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地区的历史可以说是由台湾(地区)的地理位置所造就的,由于被各种不同的文化所包围,这里常常成为各国地缘政治斗争中的一粒棋子。我们看到的台湾(地区)现代经济的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就归因于此。
台湾(地区)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地缘政治地位为台湾(地区)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奠定了基础。之后发展起来的另外三只“小龙”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香港。
台湾(地区)是一个南北走向的树叶状的岛屿,长约450公里(180英里),宽97公里(60英里),东西两面为太平洋和中国南海包围。台湾岛西面160公里(100英里)处是福建省;东北是琉球群岛,也就是今天的冲绳岛;东北方向更远的地方,大约1930公里(1200英里)的地方,是日本本岛;最南端的地平线上可以看到菲律宾群岛最北的一个岛屿。
台湾(地区)地处于太平洋火环之上,是地震多发地带。贯穿南北的是岛中央的壮丽群峰;共有100多个山峰,最高峰超过3017米(9900英尺)。横穿中国台湾岛东西的是北回归线。台湾(地区)的东面从蓝色的太平洋中拔地而起,而西面郁郁葱葱的平原则缓缓延伸到中国海的淤泥之中。整个岛屿正好处在台风多发地带,东面经常在台风季节受到台风的侵袭。在台北,除了夏天几个月比较温暖湿润外,其他时候天气大多很恶劣,结果就有了这样一句俗话:“台北的天是后妈的脸。”
原住民
最早来台湾(地区)定居的是吕宋岛人和马来西亚人。[编辑注:作者说法有误,据《辞海》:“据考古发掘,(中国)台湾古人类渊源于祖国大陆。”]这儿曾经有八种不同的语言,说明定居者是分批从不同的地方来的。这些定居者居住在沿海地区,以狩猎和原始耕种为生。他们之间也会爆发部落战争,也会互相残杀。这些原始人没有文字,但有讲故事和举行仪式的传统。今天,大约有25万原住民仍然居住在岛上,他们的利益也从1945年开始得到中国国民党政府的保护。
欧洲人的到来
中国台湾在十六七世纪经历了更多的变迁。1517年,葡萄牙海军上将安刺德率船队到达台湾,被台湾(地区)的美丽风景深深吸引,因而将之取名Ilha Formasa(美丽的岛屿)。葡萄牙人在岛上形成了规模虽小却具有重要作用的贸易势力。
当时西班牙人已经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了自己的贸易势力。1622年,他们向北航行,到达澎湖列岛。澎湖列岛是位于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之间的一群小岛。一年以后,他们再次来到这里,而且强迫福建总督允许他们在中国台湾岛建立城堡。安平古堡和Providcntia就是这样建起来的。接着,西班牙人马上开始了和原住民的勾结,阴谋扩大自己的控制范围。那时正是欧洲帝国主义向上发展的时期,信奉新教的荷兰人到达哪里,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就必然接踵而至。1626年,西班牙人建起了淡水堡和基隆堡。
由于地处一条正在形成的通向日本的主要贸易通道的正中间,中国台湾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枢纽。由于当时同中国内地的贸易还在海上进行,中国台湾成了通往中国内地市场的门户,是樟脑之类的贵重商品的重要来源地。但是,1628年日本人撤回了他们的前线贸易站。这可能是受了新任幕府的命令。当时日本的新任幕府颁布了一系列关闭日本边境、封闭海上贸易的政策,开始了长达250年的自我封闭。
1642年,荷兰人在原住民士兵的帮助下把西班牙人赶出中国台湾岛,侵占了中国台湾。但是,正在中国内地发展的重大事件最终也导致荷兰人从中国台湾被驱逐出去。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覆灭了。从北方入侵的擅长骑射的满族人建立了清朝。但这次朝代更换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完成的。许许多多的图书、小说、戏剧、电影都讲述了那些效忠明朝的人撤到南方后仍企图反清复明的历史故事。(据说,中国人吃月饼的习俗以及秘密社团的形成都与这些人有关。)
在这些效忠明朝的人中有一位有钱又有势的人:郑成功。郑成功的父亲是福建一位富有的商人。据说,郑成功的父亲统率着一支拥有3000海船的舰队。他的贸易范围一直延伸到日本。郑成功的家势使他能够在和反清复明的人结盟之后航行到中国台湾,发动与荷兰人的战争。经过谈判,荷兰人同意于1662年离开。此后,他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他一生都拒绝归顺清朝。他的儿子、孙子得以继承他的王位,但最终于1683年被清朝击败。
在之后200年的时间里,清朝除了给台湾地区任命了一位总督、对个别商品征税以外,对这里几乎不闻不问。清朝对中国台湾的政治控制实际上给自己带来了与欧洲列强较量的负担。欧洲列强用尽各种借口向清朝索赔,而赔款的方式往往是使清朝被迫在贸易上妥协,或接受一些无耻的不平等条约,在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中你可以读到关于这些事的更详细的描述。
日本的殖民统治
如果你想一想历史上因中国台湾而起的政治纠葛有多少,就不会奇怪清政府为什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H本击败后,在没有和中国台湾人民协商的情况下(根据《马关条约》)就把中国台湾割让给这个邻国了。
也许是在皇帝的暗中支持下,有一个中国台湾人的代表团马上宣布中国台湾成为独立的共和国,但是这次行动注定要失败。日本人在基隆登陆,然后系统而快速地向南推进。日本人不是什么善良的殖民统治者,但是却很有效率。他们把所有天皇政府曾经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都做了。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刚刚从封闭中解脱出来的日本力争要赶超西方,而且要把中国台湾作为他们的示范殖民地。他们修路,建学校,修隔离检验站,建铁路线,发展各行各业。农业和计划性的林业、采矿业、钢铁生产业都成了主要的行业。
而为此付出代价的是中国台湾人民。日语成为学校里的教学语言;所有和政府的交往都必须用H语进行,即使政府职员是中国台湾人也得这样,秘密警察不断地瓦解任何争取台湾地区独立的活动;台湾地区的士兵被招募到海外为天皇军队做苦力;台湾地区妇女被送去“慰安”日本士兵。“二战”期间,台湾地区士兵最远到达“满洲”、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地方为H军服役。当时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一个中国台湾人在被占领期间死了,他会希望他的棺材在一把黑伞的遮盖下被送进坟墓,因为这样他就不是被埋葬在日本的太阳下。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的政治斗争愈演愈烈。1911年,孙中山推翻了满族人建立的清朝;1912年他宣布建立中华民国。这开始了中国38年的革命、软弱和挣扎;也带来了严重的腐败和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中国人民遭受了无尽的苦难。这种状态一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巩固了共产党的政权才结束,在这期间,中国内地战争不断;国民党、各军阀、共产党以及后来“二战”期间的日本都是战争的参与者。
这段时间中国的政坛出现了一位重要人物,即中国国民党的领导人蒋介石总司令。他是一个老奸巨猾的机会主义者。他与当时中国最有权势的家庭之一联姻。他妻子的姐姐是孙中山的妻子,哥哥、姐夫是姓宋姓孔的,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所培养出来的关系网、装出来的西方架势以及坚定的反共立场使他从美国国会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支援。在那些年里,美国国会一共为他的事业提供了几十亿美元的帮助。当国民党军队全线撤退而让中国人民陷入日本人统治的时候,美国也没有中断对蒋介石的支持。美国组建了一支著名的以中国西南为基地的飞行中队——飞虎队,通过空中扫射和轰炸来打击日军;还建立了一条飞越喜马拉雅山山巅的从印度到中国的空中补给线。
随着战争接近尾声,美国制订了一个通过占领中国台湾进行越岛作战的计划。这个计划的问题是这里只有三个可用的港口。但是,中国,台湾的战略性位置以及它能为蒋介石提供有效供给并切断日本供给线的能力使这个计划变得非常有意义。由于美国国会中有许多人对蒋总司令(也因为他剃着光头而被戏称为“The Gismo”或“花生”)怀有戒心,否则这个岛当时就会成为美国的一个托管地。然后再在中国成为一个自由的有秩序的国家时再交给中国管理。但是,这个计划被麦克阿瑟将军抛弃。他已经向菲律宾发誓:“我会回来的。”并保证首先解决菲律宾的问题。结果,中国台湾被炸得七零八落。
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