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孤独的牢笼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从没有无私地帮助过别人,那么减轻孤独感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暂时忘掉你自己的心思,想一想别人的需求。如果你觉得每个人的需求和希望跟你的都差不多,那也许你会觉得这不是那么困难。至于人们如何在实现自己目的的同时,也能尽量争取实现别人的需求,我不想举很多例子。你能在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自传里,或者任何一本教你如何取得成功的书里找到答案。
当你真正真心为别人做出自己的努力,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需求时,你就发现了其中的答案和真理。我的意思并不是做所有事都指向别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别人。在面对这条“黄金规则”的时候,我总是很小心,避免解释得过于字面化,因为这里面并没有完全考虑到所有人的口味和喜好。
做任何事情都出于别人的利益、迎合别人的喜好和口味,并要求别人也对自己这样做,只适用于别人和你有同样的问题和困惑时。你们同病相怜,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很不喜欢一个受虐狂对我运用“黄金规则”!他希望别人为他做出的努力和帮助,我对此一点都不感兴趣。
回到刚才的话题,如果你能对别人表现出自己的兴趣和真正的关心,这也将让别人对你更感兴趣,更关心你。这只能在坚固的“自我”意识上浅浅地划一下。但这种小小的改变已经足够让你不那么自我了。
当别人和你说话时,不要再想着你自己,或只想着你想要说什么,试着去倾听!
我从每个我认识的人身上都学到了一些东西,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行业。他们的一些经历、思想或想法,不管多么微小多么不起眼,都会从他们身上复制到我的身上。如果这种思想或想法没有发生复制,我就要努力去实现它。如果我没有从我遇见的每一个人身上学点什么,我就会觉得很失落,好像失去了什么。
上面这些不会发生,除非我懂得倾听。我是说真正倾听他们的心声。就像我之前说过的,一个人的教育只有在他真正开始倾听时,才会开始。
当然,一种过程会和另一种混合在一起。要想把专心倾听和兴趣与关心分开,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觉得倾听别人有困难,那就尽量让自己对别人感兴趣,关心他们。如果你觉得关心他人有困难,那就试着去专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就像我解释过的一样,只要你能关心别人,或毫无私心地帮助别人,你就能减轻孤独感带来的痛苦。如果你一直把这个理念记在心里,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你将不再自私了。不要只是想,一定要行动起来。如果你现在就按照这些方法去做的话,虽然可能还是因为一些私心,但不久以后你肯定就会忘掉这些私心的。因为你将变得对他人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愿意关心帮助他人,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
如果你不喜欢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
世界上最孤独的人,莫过于那些不喜欢别人的人了。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那你也不太可能对他产生什么兴趣。不过,如果你想改变的话,方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别再不喜欢那个人了。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去爱任何一个我们认识的人,但如果你不喜欢大多数人,那么恐怕出问题的就是你自己了。
有那么一个实验:实验人员要求一组大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写下他们不喜欢的人的名字。最后,每个学生都列出了或多或少的名字。实验人员发现,那些写下最多名字的学生,恰恰也是最不受欢迎的。我对这个结果一点也不吃惊。
对于不喜欢别人这个话题,我有更多的想法。我将在后面的内容里讨论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现在我只是想重复本杰明·迪斯累里曾经说过的话:“人生苦短,莫要计较。”
也许你会纳闷,这与管理我们的头脑有什么关系?如果你真这么想,那也许是我的错,我还没有着重强调头脑的强大力量和深远影响。上帝给予你的每一种能力、每一种天赋,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你有头脑。当然,我在这里并不包括身体力量,或者动耳朵的能力,虽然可以用使人信服的讨论证明这些也是头脑管理的一部分。
你对其他人或事情感兴趣的程度是可以控制的。头脑控制这种兴趣的方式,能够使你改变整个生活,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取决于你——显然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你,除了我正在做的这件事:让你认识到控制自己兴趣的重要性。
也许你认为我在让这个话题的内容变得无所不包,但我却不同意这说法。事实上,我还没讲完我的话题。接下来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与此有关的,而且你也会发现“兴趣”这个话题贯穿了整本书。
请别小看这个话题。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也许会显得与众不同,但这确实对学会管理头脑没什么帮助。总之,长话短说,当你变得真正对他人感兴趣、关心他人的时候,你也在帮助你自己。这是最重要的!现在我只对你感兴趣。
还有一点我要不厌其烦地重复,那就是有一些人会认同我所有这些观点,但从不付诸行动。请记住,在生活中实践这些道理是使你因此获得帮助的唯一方法。许多人看过书之后,抱怨他们没有从书中获得好处。那么,他们应该责怪自己,而不是书的作者。如果你把这一章从头读到尾,而这些文字只是留给你一个空洞洞的感觉——在某一天要试着去关心其他人,那么,你最好还是忘掉吧。
记住:如果你在寻求帮助,如果想向着管理好自己头脑甚至整个生活的方向努力。那么,实实在在地去做吧!
为了你自己,别再光说不做了,如果你没想用实际行动来实践我的建议,那也用不着来对我的言论点头称道。我甚至希望你主动对我提出异议,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如果你相信关心别人能帮助你,如果你相信自己还有这个机会,那么就请你开始去真正关心别人吧,就在现在!你将最终认识到结果能够证明方法的正确,而对你来说,方法甚至比结果还重要。
P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