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性尧全集》(前9卷,以下简称《全集》)首次全面整理、汇集了这位杰出的文史大家和资深出版人一生的创作成就。
《全集》所收内容按体裁类别及写作时间编次,包括其生前结集出版的20多本别集、已公开发表但未曾结集的文章,以及审稿意见、旧体诗、日记、书信等;附卷收录已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文坛好友来信、金性尧年表以及金性尧夫人武桂芳的作品。
本书为第六卷,收录了《一盏录》、《三国谈心录》和《闭关录》三部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金性尧全集(第6卷一盏录三国谈心录闭关录)(精)/出版博物馆专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金性尧 |
出版社 | 中西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金性尧全集》(前9卷,以下简称《全集》)首次全面整理、汇集了这位杰出的文史大家和资深出版人一生的创作成就。 《全集》所收内容按体裁类别及写作时间编次,包括其生前结集出版的20多本别集、已公开发表但未曾结集的文章,以及审稿意见、旧体诗、日记、书信等;附卷收录已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文坛好友来信、金性尧年表以及金性尧夫人武桂芳的作品。 本书为第六卷,收录了《一盏录》、《三国谈心录》和《闭关录》三部作品。 内容推荐 《金性尧全集》按体裁类别及写作时间编次,收录金性尧生前结集出版的《星屋小文》、《风土小记》、《文抄》等散文及文史随笔集;以及《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等古诗选注集;此外,还收录未曾结集出版的公开发表的文章、审稿意见、旧体诗、日记、书信等;附卷收录已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文坛友好来信、金性尧年表以及金性尧夫人武桂芳的作品。 本书为第六卷,收录了《一盏录》、《三国谈心录》和《闭关录》三部作品。 目录 一盏录 三国谈心录 闭关录 试读章节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汝)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汝)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是《诗经·邶风》的《静女》篇全文,共四十九个字,不看注疏,大致也明白:男女两人约定在城楼上相会,到时候却见不到女的前来,男的失望了,便拿着她赠送的彤管和荑赏玩着,更引起他深切的相思爱慕之情。 这样一首不满五十字的小诗,二十年代时顾颉刚主编的《古史辨》第三册,对书中的本事和名物,却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参加的在十人以上,文章约有十万字,讨论时间长达四五年,到现在仍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这样的学术争鸣的空气,怎不令人向往? 首先,它的本事是什么?人物是何等样人?姑举最有代表性的两说:一是《诗序》:“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说:“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这是硬说,用以卫道。“无道”的卫君夫妇果真见了,必将更会爱玩,用此诗来调笑了。 诗人明明以欣赏的口吻在描摹,何曾有“刺”?所以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便说:“诗极称女德,而《序》反言夫人无德;所言者作诗之意,非诗之词也。”即是说,《静女》诗的本来面目并非如此,也便是郢书燕说了。这里所谓德,也是正统意义上的德。诗中的静女,既无所谓德,更不是无德,就像现代恋爱中男女会面一样。朱熹等以为是描写男女“淫奔”期会,倒和现代学者的理解相接近;至于“淫奔”云云,却不必计较,他们能承认是男女的约会就不错了。 其次,诗中的“我”到底有没有见到静女?(一)没有见到。那为什么又说她送了“我”的彤管与荑?(二)见到了。那为什么又说“爱而不见”?紧贯下句的“搔首踟蹰”,也是失望遗憾的样子。 对(一)的疑问,或不难解答:两人既能在城楼相会,说明早有恋情,彤管与荑都是这之前送的。这次或由于受到阻力,或因她不再爱他。怅惘之余,睹物思人,由今念昔,以失怀得,便引起一连串心理上的错综活动。 对(二)的解答,则较为曲折,也不大能令人信服:先得把“爱而不见”之“爱”,解为“■”的假借字,“■”则是隐蔽的意思。即是说,静女为了逗弄他,起先故意躲在隐蔽地方。后来见到了,便把礼物送给他。他回去后,自然十分愉快。 那末,彤管又是什么东西?有的说是古代后夫人宫中女史官所用的赤管笔。可是它和静女有什么瓜葛?静女怎么会有这种彤管?(且不说笔在静女时代是否已经产生)难道静女是女史,拿来送她情人?有的说是涂上红漆的乐器(这是从“管”字上附会上去的),如箫笛之类。有的说是红色管形的初生之草。有的说是“管”应作“菅”,菅是一种茅草,汉碑中从“草”从“竹”之字往往不分,如主簿也作“主薄”,那还不如说管通“菅”为爽快。 第三章中的荑是始生的白茅嫩草。这一点,各家皆无异议。牧原指牧牛羊的郊野。“自牧归荑”,即是静女从野外采来的嫩茅。这就涉及这样一个难题:荑和彤管是二物还是一物?前人已经说过,静女不可能一次送了二物,虽然这也说得太死。也有人以郭璞《游仙诗》的“陵冈掇丹荑”为证,丹荑即丹管,可见静女送的只是一物。第三章所以用荑,只是为了押韵之故。二章、三章之“女”皆通“汝”,实指彤管与荑,意谓并非因你们这些茅草本身美好,只因美人赠送,才显得珍贵。是的,只要是情人送的,那怕是一方手帕,一朵花草,也是情爱的化身,何况又是女方送的,现在不是在送鲜花么? 如果将彤管解为女史官所用之笔或涂上红漆的乐器,总觉得与荑的“身分”差距太大;即便是二物,彤管还是草类。朱熹《诗集传》说:“彤管,未详何物。”却是很谨慎诚实的说法。 但彤管与女史的因缘,也并非全无根据。《左传》定公九年云:“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弃其邪可也,《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竿(干)髦》何以告之,取其忠也。”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不大好懂。顾颉刚说:“《静女》的诗义并不好,只是《静女》诗中的‘彤管’是一个好名目,就可取了。” 俞平伯说:彤管不妨两用,“古代即有彤管之法,而《静女》仍不妨为淫奔之诗”;《静女》篇中彤管只是充情人的表记,“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断言彤管女史之法为乌有”。我想将两位前辈的话稍稍调整一下:《左传》的彤管只是一种伦理上的概念,已非实物,传文先认为《静女》原作是一首邪诗,也是淫诗,彤管却是女史掌训示法的象征。诗中有了这一名称,便具有道德上的训诫价值,如同《竿(干)旄》原无可取,但其中“何以告之”,却有忠告意义。倒真的是断章取义,郑笺可能从《左传》得到启迪。这也等于说,《金瓶梅》是一部淫书,但其中提到的孔孟之道还是可取的。 最后还要说一说篇名问题。 陈启源有些不服气:“夫淫女而以静名乎哉?”这当然也可不必计较。在古代,这样的女子不是淫女也是淫女了。《诗集传》说:“静者闲雅之意。”《朱子语类》卷八十一则这样说:“淫奔之人不知其为可丑,但见其为可爱耳。”撇开道学的偏见,这话也有道理:诗人(即诗中的“我”)只觉得是一个可爱的静女,“淫奔”云云是后人强加的,晦翁所谓“闲雅之意”,也就是温文大方之意而已。 这样的解释自然仍不圆满,因而仍是谜,但二千余年前古人留下的谜,今天仍有猜的价值,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P15-17 序言 金性尧(1916~2007),笔名文载道、星屋等,浙江定海人。 金性尧幼年时代就读于私塾。青年时代参加校勘《鲁迅全集》,编辑《鲁迅风》周刊,后又主编《萧萧》、《文史》杂志。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春明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编审,参与编辑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中华活叶文选》、《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著)等。 为客观全面反映金性尧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经家属授权,我馆整理编辑了《金性尧全集》,供读者阅读研究,亦作为对金性尧的最好纪念。 《金性尧全集》按体裁类别及写作时间编次,收录金性尧生前结集出版的《星屋小文》、《风土小记》、《文抄》、《炉边诗话》、《闲坐说诗经》、《夜阑话韩柳》、《清代笔祸录》、《清代宫廷政变录》、《六宫幽灵》、《亡国之君》、《奸佞春秋》、《清宫掌故》、《伸脚录》、《不殇录》、《饮河录》、《一盏录》、《土中录》、《三国谈心录》、《闭关录》等散文及文史随笔集;以及《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等古诗选注集;此外,还收录未曾结集出版的公开发表的文章、审稿意见、旧体诗、日记、书信等;附卷收录已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文坛友好来信、金性尧年表以及金性尧夫人武桂芳的作品。 上述著述中,凡前已正式出版者,仅改正个别明显的误排,余均保持历史原貌,不作更动,同时分别在辑封作简单的介绍说明。作者自序置于原书正文之前,他人所作之序跋作为附录置于原书文末。遇有重复的篇目,内容完全一致的按照时间顺序,先出版者全文收录,后出版者存目;同一篇文章内容改动较多、材料有所补充、观点有所变化的则照收。审稿意见、旧体诗、日记、书信以及集外文等为首次结集出版。 《金性尧全集》整理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子善教授,上海古籍出版社史良昭编审、曹明纲编审,金性尧先生三女金文男女士的鼎力相助,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出版博物馆 2009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