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学车集团(中国)编著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1)》以“入世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全面论述了入世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发展经验,包括发展模式选择与评价、消费政策与市场需求、市场环境与竞争机制等,系统分析了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态势、景气状况、国际竞争力,对我国乘用车小型化和轻型化的节能潜力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对下一个十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展望。本书还利用所建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入世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汽车蓝皮书》是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性年度报告,2008年首次出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学车集团(中国)编著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1)》为第四册。《汽车蓝皮书》是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支持下,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集中了多位专家、学者,在汽车产业资深顾问指导下,共同撰写的全面论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的权威性著作。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1)》主要包括总报告、发展综述、入世十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研究——中国乘用车小型化和轻量化节能潜力研究等四个部分。
2011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十年。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特别是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考验之后,连续两年产销规模名列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并开始踏上由大到强的新的征程。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1)》以“入世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全面论述了入世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发展经验,其中包括:发展模式选择与评价、消费政策与市场需求、市场环境与竞争机制、产业政策与管理体制、行业标准与法规体系、对外开放与合资合作、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零部件与配套体系、进出口与海外发展等,并对下一个十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展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1)》还利用所建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入世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本年度报告专题研究的内容为“汽车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指出“汽车小型化和轻量化是最易于实施和见效的节能途径”,并定量分析了中国乘用车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节能潜力,提出了促进汽车小型化和轻量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此外,《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1)》还包括年度发展综述、市场景气分析、统计数据与资料汇编等例行内容。
纵观全书,不论是研究的深度,还是资料的广度,均能方便广大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态势,对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和中外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Ⅰ 总报告
1 入世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一 入世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回顾
二 中国汽车产业下一个十年发展的趋势展望
Ⅱ 发展综述
2 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一 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国际贸易大幅增加,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二 汽车零部件产业前景广阔,但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 新能源汽车产业蓄势待发,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强
四 汽车产业创新能力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滞后于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五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结构调整快速推进,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六 汽车产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走出去”取得新成果
3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景气分析报告
一 汽车市场总体景气情况
二 行业总体回顾
技术附件:汽车市场景气分析方法和景气指数的构建
4 入世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与评价
一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总体变化和评价
二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变化和评价
三 结语
Ⅲ 中国汽车产业入世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5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评价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
二 加入WTO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
三 入世十年来对该模式的评价
四 未来趋势的展望
6 中国汽车产业消费政策及市场需求
一 加入WTO以后汽车消费政策的调整
二 汽车消费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三 未来趋势的展望
7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环境与竞争机制
一 入世十年我国汽车市场环境与竞争机制回顾
二 入世以来我国汽车市场环境与竞争机制存在的不足
三 对我国汽车市场环境与竞争机制趋势的展望
8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与管理体制
一 加入WTO前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与管理体制演变回顾
二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政策和管理体制的若干重要变化
三 汽车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变革的基本经验与趋势展望
9 中国汽车产业行业标准和法规体系
一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标准、法规的国际化影响加重
二 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促进重要领域技术标准的加速提升
三 中国汽车标准未来发展的主题与趋势展望
10 对外开放与合资合作
一 入世以来汽车工业领域合资合作的总体状况
二 入世以来合资合作的新特点
三 入世给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四 未来合资合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1 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
一 入世十年来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基本特点
二 入世十年来在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
三 总体评价和展望
12 零部件和配套体系
一 加入WTO前后对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总体判断和相关对策
二 入世十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成就
三 零部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中国汽车进出口和海外发展
一 入世后中国汽车产业的进出口贸易
二 入世后中国汽车企业并购海外资产
三 入世后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上市
四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展望
Ⅳ 专题研究
14 中国乘用车小型化和轻量化节能潜力研究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能源问题的巨大挑战
二 汽车小型化和轻量化是相对易于实施和快速见效的节能途径
三 中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及与欧、美、日的比较
四 中国乘用车小型化节能潜力与节能技术应用状况研究
五 中国乘用车轻量化节能潜力与节能技术应用状况研究
Ⅴ 附录
15 汽车产业相关统计数据
16 2009年发布或开始实施的主要汽车政策法规和环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