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丛书》采取小开本的格式,可读性强,学究味淡,结构紧凑,观点新颖,简明扼要,涉猎面广。作者均是研究相关议题的专家,另有长篇专著,每本袖珍书基本上都是作者就此议题之见解的缩写版;就议题而言,国际视野宽广,选题紧扣时政主题,尤为关注跨国事务和非国家行为体,落脚点放在全球治理层面上;多视角、跨学科,研究对象更加关注当前带有前瞻性和趋势性的全球议题。
本书提出一个本质问题:在一个资本、财产、媒介、思想流通的世界,为什么人就不能自由地通行呢?如果开放国境线,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景?而如果人们想继续紧闭国门,在20年或50年后又将发生什么呢?
最近在法国针对入境、居留政策和无证居留事件以及在欧洲境内关于在东部和南部边界监控国境线难度的问题上,都出现了一些争论。这些争论实际暗含着对移民潮监控措施效率的质疑。国家在单独或协作的情况下,究竟能将国境线控制到什么程度?不管是从监控成效还是从对人权的尊重上来看,移民潮控制的运作都不甚令人满意。那么,在开放国境线和”零移民”之间是否存在一个折中的办法呢?
我们关闭国境难道不会比打开国门失去更多吗?在2020~2030年,如果发达国家缺乏劳动力而又重新希望引入移民,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国境将遇到什么不稳定因素呢?这就是对欧洲关闭国境教条的质疑。
本书提出一个本质问题:在一个资本、财产、媒介、思想流通的世界,为什么人就不能自由地通行呢?如果开放国境线,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景?而如果人们想继续紧闭国门,在20年或50年后又将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