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储君祸福/解密中国古代宫廷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白效咏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储君制度诞生的那一天起,尽管历代的君主们不停地在完善着这一制度,但历史上演出的一幕幕不胜枚举的悲剧说明,直至清王朝在民主革命的浪潮中击下轰然倒塌,也没有找出尽善尽美的解决方案。回过头来,再对这一现象进行一番审视,不禁使人掩卷沉思,感慨万千!阅读储君祸福,解读数千年国家接班人的选择困境。

内容推荐

说到底,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斗争。储君制度是君主专制政体的附属品,它的本质是解决将国家这份大家产大利益分给谁。君主专制存在一天,整个国家操纵在某个人、某个家族或某个集团一天,围绕在储君周围的悲剧就不会消亡。内部的调整,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阅读储君祸福,解读数千年国家接班人的选择困境。

目录

引言

 “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

 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与成熟

 乱世立贤立长

第一章 形形色色的皇太子

 遵业而兴的汉景帝

 扶不起的刘阿斗

 数不清的庸君中主

第二章 母爱子抱——立储君的隐性规律

 周幽王的闹剧和晋献公的悲剧

 两个配角:幸运的汉明帝和无辜的东海恭王刘疆

 明王朝的“国本之争”

第三章 看不见的刀光剑影——围绕储君的宫廷斗争

 彘也堪怜雉也妖

 汉武帝的太子路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四章 权力阴影下的变态手足情——兄弟争立喋血记

 玄武门之变与煮豆燃萁

 唐高宗的胜出

 雍正兄弟的恩怨情仇

 无法避免的历史悲剧

第五章 君臣博弈——权臣对储君废立的影响

 戾太子刘据与江充

 “史新恩”与济王赵兹的悲剧

 隋炀帝与杨素:君钓臣来臣钓君

第六章 布满暗礁的通天路——皇太子真的不容易做

 凄凉《黄台瓜词》——才高遭忌的李贤兄弟

 忠孝见疑的宋孝宗

结束语 无可奈何花落去——储君身后留下的思考

试读章节

从储君诞生的那一刻算起,直到清王朝覆灭,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多少储君?笔者没有见到历史学家的统计。如果连同夏、商、周三代的诸侯国也算上,这数量只怕没法统计。

在成百上千的储君之中,大致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继体守文之君;第二类破国亡家的败家子:第三类庸庸碌碌之辈(人数不少);第四类由于种种原因立而又废,成为各种势力斗争下的牺牲品。当他们降生到人间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们一生的不平凡,无论他们是不是这个国家合适的下一任统治者,也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担此重任,储君的地位使得他们必然与王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或立或废,都将对王朝及其身边各色人等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后,这个曾经命系国家社稷前途的团体,却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只有个别成为明君圣主的和破国亡家的败家子偶尔还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历史不会随着人们的记忆淡去,“鉴诸往而知来者”。也许,看看古代储君的人生遭遇,对于我们品味历史,参悟人生也不无裨益吧?

自“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以来,被立为太子并最终继位登基的可谓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然而,真正能够继体守文、遵业而兴者却是凤毛麟角,并不多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数汉景帝刘启和明孝宗朱}右樘。

景帝继位后,继续推行文帝时行之有效的与民休息政策,轻刑薄赋,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百姓安居乐业,政治上相对稳定,统治得到加强,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和汉文帝时期并称为“文景之治”。班固于《汉书·景帝纪》中赞云: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把文帝、景帝与周代鼎盛时期的成王、康王并称,并非虚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孝文、孝景,清净恭俭,安养天下,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而阡陌之间成群,乘字牝者摈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辱焉。

“文景之治”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少有的太平治世。所以,景帝算得上是继体守文之君的代表,文帝立他做太子,可谓得人。

汉景帝不仅在治国方面称得上有作为的皇帝,他被立为太子以及继位登基,都比较顺利,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P3-4

序言

储君,顾名思义,是指君位继承人,又称国嗣、国储、皇储,后世一般称“太子”。当五行八卦文化大兴之后,因为与太子对应的卦为震卦,其方位在东,所以太子的宫殿一般建在皇宫的东方,故又称“东宫”。古人又以四方配四季,东方属春,主青色,所以又称“春宫”、“青宫”,而东宫、青宫、春宫也成了人们习惯上对太子的尊称。  ·

太子是国本,是下一位君临天下的人选,其地位之重要,固不待言。因此一般在册立之后,即迁居东宫,并为其配置东宫官属,目的是让太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培养各种能力,实习政事。

东宫官僚的设置,基本仿照中央官制,所以又称“小朝廷”,但不同的朝代有比较大的差别。一般说来东宫主要有师傅官、詹事府、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太子宾客、太子洗马、太子三寺令、太子十率府率、太子内官等。师傅官包括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太子少保、太子少傅、太子少师,其中太保、太傅、太师合称“三公”,又称“三师”;少保、少傅、少师合称“三孤”,又称“三少”。不过,三公三孤很少有朝代设全,一般是有其人则设,无其人则缺,宁缺毋滥。

师傅官的职责主要是对太子进行教育,《礼记·文王世子》载:“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但后来师、保常常成为虚衔,属于赠官或加官。

从宋代开始,教育的职责基本由侍读代替。詹事应该算东宫的大总管,从宿值、朝觐、安全保卫、车马衣服到太子的生活杂事甚至生病时的医疗救治,全包。左右春坊、左右庶子两者职责大体类似,主要是掌管太子的文书奏议、图书文籍以及和太子有关的一些礼仪,并负责对太子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进行规劝、谏正。太子宾客没有很具体的职责,一般而言,也是从事调护规谏、赞相礼仪之类。三寺令是家令寺(掌管太子家令)、率更令寺(掌管率更令)和仆寺(掌管太子仆)的统称,家令主要职责是管理太子的日常生活和财务,率更令主管礼乐、刑罚、太子活动的时序等,太子仆则负责车马仪仗之类的事务。十率府率属于武官,掌管太子的武装力量。太子内官属于女官,主要掌管太子后宫。

许多官职越到后来越成为摆设,甚至不设,原因在于皇帝对太子的猜忌。帝王们不希望太子在自己还在世时就有个人的集团。以上这些情况,是在储君制度成熟之后的概况,并非历朝历代皆然。储君制度也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才逐步完善,又慢慢衰落并走向灭亡。

其实,储君的产生很早,人类社会进入有君主的阶段后,为了解决君主去世后政权的延续问题,需要提前培养接班人,储君便应运而生了。就我国而言,据现存文献的记载,第一位储君是虞舜。尧帝在位70年后,年事已高,开始考虑帝位的传承问题。在四岳的推荐下,虞舜进入了尧帝的视野。

为了保证将帝位传给合适的人选,尧帝对虞舜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让自己的儿子与他为友,考察他的德行;命舜办理各种复杂的政事,以观察他的能力。“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I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史记·五帝本纪》)舜在三年的考察期间表现极为出色,以致尧帝“以为圣”,这才使尧帝决意立舜为储君,并让他代行天子之政。同样,舜帝年老时,大禹已经有了治理洪水的丰功伟绩,享有崇高的威望,深为人们信服,所以就立大禹为储君。

《礼记·礼运》借孔子的话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做了恰如其分的概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贤与能”一词,颇能概括我国早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