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世报》1915年创办于天津,与《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一起并称为旧中国四大报,从创办到停刊历经三十余年,以其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益世报》:现代文学研究尚未全面开垦的沃土;20年代《益世报》对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30年代《益世报》与自由主义文学的繁荣;40年代《益世报》与自由主义文学的复兴;《益世报》文学专题研究。
《益世报》1915年创办于天津,与《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一起并称为旧中国四大报,从创办到停刊历经三十余年,以其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
《益世报》留下许多民国名流的妙手文章和往事钩沉,成为民国乱世的激越清流。梁实秋、沈从文、徐中玉、柳无忌、马彦祥、吴云心、苏雪林等学者主编过《益世报》文学副刊,在他们周围集结了大批知名学者:柳亚子、罗隆基、钱端升、冰心、周作人、许地山、田汉、张秀亚、张恨水……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也从遥远的欧洲为《益世报》寄来56篇海外通讯……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益世报》:现代文学研究尚未全面开垦的沃土
第一节 《益世报》的文化取向与文学追求
第二节 《益世报》文学副刊的丰盈内涵
第三节 《益世报》在现代文学多元格局中的文学选择
第二章 20年代《益世报》对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
第一节 “有所为而作”的谐文
第二节 “北派通俗小说崛起的摇篮”
第三章 30年代《益世报》与自由主义文学的繁荣
第一节 《语林》:从政论到杂说
第二节 《益世报副刊》:学术氛围中的高雅创作
第三节 《文学週刊》:自由文学理念的强势播扬
第四节 《文学週梁》:“为新文学辩护”
第五节 《文学副刊》:描绘理想的文学蓝图
第六节 《益世小品》:小品文创作的全面探索
第七节 《文艺周》:开在山东的文学奇葩
第八节 性活文化》:配合现实需要的文化大餐
第四章 40年代《益世报》与自由主义文学的复兴
第一节 《文学周刊》:文学的乌托邦之梦
第二节 《星期小品》:絮语中的闲适与智慧
第五章 《益世报》文学专题研究
第一节 《益世报》与宗教文学:射人现代文学的一束灵光
第二节 《益世报》与鲁迅形象的建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益世报》重要文学副刊年表
附录二:专家鉴定意见摘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