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过《故事会》吗?这本书就是一本精彩的故事会,财富故事会。16位主人公都是各个行业的翘楚,他们有的在17岁时就已经赚得自己的第一个百万英镑;有的在年届中年时,仍然极具勇气的离开稳定高薪的职位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并且最终成为亿万富翁……他们取得成功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多年积累,依靠自己的执着追求,终于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成就了自己的财富人生;有的就好像是商界的发明家,凭借自己的敏锐嗅觉,独具眼光的捕捉到别人不曾察觉的无限商机,一下子变得腰缠万贯……他们如此的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有一点是他们共有的,那就是他们都拥有无比强大的内心力量,他们无一例外的志向高远、意志坚定、充满激情。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自信、坚定、勤奋,你一定会赢得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谁不想成为百万富翁?毫无疑问,我们都想!那么,就从阅读本书开始吧。
书中,16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娓娓道来,讲述他们的致富之道,倾心相告他们如何变得腰缠万贯。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成为百万富翁似乎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这些成功人士共有的一点是,他们都目光远大、意志坚定、充满激情。通过书中这些真实感人、引人入胜的故事,你将对这些百万富翁的成功之路有所了解,对他们的获胜之道有所感悟,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又一次向我们证实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全书行文轻松流畅,又处处充满行家秘诀,对于那些拥有梦想、渴望突破的广大创业者而言,本书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必读之作。
序言
第一章 英国企业家频道创办人安德鲁·雷诺兹
第二章 房地产巨头保罗·巴斯
第三章 会议服务及设计公司“主题商贸”创办人金·艾因霍恩
第四章 十七岁的百万富翁本·卫
第五章 英国著名眼镜销售公司创办人玛丽· 伯金斯
第六章 Net121等企业创办人威廉·贝利
第七章 英国作家、百万富翁、商人奈杰尔·高盛
第八章 英国网上约会网站创办人罗斯·威廉姆斯
第九章 著名IT人才招聘公司创办人托尼·可可扎
第十章 财务咨询集团创办人斯蒂凡·维森巴赫
第十一章 英国时尚协会会长、耶格时尚品牌创办人哈罗德·蒂尔曼
第十二章 23岁的百万富翁多米尼·麦克维
第十三章 运输业女大亨希拉里·戴维
第十四章 巨富艾伦·邦德和理查德·布兰森的得力助手布拉德·罗斯
第十五章 纯包餐饮公司总裁珍妮·欧文
第十六章 汤尼盖发型品牌创办人托尼·马斯科洛
译后记
通过学习获得经验!
51岁的企业家安德鲁·雷诺兹认为,从他的父亲和祖父经商的经历来看,从基因学的角度讲,他在商界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他通过在自家办公而创造了3000千万英镑的财富。他是如何打破世袭基因而做到这一点的呢?
不久前某个星期五的早上,在历史悠久的肯特郡中心的一套布置精美、带有三个卧室的房子里,我站在门厅,双手环绕着喜极而泣的母亲。就是这个女人,和我的父亲一起,为了抚养我长大,牺牲了那么多:他们放弃了买新衣服,有时甚至舍不得吃饭,为了支撑一个家而挣扎着。现在,我已经能够实现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就发誓要做的事情——送给母亲一幢属于她的房子。在这样的时刻,我回想起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人生,我又是如何一路走过来的。
当我出生时,我的父母亲穷困潦倒——令人遗憾的是,缺钱的窘迫伴随了他们一生。我们当时住在温彻斯特郊外的一个拖车里,这是个只有一个卧室的篷车。我父亲原来是一名上门推销保险的销售员,以此来赚取微不足道的薪水养家糊口。后来,父亲花50英镑从一个家伙那儿买了一份工作——改行递送煤油。他的新工作要用货车拉着拖车挨家挨户的送煤油(那些年纪太小、当时还不太记事的人可能不太知道,煤油炉子是在中央供暖真正流行前最受欢迎的家庭供暖方式)。每周,煤油递送员会送大约5加仑的煤油到家里,你把煤油放人炉子中即可。父亲原是抱着要当老板的勃勃雄心去的;殊不知,像大多数有相同想法的商人一样,父亲实际上是给自己买了一份体力劳动。但是,他很高兴,因为他的名字被印在了货车的车身上,而且他可是在做生意呢!
在我出生几年后,弟弟即将出生时,父母不知如何又设法弄到了一套抵押贷款买的房子。由此,我们搬到了一栋朴素的排房里。这是一栋上两间房、下两间房,厕所在屋外的房子。住过拖车后,再住进排房,感觉这里简直就象是宫殿般富丽堂皇。但父亲很快发现这个供暖生意是非常有季节性的,而且很显然,这份煤油工作并没有带来父亲一直梦寐以求的财富收益。因此,他开始寻找其他的赚钱方式。
在我大约10或11岁时,我们搬进了城里的另一栋新房子。父亲在隔壁租了个商店,开始他的新生意,这是一家五金制品及DIY商店。正如父亲开始其他所有生意时一样,他坚信这个活计一定会成功,会给他带来自己一直渴望的滚滚财富。
由于没有资金,一切费用都是借贷而来。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商店就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与此同时,房子和商店都亟需最基本的维修。但这样的窘况,也并没有阻止父亲在我们搬进新房几年后,说服店主们把两栋房子的完全所有权卖给了他。这个举动带来的是全家的财务灾难:一方面,父亲要勉强凑足两个房产月月带来的抵押贷款;另一方面,他期望的热切的顾客们排队来店里购买商品的盛况并没有出现。这两点意味着我们根本没有余钱用来维修房屋。每当下雨,家里的景象到现在我还历历在目:为了不让雨水浸坏店里的存货,父亲不得不在屋顶有漏洞的下方放置提桶和各种容器。房子本身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屋顶某个角落有漏洞意味着雨水会顺着墙面往下流。时间长了,墙上的灰泥最终脱落,留下了一个洞,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弥漫着所有的房间。
从11岁开始,每逢周六和学校的节假日,我就在店里帮助打理生意:一整天为客户提供服务,帮忙收钱。家里每个成员都在店里忙乎,而且商店每周要营业六天,但这个生意从来没有真正赚到什么钱。它一直在破产的边缘徘徊着——仅仅能够维持家里的吃穿用度。我的父亲却感到非常的满足:因为店门口贴着他的名字。
尽管在物质上我们非常艰难,但我的童年过得非常的开心。偶尔我会感到贫穷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在圣诞节,当我的朋友们骑着新自行车或穿着新衣服来学校时。至于其他时候,我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它。我坦然接受贫穷,认为它是很平常的事情。记得唯一一次我为家里的窘境感到非常不开心,是在父亲带我去希斯罗机场时。当时我们爬上了一个观赏台,我记得父亲说: “看那架飞机,我想知道那些乘客都去哪里?”当时我就想:我不想站在这里看别人飞走——我要坐在那“该死”的飞机上!
我总是有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一定有其他赚钱的方法,它不同于我亲眼见到的父亲所经历的挣扎。
在学校我表现并不是特别的优秀。从一开始我就不太喜欢学习,而且从来没有非常认真的对待过它。我觉得要想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勉强以四门普通水准的成绩毕业(其中一门是木工,一门是工艺绘画)——证明了并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在商场取得成功。P1-4
非常富有的人与你我不同——尼克·卡罗威如是说(此人物来自弗兰西斯·斯科特·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当然,那些白手起家的富翁们就更加的不同于常人——不仅因为他们拥有巨额的财富。
那些超级富豪们似乎共有某种禀斌——一种魔法般的东西。有些人坚持认为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他们拥有恰当的机遇,同时身边围满了得力的、才华满溢的助手。这些人争辩道:那些像比尔·盖茨一样成就辉煌的人,如果不是早年就浸染在日后能取得卓越成就的环境中,恐怕就没有那样辉煌的成功了。换言之,是后天培养——而不是天分——让这些百万富翁们与我们有所区别。
是这样吗?
“成功没有什么困难和神秘的!”保罗·巴斯说道,他是“邦德沃尔夫”公司的总经理,位列《伯明翰邮报》“2009年50名内陆最富有人士”评选榜中的第38位,“我所了解的成功人士和其他任何人一样:他们会因为孩子的家庭作业而对他大吵,他们也只是两只胳膊、两条腿。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拥有无大的理想”!
他们目标远大,而且,他们的想法也与普通人很不同。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对他们如何能创造那么多财富感兴趣的朋友们,认为在他们身上,不仅只有运气和机遇在起作用。这些白手起家的富豪们身上一定具有某种东西——也许是某种品质或动力——促使他们在无数人无法成功的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怎样的东西呢?也许正如很多分析家所言,世间存在这样一种东西,那就是“百万富翁心态”。
在调研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与那些一夜致富者交流过;与那些一步步艰难最终达到巅峰的成功人士沟通过;与那些在卧室办公就能变得富有的人士畅谈;与那些或者为证明自己,或者因为过错而阴错阳差大获成功的人士闲聊。在这些人中,有的通过自己的逐步积累,慢慢变得家财万贯;而有的人,他们的致富之路经历了大起大落——迅速变得富有无比,又很快失去这笔财富——而且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发生在他们的人生中。他们似乎与常人无异,但除了两个方面:第一,这些人都赚取了丰厚的财富;第二,他们都拥有一些坚不可摧的信念。
……
你可能会问,当所有的目标都实现了,下一步该干嘛?哦,别忘了,你毕竟只能住一栋豪宅,开一辆时髦的好车,对于那些追求永无止境的人来说,当他们梦想成真,接着该怎么办?答案是,他们会制定不同类型的目标。这本书中和我交流过百万富翁们,虽然物质上的需求早已得到满足,但他们仍然每天早起,兢兢业业的对待自己的事业。只是他们现在的追求不一样了。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现在创造财富的动力更多的是为了他人,而不是自己,他们想要给家人一个安全的港湾或者是更伟大的事情。他们力图使自己的公司蒸蒸日上,运转良好,这样他们就有能力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有时候,一刻不停的奋勇向前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还有其他的选择。简单说,这本书中的许多被采访者好像是天生就会赚钱。看看珍妮·欧文,她在八岁时就开了公司把父母农场的鸡蛋卖给饭店;再看多米尼·麦克维,他在不到十岁时就偷出父亲的信用卡在网上买股票;奈杰尔·高盛在他还是个学生时,就通过交易稀有硬币赚取了百万财富;本·卫在他刚刚16岁时就使风险投资家们侧目。这种东西已经深入骨髓,跟泡温泉或者去打高尔夫球可不是一回事。“我还能做什么?”玛丽·伯金斯感慨到,“难道坐在家里织毛衣吗”?
因此,这些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们面对机遇会勇敢尝试——他们是冒险家,他们坚持不懈,坚韧不拔。他们目标明确、思维超前,同时目光远大。当跌倒时(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他们会马上爬起来重新开始。当目标成为现实,他们不会停滞不前,而是重新设立新的奋斗方向。用托尼·马斯科洛的话说,就是“开始一场新的比赛”。
没有什么考试能让你成为百万富翁,也不存在什么魔法公式,更没有什么固定的致富模式。你的全球导航仪在这条路上可能派不上用场,别以为它会引领你驶向成功。但是,通过对本书的阅读,通过书中这些真实感人、引人入胜的故事,你可能对别人的成功之路有所了解,对百万富翁们的获胜之道有所感悟。由于这些故事都是以第一人称记录的,所以主人翁们颇具感染力的讲述,将使你印象深刻。你将深刻体会到他们是多么的独具特色,但同时又拥有那么多共同的品质。
你会发现,商业的奇迹都与人息息相关——各种不同的人,经商就是与人打交道。成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板,但如果你仔细阅读的话,书中会为你提供可供参考的引导方向。
这本书中的人物,正如“后天培育论”的倡导者们所指出的那样,拥有幸运的机遇,拥有杰出的人才助他们一臂之力,占尽“天时、地利”,但他们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意志坚定,志向高远,独具战略眼光同时又踏实务实,历经艰辛终于成就过人。他们拥有和你我一样的梦想,只是他们的志向更远大。
如果他们能够做到,难道我们就没有机会吗?
初拿书稿时,窗外还蝉声阵阵,转眼间,时已寒冬。几个月的时间而已,家人胖了五六斤,看来他生活的挺滋润;儿子之前见生人就躲身后,现在会在幼儿园的讲台上为小朋友唱歌了;我呢,颤颤悠悠地完成了从“校园”到“社会”的蜕变。几个月时间就敢说蜕变似乎有点恬不知耻,但“转变”是一定有的。
即便仅是“转变”,也一定难以避免因为“变”而带给自己的迷茫、困惑,甚至痛苦。真正的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原来缺失那么多东西,对别人那么轻而易举、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错误百出。这让我对自己那么多年做人、做事的方式产生了怀疑……自我否定,而且还是现实所逼的自我否定的过程真的很难熬。我原也不是一个天生自信的人,身处质疑之中,更让我沮丧,感觉无所适从。这期间,随着对这本书的翻译,我一点一点地走近了16位主人公的人生。在徘徊困顿之际,可以说是这本书帮助了我,给了我走出困境、适应新环境的启发。那么,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大家看过《故事会》吗?这本书就是一本精彩的故事会,财富故事会。16位来自英国房地产、运输、化妆品、餐饮、时尚等各个行业的百万富翁,以自述的方式,将他们的创业之路娓娓道来,把他们的致富之道倾心相告。更重要的是,这些白手起家的超级富豪们,把他们在竞争残酷的商场拼搏多年的所感所得,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在创业风潮正劲的当下,对于无数拥有自己的梦想,渴望缔造属于自己王国的各位创业者而言,这可能是一本读来轻松,掩卷又颇有余味的小小说。
16位主人公都是各个行业的翘楚,他们有的在17岁时就已经赚得自己的第一个百万英镑;有的在年届中年时,仍然极具勇气的离开稳定高薪的职位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并且最终成为亿万富翁……他们取得成功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多年积累,依靠自己的执着追求,终于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成就了自己的财富人生;有的就好像是商界的发明家,凭借自己的敏锐嗅觉,独具眼光的捕捉到别人不曾察觉的无限商机,一下子变得腰缠万贯……他们如此的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有一点是他们共有的,那就是他们都拥有无比强大的内心力量,他们无一例外的志向高远、意志坚定、充满激情。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自信、坚定、勤奋,你一定会赢得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书中16位商界佼佼者的自述中,当然充满了各个行业的致富技巧,这或许会对正身处其中的朋友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我想这本书更具普遍意义的价值,是书中这些生活的强者透露给我们的,他们数次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大起大落之后的所想所悟。作为译者的我,可能是他们这笔可贵的人生财富最早的受益者,我们当然希望能把它与广大的读者朋友一起分享。
作者把这本书送给相信一切的Rikki,我也想把这本伴随了自己几个月的作品,送给我的儿子。此刻,他正甜甜的睡去。宝贝,妈妈不苛求你拥有傲人的财富人生,但希望你坚定、勇敢,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初次译笔,难免诸多疏漏,期间得到各位好友大力相助,在此列写其名,特表感谢:
刘贵妹 赵谦 张鹏 甄婕 李梦碹
王敬源 吴雪芝 李耀平 祁志刚 吴斌
王璇 吴文华 王新玲 杨磊 邓二兰
吴娟 任文涛 韩康 赵百洲 陈思思
赵静宜
2009年12月28日
如果你热爱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而且对它充满信心,那么就去做吧,全身心的去做!
——托尼·马斯科洛 美发业大亨
我犯过许多错误,但我真是需要这些犯错的经历!我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过去的那些失误功不可没!
——希拉里·戴维 运输业大亨
我从不惧怕冒险。如果你是个生意人,经历风险必不可少。
——本·卫
十七岁的百万富翁 在初涉商场时,我悟到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一定要让你的生意伙伴对你充满信心!这至关重要!
——金·艾因霍恩 会议服务及设计公司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