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群众创作和作家创作相结合的典范之一,是成就很高、影响很大的古代历史演义小说。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早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是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一,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魏、蜀、吴三国相继崛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周瑜大败曹操,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现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
《三国演义》由罗贯中编写。
到了刘焉发榜招军的时侯,玄德已二十八岁了。当天见了榜文,慨然长叹。后面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为何长叹?”玄德回头一看,这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气势如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他的姓名。那人曰:“我姓张名飞,字翼德。祖祖辈辈住在涿郡,有几分庄田,卖酒杀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刚才见你看榜而叹,所以相问。”玄德曰:“我本是汉室的宗亲,姓刘,名备。最近听说黄巾军闹乱,有心想破了贼军,让百姓安居乐业,只恨没有这么大能力,所以才长叹。”张飞曰:“我有很多资财,回去招募乡里的勇士,和你共举大事,你觉得怎么样?”
二人便去酒馆畅谈,正喝着酒,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口停住,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拿酒给我喝,我要赶紧进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问其姓名。其人曰:“我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为当地有个势豪仗势欺人,被我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最近听说这儿招军人,特来应募。”玄德于是把自己的志向告诉了他,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我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才能成就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这样最好。”
第二天,在桃园中,备下黑牛白马祭礼等等,三人烧香磕头,发下誓言:“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都来作证,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发完誓,拜玄德为老大,关羽次之,张飞最小。祭罢天地,又宰牛设酒,聚集乡中勇士,得到三百多人,就在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只恨没有马骑。正在犯难的时候,有人报告说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人,赶一群马,到庄上来投宿。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款待,诉说了讨贼安民的想法。二客大喜,愿将好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供使用。
玄德谢过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各置全身铠甲。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太守刘焉。不数日,人报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玄德等欣然领军前进,直至大兴山下,与贼相见。贼众都披散着头发,用黄巾绑着额头。当下两军相对,玄德出马,左有云长,右有翼德。玄德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早投降!”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挺丈八蛇矛迎战,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斩为两段。玄德对关、张说:“贼众我寡;一定要出奇兵,才能取胜。”于是安排关公引一千军埋伏在山左,张飞引一千军埋伏在山右,以鸣金为暗号,一齐出来接应。第二天,玄德与邹靖率领军队高声大叫着前进。贼众迎战,玄德引军便退。贼众乘势追赶,才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回过头来接着厮杀。三路夹攻,贼众大败。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也率民兵出城助战。贼军大败,被剿灭敌人许多,这才解了青州之围。
当时张角贼众十五万,卢植兵五万,双方在广宗对阵,不分胜负。卢植对玄德说:“我现在把贼围在这里,贼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侑对战。你可以带领本部人马,我再拨给你一千官军,前去颍川打探消息,定个日期一起剿捕。”玄德领命,引军连夜投颍川来。
时皇甫嵩、朱侑领军抵抗贼军,贼军出战不利,退人长社,依草结营。皇甫嵩与朱侑各自引兵,乘着夜色火攻贼营。贼众惊慌,马找不到鞍,人找不到盔甲,四散奔走。杀到天明,张梁、张宝领着败残军士,冲开一条路而走。忽然碰见一队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做了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曹操,小字阿瞒,又名吉利。曹操幼时,喜欢游猎,爱看歌舞,有谋略,心眼多。曹操有个叔父,见他游荡无度,对他很生气,在曹嵩面前说他坏话。曹嵩责怪曹操。曹操忽然心生一计,见叔父来,假装倒在地上,作出中风的样子。叔父赶紧告诉曹嵩,曹嵩急忙来看他。曹操一点事没有。曹嵩曰:“你叔说你中风,现在好了吗?”曹操曰:“我向来没这样的病;因为叔父不喜欢我,所以才骗你的。”曹嵩信了他的话。以后叔父再说曹操不好,曹嵩都听不进去。因此,曹操得以恣意放荡。当时有个人叫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救济。能安天下的人,恐怕就是你吧?”南阳何颇见曹操,说:“汉王朝就要完了,安天下者,一定是此人。”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曹操往见之,问曰:“我是什么样的人?”许劭不答。又问,许劭曰:“你是治世的能臣,乱世中的奸雄。”曹操听了这话非常开心。后来操作了顿丘令,因为黄巾起义,曹操拜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正赶上张梁、张宝败走,曹操拦住,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夺得旗幡、金鼓、马匹极多。张梁、张宝拼死杀敌才得逃脱。曹操见过皇甫嵩、朱偏,随即引兵追袭张梁、张宝去了。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