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过多描述,就能感觉到我们的环境非常脆弱,已经到了“危险的时刻”。气候变暖、物种灭绝、海洋污染、能源危机、化学品滥用,无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报道的新闻和未报道的真相,强化着我们对未来的担忧。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也要有可持续性,对大人和对孩子的教育同样重要。聆听会唱歌的岛屿,让我们共同祈祷绿色、温馨的生态故乡……
三个男孩成立了新歌队后,来到传说中“会唱歌的小岛”。岛上果真飘着美妙的歌声,可是,当他们面对歌手的时候,却大吃一惊:竟是一群狐狸!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那远方漂泊而来的白熊,又为什么声声哀号?
学校里的同学们有的好奇,有的等着看笑话。但,不管持什么态度,所有人都想知道:歌队的成员都是些什么人呢?为什么歌队名叫“海狸回声”?
歌队的成员只有三个:琅琅、西不西和小言。
三人组合,外人看来十分匹配,都是水一样晶莹剔透的美少年,又是同一条街上的相处了“一辈子”的好朋友。但是,他们的性格可是大相径庭、南辕北辙的。
西不西大名叫陆晓西,长得虽然俊秀,但办事总是大大咧咧的,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了一句至理名言:“不管你喜欢什么东西,最后你还是要离开人间!所以,还是轻轻松松地过日子吧!”因此,他嘴边常常挂着这样的口头禅:“管他呢!”“管他是什么东西!”后来这口头禅就发展成了“管他东不东西不西的”!
于是,原来的昵称“小西”,就变为“西不西”了。
小言姓武,但他实在是天下最文静的男生了。他个头不大,纤纤细细的,面色略微苍白,头发细软柔顺地飘在额前,是个十分谨慎小心的男孩,对事情老是比别人多一分担忧。
小言吉他弹得最好,担任可以承上启下的中音,在歌队中举足轻重。
和西不西、小言相比,琅琅就算是标准的正常人了,带点儿微笑,带点儿严厉,带点儿正经,带点儿调皮,不管是什么,都在恰好的尺度里。
P10-11
读完“绿色总动员”系列小说,我脑里蹦出了“少年绿,则世界绿”这句话。有些牵强地套用梁启超的句式,我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只有少年儿童具有了绿色环保的意识,世界才可能有绿色的未来。
这是一个喜欢说“xx从娃娃抓起”的时代,足球、电脑、理财甚至反腐,这样的口号把孩子看成一个可以无限量盛东西的容器,可疑且可气。可是,我对“环保意识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没有反感,因为环保和孩子将在未来交会,未来的绿色将影响他们的生活,这不是大人赋予的功利化目标,他们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做这一切。
不用过多描述,就能感觉到我们的环境非常脆弱,已经到了“危险的时刻”。气候变暖、物种灭绝、海洋污染、能源危机、化学品滥用,无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报道的新闻和未报道的真相,强化着我们对未来的担忧。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也要有可持续性,对大人和对孩子的教育同样重要。
实话实说,中国的教育比较重视可持续发展,单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涉及这一主题的文章就不下二十篇,其他的学科如思想品德、科学也有不少篇幅涉及。可是,我总觉得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时,容易把问题简单化,在“要路还是要树”的问题上,总是众口一辞地“要树”,总是批判人类的非理性和贪婪,仿佛自己不是人类的一分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造成,最终要靠我们自己来解决。我以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协商和妥协的过程,它的教育也要超越善/恶、是/非、生/亡的二元对立观,给孩子呈现复杂的世界和多元的思考。这样,当孩子们日后成为环保人士、企业老板或政府官员时,才不会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说话。
文学能给孩子呈现丰富。绿色童话和绿色幻想小说,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新类型。这一题材的作品以前并不鲜见,但像这样以“绿色总动员”为主题的自觉创作,我还是第一次读到。这套书涉及可持续发展中的众多议题,如,生物多样性、能源危机、物资循环利用、防止海洋污染、防止白色污染等,它们是策划者为2009年世界环境日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而特别制作的。
创作目的清楚,阅读对象明确,我担心作家会因为“主题先行”伤害作品的文学气质。读完这些作品后,我的顾虑消失了。作品结构的安排、情节的铺陈、人物的刻画、奇幻手法的运用和氛围的营造,每一本书都有带动我往下阅读的力量。因为这样的明确,反而让作家在创作时心无旁骛,只想给少年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也因为有这样的好故事,又能把创作目的传达得更好。
阅读不能许诺。我们无法肯定说,少年人读了这个系列的书后,会从此变成环保主义者一他们有没有从这套书的阅读中获得乐趣更加重要。在我看来,“绿色总动员”提供了这样的快乐因子,它的篇幅不长、插图优美、故事“抓”人,其他的意义,则会伴随快乐而来。“少年绿,则世界绿”的种子,也会在读者的心田里暗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