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国企大爱、探究用人真义;
天下事,用人唯大;天下事,用人最难。
在国企,每个人都是、并且必须是有用的;在国企,不能、也不被允许有一个掉队者。
本书献给正在以及曾经为国企兴旺坚持、努力的每一位国人。
这是一本真实的书,一本由实践沉淀下来的、意图致用的书,也是当前众多人力资源管理书籍当中,少有的一本针对国企用人的书本书直面国企用人的尴尬与彷徨,解读国企用人的难题与误区,反思国企用人的现状与出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匠无弃材--国企用人之道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那子纯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凝结国企大爱、探究用人真义; 天下事,用人唯大;天下事,用人最难。 在国企,每个人都是、并且必须是有用的;在国企,不能、也不被允许有一个掉队者。 本书献给正在以及曾经为国企兴旺坚持、努力的每一位国人。 这是一本真实的书,一本由实践沉淀下来的、意图致用的书,也是当前众多人力资源管理书籍当中,少有的一本针对国企用人的书本书直面国企用人的尴尬与彷徨,解读国企用人的难题与误区,反思国企用人的现状与出路。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谈国企的用人问题,是作者实践经验的总结、用心思考的结晶,内容涉及用人、识人、鉴人。管人,以及领导者和组织人事工作者如何提高素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方面面。全书分为用人之道、鉴人之方、管人之策和自我修炼四辑,共137篇短文,每篇文章短小精炼、说理通透、语言生动,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 本书固然在于探讨用人,但更在于探讨管理之宗义,在于探讨做人做事的思想方法。作者既敢于直面国企用人的弊端,揭露问题一针见血、酣畅淋漓,又对国企充满着大爱,寄予厚望。书中倡导“在夹缝中成事。的精神和本领,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富有前瞻性的解决国企用人难题的方案,如怎样对待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如何认定和处理不称职干部等。 书中还有许多既充满实践智慧、又富有哲学和辩证意蕴的工作和做人的箴言,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丰富的启迪。本书是一部理论性、实用性、可读性俱佳的优秀著作,对于国企以及党政事业单位。其他企业的领导者和组织人事工作者来讲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目录 第一辑 用人之道 1 大匠无弃材 2 国企用人的特殊性 3 国企用人的成本 4 国企的用人权限问题 5 国企用人与国企改革的关系 6 国企用人必须着眼于创新 7 用人上不搞形式主义与不用搞形式主义的人 8 也谈“制度用人” 9 制度化管理,功夫在制度之外 10 使用是人才成长的硬道理 11 用其所愿 12 再谈用人理念上的若干重要问题 13 靠什么“本事”成事 14 重提拔轻管理,害莫大焉 15 别让机制坑害了干部 16 要为事业培养干部 17 人才永续,事业长青 18 应由级别管理向层级升降管理模式过渡 19 破格提拔干部必须规范程序 20 优化结构是加强班子建设的捷径 21 人事服务要做成最好的晶牌 22 组织人事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23 关于干部工作的标准问题 24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急与缓 25 调整干部政策需要把握好的五个原则 26 坦言稳定问题 27 要用好走下坡路的领导干部 28 慎重起用被降(免)职的领导干部 29 要高度关注领导干部的健康问题 30 要妥善安排落聘和退出班子的原班子成员 31 由德鲁克的思想说开去 32 追求简单 33 “为什么工作”才是根本问题 34 选人用人要审时度势 35 纵谈东西方用人智慧 第二辑 鉴人之方 1 组织考核要“慢工出细活” 2 组织考核“七重七看”论 3 隐形考核是最好的考核 4 考核干部要抓住重要信息源 5 量化考核的要义 6 解析干部队伍现象的五个切人点 7 要转变考核取向 8 关键是做实日常考核 9 功夫在考核之外 10 如何增强考核谈话的效果 11 关于竞争上岗的几个重要问题 12 假如让古人竞争上岗 13 民主推荐要真正管用 14 领导个人推荐干部尚不可取 15 国企实行公开考试选拔干部尤不可取 16 评跑官要官 17 投票分析及应策 18 面试的土2个问题设计 19 如何组织任职资格考试 20 民主测评票的设计与分析 21 非正式谈话的价值 22 从投资行为看干部素质 23 从困境中看干部的发展潜力 24 如何认识干部的学历 25 如何认定和对待不称职干部 25 推荐“一把手”的风险 26 推荐干部既要看大局,又要讲技巧 27 荐人当如荐己 28 细节识人 第三辑 管人之策 1 如何提高干部工作的效率 2 怎样才能做好巡视 3 怎样才能做实干部政策研究 4 如何创造性地工作 5 如何发挥好团队的合力作用 6 做好干部工作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7 公正更是一种能力 8 如何增强判断力 9 如何进行考核反馈 10 当前做好国企人力资源工作的切人点 11 转变选人用人机制的现实取径 12 干部管理更要“以人为本” 13 管干部出效益 14 从国企党建工作看干部管理 15 下放干部管理权限更是个实践问题 16 打铁还须自身硬 17 对同行关注的35个问题的解答 18 工作随想录,微言述大义 19 要让干部流动起来 20 挂职锻炼弊多利少,须另辟蹊径 21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下真功夫、实功夫 22 加强“一把手”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23 “四好”班子,重在自建 24 打造执行力的三个取径 25 打造企业核心培训力 26 干部培训的两个支撑点 27 谨防“灯下黑” 28 组织监督的若干具体问题 29 最后一次的坚持 30 交流出活力 31 巡视出效益 32 实干才是最好的方法 33 问题就是一切 34 干部工作需要洞悉人性 35 令人头痛的事 第四辑 自我修炼 1 三军不可夺帅 2 “一把手”开门三件事 3 在夹缝中成事 4 领导者必须经常自我告诫 5 追求完美的21个“制高点” 6 企业家要读一点史 7 爱好事小,关涉尤大 8 领导干部的几种常见心理疾患 9 思想第一,能力第二 10 国企领导者的“生存执照 11 君子之交淡若水 12 如何处理与领导的个人关系 13 非妥协无以合作,非坚持无以成事 14 谈话艺术的底蕴 15 领导者要成为暗示高手 16 做一名学得快的领导者 17 权力领导力和非权力领导力 18 企业家的文化修为 19 国企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 20 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应努力成为企业家 21 最合理的成本与最好的取径 22 企业家必重必行的“十项第一” 23 当前需要重新认识的12个关系 24 国企需要爱国型人才 25 来自前线的50个忠告 26 对调任新岗位同志的39句进言 27 干部工作者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28 组织人事工作者应成为“杂家” 29 组织人事工作者的职业风范 30 组织人事工作者尤须崇尚研究 31 经理的政治敏锐性 32 书记的柔韧性 34 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的协调能力 35 组织人事工作者的原则性 36 国企领导者要有处理特殊问题的特殊能力 37 有一种误会不可解释 38 以系统思维求事半功倍 后记 补记 试读章节 天无弃物。孙中山先生便极推崇“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的境界。李白更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励志名句。其实,这都是从人类的视角出发对世界万物 包括人类自身 的终极人文关照。 大匠无弃材。 在手艺高超的匠人眼里,没有弃之不用的材料。 譬如直木,当然可以制板做木器。至于曲木,匠人会“因曲制宜”,巧为利用。即便是树根、朽木,高明的匠人也能运用其独到的艺术眼光发现(其实是创造)其价值,制作成根雕、盆景等工艺品,化腐朽为神奇。 相传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种种角色都有,鸡鸣狗盗,各有妙用。 韩信在项羽那里不是一个好士兵,但在刘邦手下却是个带兵“多多益善”、旷世难遇的帅才。何为有用?何为无用?其实全看用者之本领。 一次惠子得到几只超大的葫芦,惠子认为做不成盛水的器物,“大而无当”,是无用的。庄子说:看来你只会用小,不会用大,只知道把水装在里面,却不知道将水装在外面。庄子的奇想,是要绑一架浮舟,成为泛流逍遥的好工具。 一根竹条,在祥林嫂的手里只是一根行乞的拐杖,但在纵横天下的侠客手里,就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剑。 不会有人说千里马与农夫是绝好的组合。 有用与无用之间,其千里也,亦毫厘也,这差别往往成为考验用者本领的试石。 对一个企业来说,用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对一个企业家来说,会用人是第一本领。 应该说,用好“一把手”,关乎企业经营战略的决策;用好班子副职,关乎企业战略决策的落实;用好企业每一名员工,关乎企业队伍稳定、队伍士气、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部机器的心脏固然重要,但每个零部件的正常运转同样重要。用人者就是要善于发现 每个人的长处,量才任用,用人所长,用其所愿,在最恰当的时候,把每个人都放在最适合的岗位上。正如有句话说: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是世间最大的浪费。 所谓国企,其实可以进行这样一种特别的阐释: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是、并且必须是有用的。不能、也不被允许有一个掉队者。这应该成为国企用人者的抱负、信念甚至是悲悯的情怀。从根本上讲,这其实乃是个国计民生的问题。国企领导者,都肩负着国计民生这个重大责任与历史使命。 大匠无弃材,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用人理念,从积极意义上讲,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更顺应世界文明发展趋势之“以人为本”的人道要求。 从现实意义上讲,大匠无弃材的用人理念十分契合目前国企干部“上易下难”、员工“进易出难”的用人现状与政策环境,切中当前国企用人体制的现实要求。 换句话说,在当前国企用人体制的严重束缚下,用人者在回旋余地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想尽办法去开发现有人力资源。很多时候,这甚至是唯一现实的选择。 结语 “大匠无弃材”应成为国企用人的基本理念。但在实践中,这更是个方法问题、能力问题。用人的一方应想方设法、力争使被用的一方堪当其用,被用的一方亦当竭尽才智、努力使自己有所担当。 序言 行道的碎片,也许胜过悟道的完整。 这本碎片拾遗的文集主要谈国企的用人问题--当然包括使用自己,这对国企领导者或国企组织人事工作者来讲同样是个难题。 市面上流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书籍很多,但适合国企的不多,针对国企用人的更少。 当前,国企是如此的举步维艰,国企的领导者们深知其中甘苦。其中即包括用人问题--令人头痛的是,这个问题几乎涵盖了国企的全部问题。 本书是实践的心得。有议论,有方法,有案例。全部内容固然在于探讨用人,但更在于探讨管理之宗义,以及做人做事的思想方法。 谨以此书献与国企的领导者及从事国企组织人事工作的同仁。 我愿意相信:假以时日,国企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燎原之火中完成一次辉煌的凤凰涅槃。 那子纯 后记 对于历史而言,仅仅是有记载,便已是一桩幸事。这100多篇短文,便是对中国某一个时期某一类国企某一种组织人事工作实践的总结与记录。 但是,向来“文不及言,言不及义。”形诸文字总不如说话便当,说话又常常不能尽表原意。所以,在成文的过程中曾审慎地给自己提出过三点要求:一是文章不宜太过短促,没有展开,影响理解的效果;二是论述不要太过决绝,应尽量平和中正;三是不宜实践体会过多,过于强调经验性。回过头来看,这些当初自我提醒的注意事项竟然最终成为了本书的缺点——当然也可宽宥地认为这是本书的特点。 不管怎么说,所幸这仍是一本真实的书,一本由实践沉淀下来的、意图致用的书,也是当前众多人力资源管理书籍当中,少有的一本针对国企用人的书。 但我同时又迫切地希望这本书的“有效期”不要太长。换句话说,这本书的价值正在于其应该速朽,并以其速朽来证明某种体制或机制大有速朽之必要、或可昭示我们国企重获新生的希望。 至少,当如流的岁月将一切都冲销或冲淡的时候,我数月于妻的床前边护理边著述的情景仍然会历历如新,并将长久地温暖我的心房。 那子纯于关东卧听斋 2009年6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