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著名父教专家东子教子手记(实践篇)
分类
作者 东子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好孩子要有好爸爸,好爸爸要有好方法,专家成功教子实践全记录,“三三教育”父教绝招大揭秘。

本书是东子集多年教子经验写就的一部力作,是告诉家长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同等重要的新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

内容推荐

在《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受到全国广大家长朋友的热烈追捧之后,著名父教专家东子应读者的强烈要求,推出了从实践方法角度全面论述其家教成功经验的《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实践篇》。

东子说:“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全面地将女儿的成长经历拿来与读者分享。”东子在本书中,以其独创的“三三教育”理念为主线,详细记述了在东子的家教方法指引下,女儿范姜国一(小名依依,现年13岁)出生至今的每一个进步、每一次成长,而女儿成长的每一步,又无不验证着东子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广泛的适应性。书中案例真实生动,文字流畅活泼,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东子的拳拳父爱及其对家庭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读来亲切、感动且令人信服。

目录

一个普通父亲的感言(代序)

开篇:缘由

 一、我的思索

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我该做个怎样的爸爸

女儿该怎样成长成才

 二、我的理念

“三三教育”理念助女儿“玩过小学”

“2.5-0.5>3”教育思想使女儿“乐过初中”

上篇:三多

 一、玩耍的时间多——玩以养志

孩子需要好伙伴

亲子玩耍乐无边

玩耍与金钱无关

玩耍可以更多彩

网络游戏不可丢

 二、看电视时间多——观以增识

看电视也是一种学习

教会孩子看电视

把好电视节目关

不仅仅是“观看”

和孩子一起看电视

 三、看课外书的时间多——读以明心

课外书是个大宝库

多给孩子买有用的书

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

爱读书更要会读书

和孩子一起读书

要善于引导孩子读书

中篇:三好

 一、口才好——能言善辩好口才

“口才”是才能

从说普通话开始

引导重在随机随意

给孩子创设表达机会

做孩子最佳交流伙伴

 二、作文好——能描善写妙文笔

从写留言条开始

让孩子学着写封信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带孩子找写作素材

要欣赏孩子的作品

 三、学习好——分数名次不一般

学习不是为了考试

作业多未必学习好

做学习的主人

跳级没有秘密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下篇:三强

 一、自理能力强——自我照顾家长轻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从小知道劳动光荣

做家务是孩子的必修课

让孩子学着打理家务

学会向孩子“求助”

 二、自立意识强——独立处世自我依赖

要孩子做雄鹰还是雏燕

不放手的孩子长不大

少一些干涉多一些鼓励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给孩子创造独立机会

 三、心理素质强——热情自信不惧挫败

告诉孩子要有一颗平常心

自信的孩子最美丽

让自己快乐是一种能力

懂得争取也要学会放弃

播下恒心毅力的种子

末篇:三高

 一、高分——学会弄懂得高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专心致志才能学得好

勤思考,多观察,多提问

调节好学习的状态很重要

善于学习比拿高分更重要

学到的知识是要用的

 二、高能——能力是生存之本

表达能力展现自我

创新才能拓宽未来

动手能力增添自信

适应能力拓展生存

交际能力连通世界

坚强毅力战无不胜

吃苦能力为人生添彩

抗挫折能力使步履更坚

 三、高品——品行是人生之基

让孩子拥有宽容之心

让孩子拥有感恩之意

让孩子拥有善良之举

让孩子懂得分享之乐

让孩子拥有谦虚之行

让孩子拥有节俭之能

让孩子懂得诚实守信

让孩子懂得孝敬长辈

附录

 女儿的理想

 女儿眼里的爸爸

 范姜国一不是神童

试读章节

一、我的思索

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我的思索源于我苦难的童年,也源于我快乐的童年。苦难是经常遭受皮肉之苦,快乐是没有束缚和羁绊的玩耍。思索更源于我走过的别样的学习之路,它让我看到:成才,绝不仅仅看你在学校里学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数……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北国黑土地松花江畔一个农家的土炕上。

在我降生之前,父母已经有了5个儿子。母亲做梦都盼望生个女孩,用她的话说:“女孩不像野小子,不听父母管教。”让她失望的是,我不仅不是她期盼的女孩,而且是一个比普通男孩子更不服管教的“野小子”。而3年后弟弟的降生,为家里凑足了“七条龙”,母亲的“女儿梦”算彻底破灭了。

要谈我的成长,先要说说我的父母。

父母都是生活在乡下的普通农民,但身上又具备很多不普通的东西。

父亲解放前读过两年私塾,在解放初期大多数人是文盲的中国农村,属于识文断字的文化人。加之父亲悟性好,所以年纪轻轻就当了生产队会计,后来还被调到公社农场当会计,一干就是38年。

父亲在屯子里的威望很高。这一方面缘于父亲的工作,在村民的眼里,掌管那么大的一个农场的财政,非得是了不得的人。而父亲多年来兢兢业业、工作认真,时常受到表彰,更深受领导的尊重,大家也就更高看他一眼;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父亲耿直的性格。熟识父亲的人都说他“嘴黑”,说话太直性,不给人留面子,可谁家有了什么事,还是都来找父亲。因为父亲评判事情黑是黑,白是白,从不看人下菜碟,哪怕是天王老子做错了事,他也敢说敢骂。好多小辈分的人见了父亲都感到畏惧,但又从内心里服他。

说到母亲,有很多让我骄傲的地方。母亲出生于富商之家,她的外公不惜重金供子女读书,有的竞至京城读大学,而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外婆居然也读了6年书,可见这个家庭对读书和知识的重视。可惜后来家道中落,到母亲这一代,已是普通人家,所以母亲竞一天书也没读过,即便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没有文化的母亲在屯子里以善良和美貌闻名。说起母亲的善良,有好多细节让我终身难忘。比如,在那个贫苦的年代,每有乞讨的从门口走,母亲总是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米饭端给他们;母亲很善待生命,逢年过节要杀鸡宰鸭的时候,母亲总是念叨几句“阿弥陀佛”,以缓释内心的不忍;邻里偶尔闹些不愉快,母亲总是隐忍……

客观地说,父亲把他的耿直性格遗传给了我,母亲则把她的善良种植在我的心里。他们用言传身教告诉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但综观父母对我进行的家庭教育,应该说是极不科学的。

因为父母秉奉:棍棒出孝子。所以他们唯一的教育手段就是“打”。

当然,在那个年代,人们长久以来受“父道尊严”思想的影响,粗暴地认为,父母说的都是对的,作为孩子要无条件地听从父母的管教。而“棍棒教育”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维护家长权威的人们所遵奉的教育方式。所以,笼统地说,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孩子,没有被父母打过的很少。在家长心里,孩子不打不成才,不打不成器。而对于孩子来说,被父母打骂,也实在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尽管我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带给我太多生理和心理上的痛,但我从不记恨我的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只是不懂得用温和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爱。

成年后,尤其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教育研究工作后,我时常思索:如果我不叛逆,会挨这么多打吗?不会。如果我不生在这样的家庭,会有这样惨烈的肌肤之痛吗?也不会。可也正是这种叛逆性格,也正是这种“棍棒教育”,迫使我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路。有人要说,从这个角度讲,你接受的家庭教育岂不是成功的吗?不,我依然要说,父母的教育是不科学的,换做性格平和、懦弱、顺从的孩子,也许所有的天分都被扼杀在父母的严打斥骂中了。我不幸因叛逆而遭到更多打骂,也庆幸因叛逆而没有流于平庸。

有人说,看看你的童年,物质清贫、挨打受骂,太凄苦了,想必回忆起童年就鼻子发酸吧?很奇怪,每每回想自己的童年,我的思绪竟常常飘过被打的记忆,而是停留在快乐玩耍的层层剪影上。因此,我几乎很少对人说起自己童年时的苦,尤其和妻子聊天时说到童年,我总是忍不住滔滔不绝地对她讲好多玩耍的趣事,而儿时的伙伴、做过的游戏、发自内心的欢笑,更是常常在梦中萦绕……

我的童年里是没有“作业”这个词的。放学后的黄昏是玩耍的最美好时光,书包往家里的炕上一扔,人刺溜就钻出了门。大家三五成群聚到一起,春天玩扔坑、推圈、踢毽子,夏天去河里抓鱼摸虾,秋天到广阔的田野里捕鸟,躲到稻草堆里捉迷藏,而冬天好玩的游戏就更多了,坐雪爬犁、甩陀螺、打雪仗、堆雪人……一年四季,365天,几乎每天都要玩到星星露头,各家门口出现母亲的身影,响起“回家吃饭了……”的呼唤,大家才玩兴未尽地散伙。

周末、假期要帮家里干农活。小学的时候,我干得最多的活是打猪草、拾牛粪、打柴火。猪草自然用来喂猪,牛粪卖了换回买笔和本子的钱,柴火自然用于生火做饭。虽说是干活,可是不乏玩的乐趣。挎着篮子邀约着伙伴一起去地里打猪草,你追我赶,边干活边唱着儿歌,任务完成了就把篮子找个地方放好,大家一起抓知了、扑蝴蝶、捉蜻蜓,直玩得一身土一身汗,才背上猪草回家。而拾牛粪更有意思了,几个人一起沿田间地头搜寻牛粪,发现目标了,总要争抢一番。有时,为了抢先获得牛粪的拥有权,几个人扛着铁锹,紧紧跟在牛的屁股后面,严阵以待,盼着老牛“释放”粪便。当我给妻儿讲起这段故事时,她们简直笑翻了天,直喊肚子疼。旁观者快乐至此,亲身感受过乐趣的我回忆起来,内心的快乐更是可想而知了。

而最开心的时刻是过年,因为年前年后有好吃好喝的,还能“收获”几毛钱的压岁钱。年三十晚上,响亮亮地冲着长辈喊一声:“过年好!”再磕上一个响头。正月里,村子里的大街小巷到处响着孩子们的欢笑,一个个欢实得如小马驹子。直到现在,我依旧喜欢过年,每到年关,无论离家有多远,总要急着赶回去。牵引我脚步的,除了亲情,我想还有这童年里对过年的快乐回忆吧!

唉,童年里的乐事太多太多了,掐着手指掰着脚趾也数不完。它就像一条小河,一首夜曲,轻轻袅袅地流淌、回荡在心底,什么时候想起,都会生出留恋和神往的情思……

P2-4

序言

一个普通父亲的感言(代序)

高永鹏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了解到原来做爸爸还有这么高深的学问。

2009年10月份的一天,我到深圳出差。深圳很大,楼很高,人很忙碌,生活节奏甚是紧张,办完事儿之后就到深圳书城转转,打电话给爱人,问有什么书想买。她告诉我买几本亲子教育方面的书。

于是,我来到亲子教育的区域,认真查找起来,电脑索引,询问售货员,最后查到《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当我翻开看时,发现竟是著名教育家东子的著作,记得以前曾经读过几本东子的著作,受益匪浅。于是决定买下来这本书,而后坐车赶往机场。

等飞机的空当,就开始阅读。这才发现做爸爸还需要这么多的学问。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性格是那么地完美,因而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意见和建议,可是一章章读下来,我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

原来自己竞完全称不上是合格的爸爸,没有耐心,脾气也不够好,没能担当好爸爸的职责,没能做好孩子的榜样,更没有做好孩子的引路人、指导者。

作为孩子最可信赖的人之一的爸爸,其重要性不能用几个字来聊以概括,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明白这个角色的意义呢?我自己就是这样,一直都以为教育孩子是妈妈的责任和义务,爸爸只要赚钱养家就可以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孩子不需要爸爸的关怀,不需要爸爸的言传身教吗?看了东子老师的书,你就会知道那是大错特错的。

事实上,不论对儿子还是女儿,爸爸的角色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妈妈永远都不可能完全代替爸爸的角色,尤其是小时候孩子对男女性别的认知和区分,爸爸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缺失了父爱的家庭,孩子非常容易进入性别误区,这对孩子的性格的形成,以及对性别的理解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孩子的性格,85%以上都是在不知不觉模仿大人,特别是爸爸,孩子需要一个英雄,一个榜样来引导他认识这个世界,并形成自己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这个人就是爸爸。就在爸爸双手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架在肩头的那一瞬,孩子就已感觉到爸爸和妈妈是多么地不一样——妈妈一般把孩子抱在怀里,体贴人微,那是一种温柔而细腻的爱。而粗犷豪放的大气只能是从爸爸身上才能感受得到。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告诉我们:作为爸爸,你就要做到,诚实守信,坚韧,坚毅,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勇气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打击,工作生活中不屈不挠,不轻言放弃,不动辄叹气,不推卸责任,不随便发脾气,做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时时处处给孩子作好表率。

也许你会想,作为父亲,难道我做的还不够吗?我的全部时间都给了事业,努力地小心翼翼地赚钱,设身处地地让家里生活条件改观,房子大了,家电也换新的了。可是对孩子来讲这并不够,你也许不知道,哪怕就是一天几分钟的一个电话也会让他开心不已;每天陪他玩10分钟,对他而言就是最大的鼓励和幸福。孩子的要求是如此地简单,可现实生活中这点简单的要求在很多孩子那里竟然变成了奢望!

作为爸爸,你可曾尝试蹲下来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看问题、看世界,和孩子平等地交流?

作为爸爸,你是否愿意和孩子妈妈一起来教育孩子?与此同时,你必须承认,作为父亲,你是有不足的,因此你还必须为了孩子而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是该爸爸们学习的时候了,学习怎么做人,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爸爸,怎么做一个家庭教育工作者。你优秀了,你的孩子才会优秀,别忘了你就是孩子第一个老师,第一个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你就是那大海中的灯塔,你往哪里引领,你的孩子就将奔向哪里。

在这里,我奉劝各位爸爸都来认真读一读东子老师的“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系列著作,体会一下你做到了哪几点,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尽力做一个称职的爸爸,一个令孩子骄傲的爸爸,一个值得孩子信赖的爸爸,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好老师、好朋友、好伙伴……

愿所有父亲都成为像东子老师一样的好爸爸!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作者东子,多年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研究工作,是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专家,又是以本人的教育理念教育女儿(范姜国一,不满13岁出版两部畅销书的“高分、高能、高品”的阳光女孩)获得成功的家庭教育专家。《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实践篇》是他集多年教子经验写就的一部力作,是告诉家长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同等重要的新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

——著名教育家、全国政协常委、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阎洪臣教授

东子是一位“父亲教育”的热情倡导者,又是父教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多年来,他以父亲的特有视觉研究家庭教育,又用他的教育理念教育自己的女儿范姜国一。当女儿的健康成长实证了他的教育理念的成功以后,又将其体验升华至理性,以同更多的家长共享。《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实践篇》,就是这样的一本理念前卫、实践成功的家教佳作。

——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 黄志坚教授

东子是一位富有爱心与责任感的教育专家,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家长,他的成功依然在于他的爱心与责任,他用爱心与责任浇灌出一个优秀的女儿——“高分、高能、高品”的阳光女孩范姜国一。东子倾心铸成《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实践篇》,是要家长分享他的教子之乐,争做一个好爸爸、好家长。

——著名心理专家、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 谭刚强教授

东子告诉我们:作为爸爸,你就要做到,诚实守信,坚韧,坚毅,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勇气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打击,工作生活中不屈不挠,不轻言放弃,不动辄叹气,不推卸责任,不随便发脾气,做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时时处处给孩子作好表率。

——一位普通的父亲、康非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师 高永鹏

我是爸爸教育理念的第一个接受者,同时也是第一个受益者,感谢老爸给我的童年留下了这么多快乐的记忆。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像我一样,在好爸爸引领下快乐地成长。

——东子女儿、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学生 范姜国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8: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