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语文》突破了现行教材的某些模式,对选文体例、教材结构及教材内容进行了某些创新。人文性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8个单元,均从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新、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张扬人文精神。审美性是本教材选文的一个重要标准,所选文章引导学生认识美、理解美、发现美和欣赏美。趣味性亦是“大学语文”这门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教材在选文方面除了特别注意到与大学生成长有关的内容外,还试图做到既关注人文性内容,也注意人文性的时代发展。
本教材是一部以经典文类为主干、体现其语言文化特色的综合人文素质课程教材。本教材开篇从《周易》中的歌谣写起。远古人类用幻想来支配自然,把自然对象化。伴随着人类思想的觉醒,文学走上了自觉的道路。诗、词、曲、白话小说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后世学人提供了做学问、做人高不可及的审美范例。“附录”中选编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和“写作能力培养”,突出了一般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也可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前言
一、言志:人类情感的宣泄
归姝·上六
弹歌
候人歌
越人歌
秦风·蒹葭
陌上桑
登楼赋
再别康桥
雨巷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幻想:人的历史之神话
《山海经》(四则)
女娲之肠
韩流生帝颛项
黄帝女魃
鲧禹治水
商颂·玄鸟
天问(节选)
桃花源记
搜神记(三则)
羽毛农女
董永之妻
韩凭夫妇
鹊桥仙
论雷峰塔的倒掉
三、自然:美的历程
《老子》三章
秋水(节选)
滕王阁序
春江花月夜
蜀道难
水调歌头
牡丹亭·惊梦
再游黄山记
四、文笔:通古今之变
五蠹(节选)
垓下之围
燕歌行
五代史伶官传序
双调·夜行船·秋思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圆圆曲
五、文明:冲突与对话
长恨歌
无题
虞美人
声声慢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舞会以后
绳子的故事
麦琪的礼物
弃绝
六、学问:文心诗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诗品序(节选)
秋兴八首(其一、其八)
祭十二郎文
李凭箜篌引
项脊轩志
板桥题画(三则)
希望
不朽——我的宗教
《屈原》与《厘雅王》——这是回答徐迟先生的一封信。原信附后。
钱
七、人生:养浩然之气
《孟子》(七则)
登幽州台歌
摸鱼儿
正气歌(并序)
金缕曲·赠梁汾
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
少年中国说(节选)
附录
中国文化简介
诗词曲格律入门
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写作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