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史(精)》(作者尹锡南)是“南亚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印度比较文学“史前史”;印度比较文学的现代发端(19世纪末至1947年);当代印度比较文学的发展(1947至1980年);当代印度比较文学的繁荣(1980年至今)等内容。
绪论
第一章 印度比较文学“史前史”
第一节 梵语诗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梵语诗学平行研究雏形
第三节 梵语诗学跨学科研究雏形
第二章 印度比较文学的现代发端(19世纪末至1947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泰戈尔
一 泰戈尔的比较文化论
二 泰戈尔的比较文学实践
三 泰戈尔对味论的阐释运用
第三节 奥罗宾多
一 奥罗宾多的“精神进化论”
二 “未来诗歌论”要义
三 “未来诗歌”视野中的西方文学
四 其他相关研究
第四节 八K.库马拉斯瓦米
第五节 普列姆昌德
第六节 V.拉克凡
第七节 中印文化与文学关系
一 尼赫鲁
二 拉达克里希南
三 师觉月和谭云山
第三章 当代印度比较文学的发展(1947至1980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
一 比较文学系概况
二 《贾达瓦普尔比较文学学报》简介
第三节 印度与西方文学关系研究
第四节 比较诗学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第五节 比较印度文学的兴起
第四章 当代印度比较文学的繁荣(1980年至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探讨
第三节 印度与西方文学关系研究
一 个案研究
二 综合研究
第四节 比较诗学研究的繁荣和成熟
一 比较诗学代表作
二 梵语诗学的现代运用
第五节 比较印度文学的发展
一 比较印度文学理论探索
二 比较印度文学实践
第六节 印度英语文学研究
一 概念辨析
二 历史分期
三 代表作家
四 创作的核心问题
五 新的研究动向
第七节 流散文学研究
一 个案研究
二 综合研究
第八节 内部翻译论和文化翻译论
一 印度文学的内部翻译
二 文化翻译论
第九节 后殖民理论建树
一 阿西斯·南迪
二 斯皮瓦克
三 霍米·巴巴
四 拉什迪
五 “庶民学派”思想管窥
第十节 中印文化与文学关系
一中印文化关系
二中印文学关系
第十一节 跨学科研究举例
余论 中印比较文学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印比较文学发展的异同
第三节 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大事记
附录二 印度比较文学学会的目标和宗旨
附录三 梵语诗学著作选译
一 《句词论》选译
二 《诗庄严经》选译
三 《诗庄严论》选译
四 《曲语生命论》选译
五 《合适论》选译
六 《火神往世书》选译
附录四 莎士比亚在印度
后记