民们很无奈,有一种愧疚感。最后,贾古那的女儿桑玛也同他彻底决裂。也有批评家把埃芒看成耶稣,承受磨难、承受牺牲,是一个救世主。整个剧本简短紧凑,富有象征意义。

《路》(1965)与《疯子和专家》(1970)是索因卡成熟期的代表作。前者是一个诡秘荒诞的作品,探讨似乎无意、昙花一现的存在中的意义。剧中主人公是个教授,一个怪诞的人物,想要了解人生的真谛。他生活在一群堕落分子和司机当中。他们整天在路上冒险,随时有死的可能,因此成为教授观察的对象。全剧气氛低沉,人物生死无常,在劫难逃。教授千方百计想要窥伺死亡的秘密,结果,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为主要人物对死亡的病态兴趣所取代。该剧显然打上了西方存在主义的印记,然而该剧也是对尼日利亚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思考。《疯子和专家》写于尼日利亚内战之后。索因卡曾说,他写此剧是为了“祛魔”,即回击那些囚禁他的人。这个剧本和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失序的季节》(1973)与狱中纪实《此人已死:狱中笔记》(1971)一样,表现了他对尼日利亚内战的义愤。那次内战夺走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致残者无数。《疯子和专家》以贝罗医生和他父亲的矛盾冲突为中心情节:战前儿子是医生,战争把他变成情报官员,他派出四个复员的残疾军人监督自己的父亲;因为他的父亲在宣扬各种怪诞荒唐的主张,被当作了疯子。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四个残疾人的行为,他们在剧中拙劣模仿贝罗的一系列行为,其实是对贝罗所效忠政权的罪恶的揭露和讽刺。只有贝罗的妹妹和两位老妇人竭力保护传统药物,显现出旧的价值可以幸存的某种希望。总之,《路》《疯子和专家》虽然剧情荒诞,但都曲折反映了尼日利亚的社会现实。

《死亡与国王的侍从》是一部引人注目的悲剧。尼日利亚古城奥约的国王死了,根据旧习俗或不成文法,他的侍从艾里森必须殉葬。区长官阻止艾里森这么做;艾里森的儿子是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青年,代父自杀;艾里森因拖延祭礼遭到逮捕。有人简单地把这部作品看作非洲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冲突,其实它有更丰富的内涵,有诗意、讽刺、惊奇、残酷、贪欲,等等。它也反映了约鲁巴人的宇宙观,认为死者的世界和生者的世界是一样的,侍从有义务陪伴国王。侍从这样做,既是担当,又是荣耀。诺贝尔授奖辞称这部戏剧“极其深刻地探讨了人的状况和神的状况”,“它涉及了人的自我状况和自我现实,生与死的神话式契约以及未来的前景”。索因卡本人宁愿把它看成一部描写命运的神秘剧与宗教剧。

索因卡是拿来主义者。一九七○年代,他把几个欧洲剧本改编,使之适用于非洲舞台,既保留原有的基本结构,突出道德伦理,又把它们同当地现实结合起来。《欧里庇得斯的酒神的情侣》(1973)则包含以当代尼日利亚事件为模式的场面。《旺尧西歌剧》是在约翰盖伊的《乞丐的歌剧》和布莱希特的《三毛钱歌剧》的基础上创作的,其背景就是阿明和博卡萨等专制者统治的世界,但作者巧妙地动用外国媒介让人们明白这一点。后来,尼日利亚社会和政治问题变得严峻,非洲又接连出现不断的政变和一些国家的独裁统治。于是,索因卡开始转向时事讽刺剧的创作。他写了讽刺政治投机家的《回家做窝》(1978)、反映经济生活中种种不合理现象的《失去控制的大米》(1981)和《重点工程》(1983)、讽刺非洲独裁统治者的《巨头们》(1984)以及讽刺星占术的《未来学家的安魂曲》(1983)等,它们充分地体现了索因卡的讽刺才华。

索因卡被瑞典文学院称赞为“最富有诗意的英语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深深地植根于非洲的土地和非洲的文化,善于取其菁华、弃其糟粕;他谙熟欧洲文学,从不生搬硬套,而是有选择地加以利用。索因卡既是现代非洲文学的重要作家,又是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展现了现代非洲人生活变化万千的场景,从始至终贯穿着他坚守的信念:非洲艺术家的作用应当是“记录他所在社会的经验与道德风尚,充当他所在时代的先见的代言人”。

于徐州风华园

内容推荐

《狮子与宝石》收入了沃莱·索因卡戏剧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包括《沼泽地居民》《狮子与宝石》《裘罗教士的磨难》《森林之舞》《强种》《路》《疯子与专家》《死亡与国王的侍从》八篇。

索因卡的戏剧表现了在欧洲文明的冲击下急剧变化的非洲大陆。在这种急剧的变化下,非洲本土文明与欧洲文明的融合、冲突,古老的非洲文明自身具有的价值意义又是什么,索因卡作为一个剧作家、文学评论家,一再的凝视探讨这一矛盾,并试图寻找出非洲的出路。

编辑推荐

索因卡,一位改变世人对非洲印象与认识的文学大师,他的传奇经历、他的文学成就、他文字里的世界,告诉你另外一个非洲:不是《动物世界》,不是干旱饥荒,不是种族歧视,不是部落冲突……

索因卡以戏剧赢得了西方文学界的高度评价,除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他还被冠以“非洲的莎士比亚”之名。

索因卡的戏剧,正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所说:不仅适合舞台演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的引人入胜的、可读性非常强的文学作品。

《狮子与宝石》收入了沃莱·索因卡戏剧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包括《沼泽地居民》《狮子与宝石》《裘罗教士的磨难》《森林之舞》《强种》《路》《疯子与专家》《死亡与国王的侍从》八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4: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