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GIL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下降,目前短距离GIL的技术经济指标已优于交联聚乙烯电缆。而且,随着对GIL的深入研究和产品使用经验的积累,国内也相继总结和推出了系列GIL相关标准,用以指导工程实践。可以预测,今后我国的重点电力工程建设中,必定会加快GIL设备的使用步伐。以黄河拉西瓦水电站800kV超高压送出工程为契机,以阮全荣同志为代表的一批行业专家,在收集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进口800kV GIL设备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参与IEC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同时,编撰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这本书。
阮全荣、谢小平编著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共11章,系统地论述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基本理论;对GIL工程应用、主要参数计算、工程设计技术要求、试验、结构特点、高落差竖井工程设计关键技术、监测设备及工程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本书内容叙述深入细致,结合文字配有具实际参考价值的图纸和实物照片,书后附录提供了实用的资料。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可供工程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制造企业产品设计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GIL的主要特点与优势
1.2 GIL的工程应用
1.3 GIL的使用范围
1.4 GIL在高落差使用需考虑的主要技术问题
1.5 GIL在长距离使用需考虑的主要技术问题
1.6 直埋GIL需考虑的主要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绝缘气体的基本特性
2.1 SF6的基本特性
2.2 混合气体的基本特性
参考文献
第3章 GIL的参数计算方法
3.1 电阻
3.2 电容
3.3 电感
3.4 波阻抗和波速
3.5 损耗
3.6 计算实例
3.7 GIL尺寸确定
参考文献
第4章 GIL的工频稳态
4.1 单相全连式GIL的电磁分析
4.2 三相全连式GIL的电磁分析
4.3 三相GIL壳外磁场计算
参考文献
第5章 GIL短路暂态的电磁分析
5.1 三相短路时GIL的外壳剩余电流
5.2 三相短路时GIL的壳内剩余磁场
5.3 三相短路时别相磁场引起的导体电动力
5.4 外壳电动力
5.5 GIL的固有频率
5.6 导体应力
5.7 绝缘子抗弯强度
5.8 外壳应力
5.9 外壳保护
参考文献
第6章 GIL的热计算
6.1 热量传递基本方式
6.2 GIL热平衡计算
6.3 导体与外壳间自然对流换热计算
6.4 导体对外壳辐射散热计算
6.5 外壳自然对流换热计算
6.6 外壳辐射散热计算
6.7 太阳辐射热量计算
6.8 短时耐受电流要求
参考文献
第7章 GIL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7.1 工程设计基本资料
7.2 查询和订货的基本资料
7.3 投标时需提供的技术资料
7.4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器具
7.5 运输、储存、安装、运行和维护
7.6 设计协调和资料提供
7.7 额定参数选择
7.8 主要结构技术要求
7.9 GIL敷设和布置
7.10 大型水电站进出线方式研究实例
参考文献
第8章 GIL试验
8.1 型式试验
8.2 出厂试验
8.3 现场交接试验
参考文献
第9章 GIL结构特点
9.1 GIL的总体结构
9.2 导体连接方式
9.3 外壳连接
9.4 导体支撑方式
9.5 外壳支撑方式
9.6 外壳伸缩装置
9.7 隔离单元
9.8 隔室设置
9.9 GIL接地方式
9.10 GIL与变压器/电抗器的连接
9.11 GIL与GIS的连接
9.12 GIL与电缆的连接
9.13 液压装置
参考文献
第10章 高落差竖井工程设计关键技术
10.1 外壳连接方式和绝缘气体的选择
10.2 高落差对气室设置的影响
10.3 GIL固定方式
10.4 安装方式和起吊要求
10.5 高落差竖井土建设计
10.6 GIL竖井通风设计
10.7 竖井的布置
参考文献
第11章 GIL监测装置
11.1 内部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
11.2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
11.3 温度监测装置
11.4 SF气体的监测装置
11.5 空气中的含氧量和SF气体浓度监测报警
11.6 火灾自动报警设备
11.7 人员进出安全监视装置
11.8 廊道渗漏水位监测装置
11.9 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压电缆损耗计算
A.1 高压电缆结构特点
A.2 高压电缆载流量和截面计算
A.3 高压电缆导体电阻计算
A.4 高压电缆损耗计算
附录B 8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招标文件技术规范
B.1 一般技术条款
B.2 专用技术条款
B.3 试验检验及现场安装服务
B.4 招标图纸
B.5 附件:设备特性及性能保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