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百科全书”是一套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它将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世界。本书为丛书之一。
本书是一本地理科学普及读物。它将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内容涵盖宇宙与地球、陆地与海洋、气候与环境、国家城市地理等方面,并辅以近千幅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图片,形象地展示了世界地理知识的丰富与多彩。全书通过科学的体例、简明的文字、新颖的版式以及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为读者展开一幅优美的世界人文地理画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地理.com/e时代百科全书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黄峻菠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e时代百科全书”是一套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它将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世界。本书为丛书之一。 本书是一本地理科学普及读物。它将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内容涵盖宇宙与地球、陆地与海洋、气候与环境、国家城市地理等方面,并辅以近千幅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图片,形象地展示了世界地理知识的丰富与多彩。全书通过科学的体例、简明的文字、新颖的版式以及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为读者展开一幅优美的世界人文地理画卷。 内容推荐 《世界地理.com》是一本地理科学普及读物。它将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内容涵盖宇宙与地球、陆地与海洋、气候与环境、国家城市地理等方面,并辅以近千幅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图片,形象地展示了世界地理知识的丰富与多彩。全书通过科学的体例、简明的文字、新颖的版式以及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为读者展开一幅优美的世界人文地理画卷,使地理知识具备可观性。翻开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纵览世界壮美河山、各地风土人情,了解相关人文地理知识,享受一次快乐的环球旅行,还能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审美感受。这是一本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世界地理知识的理想读物。 Blog风格的全新阅读形式,将传统百科全书的单调呆板一扫而光,在保证知识量最大化的前提下,为读者开创了一个阅读的新天地。此外,每个篇目下的“相关链接”和“拓展阅读”两个小栏目不仅能帮助读者轻松地获得与篇目相关的信息,也能够引领读者在阅读之余向纵深层次迈进。 目录 壮丽河山/003 基纳巴卢山/004 印度尼西亚阿贡山/005 阿尔卑斯山/006 乌拉尔山/008 大高加索山/009 比利牛斯山/010 亚平宁山/011 阿特拉斯山/012 乞力马扎罗山/014 科西阿斯科山/016 麦金利山/017 落基山/018 安第斯山/020 湄南河/021 印度圣水恒河/022 俄罗斯之宝鄂毕河/023 伏尔加河/024 勒拿河/026 蓝色多瑙河/027 莱茵河/028 泰晤士河/030 卢瓦尔河/031 第聂伯河/032 赞比西河/033 尼罗河/034 密西西比河/036 巴拿马运河/038 墨累一达令河/040 亚马逊河/041 拉普拉塔河/042 里海/043 死海不死/044 贝加尔湖/045 图尔卡纳湖/046 维多利亚湖/047 乍得湖/048 北美五大湖/049 密歇根湖/050 大盐湖/051 的的喀喀湖/052 撒哈拉沙漠/054 纳米布沙漠/056 新墨西哥沙漠/057 东非大裂谷/058 恒河三角洲/059 巴西高原/060 科罗拉多大峡谷/061 亚马逊平原/062 刚果盆地/064 大自流盆地/065 莫西奥图尼亚瀑布/066 尼亚加拉瀑布/067 安赫尔瀑布/068 伊瓜苏瀑布/069 浩瀚海洋/071 太平洋/072 大西洋/073 北冰洋/074 珊瑚海/075 马尔马拉海/076 加勒比海/077 爱琴海/078 地中海/080 北海/081 波罗的海/082 威德尔海/084 马尾藻海/085 红海/086 亚速海/087 马来群岛/088 波利尼西亚群岛/090 巴林群岛/091 科摩罗群岛/092 巴利阿里群岛/093 佛得角群岛/094 马尔代夫群岛/096 格陵兰岛/098 巴巴多斯岛/099 塞布尔岛/100 巴芬岛/101 新几内亚岛/102 加里曼丹岛/103 罗卡尔岛/104 爱尔兰岛/106 巴哈马群岛/108 冰岛/109 牙买加/110 西西里岛/111 马达加斯加岛/112 毛里求斯岛/114 斯里兰卡岛/115 火地岛/116 斐济岛/117 德雷克海峡/118 麦哲伦海峡/119 英吉利一多佛尔海峡/120 直布罗陀海峡/121 马六甲海峡/122 霍尔木兹海峡/124 波斯湾/125 孟加拉湾/126 马里亚纳海沟/128 北大西洋洋中峡谷/129 大堡礁/130 西风漂流/131 墨西哥湾暖流/132 好望角/133 百慕大/134 合恩角/136 巴哈马群岛的魔鬼“蓝洞”/137 考古文明/139 “突然失踪”的印度古城/140 印度“第一陵墓”泰姬陵/141 印度的哈拉巴考古文明/142 印度尼西亚的“佛心”婆罗佛屠/143 印尼桑吉兰古人类化石遗址/144 柬埔寨的吴哥古城/145 菲律宾巴维纳的古代水稻梯田/146 阿富汗的巴米扬山谷/147 巴基斯坦塔克西拉考古遗址/148 叙利亚巴尔米拉考古遗址/149 黎巴嫩的提尔考古遗址/150 阿曼的巴塔考古遗址/151 日光的神殿与庙宇/152 伊拉克的亚述古城/153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的“史前西斯廷教堂”/154 西班牙的孔波斯特朝圣路/155 西班牙的梅里达考古群/156 英国的哈德良长城/157 英国沙利斯伯里的巨石阵/158 英国的奥克尼新石器时代遗址/159 米歇尔·赫吉斯水晶人头/160 法国的卡纳克石阵/161 瑞士的伯尔尼古城/162 希腊建筑的典范——巴特农神庙/163 “顷刻”毁灭的庞贝古城/164 法老灵魂的栖息地——埃及金字塔/165 撒哈拉沙漠的大型壁画群/166 突尼斯的“新城”迦太基/167 阿克苏姆古城的“摩天大楼”/168 拉利贝拉的“石头圣城”/169 肯尼亚的拉穆古镇/170 加蓬奥克洛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171 埃及阿布·辛拜勒的努比亚神庙/172 利比亚的塞卜拉泰考古遗址/173 利比亚的昔兰尼考古遗址/174 受敬仰的石头城——大津巴布韦/175 澳大利亚纳拉库特的化石遗址/176 墨西哥“众神创造的城市”——特奥蒂瓦坎/177 墨西哥的埃尔塔欣古城/178 洪都拉斯的科潘玛雅遗址/179 古巴哈瓦那的旧城及防御工事/180 美国陶斯的印第安村/181 卡俄基亚土墩群历史遗址/182 秘鲁的查文考古遗址/183 秘鲁的“古老山巅”——马丘比丘/184 秘鲁的昌昌“土城”/185 秘鲁的纳斯卡线条图/186 哥斯达黎加“巨人玩的石球”/187 厄瓜多尔的“黄金隧道”/188 智利复活节岛的“巨人像”/189 城市风情/191 蒙古的“红色英雄城”乌兰巴托/192 富有的“弹丸之地”新加坡/193 美丽的朝鲜首都平壤/194 尼泊尔的”千庙之都”加德满都/196 尼泊尔的兰毗尼/197 “东方威尼斯”曼谷/198 伊斯兰教的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200 “灵魂的泣诉地”耶路撒冷/201 越南的首都河内/202 斯里兰卡的佛牙“圣城”康提/203 东方的罗马——日本奈良/204 日本的古老都城东京/205 古腓尼基海港比布鲁斯/206 约旦的“石头城”佩特拉/207 “孔雀国”的首都新德里/208 “天国中的城市”——大马士革/210 利比亚的“沙漠珍珠”/211 “神赐的地方”——巴格达/212 俄罗斯的“红色”首都莫斯科/214 乌克兰的里沃夫历史中心/215 爱沙尼亚的名城塔林/216 立陶宛古城维尔纽斯/217 捷克“金色的布拉格”/218 世界“绿化冠军”波兰华沙/220 瑞士的“和平之城”日内瓦/221 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222 瑞典的“北方威尼斯”/224 “波罗的海明珠”赫尔辛基/225 冰岛的“无烟城市”雷克雅未克/226 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冈/227 荷兰的“北方威尼斯”阿姆斯特丹/228 丹麦的“童话故乡”哥本哈根/229 英国的首都伦敦/230 英国的“北方雅典”爱丁堡/232 法国的“加冕之城”兰斯/233 法国的“浪漫之都”巴黎/234 德国“自由民主之城”魏玛/236 “欧洲首都”布鲁塞尔/237 葡萄牙的“温暖港口”里斯本/238 意大利的“七丘城”罗马/240 意大利的“水域”威尼斯/241 意大利的“斜塔城”比萨/242 智利的朝觐圣址圣地亚哥/243 德国的“森林与湖泊之都”柏林/244 西班牙的名城托莱多/245 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246 埃及的“千塔之城”开罗/248 澳大利亚的最大港口悉尼/249 新西兰的“南方首都”惠灵顿/250 摩洛哥的伊斯兰名城非斯/252 美国的“新阿姆斯特丹”纽约/253 “枫叶之国”的首都渥太华/254 “南美雅典”圣菲波哥大/255 厄瓜多尔的名城基多/256 玻利维亚的“白色之城”苏克雷/257 奇风异俗/259 尼泊尔人的“吻脚礼”/260 新西兰人的“碰鼻礼”/261 夏威夷人的草裙舞/262 勃瑙族长脖为美/264 以胖为美的汤加国/265 娄娄族“抢新娘”/266 犹太人的婚礼习俗与宗教/267 老挝人美妙歌声牵姻缘/268 越南苗族人的抢婚习俗/269 摩洛哥的新娘集市/270 缅甸男子想结婚要先出家/271 肯尼亚巾帼“娶妻”/272 英国人的婚礼习俗/273 蒙巴萨人的“送新郎”仪式/274 非洲的“割礼”/276 非洲人的头顶绝技/277 马来西亚古兰经送葬仪式/278 印度教徒的火葬/279 “不死之乡”兰特包的葬礼/280 喀麦隆人载歌载舞的葬礼/281 千奇百怪的葬礼/282 僧加罗人的葬礼/283 马赛人的“天葬”/284 千奇百怪的吃鸡蛋风俗/286 尼泊尔的“神牛”、“神猴”和“神树”/287 博茨瓦纳人敬牛如敬祖/288 非洲戴面纱的男子/289 俄罗斯人的“澡堂文化”/290 大和民族的和服/291 着白衣的民族——朝鲜/292 视牛如神的印度人/293 马达加斯加的偷牛贼/294 雅浦岛的“石头货币”/295 束埔寨人的斗鸡习俗/296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298 斐巴摩纳的“井中旅馆”/299 因纽特人的“雪屋”/300 伊班族人的“长屋”/301 印第安人的图腾崇拜/302 印度的新年/303 印加人的太阳祭/304 土著人食虫奇俗/305 千奇百怪的“女儿国”/306 印度妇女的“吉祥痣”/307 土著人的文身习俗/308 物产资源/311 岛国马来西亚/312 “樱花岛国”日本/313 “世界椰王”菲律宾/314 盛产金鸡纳霜的爪哇岛/315 “世界石油宝库”西亚/316 伊拉克的枣椰树/317 “芒果的故乡”印度/318 斯里兰卡的拉特拉普拉城/319 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320 盛产珍珠的巴林/321 黄麻第一生产国——孟加拉国/322 “剑麻之邦”坦桑尼亚/323 “红土与钢铁的王国”——卢森堡/324 啤酒飘香的德国/325 鲜花遍野的地方——荷兰/326 钟表的王国——瑞士/327 森林之国——瑞典/328 泥炭的重要产地爱尔兰/329 玫瑰王国——保加利亚/330 美丽富饶的西伯利亚/331 盛产油橄榄的国家——突尼斯/332 “棉花之国”埃及/333 钻石与黄金的“暴发户”——南非/334 “腰果的王国”莫桑比克/335 “丁香双岛”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336 最大花生生产国塞内加尔/337 “世界铝乡”几内亚/338 油棕第一生产国贝宁/339 盛产骆驼和乳香的索马里/340 “绿金之国”加蓬/341 “原料仓库”刚果民主共和国/342 “牛国”马达加斯加/343 “甜岛”毛里求斯/344 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澳大利亚/345 浩瀚海洋中的孤岛——圣诞岛/346 “鳄鱼之都”巴布亚新几内亚/347 “鸟粪天堂”——瑙鲁/348 红杉帝国——美国/349 “世界糖罐”古巴/350 仙人掌的沃土——墨西哥/351 “黄金遍地”的哥伦比亚/352 月亮之国——科摩罗/353 南美的石油国——委内瑞拉/354 “世界鱼粉加工厂”秘鲁/355 咖啡王国——巴西/356 “铜矿之国”赞比亚/357 “遍地牛羊”的乌拉圭/358 “石油湖”马拉开波湖/359 蜂鸟的天下——特立尼达岛/360 牛的天堂——潘帕斯草原/361 气象万千/363 “午夜太阳州”阿拉斯加/364 “世界雨极”印度乞拉朋齐/365 “世界寒极”南极极点/366 这里的冬天不好过——挪威/368 “世界旱极”阿塔卡马沙漠/369 “世界火炉”撒哈拉沙漠/370 年平均温度最高的达洛尔/371 冬季去看富土山/372 “世界雷都”茂物/373 可怕的纽约高楼风/374 “雾都”伦敦/375 不冷的“寒冷国”智利/376 “赤道国”厄瓜多尔/377 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378 天上降下的“奇物”/380 气温变化迥异的南北半球/381 “太阳海岸”西班牙/382 神奇的热岛效应/384 像火一样的风——焚风/385 大风呼啸的南极/386 龙卷风之乡——美国/387 “无雨之都”利马/388 日本的“地震云”/389 “阳光富翁”巴巴多斯岛/390 上帝之子——“厄尔尼诺”/391 积雪压顶无寒意——基多/392 不受欢迎的“天上客”——冰雹/393 岛国日本的气候/394 好望角的“咆哮西风”/396 冬暖夏凉的冰岛/397 地球上的五个气候带/398 五颜六色的云/400 球形闪电奇观/401 千奇百怪的雪/402 形形色色的怪雨/403 不断升温的地球/404 奇特的海市蜃楼/405 令人瞠目结舌的太阳奇观/406 南极洲绚丽的极光/407 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408 希腊的地中海式气候/409 英国的海洋性气候/410 赤道几内亚的赤道雨林气候/411 埃及的热带沙漠气候/412 地理灾难/415 圣·皮埃尔的灭顶之灾/416 沉睡的“雄狮”苏醒了/417 1985年鲁伊斯火山爆发/418 “万烟谷”里涌温泉/420 有史以来最响的火山爆发/421 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422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423 水库诱发的地震/424 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425 1964年安克雷奇地震/426 当好奇遭遇海啸/427 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428 海底塌方引起的海啸/429 “河流之父”的怒威/430 1987年孟加拉大洪水/431 2004年加勒比海地区大洪水/432 1900年加尔维斯顿飓风/433 2003年美国“伊莎贝尔”飓风/434 可怕的城市噪音/435 1999年美国“弗洛伊德”飓风/436 1998年美国“圣女”拉尼娜/437 1991年与1970年的孟加拉气旋/438 达尔文市和加尔各答市的气旋灾害/439 1990年澳大利亚干旱/440 1970年萨赫勒干旱/441 1908年通古斯大火球/442 圣华金谷地面沉降/443 变成了“绿魔”的中国“绿宝”/444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尘暴/446 1966年阿拍迈滑坡/447 1998年意大利那不勒斯泥石流/448 20世纪80年代的非洲大饥荒/449 1970年秘鲁瓦斯卡兰山雪崩/450 伊拉克的农田盐渍化/452 巴西利卡塔的水土流失/453 “白色死神”雪崩/454 令人亦喜亦忧的“滴滴涕”/455 冰海沉船/456 美国人“引狼入室”/457 逐渐消失的非洲雨林/458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459 试读章节 死海不死 不知道是谁将死海叫做“死”海的,实际上,那里如今是个充满生气的地方。 不过,将死海叫做“死”海是有一定道理的。人们都知道,死海的含盐量是世界上最高的。一般的海水含盐量是在35‰左右,而死海的含盐量是它们的六倍,高达300‰。有人做过计算,如果将死海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足以让四十亿人吃上两千年之久。因此死海里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死海的“死”便源于这里。由于缺乏足够的淡水,从周围河流中流入死海的鱼类很快就会死去,连在岸边嬉戏的水鸟由于找不到食物也不得不搬家,这就更加给死海增添了荒凉和凄冷的气氛。 位于约旦河南端的这个咸水湖,也是一个海拔特别低的湖泊,这里的海拔一般都在海平面300米以下,让人觉得它似乎就是一个藏着许多盐的地窖。死海的历史十分悠久,在用希伯来语写作的《圣经》中,死海被称做“盐海”;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在他的著作中讲到过死海。然而人们更为熟知的是这样的一个传说:公元70年的时候,罗马统帅狄度在攻打耶路撒冷时,经过了死海,决定处死一些奴隶。谁知当他给奴隶们带上镣铐,投进死海想淹死他们时,这些奴隶却奇迹般地没有丧命。狄度恼羞成怒,再次下令将奴隶投进死海,谁知这次更离谱,奴隶竟然被波浪送回了岸边。狄度被这样的场景吓坏了,他以为这些奴隶受了神灵的保佑,于是就下令释放了他们。现在,我们当然知道奴隶淹不死的原因:死海的含盐量高,浮力大,人自然就淹不死了。 除了上面所说的含盐量高外,死海还具有旅游和医疗保健的功用。由于死海的含盐量极高,因此死海的水富含溴、钾、镁、碘等矿物质,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这当中的溴,由于它具有极强的镇静作用,所以到死海来旅游的人,一进水中便能很快感到全身心的舒适。另外,人们还认识到死海的黑色盐泥能够治疗关节炎和风湿病,因此,在死海,经常可以看见涂得全身漆黑的游客躺在日光下沐浴。来死海旅游的人除了利用海水和盐泥治病之外,还利用这里的紫外线长波治疗牛皮癣等皮肤病,因为据说这里的紫外线长波浓度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 现在的死海并不死气沉沉。由于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效,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来旅游观光,死海已经变得十分热闹了。 贝加尔湖 俄罗斯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契诃夫曾经这样描绘贝加尔湖的景色“贝加尔湖异常美丽。难怪西伯利亚人不称它为湖,而称之为海。湖水清澈透明,视线透过水面像透过空气一样,水下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岸上群山连绵,森林覆盖。”由于贝加尔湖的湖水经常呈现出令人心醉的绿色,因此它有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那就是西伯利亚的“绿眼睛”。 贝加尔湖是一个著名的淡水湖,它位于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古代中国那里被称为“北海”,也就是那位忠贞于国家的汉代使者苏武被流放的地方。贝加尔湖长636千米,平均宽度则有48千米,整个湖面的面积达到了315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不仅在面积上,在蓄水量上贝加尔湖也堪称世界之最。据测算,贝加尔湖的总蓄水量有23600立方千米,比整个波罗的海的含水量还要多,大概相当于北美五大连湖蓄水量的总和,约占地表不冻淡水资源总量的1/5。 贝加尔湖拥有如此大的含水量不是偶然的,在它的周围有许许多多条河流,源源不断地向湖中输送淡水。据统计,往贝加尔湖中注水的大大小小的河流共有336条,而从湖中流走的却只有安加拉河一条,再加上那里年平均温度不高,湖水的蒸发量很少,这自然就使得贝加尔湖成为蓄水量一直都居高不下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最吸引人的当然要属它的美貌。有人曾经打比方说,贝加尔湖是“西伯利亚的美男子”,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到那里去旅游的人都会被贝加尔湖的美景深深迷住。由于它远离尘嚣,受到的污染极少,这使得它的湖水尤为清澈明亮,透明度很强。站在湖边,就能像契诃夫说的那样,透过水面十分清晰地看到水底。在群山环抱中的贝加尔湖就如同一面绿色的镜子,精致地镶嵌在西伯利亚平原上。由于面积巨大,因此贝加尔湖拥有好几个美丽的湖湾:例如,湖的东岸就有犹如明珠般璀璨夺目的奇维尔奎湾。现在,这些地方都成了游人们争相前往的度假胜地。 贝加尔湖不仅有迷人的景色,还有着动人的传说。到贝加尔湖去旅游的人,都会在湖口处见到一个叫谢曼斯基的巨大圆石,这个圆石正好位于湖的中央,离两岸正好各500米的距离,它是人们对爱情忠贞不移的象征。 有着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色,这位西伯利亚的“美男子”怎么会不成为全世界旅游者向往的胜地呢? P44-45 序言 这是一套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它将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世界。 这套丛书分为:《中国历史.com》、《世界历史.com》、《中国文学.com》、《世界文学.com》、《中国美术.com》、《世界美术.com》、《中国战争.com》、《世界战争.com》、《中国地理.com》、《世界地理.com》,共10册。书中内容,本着权威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能反映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帮助读者解答工作、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既可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求知欲,又能兼顾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水平;既注重用准确的文字揭示该学科的内涵,又注重用浅显流畅的语言表述其外延,并适当扩大知识面。 书中所遴选的精美图片,直观地展示人、事、物,并配以准确精当的图注。让读者充分拓宽视野的同时,还能开辟想像的空间。 简洁大方的网络博客形式,把多种视觉要素完美结合,不仅彰显了本书浓厚的人文色彩,也给了读者更多的想像空间和审美享受。随意翻开一页,读者就能进入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可以自由获取各种知识,而且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为了将权威性和趣味性完美地融合起来,参阅了大量资料,但由于本套丛书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