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国际法院之司法实践为切入点,对其如何运用法律方法确定国际习惯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作者提出,在国际法诸渊源中,习惯是最终效力根据。国际习惯形成理论的分歧概在于事实(国家实践)如何转化为规范(习惯法)。作者在简要回顾之后,运用认知心理学作出分析,继而将视角转入对国际法院司法实践的考察。作者认为,法院确定习惯国际法的实质即法官造法,故司法实践中,法院只能通过法律论证、利益衡量、整体解释等方法来确定。最后,作者指出,游离于国际法院之外的中国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是一部系统讨论习惯法基本理论及其实践的作品。本书从现象学哲学出发,通过描述分析法律现象的本质结构,从规范、秩序以及意义等不同角度为习惯法构建统一的理论基础。由此可以引申出习惯法对于重构法治观念与秩序所具有的基础性价值。其实践意义在于,以习惯法为对象系统讨论了如何运用国家法之外的规范资源促进法治进程的问题。本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基于现象学立场分析法律现象及其本质,澄清习惯法在法学研究中的本源意义。其次,阐述习惯法的概念与历史,表明习惯法乃是逻辑性与历史性相统一的客观事物。最后,从具体法治的角度探讨习惯法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一般来说,法治理念与社会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张力,而习惯法对于调节这种张力具有两大价值以秩序为指向的工具价值、以意义为指向的目的价值。这正是本作品所欲阐述的主题。
总序/1
导论/1
一、研究缘起/1
二、研究现状述评/8
三、核心概念与论题解说/18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26
第一章 习惯法的理论基础/36
一、法治重构与习惯法奠基/36
二、对法律本质的现象学分析/38
三、法律的特殊性与普遍性/49
四、律的文化结构及其功能/57
第二章 习惯法的概念及其分类/67
一、习惯法概念诸说/67
二、习惯法概念释义/76
三、习惯法的分类/84
第三章 习惯法的历史考察/90
一、从起源角度考察习惯法/91
二、从西方历史的角度考察习惯法/99
三、从中国历史的角度考察习惯法/107
第四章 国家法治视野中的习惯法/119
一、习惯法对于中国法治的价值/120
二、习惯法在法律方法中的应用/128
三、习惯法在司法过程中的确认/141
四、习惯法的法律效力问题/160
第五章 习惯法在不同法域中的应用/170
一、习惯法在私法领域中的应用/171
二、习惯法在公法领域中的应用/180
第六章 民间治理视野中的习惯法/192
一、超越国家主义的法治/193
二、民间治理及其习惯法资源/200
三、当代中国习惯法的基本状况/211
四、习惯法在民间治理中的实践/228
结语 再论法治理想以及习惯法价值
附录
一、白村村规民约(1993)/251
二、果地村委会村规民约(1980)/255
三、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新旧村规民约三则/257
四、山东传统民事习惯调查记录/264
参考文献/268
后记/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