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说曹操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柳春藩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融会了新研究成果的曹操这一非凡历史人物的传记。作为真实历史人物的曹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理念、性格作风是什么样的?他的文韬武略、胆识智慧和多才多艺都表现在哪些地方?……该书不仅对曹操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言论行为、思想观点、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性格作风等进行分析评论,对曹操作了总的历史评价,还就后世学者对曹操的一些评论加以评说。

内容推荐

作为真实历史人物的曹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理念、性格作风是什么样的?他的文韬武略、胆识智慧和多才多艺都表现在哪些地方?历史上人们曾经怎样误解和贬低了他。为什么会这样?……本书遵循正史的要求,依据力求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考证研究,科学、全面地“正说”曹操,对曹操生平事迹给予完整系统的介绍和评说,在人们非常感兴趣的、往往存在许多疑惑和偏颇的诸多方面给予读者尽量客观准确,还原曹操本米面目的解答,帮助世人将曹操的历史人物形象与流传的曹操艺术形象区别开来,还曹操一个尽量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本书作者,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专治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同时关注杰出历史人物曹操,持续研究积累凡四十五年有余,为中国古代史著名教授,曹操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

目录

第一讲 动荡社会迅速成长

 一 宦官专权

 二 家庭出身与少年生活

 三 广交名士

第二讲 不畏权势忠于职守

 一 初登政坛,敢作敢为

 二 国相任上的雷厉风行

 三 以退为进的策略

第三讲 组建军队讨伐董卓

 一 “何必纷纷召外将乎”

 二 讨卓先锋

 三 “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第四讲 争夺兖州建立基地

 一 从东郡太守到领兖州牧

 二 收编青州黄巾军

 三 东征陶谦

 四 濮阳之役

 五 收复兖州失地

第五讲 三大政策胜人一筹

 一 奉天子以令不臣

 二 兴屯田以蓄军资

 三 揽人才以建智团

第六讲 荡平徐淮 占据河南

 一 收降张绣

 二 破败袁术

 三 擒杀吕布

 四 击走刘备

第七讲 官渡之战 以弱胜强

 一 袁绍大军压境

 二 初战白马延津

 三 后退一步对峙

 四 火烧乌巢屯粮

第八讲 克平四州 统一北方

 一 攻占邺城

 二 平定河北

 三 远征乌桓

第九讲 全面改革 巩固统治

 一 抑制豪强,扶持小农

 二 整顿风俗,发展教育

 三 以法治军,赏罚严明

第十讲 南下顺利 折戟赤壁

 一 赤壁战前形势

 二 袭占荆州

 三 孙权刘备结盟

 四 兵败乌林

第十一讲 争夺淮南 坚守合肥

 一 巩固防线

 二 激战濡须口

 三 “贼至乃发”

第十二讲 渭南大捷 平定关西

 一 巧渡河渭

 二 占据关中

 三 夺取陇右

第十三讲 求贤若渴 惟才是举

 一 三下求贤令

 二 选好管选举的官员

 三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十四讲 倡导文学 长于诗歌

 一 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二 文姬归汉

 三 文坛主将

第十五讲 争夺汉中 得而复失

 一 降服张鲁

 二 兵败定军山

 三 “鸡肋”

第十六讲 保卫襄樊 借刀杀人

 一 关羽威震中原

 二 遣使联合孙权

 三 吕蒙擒杀关羽

第十七讲 镇压异己 称公称王

 一 从列侯到魏公

 二 登上王位

 三 选择太子

 四 “吾为周文王矣”

第十八讲 盖棺论定 一代雄杰

 一 病逝洛阳

 二 历史评价

 正文中图表

1.下邳出土的汉画石

2.曹操画像

3.曹操

4.袁绍像

5.东汉末年地主武装割据形势图

6.兖州图

7.曹操东征陶谦示意图

8.“射鹿台”遗址

9.献帝东迁示意图

10.曹操民屯地区图

11.曹操征张绣示意图

12.孙策

13.曹操进攻袁术示意图

14.曹操东征吕布示意图

15.曹操东征刘备示意图

16.郭嘉像

17.官渡之战示意图

18.如今的官渡古战场纪念地

19.曹操征袁尚示意图

20.邯郸“讲武城”

21.曹操征袁谭示意图

22.曹操征高干示意图

23.曹操征乌桓示意图

24.毛泽东手书曹操《龟虽寿》

25.碣石山上的石刻

26.北戴河日出

27.三国翻车

28.三国时期魏国“水排”图

29.苟或刻石像

30.民间表现曹操削发自罚的剪纸

31.诸葛亮像

32.古隆中

33.扬州六郡图

34.荆州图

35.周瑜像

36.赤壁之战发生地一隅

37.赤壁之战示意图

38.三国遗址“华容古道”

39.邯郸新建的“铜雀台”

40.合肥三河古镇今貌

41.南京古石头城一角

42.张辽墓

43.淮南之争形势图

44.潼关西门古城楼

45.渭南之战示意图

46.陇右形势图

47.由曹操作注的((孙子兵法》

48.曹操

49.《曹操集》

50.曹植与白马

51.“铜雀台”遗址

52.南宋陈居中绘《文姬归汉图》

53.曹操书法刻石

54.刘备入益州北上示意图

55.曹操征张鲁示意图

56.古定军山石碑

57.现代雕塑“定军山战役”

58.刘备像

59.关羽

60.司马懿像

61.孙权像

62.襄樊保卫战示意图

63.襄阳古城

64.三国鼎立图(公元221年)

65.古邺城遗址

66.曹丕

67.毫州的华佗纪念塑像

68.华佗墓

69.曹操故里安徽毫州的曹操纪念馆

70.曹操纪念石雕立像

附录

 一 曹操时期重要人物生卒年表

 二 曹操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在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出生了。

曹操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于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统治时期。这时期的特点是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东汉王朝共经历十二个皇帝(两个帝位未到一年的少帝未统计在内),近二百年。

东汉的开国者刘秀,出身贵族官僚地主家庭。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曾祖、祖父、父亲曾做过郡县长官。刘秀本人还是一个大商人、地主。追随刘秀的开国功臣,好多也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如邓晨、李通、邓禹、寇恂、耿纯、刘植等。东汉政权建立后,朝廷的重要官员就是从这一类人中选用的。

这一情况,与西汉不同。西汉的建国者多为“布衣之士”,即较为贫寒之人。刘邦出身自耕农,做过地方小吏。他手下的重要将相也多出自下层,如萧何、曹参、周勃、陈平等,不是县级小吏,就是小手工业者或自耕农。

尽管西汉和东汉政权在实质上都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但东汉政权一建立,就表现出维护豪强大地主利益的特点。东汉政府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几乎采取了放任政策,从而助长了土地高度集中的趋势。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听政,废除了盐铁官营制度,这对商人地主更为有利。因此,大地主势力在东汉一代得到了顺利的发展。如贵族地主济南王刘康,有田八百顷,奴婢多至一千四百人。官僚地主郑泰,有田四百亩。不做官的豪民地主(包括商人地主)的势力更有明显发展。他们有的建立田庄,实行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经济力量非常雄厚。

东汉后期的思想家仲长统在《昌言》中曾概括指出:当时的豪强地主们“占据着大片肥沃的土地,居住着众多富丽堂皇的住宅,蓄养着成千的奴婢,役使着上万的徒附(类似农奴的依附农民)”。他们中的不少人还兼营商业,车船周游四方,珍宝奇货,很大的仓库也装不下,其荣耀逸乐甚至超过王侯,其势力显赫可以同郡守、县令相匹敌。

东汉后期,在地主阶级内部还出现了士族(也称世族)地主阶层,即累世做高官(指秩禄在二千石以上的)的地主家族。如平舆许氏,汝南袁氏,弘农杨氏等,竟累世做到“三公”官的高位。“三公”官是指在中央政府中掌握军政大权的三个高官,秩禄为万石,不同时期有不同名称,东汉时称太尉、司徒、司空。士族地主多为儒学世家,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他们居于官僚地主的上层,也居于整个地主阶级的上层(皇族是最上层)。

各类地主势力的发展,意味着广大农民的土地不断被兼并,自耕农(有少量土地的小农)不断沦为佃农、雇农、依附农,身份不断降低,有的甚至沦为奴隶。

东汉中、后期,政治日趋腐败,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之间频繁的斗争。

外戚或宦官操纵政权,是封建专制主义政权形式下的一种现象,但不是任何时候都如此,还需要有其他条件。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他们可以利用太后、皇后的关系控制朝政。当幼年皇帝即位以后,皇太后往往依靠自己的父兄处理政事,让他们担任重要官职,把持军政大权。皇帝长大以后,同专权的外戚就发生了矛盾。怎么办呢?这样的皇帝往往依靠服侍自己的亲近——宦官(即太监),把外戚势力搞掉,于是宦官就攫取了大权。等到这个皇帝死后,另一个母后及其父兄又选立幼小的皇子做皇帝,把持政权,又出现外戚专政的局面。幼小的皇帝长大后,又依靠宦官打击外戚。于是就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的局面。

外戚与宦官结成互相对立的两个集团,彼此钩心斗角,倾轧争夺,非常激烈。大体上,在桓帝刘志(公元147年-167年在位)以前,是外戚势力居优势,灵帝刘宏(公元168年-189年在位)时期,是宦官势力居优势,形成宦官专政的局面。

桓帝时,外戚梁冀(他的妹妹一个是顺帝皇后,一个是桓帝皇后)任大将军,专断朝政。梁冀凭借手中的大权,肆意侵夺土地财富。他侵占京师洛阳周围近千里的地方,作为林苑,供自己游玩,又修了一个“兔苑”,占地数十里。西域“胡商”不知禁忌,误杀苑中一只兔子,受牵连被杀害的有十多人。梁冀还派出一些爪牙到各地敲诈勒索,聚敛珍宝,甚至强迫数千贫苦人做奴婢,还诡称他们是“自卖人”。他的亲戚、党羽布满朝廷和各州郡。官吏要升迁,先要向他行贿。梁冀掠夺的财货多得惊人,折合钱币达三十多亿钱,相当于东汉政府一年所收“税租之半”。

梁冀秉政二十余年,“威行内外,百僚侧目(不敢从正面看)莫敢违命’一。桓帝不满梁冀集团的专横跋扈,依靠宦官力量,围攻梁冀,梁冀被迫自杀,梁氏宗亲多人被杀,连及各级官员被杀者数十人。单超、具瑗、唐衡、左倌、徐璜等五名宦官因诛灭梁氏有功,被同日封侯,世称“五侯”,宦官侯览借口除灭梁冀时曾参与意见,也被封侯,朝廷大权又落到宦官手里。

宦官的贪暴,同外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可兼做朝官,可收养子;养子可以袭爵。他们的兄弟、姻戚都被安插到各州郡充任长官。他们大肆掠夺,虐遍天下,“与盗贼无异”,民不堪命。老百姓痛恨他们,称徐璜为“徐卧虎”,称左倌为“左回天”(指权势之大,有回天之力),称具瑗为“具独坐”(指骄贵无偶),称唐衡为“唐雨堕”(指残害百姓,流毒像下雨一样遍于天下。“雨”或作“两”,“两堕”指随意所为不定)。侯览更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公开霸占民田一百一十八顷、民宅三百八十一所。他仿照皇宫修建了豪华邸宅十六区,每区都有楼阁、亭台、池塘。他还派人到处拦路抢劫,掳掠妇女,挖掘坟墓,掠取宝物。他的哥哥侯参做益州刺史,倚势搜刮了一亿钱,金银、锦帛、珠宝装满三百多车。

灵帝时,一些大宦官搜刮民脂民膏更加凶残。京畿附近数百万上好土地被他们侵占。张让、赵忠及其他中常侍的“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贪残,为人蠹害”。就这样,灵帝还非常宠信他们,常说:“张常侍(张让)是我父亲,赵常侍(赵忠)是我母亲。”皇帝简直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宦官得势后,更是“无所惮畏”,他们纷纷建起了豪宅,“拟则宫室”,竞几乎同皇宫一样。

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是从秦朝开始建立的,在中央和地方有着完备的官僚机构。官僚机构不断扩大,到东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官僚阶层。东汉时期作为官僚后备军的太学生(在当时最高学府太学学习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桓帝和灵帝时期已达三万人。

P2-5

序言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是对中国历史发展起过进步作用的正面人物。

长期以来人们对曹操的了解和认识,主要是从戏曲小说中得到的,所得的历史知识甚少。特别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把曹操作为着力刻画的重点人物(另一个重点人物是诸葛亮),虚构了一些情节,把曹操渲染成为奸诈的典型:篡汉的“奸臣”,诡诈的“奸雄”。而且对这一人物的反面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这样,人们就很容易误把曹操的艺术形象当成曹操的历史形象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史学界展开了一场如何评价曹操的大讨论,总的倾向认为曹操是功大于过的正面人物,应该为曹操“翻案”,“恢复名誉”,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如何恰当判明曹操的艺术形象和历史形象的联系和不同?如何恰当评价曹操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如何恰当总结曹操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天仍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课题。

本书就是一部融会了新研究成果的曹操这一非凡历史人物的传记。

本书是在《魏武帝曹操传》(199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的。所以改名为“正说曹操”,就是要向读者郑重表明:

一,这是一本全面介绍曹操事迹的历史书。是曹操正传,属于“正史”范畴,与所谓“演义”、“戏说”等完全不同。它既不是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也不是人物小说演义,更不是人物戏说。它是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写成的,力求符合历史真实。书中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虚构之处,做了必要的交代和说明。

二,这是一本评说曹操历史事迹的专著。不仅对曹操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言论行为、思想观点、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性格作风等进行分析评论,对曹操作了总的历史评价,还就后世学者对曹操的一些评论加以评说。

三,这是一本评说文字较为通俗易懂的普及性读物。不仅对所引用的难懂的古文作了今译,对难懂的字词作了注音注释,还加进了不少历史地图和图片,列出年表,争取做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目标如此,做得如何,敬请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阅后评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